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MEMS的扩张管/收缩管内流动特性分析 被引量:4
1
作者 李俊 沈雪明 +1 位作者 应济 徐亮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61-63,共3页
扩张管/收缩管作为无阀微泵的关键组件,其结构参数直接影响微泵的泵送效率和工作性能。本文作者利用有限元软件ANSYS/Flotran对扩张管和收缩管内流体进行了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在不同的进出口压差下效率随扩张角的变化趋势不同;扩张管无... 扩张管/收缩管作为无阀微泵的关键组件,其结构参数直接影响微泵的泵送效率和工作性能。本文作者利用有限元软件ANSYS/Flotran对扩张管和收缩管内流体进行了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在不同的进出口压差下效率随扩张角的变化趋势不同;扩张管无论是在高压下还是低压下,都会出现压力复现,而分离流动和回流只会出现在高压或较大扩张角的情况下;收缩管内流体流动稳定,则不会出现压力复现、分离流动和回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机电系统 无阀微泵 扩张/收缩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低成本压电无阀微泵的研制 被引量:2
2
作者 徐亮 应济 李俊 《传感器与微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01-104,共4页
提出了一种低成本的由压电材料驱动的平面扩张/收缩管无阀微泵的制作工艺。通过数值模拟确定了扩张/收缩管扩张角的最优值,在此基础上,采用光刻和湿法刻蚀工艺,刻蚀了300μm深的泵腔基片和100μm深的盖片;使用等离子体清洗技术将其与PDM... 提出了一种低成本的由压电材料驱动的平面扩张/收缩管无阀微泵的制作工艺。通过数值模拟确定了扩张/收缩管扩张角的最优值,在此基础上,采用光刻和湿法刻蚀工艺,刻蚀了300μm深的泵腔基片和100μm深的盖片;使用等离子体清洗技术将其与PDMS薄膜键合,完成了可以实现单向泵送的压电无阀微泵样机制作。研究了该压电无阀微泵样机的性能,分别分析了压电振子的激励频率、电压和微泵背压对其流量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100 V,110 Hz交流方波电压信号的作用下,微泵有最大输出流量为436μL/min,最大背压为620 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阀微泵 低成本 聚二甲基硅氧烷薄膜 扩张/收缩管 湿法刻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lobeLand30的城市生态用地时空变化特征——以北京市为例 被引量:8
3
作者 裴子萱 李强 +2 位作者 刘婷婷 魏婵娟 高雨萌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4期10072-10087,共16页
生态用地是保障城市生态系统结构及功能稳定的土地类型。在城市高速增长而土地资源有限的背景下,北京市探索了城市总体规划统领的生态保护与建设有效途径,探究其生态用地时空变化特征,能够为生态用地与建设用地同步规划和协调布局提供... 生态用地是保障城市生态系统结构及功能稳定的土地类型。在城市高速增长而土地资源有限的背景下,北京市探索了城市总体规划统领的生态保护与建设有效途径,探究其生态用地时空变化特征,能够为生态用地与建设用地同步规划和协调布局提供参考。针对现有研究中孤立探讨生态用地相关问题的不足,将城市视为一个整体,在综合分析生态用地与其他用地的关系的视角下,基于北京市2000年、2010年和2020年的GlobeLand30土地覆盖数据,首先分析了2000—2020年生态用地与建设用地、农用地的相互转化,揭示了各类用地变化强度在不同距离及方位的空间分布特征,应用景观格局指数刻画了空间形态变化;其次,进一步拓展了景观扩张指数的应用范围,建立景观扩张/收缩指数判定生态用地空间形态变化模式;通过高斯两步移动搜索法计算建设用地与生态用地的可达性。结果表明:(1)生态用地面积占比一直为13%—15%,但不同距离和方位的空间分布发生显著变化,生态条件较好区域受城市增长负面影响较大,生态条件相对薄弱区域的生态建设在城市增长中加强。(2)生态用地的空间形态变化不大,但空间分布趋于分散;生态用地增加以新生模式和扩展模式为主,减少则从消亡模式为主转向分裂模式和收缩模式为主。(3)建设用地与生态用地的可达性整体偏低,2000—2010年新增建设用地可达性的低等级占比高于既有建设用地,可达性高值区零散分布在中心区域;2010—2020年新增建设用地可达性的较高等级占比高于既有建设用地,可达性较高区域的空间分布更加均匀。研究结果有助于从北京市解决城市增长与生态建设矛盾的成效中,发现值得其它城市借鉴的有益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用地 城市增长 时空变化 景观扩张/收缩指数 GlobeLand3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