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467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暖性特质”与社会疗愈——约瑟夫·博伊斯“扩展的艺术”观念及其当代价值 被引量:1
1
作者 郑川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3-110,共8页
“暖性特质”是博伊斯“扩展的艺术”观念的核心词。博伊斯的“社会雕塑”,推进了艺术向社会、政治等其他领域的扩展,以及其暖性特质对病态社会有机体的疗愈。在当代,作为博伊斯艺术观念的回响,全球新类型公共艺术实践接续推进艺术自身... “暖性特质”是博伊斯“扩展的艺术”观念的核心词。博伊斯的“社会雕塑”,推进了艺术向社会、政治等其他领域的扩展,以及其暖性特质对病态社会有机体的疗愈。在当代,作为博伊斯艺术观念的回响,全球新类型公共艺术实践接续推进艺术自身的扩展性,并激发公众的参与及创造性。此一过程中,艺术疗愈社会的价值得以持续显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暖性特质 社会疗愈 博伊斯 扩展的艺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大陆M_(S)≥5.0地震序列扩展的B?th定律及主要影响因素讨论
2
作者 蒋海昆 《地球物理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826-1841,共16页
基于1970—2022年中国大陆M_(S)≥5.0地震序列资料,研究地震序列震级差ΔM=M0-M1统计特征,M0、M1分别为序列首次M_(S)≥5.0地震及后续最大地震震级.统计样本主要分布在青藏地块及周缘地区、天山地震带以及华北—东北地区.研究结果显示,... 基于1970—2022年中国大陆M_(S)≥5.0地震序列资料,研究地震序列震级差ΔM=M0-M1统计特征,M0、M1分别为序列首次M_(S)≥5.0地震及后续最大地震震级.统计样本主要分布在青藏地块及周缘地区、天山地震带以及华北—东北地区.研究结果显示,中国大陆约99%的M_(S)≥5.0地震序列的ΔM分布于[-1.0,4.4]之间,中位值Q2=1.7,平均值ΔM.ΔM分布符合以1.7为均值、以1.1为标准差的正态分布,与M0无关.ΔM具有一定的区域差异,由小到大依次为青藏地块中西部ΔM≈1.5±1.1、青藏地块东部(以南北地震带为主)ΔM≈1.7±1.1、天山地震带ΔM≈1.8±1.1、华北—东北地区ΔM≈2.1±1.1.其中华北—东北地区ΔM显著偏高,青藏地块中西部ΔM明显偏低,与其他构造区差异显著.对比不同震源机制地震序列的ΔM发现,正断型为主的地震序列ΔM≈1.6±1.0、走滑型为主的地震序列ΔM≈1.7±1.0、逆冲型为主的地震序列ΔM≈1.9±1.0,似乎显示一定的震源机制关联性,但无法通过差异显著性检验.中国大陆ΔM的区域性差异可能与区域平均断层运动速率及区域平均能矩比有关,ΔM与区域平均断层运动速率定性负相关、与平均能矩比定性正相关.不同震源机制ΔM之间的差异,可能与震源机制的区域性特征有关.本文采用全部样本的扩展的Bath定律震级差平均值ΔM(≈1.7±1.1),与仅采用主-余型序列样本的经验Bath定律ΔM(≈1.8±1.0)之间,尽管仅相差0.1个震级单位,但Z检验结果显示二者之间差异显著.无论是扩展的Bath定律还是经验Bath定律,中国大陆M_(S)≥5.0地震序列震级差的平均值ΔM均明显偏高于经验Bath定律ΔM≈1.2的预期,但与近几十年来全球大多数区域平均约1.6的研究结果基本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扩展的Båth定律 地震序列震级差ΔM 震级差平均值 的区域差异 中国大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力裂缝穿越煤岩-页岩界面扩展的真三轴物理模拟
3
作者 杨兆中 廖宇 +3 位作者 李小刚 易良平 易多 刘建平 《钻采工艺》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47-154,共8页
针对超深层(>4000 m)多岩性界面煤岩储层水力压裂裂缝纵向穿层难题,本文构建了一套新型真三轴物理模拟实验方法,系统研究了四川盆地龙潭组深层煤岩在不同地质-工程参数耦合作用下的裂缝扩展规律。通过构建不同厚度组合的页岩-煤岩-... 针对超深层(>4000 m)多岩性界面煤岩储层水力压裂裂缝纵向穿层难题,本文构建了一套新型真三轴物理模拟实验方法,系统研究了四川盆地龙潭组深层煤岩在不同地质-工程参数耦合作用下的裂缝扩展规律。通过构建不同厚度组合的页岩-煤岩-页岩试样,结合声发射监测与三维裂缝重构技术,揭示了煤岩、页岩在不同厚度组合下最小水平主应力差、压裂液黏度及排量对裂缝穿层行为的控制机制。实验结果表明,层间最小水平主应力差减小时裂缝更易穿层;压裂液黏度升高有助于裂缝突破界面;在高层间最小水平主应力差与低黏度条件下,排量与裂缝穿层能力呈非线性关系,排量增加初期裂缝开始突破界面,继续增大排量后贯通效果未进一步提升;储层、隔层厚度过大均会阻碍水力裂缝的垂向扩展,合适的岩层厚度分布下更有助于裂缝穿层。本研究首次量化了超深层煤岩水力压裂的“黏度-应力差-排量-厚度”多参数耦合机制,为四川盆地龙潭组超深层煤层气高效开发提供了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岩性界面 真三轴 纵向扩展 裂缝形态 地质-工程参数耦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然弱面对瓦斯抽采水平井压裂多裂缝扩展的影响
