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四波长内源光信号成像在GFAP^(-/-)Vim^(-/-)小鼠脑梗塞周围扩散性去极化中的应用
被引量:
3
1
作者
吕建平
曹志恺
Lee Jin-Moo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417-421,共5页
目的观测小鼠脑梗塞周围扩散性去极化(PIDs)的内源光信号变化特征,探索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和波形蛋白(Vim)基因敲除对PIDs的影响。方法以GFAP和Vim基因敲除(GFAP-/-Vim-/-)小鼠及其野生型(GFAP+/+Vim+/+)小鼠为研究对象,线栓法制备...
目的观测小鼠脑梗塞周围扩散性去极化(PIDs)的内源光信号变化特征,探索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和波形蛋白(Vim)基因敲除对PIDs的影响。方法以GFAP和Vim基因敲除(GFAP-/-Vim-/-)小鼠及其野生型(GFAP+/+Vim+/+)小鼠为研究对象,线栓法制备大脑中动脉梗塞(MCAO)模型,应用四波长内源光信号(OIS)成像技术监测两组动物4 h内PIDs的发作情况。结果 OIS成像显示PIDs在空间分布上表现为连续的、红蓝相间的弧形波,由发源处向四周缓慢播散;PIDs存在5种不同空间播散类型:喙-尾播散类型、侧方-内侧播散类型、尾-喙播散类型、对侧播散类型和内侧-侧方播散类型。GFAP-/-Vim-/-小鼠和GFAP+/+Vim+/+小鼠PIDs的发作次数、播散类型、速度及时程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四波长OIS成像技术可获得PIDs的高分辨率彩色影像,为更深入研究PIDs的时空特性创造了条件;GFAP和Vim基因敲除对MCAO模型制备后4 h内PIDs的发作无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塞
扩散性去极化
内源光信号
胶质纤维酸性蛋白
波形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Kir6.1基因敲除小鼠脑梗死周围扩散性去极化波的内源光信号成像
2
作者
吕建平
曹志恺
+2 位作者
骆锦标
张海霞
Lee Jin-Moo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64-268,共5页
【目的】观测小鼠脑梗死周围扩散性去极化波(PID)的内源光信号变化特征,了解Kir6.1基因敲除对小鼠PID的影响。【方法】以Kir6.1基因敲除小鼠及同窝野生型小鼠各10只为研究对象,线栓法制备大脑中动脉梗死(MCAO)模型,应用四波长内源光信号...
【目的】观测小鼠脑梗死周围扩散性去极化波(PID)的内源光信号变化特征,了解Kir6.1基因敲除对小鼠PID的影响。【方法】以Kir6.1基因敲除小鼠及同窝野生型小鼠各10只为研究对象,线栓法制备大脑中动脉梗死(MCAO)模型,应用四波长内源光信号(OIS)成像技术监测PID的发作情况,比较两组之间的差异。【结果】OIS成像显示PID在空间分布上表现为由发源处向四周缓慢播散的、红蓝相间的弧形波,;PID存在4种不同播散类型:喙-尾播散类型、侧方-内侧播散类型、尾-喙播散类型和对侧播散类型;Kir6.1基因敲除小鼠PID的发作次数(25.5±6.5次)明显高于野生型小鼠(15.5±4.8次)(P<0.01),但两组小鼠PID的播散类型、速度及时程无显著差异(P>0.05);Kir6.1基因敲除小鼠MCAO模型脑梗死体积百分比(38.2±7.5)%明显大于野生型小鼠(27.8±6.6)%(P<0.05)。【结论】四波长OIS成像技术可获得PID的高分辨率彩色影像,为更深入研究PID的时空特性创造了条件;Kir6.1基因敲除后促进PID的发作,可能与星形胶质细胞Kir6.1KATP通道清除细胞外K+的能力下降有关;Kir6.1基因敲除后可能通过促进小鼠PID的发作,导致脑缺血损伤较野生型小鼠更为严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扩散性去极化
内源光信号
Kir6.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四波长内源光信号成像在GFAP^(-/-)Vim^(-/-)小鼠脑梗塞周围扩散性去极化中的应用
被引量:
3
1
作者
吕建平
曹志恺
Lee Jin-Moo
机构
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外科
