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0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扩散加权磁共振成像在评估CKD肾纤维化中的运用
1
作者 王秀娟 饶向荣 赵宇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24年第2期180-182,共3页
近年来,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慢性肾脏疾病(chronic kidney diease,CKD)患者在我国乃至全世界逐年增多,已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公共问题,给个人和社会带来了沉重的经济负担。肾纤维化是CKD进展的主要病理征象,是各种原因导致CKD进展为终... 近年来,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慢性肾脏疾病(chronic kidney diease,CKD)患者在我国乃至全世界逐年增多,已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公共问题,给个人和社会带来了沉重的经济负担。肾纤维化是CKD进展的主要病理征象,是各种原因导致CKD进展为终末期肾脏疾病的共同病理过程。同时,CKD也是心血管疾病(cardiovascular disease,CVD)的重要危险因素,是影响CKD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肾脏疾病 终末期肾脏疾病 肾纤维化 心血管疾病 扩散加权磁共振成像 CKD 危险因素 病理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0T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指导下不同腹腔镜手术时机治疗盆腔脓肿的疗效分析
2
作者 周莉 孙敬 《分子影像学杂志》 2024年第5期533-537,共5页
目的分析3.0T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MRI-DWI)指导下不同腹腔镜手术时机治疗盆腔脓肿的疗效。方法本院2020年1月~2023年6月收治的60例盆腔脓肿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30)与观察组(n=30)。对照组抗生素治疗1~7 d内行MRI-DWI检查,对... 目的分析3.0T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MRI-DWI)指导下不同腹腔镜手术时机治疗盆腔脓肿的疗效。方法本院2020年1月~2023年6月收治的60例盆腔脓肿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30)与观察组(n=30)。对照组抗生素治疗1~7 d内行MRI-DWI检查,对MRI-DWI诊断为急性盆腔脓肿患者开展腹腔镜手术;观察组抗生素治疗7~14 d内行MRI-DWI检查,诊断为慢性盆腔脓肿患者开展腹腔镜手术。比较2组腹腔镜下组织病生理表现、临床治愈率、输卵管切除率、手术情况及随访期内输卵管畅通率、盆腔炎复发率。结果2组患者无中转开腹病例;术前MRI分期与腹腔镜下所见一致,两组治愈率均为100%,术中输卵管切除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术后排气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输卵管畅通率高于对照组,盆腔炎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3.0 T MRI-DWI用于妇科盆腔脓肿手术时机选择具有一定临床价值,且术前抗生素治疗后经MRI-DWI判定为慢性盆腔脓肿的患者腹腔镜手术疗效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0T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 妇科盆腔脓肿 手术时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在乳腺病变中的应用 被引量:3
3
作者 蔡世峰 盖永浩 赵斌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3期75-76,共2页
关键词 乳腺病变 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 诊断方法 成像原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4排螺旋CT联合高b值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检查在孤立性肺结节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24
4
作者 王冬伟 《山东医药》 CAS 2018年第39期55-57,共3页
目的探讨术前64排螺旋CT联合高b值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检查在孤立性肺结节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366例孤立性肺结节(术后病理诊断为周围型肺癌122例、中央型肺癌144例、炎性假瘤60例、结核球20例、错构瘤8例、血管瘤12例),患者术前均采... 目的探讨术前64排螺旋CT联合高b值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检查在孤立性肺结节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366例孤立性肺结节(术后病理诊断为周围型肺癌122例、中央型肺癌144例、炎性假瘤60例、结核球20例、错构瘤8例、血管瘤12例),患者术前均采用64排螺旋CT平扫+动态增强+高b值(b=1 000)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WI)进行扫描,比较肺结节强化方式、CT值、增强CT值及DWI图、ADC图及ADC值。结果 CT显示,肺恶性结节中动态增强后肺动脉期(15~20 s)几乎无强化,主动脉期(25~30 s)迅速强化,强化方式以均匀、不均匀或环状为主,达峰时间在90~120 s,且强化持续平台期时间较长(120~300 s),300 s后下降;肺良性结节中(除错构瘤外)均在肺动脉期出现强化,达峰时间15 s或90 s,强化持续平台期时间长短不一,在540 s下降。