4
作者 庞涛 姜在炳 +2 位作者 王正喜 刘修刚 李浩哲 《煤炭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S1期130-138,共9页
针对碎软低渗煤层待掘煤巷条带瓦斯高效抽采难题,提出待掘煤巷条带顶板水平井分段压裂高效预抽瓦斯技术。为实现瓦斯无空白带均衡抽采,基于分段多簇压裂的裂缝网络构建是技术成功的关键。为研究煤系地层中的多裂缝扩展形态,分析了煤系... 针对碎软低渗煤层待掘煤巷条带瓦斯高效抽采难题,提出待掘煤巷条带顶板水平井分段压裂高效预抽瓦斯技术。为实现瓦斯无空白带均衡抽采,基于分段多簇压裂的裂缝网络构建是技术成功的关键。为研究煤系地层中的多裂缝扩展形态,分析了煤系地层天然弱面发育特征,建立了天然弱面对多裂缝扩展形态的判别式,并采用有限元方法分析了单一天然弱面和多天然弱面对多裂缝扩展的影响。结果表明:煤层及顶底板岩层中发育有大量裂隙、层理、界面等天然弱面,影响着水力压裂裂缝的扩展形态;裂缝与天然弱面的相互作用受原场地应力、已形成裂缝的诱导应力和裂缝尖端应力场的共同影响;天然弱面距预置裂缝距离小时能够诱导裂缝起裂并迅速取得扩展优势,距离大时能够诱导多裂缝扩展呈复杂形态;小角度天然弱面能够诱导附近裂缝快速扩展,角度为90°时不影响缝间干扰。多天然弱面发育条件下,应力差低时易形成以天然弱面为主的缝网,应力差大时易形成较为简单的单一裂缝;天然弱面密度大、形态复杂时易形成缝网,地应力对缝网形态影响不大。工程应用表明,试验井水力压裂形成了覆盖待掘煤巷条带的缝网,日产气量已达1708 m^(3),且正处于产气量上升阶段,具有良好抽采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巷条带 顶板水平井 瓦斯预抽 天然弱面 多裂缝扩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双向文本扩展的信息检索重排方法
5
作者 涂新辉 郭聪 宗宇航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59-67,共9页
随着大语言模型(LLM)的快速发展,信息检索中的文本匹配和文本扩展技术均取得了显著进展。查询扩展和文档扩展作为增强文本表征的2种重要方法,已广泛应用于现代信息检索系统中。目前,主流的文本扩展方法主要依赖大语言模型实现,然而这些... 随着大语言模型(LLM)的快速发展,信息检索中的文本匹配和文本扩展技术均取得了显著进展。查询扩展和文档扩展作为增强文本表征的2种重要方法,已广泛应用于现代信息检索系统中。目前,主流的文本扩展方法主要依赖大语言模型实现,然而这些模型生成的文本与人工创作的文本在语言多样性和风格上存在明显差异。这种差异可能会影响查询-文档相关性的计算准确度,最终导致整个信息检索系统的性能下降。为此,该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双向文本扩展的信息检索重排方法(BTE-IRRM)。首先,采用零样本提示使大语言模型生成文档的伪查询和查询的伪文档;然后,计算伪查询和伪文档之间的语义相似度;最后,把原始查询-文档的相似度得分和伪查询-伪文档的语义相似度得分进行加权融合,得到最终的文档排序结果。为验证所提方法的有效性,该文在2个公开数据集(DL19和DL20)上进行了实验。结果表明,相比于现有基线方法,BTEIRRM方法的多项评价指标均取得了显著提升。因此,该文提出的双向文本扩展方法能够进一步增强查询与文档之间的相关性匹配,从而提升整个信息检索系统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检索 大语言模型 查询扩展 文档扩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扩展的化工流程模拟软件设计与测试
6
作者 孟平洧 李薇 曹志凯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86-192,共7页
