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早期帕金森病脑白质特征的扩散张量成像基于纤维束追踪空间统计分析 |
凌冰冰
鲁毅
赵卫
莫茵
胡娟
孙学进
|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
2015 |
10
|
|
2
|
正常成人视放射的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和扩散张量纤维束成像研究 |
宛四海
张雪林
孙鑫
肖新兰
邢海芳
邱士军
|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8 |
12
|
|
3
|
缓解期双相情感障碍Ⅰ型患者白质纤维结构异常的扩散张量成像研究 |
林泰锋
杜碧茵
陈锦佳
吴海珊
肖叶玉
陈俊浩
|
《放射学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
2024 |
1
|
|
4
|
弥漫性胶质瘤3.0T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及纤维束成像的初步研究 |
陆虹
马林
徐贤
邹智彤
程流泉
|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
2007 |
6
|
|
5
|
脑干白质纤维束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研究 |
洪楠
孙治国
蒋全胜
刘涛
|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
2002 |
8
|
|
6
|
三维真稳态进动快速成像序列联合扩散张量神经纤维束示踪成像在腰椎间盘突出症中的应用 |
徐睿
康新国
何玺
刘宗才
曾宪春
|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北大核心
|
2019 |
11
|
|
7
|
磁共振扩散张量纤维束成像在大脑初级运动皮层区肿瘤术前评估中的应用 |
黄雪莹
詹茸婷
孙胜玉
和鸿
赵建国
马辉
张涛
王晓东
郭玉林
夏鹤春
|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
2013 |
5
|
|
8
|
弥散张量成像的纤维束追踪重建面神经可行性研究 |
宋飞
侯远征
许百男
张军
|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
2013 |
8
|
|
9
|
磁共振扩散张量纤维束成像评价脑梗死患者皮质脊髓束损伤的价值 |
路文革
张建平
赵明
|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5 |
7
|
|
10
|
利用扩散张量成像及纤维跟踪技术分析胼胝体发育不良脑内主要纤维束 |
孙学进
戴建平
孙波
陈红燕
田胜勇
庞瑞麟
张迅
|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CSCD
|
2005 |
2
|
|
11
|
扩散张量纤维束示踪成像诊断无小脑病灶的多发性硬化患者共济失调 |
刘义
张晓辉
张晓玲
时晓清
尹平
周津如
李咏梅
|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CSCD
北大核心
|
2016 |
1
|
|
12
|
人脑联合纤维的扩散张量纤维束成像初步研究 |
于春水
李坤成
李永忠
梁志刚
秦文
刘嘉宾
|
《放射学实践》
|
2004 |
1
|
|
13
|
不同扩散敏感系数颈髓白质纤维束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研究 |
管红梅
王德杭
田俊
|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2 |
0 |
|
14
|
白质纤维束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在恒河猴脑梗死模型中的应用 |
姚添奇
张默
何小夺
陈健
吴迪
丁玉川
|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9 |
5
|
|
15
|
不同扫描层厚对脑白质纤维束扩散张量成像定量评估的研究 |
吕亮
吕发金
黄显龙
刘筱霜
魏淼
|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
2018 |
2
|
|
16
|
人脑连合纤维的弥散张量纤维束成像 |
于春水
李坤成
李永忠
梁志刚
秦文
刘嘉宾
|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
2004 |
20
|
|
17
|
不同时间电针刺激对大鼠脊髓损伤后磁共振弥散张量纤维束成像部分各向异性值均值的影响 |
高连军
孙迎春
李建军
白帆
李鹏锟
|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
2014 |
18
|
|
18
|
弥散张量纤维束成像在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神经功能恢复评估中的应用研究 |
吴志峰
王如密
郑兆聪
李小平
叶友强
|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1 |
11
|
|
19
|
多发性硬化患者胼胝体的弥散张量纤维束成像定量研究 |
于春水
李坤成
秦文
刘卓霞
|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
2005 |
13
|
|
20
|
应用扩散张量和功能磁共振成像技术探讨皮质脊髓束与肌力的相关性 |
崔世民
韩彤
刘力
张云亭
刘梅丽
张蕾莉
靳松
|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
2005 |
7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