肺恶性结节增强CT值大于肺良性结节中的结核球、炎性假瘤及错构瘤(P均<0. 05)。DWI显示,中央型肺癌与周围型肺癌在DWI图上呈高信号,ADC图呈高低混杂信号;肺血管瘤在DWI图呈稍高信号,ADC图上呈明显高信号;炎性假瘤、结核球、错构瘤在DWI图上均呈等或稍高信号,ADC图上均呈稍高信号。围型肺癌、中央型肺癌ADC值分别与肺血管瘤比较,P均<0. 05。结论术前64排螺旋CT联合高b值DWI对孤立性肺结节良恶性的判断有较为可靠的评估价值,可为临床治疗提供极大的帮助和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64排螺旋CT 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 孤立性肺结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对肝细胞癌化疗栓塞术后疗效的随访价值 被引量:3
5
作者 李爽 刘影 吕维富 《安徽医学》 2018年第10期1176-1180,共5页
目的探讨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WI)对肝细胞癌(HCC)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治疗后疗效评估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安徽省立医院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经临床或病理检查确诊的52例HCC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经1~3次TACE治疗... 目的探讨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WI)对肝细胞癌(HCC)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治疗后疗效评估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安徽省立医院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经临床或病理检查确诊的52例HCC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经1~3次TACE治疗,并于TACE术前、术后4~6周行上腹部磁共振平扫及DWI检查,术后4个月行磁共振增强扫描,上述检查均在1周内完成。依据实体肿瘤疗效评估标准(mRECIST),将病例分为稳定组和进展组,分析TACE术前、术后病灶的坏死、复发转移情况以及表观弥散系数(ADC)值;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确定鉴别稳定组和进展组的诊断效能以及ADC的最佳截断值。结果 52例HCC患者术前共计检出68个病灶;参照mRECIST标准,评价为稳定病例20例,进展病例32例。术前病灶以稍长T1和T2信号为主,DWI序列上呈高信号,ADC图上呈低信号; TACE术后,肿瘤坏死区呈等或稍长T1、T2信号,DWI序列上呈等或稍低信号。进展组于T1WI和T2WI序列上信号表现多样,DWI序列上呈不均性高信号;稳定组和进展组术前肿瘤病灶的ADC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稳定组术后ADC值较术前升高(P <0. 05),其手术前后ADC的增加值高于进展组(P <0. 05)。ROC分析提示:鉴别稳定组和进展组ADC的最佳截断值为1. 28×10-3mm2/s,此时曲线下面积为0. 773 (P <0. 05)、灵敏度为76. 3%、特异度为68. 9%。结论 DWI扫描能够及时、客观的评估HCC患者化疗栓塞术后疗效,具有较高的随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癌 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 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 疗效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和CT灌注成像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2
6
作者 张锦 崔志堂 刘国萍 《中国实用医药》 2008年第23期77-79,共3页
目的探讨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WI)和CT灌注成像(CTPI)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相关责任病灶的检出率及其较常规MRI检查的优势。方法前瞻性对连续的41例资料完整的TIA患者与20例做对照的健康成人均行DWI和CTPI检查,并进行χ2检验。结... 目的探讨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WI)和CT灌注成像(CTPI)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相关责任病灶的检出率及其较常规MRI检查的优势。方法前瞻性对连续的41例资料完整的TIA患者与20例做对照的健康成人均行DWI和CTPI检查,并进行χ2检验。结果TIA患者的DWI和CTPI对TIA责任病灶的检出率分别为36.6%(15/41)和63.4%(26/41)。DWI共发现15例患者中的18个TIA责任病灶影,病灶多在基底节区,占50%(9/18)。结论DWI和CTPI对TIA责任病灶的检出率明显高于常规MRI,DWI在区分急性和慢性病灶方面有很大价值,对临床诊治和疗效评价很有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 CT灌注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联合灌注成像成像技术在诊断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2
7
作者 陆芳 张兆 +3 位作者 张千 肖芳 陈辉燕 王一媚 《中国医药科学》 2021年第9期190-193,共4页
