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南海西北次海扩张时代和洋壳性质:沉积地层及重磁依据 被引量:9
1
作者 魏喜 祝永军 +4 位作者 陈亦寒 胡礼国 武金云 姜建群 李振远 《地质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383-388,共6页
利用沉积地层被动超覆和基底重磁异常特征对南海西北次海形成时代和洋壳性质进行了探讨。推断南海西北次海初始扩张时间为早渐新世,结束扩张时间为晚渐新世早期。地层变形、被动超覆特征、洋壳基底形态及对称性特点反映出两期洋壳扩张... 利用沉积地层被动超覆和基底重磁异常特征对南海西北次海形成时代和洋壳性质进行了探讨。推断南海西北次海初始扩张时间为早渐新世,结束扩张时间为晚渐新世早期。地层变形、被动超覆特征、洋壳基底形态及对称性特点反映出两期洋壳扩张事件。第一期发生在早渐新世。由于洋壳扩张,上始新统被拉断,在洋壳边界处上始新统突然终止现象明显。受洋壳横向扩张推挤和纵向沉降作用影响,上始新统明显变形,并向扩张中心倾覆。第二期洋壳扩张发生在晚渐新世早期。该期洋壳扩张持续时间短,扩张幅度小,下渐新统被拉开的距离有限。由于南海西北次海形成期间不同部位地壳伸展减薄程度不同,南海西北次海洋壳基底呈北东部较宽,向南西方向变窄,并逐渐尖灭的不规则三角形。根据盆地边缘上始新统向海盆中心方向的断点/线和重磁异常资料,推测西北次海南西侧洋壳边界位于海盆基底坡角处附近,洋壳较窄;而北东侧洋壳边界位于海底坡角处附近,洋壳相对较宽。另外,重磁异常表明,在洋壳基底中有陆壳残留块体存在。上述这些现象说明南海西北次海在洋壳萌芽阶段就先天夭折,停止发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洋壳性质 扩张时代 重磁异常 沉积地层 南海西北次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世界商业扩张时代的广州贸易(1750~1840年) 被引量:11
2
作者 叶显恩 《广东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05-112,共8页
本文论述1 8世纪全球商业扩张时代南海贸易格局所发生的变化,广州“独口通商”的由来和广州贸易的特点。着重探讨广州华商资本的发展及其卷入世界市场的情况。指出以十三行商人为代表的豪商,已同其印度、美国商人伙伴一样,成为国际性的... 本文论述1 8世纪全球商业扩张时代南海贸易格局所发生的变化,广州“独口通商”的由来和广州贸易的特点。着重探讨广州华商资本的发展及其卷入世界市场的情况。指出以十三行商人为代表的豪商,已同其印度、美国商人伙伴一样,成为国际性的商人。广州华南的商业网络不仅越过传统的南海水域伸展到欧、美各地,而且与国际的贸易网络相交织,甚至已经直接投资于欧、美各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时代 商业扩张时代 南海贸易圈 广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荒芜与黑夜:论太空科幻电影的“荒岛”意象 被引量:1
3
作者 刘中望 向宇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28-132,138,共6页
太空科幻电影的“荒岛”意象与荒岛文学主题相通,塑造偶发性与并置性的“荒芜”空间,凸显“黑夜”特性,与“白日”的二元分立表征心理空间混乱,对个体欲望的追逐引发伦理困境。“荒岛”意象展现太空扩张时代对“乌托邦”理想的追求,价... 太空科幻电影的“荒岛”意象与荒岛文学主题相通,塑造偶发性与并置性的“荒芜”空间,凸显“黑夜”特性,与“白日”的二元分立表征心理空间混乱,对个体欲望的追逐引发伦理困境。“荒岛”意象展现太空扩张时代对“乌托邦”理想的追求,价值差异带来“伊甸园”式的异化结果。“荒岛”意象负荷外向探寻的文化需求,承载大众对科幻电影真实性的揣摩,凸显太空科幻电影从视觉到知觉的审美转向及其文化反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空科幻电影 荒岛 黑夜 白日 太空扩张时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