美国华盛顿大学医学院神经科
出处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417-421,共5页
基金
广东省医学科研基金(A2014548)
文摘
目的观测小鼠脑梗塞周围扩散性去极化(PIDs)的内源光信号变化特征,探索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和波形蛋白(Vim)基因敲除对PIDs的影响。方法以GFAP和Vim基因敲除(GFAP-/-Vim-/-)小鼠及其野生型(GFAP+/+Vim+/+)小鼠为研究对象,线栓法制备大脑中动脉梗塞(MCAO)模型,应用四波长内源光信号(OIS)成像技术监测两组动物4 h内PIDs的发作情况。结果 OIS成像显示PIDs在空间分布上表现为连续的、红蓝相间的弧形波,由发源处向四周缓慢播散;PIDs存在5种不同空间播散类型:喙-尾播散类型、侧方-内侧播散类型、尾-喙播散类型、对侧播散类型和内侧-侧方播散类型。GFAP-/-Vim-/-小鼠和GFAP+/+Vim+/+小鼠PIDs的发作次数、播散类型、速度及时程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四波长OIS成像技术可获得PIDs的高分辨率彩色影像,为更深入研究PIDs的时空特性创造了条件;GFAP和Vim基因敲除对MCAO模型制备后4 h内PIDs的发作无显著影响。
关键词
脑梗塞
扩散性去极化
内源光信号
胶质纤维酸性蛋白
波形蛋白
Keywords
brain infarction
spreading depolarization
optical intrinsic signal
glial fibrillary acidic protein
vimentin
分类号
R743.3 [医药卫生—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Kir6.1基因敲除小鼠脑梗死周围扩散性去极化波的内源光信号成像
2
作者
吕建平
曹志恺
骆锦标
张海霞
Lee Jin-Moo
机构
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外科
华盛顿大学医学院神经科
出处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64-268,共5页
基金
广东省医学科研基金(A2014548)
文摘
【目的】观测小鼠脑梗死周围扩散性去极化波(PID)的内源光信号变化特征,了解Kir6.1基因敲除对小鼠PID的影响。【方法】以Kir6.1基因敲除小鼠及同窝野生型小鼠各10只为研究对象,线栓法制备大脑中动脉梗死(MCAO)模型,应用四波长内源光信号(OIS)成像技术监测PID的发作情况,比较两组之间的差异。【结果】OIS成像显示PID在空间分布上表现为由发源处向四周缓慢播散的、红蓝相间的弧形波,;PID存在4种不同播散类型:喙-尾播散类型、侧方-内侧播散类型、尾-喙播散类型和对侧播散类型;Kir6.1基因敲除小鼠PID的发作次数(25.5±6.5次)明显高于野生型小鼠(15.5±4.8次)(P<0.01),但两组小鼠PID的播散类型、速度及时程无显著差异(P>0.05);Kir6.1基因敲除小鼠MCAO模型脑梗死体积百分比(38.2±7.5)%明显大于野生型小鼠(27.8±6.6)%(P<0.05)。【结论】四波长OIS成像技术可获得PID的高分辨率彩色影像,为更深入研究PID的时空特性创造了条件;Kir6.1基因敲除后促进PID的发作,可能与星形胶质细胞Kir6.1KATP通道清除细胞外K+的能力下降有关;Kir6.1基因敲除后可能通过促进小鼠PID的发作,导致脑缺血损伤较野生型小鼠更为严重。
关键词
脑梗死
扩散性去极化
内源光信号
Kir6.1
Keywords
brain infarction
spreading depolarization
optical intrinsic signal
kir6.1
分类号
R743.33 [医药卫生—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四波长内源光信号成像在GFAP^(-/-)Vim^(-/-)小鼠脑梗塞周围扩散性去极化中的应用
吕建平
曹志恺
Lee Jin-Moo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Kir6.1基因敲除小鼠脑梗死周围扩散性去极化波的内源光信号成像
吕建平
曹志恺
骆锦标
张海霞
Lee Jin-Moo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