目的探究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WI)联合灌注成像(PWI)成像技术在诊断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将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47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纳入本研究。采用Excel表格将本研究患者相关信息进行统计后,根据患者疾病类型... 目的探究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WI)联合灌注成像(PWI)成像技术在诊断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将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47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纳入本研究。采用Excel表格将本研究患者相关信息进行统计后,根据患者疾病类型将患者分为心源性缺血性脑卒中组(23例)和非心源性缺血性脑卒中组(24例)。两组患者均实施DWI联合PWI成像技术,诊断结束后对研究的结果进行统计和处理。结果非心源性缺血性脑卒中组影像学特征中ADC高于心源性缺血脑卒中组,MTT、TTP低于心源性缺血脑卒中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中理论IP区、IC区CBF、ADC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实施DWI联合PWI成像技术诊断具有良好应用价值,可有效提高诊断科学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 灌注成像 心源性缺血性脑卒中 非心源性缺血性脑卒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在肿瘤疗效评估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1
8
作者 王现锋 邱维加 《华夏医学》 CAS 2012年第5期798-800,共3页
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iffusionweightedmag—neticresonanceimaging,DW—MRI)是目前唯一无创反映活体组织内水分子扩散的检测方法,通过检测人体组织内水分子扩散运动受限的方向和程度,反应组织细胞结构、功能和代谢变化。以往扩散... 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iffusionweightedmag—neticresonanceimaging,DW—MRI)是目前唯一无创反映活体组织内水分子扩散的检测方法,通过检测人体组织内水分子扩散运动受限的方向和程度,反应组织细胞结构、功能和代谢变化。以往扩散加权成像(diffusion-weightedimaging,DWI)主要集中应用于神经敞射学并显示出巨大的临床应用价值。随着快速成像技术的迅速发展,尤其是自旋回波平面成像技术及多线圈并行采集技术的应用,DWI已逐步应用到全身其他系统和器官的疾病研究,并开始应用疾病治疗效果的评估,笔者现对其在肿瘤治疗效果评估中的应用综述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 肿瘤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对肝外胆管癌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4
9
作者 付晨烜 《中国医学工程》 2014年第2期19-19,共1页
目的探讨分析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诊断肝外胆管癌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使用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法(A组)以及胰胆管水成像序列法(B组)分别对确诊的54例肝外胆管癌进行检查。检测肝外胆管癌的ADC值,计算两种方法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 目的探讨分析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诊断肝外胆管癌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使用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法(A组)以及胰胆管水成像序列法(B组)分别对确诊的54例肝外胆管癌进行检查。检测肝外胆管癌的ADC值,计算两种方法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以及阴性预测值。结果 A组的敏感度为94.2%、特异度100%、阳性预测值100%、阴性预测值83.4%;B组的敏感度为81.3%、特异度75.2%、阳性预测值85.5%、阴性预测值70.8%,P值均<0.05。结论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能够更直观的显示病情,且其在检测肝外胆管癌的各项指标均高于MRCP,因此其在诊断肝外胆管癌的过程中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 肝外胆管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素内不相干运动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在宫颈癌分期及病理分级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0
作者 张婷 《中国医学工程》 2021年第6期24-26,共3页
