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扩展经验正交函数沿海声层析的声速反演
1
作者
张姚滢
王洁
+2 位作者
郑红
徐英超
尹会听
《声学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617-622,共6页
为了实现沿岸海域声速的实时连续监测,针对目前单收发换能器沿海声层析系统的剖面反演声线不足和接收信号不稳定的问题,提出了双收发换能器沿海声层析(Double-transcever Coast Acoustical Tomography,DCAT)系统。通过计算机进行仿真模...
为了实现沿岸海域声速的实时连续监测,针对目前单收发换能器沿海声层析系统的剖面反演声线不足和接收信号不稳定的问题,提出了双收发换能器沿海声层析(Double-transcever Coast Acoustical Tomography,DCAT)系统。通过计算机进行仿真模拟,结果表明DCAT系统声速反演精度提高了一个数量级,验证了该系统对存在问题的改善及其有效性。在声速反演过程中,通过使用扩展经验正交函数(Extension Empirical Orthogonal Function,EEOF)表示声速剖面,实现了剖面全水深的声速反演。DCAT系统的提出和EEOF方法的应用,为海上实时连续观测系统的建立及数据处理,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有效的实施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收发换能器沿海声层析系统
扩展经验正交函数
声速剖面反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中国持续性高温事件的时空分析
2
作者
黄帅
江静
《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689-700,共12页
本文利用我国1959—2008年522个站6—9月逐日最高气温资料,运用扩展经验正交函数分解(EEOF)研究了我国持续性高温事件的时空分布特征,并分析了我国南方地区典型持续高温事件的演变过程.结果表明,我国高温事件主要发生在东南部和新疆地区...
本文利用我国1959—2008年522个站6—9月逐日最高气温资料,运用扩展经验正交函数分解(EEOF)研究了我国持续性高温事件的时空分布特征,并分析了我国南方地区典型持续高温事件的演变过程.结果表明,我国高温事件主要发生在东南部和新疆地区,而华北和东北地区相对较少,西藏、青海、四川西部地区基本没有高温事件出现.南方地区前三个特征场分别表现为整体区域一致性、长江以南和长江以北的反相分布以及华东与华南、华中、重庆等地的东西向反相变化.西北地区第一、二模态表现为南北向的反相变化,且第一模态表现为新疆北部变化显著,第二模态表现为南部变化显著,而第三模态主要为东西反相变化特征.北方地区前三个模态分别表现为整体区域变化的一致性、南部和北部的反相变化、东部和西部的反相变化特征.2000年以来南方高温持续时间相对较短,但华南和华东地区高温持续时间增长.我国南方地区持续性高温事件有4类典型演变过程:第1类持续高温事件主要影响我国的华中、华南以及重庆和四川东部地区,高温中心位于重庆和湖南西部地区,这类事件开始于湖南西南部,然后向东向北发展到最强后西退,消失在广西境内;第2类事件影响我国南方的大部分地区,高温中心位于湖北和安徽地区,这是一类高温强、范围广、持续时间长得事件,但在整个发展过程中对华南地区影响比较小,这一类事件开始于浙江北部,然后向西发展,最后在四川东部结束;第3类事件主要影响长江以南地区,高温中心位于浙江地区,事件起自浙江地区,然后向西发展,最后在江浙交界地区消亡;第4类始于浙江北部,主体向西南方向发展,影响两广地区后向西收缩,在广西地区消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持续性高温事件
时空特征
演变过程
扩展经验正交函数
分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扩展经验正交函数沿海声层析的声速反演
1
作者
张姚滢
王洁
郑红
徐英超
尹会听
机构
浙江海洋大学
出处
《声学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617-622,共6页
基金
国家海洋局2015年海洋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201505003、201505025)
浙江海洋大学科研启动基金(21105011813)
文摘
为了实现沿岸海域声速的实时连续监测,针对目前单收发换能器沿海声层析系统的剖面反演声线不足和接收信号不稳定的问题,提出了双收发换能器沿海声层析(Double-transcever Coast Acoustical Tomography,DCAT)系统。通过计算机进行仿真模拟,结果表明DCAT系统声速反演精度提高了一个数量级,验证了该系统对存在问题的改善及其有效性。在声速反演过程中,通过使用扩展经验正交函数(Extension Empirical Orthogonal Function,EEOF)表示声速剖面,实现了剖面全水深的声速反演。DCAT系统的提出和EEOF方法的应用,为海上实时连续观测系统的建立及数据处理,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有效的实施方法。
关键词
双收发换能器沿海声层析系统
扩展经验正交函数
声速剖面反演
Keywords
double-transcever coast acoustical tomography(DCAT)system
extension empirical orthogonal function(EEOF)
inversion of sound-speed profile
分类号
O422.1 [理学—声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国持续性高温事件的时空分析
2
作者
黄帅
江静
机构
南京大学大气科学学院
出处
《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689-700,共12页
基金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09BAC51B01)
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资助项目
文摘
本文利用我国1959—2008年522个站6—9月逐日最高气温资料,运用扩展经验正交函数分解(EEOF)研究了我国持续性高温事件的时空分布特征,并分析了我国南方地区典型持续高温事件的演变过程.结果表明,我国高温事件主要发生在东南部和新疆地区,而华北和东北地区相对较少,西藏、青海、四川西部地区基本没有高温事件出现.南方地区前三个特征场分别表现为整体区域一致性、长江以南和长江以北的反相分布以及华东与华南、华中、重庆等地的东西向反相变化.西北地区第一、二模态表现为南北向的反相变化,且第一模态表现为新疆北部变化显著,第二模态表现为南部变化显著,而第三模态主要为东西反相变化特征.北方地区前三个模态分别表现为整体区域变化的一致性、南部和北部的反相变化、东部和西部的反相变化特征.2000年以来南方高温持续时间相对较短,但华南和华东地区高温持续时间增长.我国南方地区持续性高温事件有4类典型演变过程:第1类持续高温事件主要影响我国的华中、华南以及重庆和四川东部地区,高温中心位于重庆和湖南西部地区,这类事件开始于湖南西南部,然后向东向北发展到最强后西退,消失在广西境内;第2类事件影响我国南方的大部分地区,高温中心位于湖北和安徽地区,这是一类高温强、范围广、持续时间长得事件,但在整个发展过程中对华南地区影响比较小,这一类事件开始于浙江北部,然后向西发展,最后在四川东部结束;第3类事件主要影响长江以南地区,高温中心位于浙江地区,事件起自浙江地区,然后向西发展,最后在江浙交界地区消亡;第4类始于浙江北部,主体向西南方向发展,影响两广地区后向西收缩,在广西地区消亡.
关键词
持续性高温事件
时空特征
演变过程
扩展经验正交函数
分解
Keywords
persistent high-temperature events,spatial temporal characteristics, evolution, Extended Empirical Orthogonal Function
分类号
P315.2 [天文地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扩展经验正交函数沿海声层析的声速反演
张姚滢
王洁
郑红
徐英超
尹会听
《声学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9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中国持续性高温事件的时空分析
黄帅
江静
《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