目的探讨体素内不相干运动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IVIM-DWI)在宫颈癌分期及病理分级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6月至2020年6月于三门峡市中心医院就诊的77例宫颈癌患者,所有患者均接受IVIM-DWI检查,并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quo... 目的探讨体素内不相干运动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IVIM-DWI)在宫颈癌分期及病理分级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6月至2020年6月于三门峡市中心医院就诊的77例宫颈癌患者,所有患者均接受IVIM-DWI检查,并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分析IVIM-DWI在宫颈癌分期及病理分级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结果入选的77例宫颈癌患者经病理结果证实,Ⅰ期21例,占比27.27%;Ⅱ期31例,占比40.26%;Ⅲ期20例,占比25.97%;Ⅳ期5例,占比6.49%。高分化23例,占比29.87%;中分化42例,占比54.55%;低分化12例,占比15.58%。IVIM-DWI诊断宫颈癌分期符合率为85.71%(66/77),与病理检查结果具有极好的一致性(Kappa=0.794)。IVIM-DWI诊断宫颈癌病理分级符合率为89.61%(69/77),与病理检查结果具有极好的一致性(Kappa=0.824)。结论 IVIM-DWI鉴别诊断宫颈癌分期及病理分级具有较高的诊断效能,可为临床制定针对性的治疗方案提供可靠依据,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体素内不相干运动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 分期诊断 分级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技术在诊断肝硬化方面的临床价值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卢晓冬 杨明 +1 位作者 何业银 杨维 《当代医药论丛》 2015年第18期45-46,共2页
目的:探讨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WI)技术在诊断肝硬化方面的临床价值。方法:对2013年4月~2015年4月在我院进行住院治疗的105例肝硬化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这些患者按照肝硬化Child-Pugh分级的不同分为Child-Pugh A级组(53例),... 目的:探讨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WI)技术在诊断肝硬化方面的临床价值。方法:对2013年4月~2015年4月在我院进行住院治疗的105例肝硬化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这些患者按照肝硬化Child-Pugh分级的不同分为Child-Pugh A级组(53例),Child-Pugh B级组(35例),Child-Pugh C级组(17例)。另选取同期在我院进行体检的40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对各组患者进行DWI检查,并对比分析其检查结果。结果:在各扩散敏感系数b值下,各肝硬化组患者的ADC值均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Child-Pugh分级的增加,各肝硬化组患者的ADC值逐渐降低,与Child-Pugh的分级呈负相关性。结论: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技术在诊断肝硬化方面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其测得的ADC值在诊断肝硬化及对肝硬化患者的病情进行分级方面具有较高的准确率,此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 AD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诊断肝脏肿瘤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2
12
作者 王雪 《当代医药论丛》 2014年第11期59-59,共1页
目的:探讨应用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诊断肝脏肿瘤的价值。方法:对我院接受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诊断的肝脏肿瘤患者进行回顾分析,探讨这种诊断方式在良性和恶性肿瘤患者中的差异。结果:若b值0 s/mm2时,肝脏良性肿瘤与恶性肿瘤之间的ADC值比... 目的:探讨应用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诊断肝脏肿瘤的价值。方法:对我院接受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诊断的肝脏肿瘤患者进行回顾分析,探讨这种诊断方式在良性和恶性肿瘤患者中的差异。结果:若b值0 s/mm2时,肝脏良性肿瘤与恶性肿瘤之间的ADC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肝脏灌注之间的ADC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若b值1 000 s/mm2时,肝脏良性病变区和恶性病变区之间的ADC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脏灌注之间的ADC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诊断肝脏肿瘤具有较高的诊断准确率,该方法在临床中的意义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脏肿瘤 诊断 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WI)评估进展期乳腺癌患者新辅助化疗近期疗效及病理变化的价值研究 被引量:23
13
作者 佟颖 米楠 +3 位作者 张荣 邢千超 杨岳云 王胜林 《影像科学与光化学》 CAS 2020年第2期307-312,共6页
为探究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DWI)检查结果与局部进展期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疗效的相关性,为局部进展期乳腺癌预后判断提供影像学依据,本文纳入2016年2月~2017年2月于我院进行新辅助化疗治疗的72例进展期乳腺癌患... 为探究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DWI)检查结果与局部进展期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疗效的相关性,为局部进展期乳腺癌预后判断提供影像学依据,本文纳入2016年2月~2017年2月于我院进行新辅助化疗治疗的72例进展期乳腺癌患者,根据化疗疗效分为有效组与无效组,根据不同病理反应性分级分为组织学非显著反应(NMHR)组与组织学显著反应(MHR)组,比较了治疗前后各组弥散系数(ADC)值,并对肿瘤体积减少值与ADC增加值进行了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72例进展期乳腺癌患者经新辅助化疗治疗有效45例,有效率为62.50%,无效27例,无效率为37.50%。治疗后MHR组43例,NMHR组29例,有效组治疗后肿瘤体积显著小于无效组,MHR组治疗后肿瘤体积显著小于NMHR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效组与无效组、NMHR组与MHR组治疗前ADC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均显著升高,但有效组显著高于无效组,MHR组显著高于NMHR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ADC值增加值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肿瘤体积与ADC值呈负相关,瘤体积减少值与ADC增加值呈正相关。本研究表明DWI的ADC值与进展期乳腺癌患者肿瘤体积呈负相关,ADC值可有效评估新辅助化疗近期疗效和病理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 局部进展期乳腺癌 新辅助化疗 疗效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对直肠癌新辅助放化疗后病理完全缓解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2
14
作者 刘雅胜 郑志坚 +1 位作者 龙曦 杨日辉 《现代医院》 2020年第5期775-778,共4页
目的探讨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WI)在预测直肠癌新辅助放化疗后病理完全缓解(pCR)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18年12月在医院接受新辅助放化疗的80例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新辅助放化疗前均行常规磁共振成像(MRI)和DWI,观... 目的探讨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WI)在预测直肠癌新辅助放化疗后病理完全缓解(pCR)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18年12月在医院接受新辅助放化疗的80例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新辅助放化疗前均行常规磁共振成像(MRI)和DWI,观察两种检查方式对直肠癌新辅助放化疗后pCR的诊断效率,并分析DWI对直肠癌新辅助放化疗后pCR的预测价值。结果常规MRI预测直肠癌新辅助放化疗后pCR的准确率为70.00%,灵敏度为36.36%,特异度为82.76%,阳性预测值为44.44%,阴性预测值为77.42%,Kappa值为0.203;DWI预测直肠癌新辅助放化疗后pCR的准确率为88.75%,灵敏度为68.18%,特异度为96.55%,阳性预测值为88.24%,阴性预测值为88.89%,Kappa值为0.696。常规MRI和DWI对直肠癌新辅助放化疗后pCR均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82、0.843。结论相比于常规MRI,DWI预测直肠癌新辅助放化疗后pCR的准确率较高,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 直肠癌 新辅助放化疗 病理完全缓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术前动态对比增强磁共振成像、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在宫颈癌病理分期评估中的应用 被引量:35
15
作者 谢宗源 李伟兰 +3 位作者 谭志斌 李晖 王雅静 王志强 《山东医药》 CAS 2019年第9期71-73,共3页
目的探讨动态对比增强磁共振成像(DCE-MRI)、扩散加权成像(DWI)及二者定量参数容量转移常数(K^(trans))、容积分数(V_e)、回流速率常数(K_(ep))、表观扩散系数(ADC)值对宫颈癌病理分期的评估价值。方法 122例经病理证实的宫颈癌患者术... 目的探讨动态对比增强磁共振成像(DCE-MRI)、扩散加权成像(DWI)及二者定量参数容量转移常数(K^(trans))、容积分数(V_e)、回流速率常数(K_(ep))、表观扩散系数(ADC)值对宫颈癌病理分期的评估价值。方法 122例经病理证实的宫颈癌患者术前行常规MRI、DCE-MRI及DWI扫描,采用Kappa检验评估常规MRI及常规MRI+DCE+DWI对病理分期的诊断价值。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及直线回归分析法分析DCE-MRI定量参数K^(trans)、V_e、K_(ep)值及DWI定量参数ADC值与病理分期的相关性。结果常规MRI+DCE+DWI诊断的宫颈癌病理分期与术后病理分期具有高度一致性(符合率91.8%,112/122,Kappa=0.89),优于常规MRI(符合率79.5%,97/122,Kappa=0.73)。随着肿瘤病理分期程度增高,K^(trans)、V_e、K_(ep)值逐渐增加,ADC值逐渐减低(P均<0.05)。结论常规MRI结合DCE-MRI及DWI检查有助于提高宫颈癌术前病理分期评估的准确性,定量参数K^(trans)、V_e、K_(ep)、ADC值与宫颈癌病理分期存在相关性,在宫颈癌术前精确病理分期中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对比增强磁共振成像 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 容量转移常数 容积分数 回流速率常数 表观扩散系数 宫颈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在胆管癌及肝占位性病变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1
16
作者 施少华 陈庆东 +1 位作者 陈哲 王军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4年第8期1330-1333,共4页
目的探讨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在胆管癌及肝良、恶性占位性病变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DWI技术对胆管癌患者及肝良、恶性占位性病变患者进行了鉴别和诊断,探讨DWI对胆管癌定性诊断中的作用,及其与肝其他占位性病变进行鉴别比较研... 目的探讨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在胆管癌及肝良、恶性占位性病变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DWI技术对胆管癌患者及肝良、恶性占位性病变患者进行了鉴别和诊断,探讨DWI对胆管癌定性诊断中的作用,及其与肝其他占位性病变进行鉴别比较研究过程中的特点。结果肝细胞癌组、肝转移瘤组的ADC值与胆管癌组比较无明显差异。肝血管瘤组、肝囊肿组及正常肝组织的ADC值则明显高于胆管癌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胆管癌组的ADC值与与肝恶性病变比较无明显差异;但是胆管癌组的ADC值明显低于肝良性病变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DWI序列速度快,通过DWI图像特点及量化分析ADC值,对胆管癌及肝良、恶性占位性病变可提供定量的诊断信息,可作为上腹部平扫的补充检查序列,应列为MRI常规序列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 胆管癌 肝占位性病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0T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对老年前列腺癌与前列腺增生的鉴别诊断价值 被引量:24
17
作者 马亚文 夏厚萍 《安徽医学》 2019年第5期493-495,共3页
目的探究3.0T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在鉴别诊断老年前列腺癌与老年前列腺增生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1月至2017年11月如皋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36例老年前列腺癌及前列腺增生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病理诊断结果将其中病理确诊的68例... 目的探究3.0T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在鉴别诊断老年前列腺癌与老年前列腺增生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1月至2017年11月如皋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36例老年前列腺癌及前列腺增生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病理诊断结果将其中病理确诊的68例老年前列腺癌患者设为观察组,将68例老年前列腺增生患者设为对照组。所有患者均行3.0T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比较两组患者表观扩散系数(ADC值)、弥散加权成像(DWI)信号强度及增强磁共振成像(DCE-MRI)参数。结果观察组患者ADC值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扩散敏感因子(b)值=50s/mm^2及800s/mm^2时,观察组的DWI信号强度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DCE-MRI参数(Kep、Ktrans及Ve)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3.0T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能够通过ADC值、DWI信号强度及DCE-MRI参数为鉴别诊断老年前列腺癌与前列腺增生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0T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 诊断 老年 前列腺癌 前列腺增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钆塞酸二钠对小肝癌患者T1图像改善效果及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表观扩散系数值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6
18
作者 赵勇 赵泉 +2 位作者 郑水洁 李建斌 袁振亚 《成都医学院学报》 CAS 2018年第4期460-462,共3页
目的探究肝胆特异性对比剂钆塞酸二钠(Gd-EOB-DTPA)对小肝癌组织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MRDWI)表观扩散系数(ADC)的改善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2月至2016年11月重庆市开州区人民医院收治的经临床病理检测确诊并经MRDWI检出的小肝癌患者共33例... 目的探究肝胆特异性对比剂钆塞酸二钠(Gd-EOB-DTPA)对小肝癌组织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MRDWI)表观扩散系数(ADC)的改善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2月至2016年11月重庆市开州区人民医院收治的经临床病理检测确诊并经MRDWI检出的小肝癌患者共33例,分析静脉注射Gd-EOB-DTPA增强前后患者T1W1图像病灶信噪比(SNR)、正常肝脏组织及肿瘤的对比噪声比(CNR),分别于增强前及增强后20 min进行DWI扫描(b值=600),测量正常肝实质及肿瘤组织的ADC等。结果与增强前比较,增强后小肝癌组织MRDWI中T1图像SNR及CNR均明显升高(P<0.05或P<0.01);与增强前比较,增强后小肝癌组织及正常肝组织的MRDWI图像其ADC值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Gd-EOB-DTPA可通过提高小肝癌组织MRDWI的SNR及CNR,提高其检出率,但Gd-EOB-DTPA对其ADC无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肝癌 对比剂 钆塞酸二钠 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 表观扩散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和动态对比增强参数在前列腺癌恶性程度评价中的价值 被引量:12
19
作者 陈熙 吴志清 李文艳 《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 CAS 2020年第6期687-692,共6页
目的探究动态对比增强磁共振成像(DCE-MRI)与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WI)在前列腺恶性程度评价中的价值,并对定量参数与前列腺癌病理分期的相关性进行分析。方法选择120例经病理诊断证实的前列腺癌患者,年龄40~70岁,平均年龄67.64岁。所有... 目的探究动态对比增强磁共振成像(DCE-MRI)与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WI)在前列腺恶性程度评价中的价值,并对定量参数与前列腺癌病理分期的相关性进行分析。方法选择120例经病理诊断证实的前列腺癌患者,年龄40~70岁,平均年龄67.64岁。所有患者术前行常规MRI联合DWI和DCE-MRI,记录所有患者容量转移常数(Ktrans)、速率常数(Kep)、血管外细胞外间隙容积分数(Ve)和表观扩散系数(ADC)值,并对定量参数与前列腺癌病理分期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 120例患者均经术后病理诊断证实为前列腺癌。A期为22例,B期76例,C期21例,D期1例。DCE-MRI诊断的前列腺癌病理分期与术后病理分期具有高度一致性(符合率93.33%,Kappa=0.89)优于DWI(符合率80.83%,Kappa=0.73);随着前列腺癌病理分期程度增高,MRI定量参数值中Ktrans、Ve、Kep逐渐增加,而ADC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74.35、27.33、9.33、333.20,P <0.05);与病理分期的回归方程:Ktrans=0.09+0.08×(病理分期),Ve=0.26+0.10×(病理分期),Kep=0.45+0.04×(病理分期),ADC=1.26-0.12×(病理分期)。结论 DCE-MRI与DWI对前列腺癌病理分期的诊断均具有一定价值,但DCE-MRI对前列腺癌恶性程度评估较高于DWI。当使用DWI诊断前列腺癌病理分期时可联合DCE-MRI与定量参数Ktrans、Ve、Kep、ADC值进行检查,为患者术前治疗方案选择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对比增强磁共振成像 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 前列腺癌 容量转移常数 容积分数 回流速率常数 表观扩散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联合MR动态增强扫描在宫颈癌临床诊断中的价值分析 被引量:8
20
作者 廖玉平 黄文飞 唐庆健 《中国医药科学》 2021年第5期182-185,共4页
目的分析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WI)、MR动态增强扫描在宫颈癌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云浮市人民医院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明确诊断为宫颈癌患者70例,均行DWI及MR动态增强扫描检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选取同期健康体检女性70例作为对... 目的分析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WI)、MR动态增强扫描在宫颈癌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云浮市人民医院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明确诊断为宫颈癌患者70例,均行DWI及MR动态增强扫描检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选取同期健康体检女性70例作为对照组。分析DWI、MR动态增强扫描联合检测对宫颈癌的诊断价值,比较两组间扩散系数(ADC)、转运系数(K^(trans))、速率常数(Kep)、容积分数(Ve)水平。结果DWI、MR动态增强扫描联合检查诊断宫颈癌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均高于单一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宫颈癌组ADC水平低于对照组,K^(trans)、Kep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间Ve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WI、MR动态增强扫描联合检查对宫颈癌的诊断效能高于单一DWI、MR动态增强扫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 MR动态增强扫描 宫颈癌 诊断效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