[目的]针对商业流程模拟软件功能扩展时操作繁琐、可解释性差等缺陷,提出一种实现软件功能扩展的设计思路.[方法]设计时将Lua扩展模块以组件形式嵌入模拟软件中,使用C#语言配合.NET环境下的NLua库实现Lua语言的解释执行,然后在求解器和... [目的]针对商业流程模拟软件功能扩展时操作繁琐、可解释性差等缺陷,提出一种实现软件功能扩展的设计思路.[方法]设计时将Lua扩展模块以组件形式嵌入模拟软件中,使用C#语言配合.NET环境下的NLua库实现Lua语言的解释执行,然后在求解器和物性库的支持下实现扩展模型的求解,并以重油催化裂化六集总模型的计算为例进行测试.[结果]测试结果显示关键组分的误差较小,扩展技术能得到有效应用.与Aspen Plus的同类功能相比操作繁琐度降低了54%.[结论]本研究为可扩展的化工流程模拟软件设计提供了一种高效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工流程模拟 Lua语言 模块化 扩展模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6G立体覆盖扩展的即插即用接入机制
7
作者 刘睿 韩书君 许晓东 《中兴通讯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3-19,共7页
6G泛在连接场景对立体覆盖的扩展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介绍了立体覆盖扩展的智能柔性架构、统一空口以及智能多址接入等关键技术。从原有节点的服务优化和新增接入节点两方面探究了面向6G立体覆盖扩展的即插即用接入机制,提出了支持即... 6G泛在连接场景对立体覆盖的扩展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介绍了立体覆盖扩展的智能柔性架构、统一空口以及智能多址接入等关键技术。从原有节点的服务优化和新增接入节点两方面探究了面向6G立体覆盖扩展的即插即用接入机制,提出了支持即插即用节点扩展的流程机制、信令协议设计等,并针对高速移动场景验证了所提即插即用接入机制在6G立体覆盖网络中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6G立体覆盖扩展 即插即用 接入 泛在连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虚拟阵列扩展的阵列雷达主瓣干扰抑制方法
8
作者 孟昊宇 于君明 +2 位作者 刘杰 渠晓东 杨小鹏 《信号处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27-138,共12页
在电子对抗环境中,阵列雷达面临复杂多变的射频干扰,大大缩减了阵列雷达的探测距离和探测精度。自适应波束形成技术通过对各阵元加权求和,在目标方向形成主瓣,在干扰方向形成零陷,实现干扰抑制,从而提升阵列雷达的探测性能。但是,当干... 在电子对抗环境中,阵列雷达面临复杂多变的射频干扰,大大缩减了阵列雷达的探测距离和探测精度。自适应波束形成技术通过对各阵元加权求和,在目标方向形成主瓣,在干扰方向形成零陷,实现干扰抑制,从而提升阵列雷达的探测性能。但是,当干扰进入雷达主瓣方向时,经典波束形成方法会产生波束方向图畸变、主瓣位置偏移、旁瓣电平抬高等问题,导致期望信号方向增益损失,进而降低输出信干噪比。为了解决此问题,本文建立了主瓣干扰存在时的阵列雷达输出信干噪比损失模型,并得到了输出信干噪比与阵列孔径之间的关系。基于理论分析,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虚拟扩展阵列的阵列雷达主瓣干扰抑制方法。首先,利用非圆信号伪协方差矩阵的非零特性,对原始阵列雷达接收信号进行共轭对称处理,得到虚拟扩展阵列的回波数据矩阵。随后,本文进一步提出了基于遗传算法的阵列布局优化算法,通过选择虚拟扩展阵列中的部分阵元,优化虚拟扩展阵列的布局,得到主瓣波束更窄的优化阵列。最后,利用最小方差无失真响应算法对虚拟阵列及优化阵列中的主瓣干扰进行抑制,减小因主瓣干扰存在带来的期望信号损失,提升输出信干噪比。数值仿真结果证明,所提算法在不同阵元数和不同非圆信号形式下干扰抑制效果均优于现有方法。此外,本文利用Ku波段四通道阵列雷达开展实验验证,结果证明了算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适应波束形成 主瓣干扰抑制 虚拟阵列扩展 非圆信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海上发射平台导流槽在高温冲击下裂纹扩展的XFEM模拟
9
作者 林瞳 李福建 +1 位作者 刘光众 熊志鑫 《船海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53-159,共7页
发射平台导流槽在火箭发射过程中承受着燃气高温和局部冲击力的作用,容易出现局部裂纹扩展导致的断裂失效,影响火箭的安全发射。文中采用扩展有限元法(XFEM),对含初始裂纹的导流槽结构进行数值模拟分析。在ABAQUS软件平台上建立导流槽... 发射平台导流槽在火箭发射过程中承受着燃气高温和局部冲击力的作用,容易出现局部裂纹扩展导致的断裂失效,影响火箭的安全发射。文中采用扩展有限元法(XFEM),对含初始裂纹的导流槽结构进行数值模拟分析。在ABAQUS软件平台上建立导流槽的有限元模型,施加高温与冲击荷载,选定受冲击的下表面上易发生裂纹扩展的3个热点位置;对于易发生裂纹扩展的热点位置的板架采用体单元模拟,其余部位采用壳单元模拟,通过多点约束耦合不同单元的节点自由度,从而建立含裂纹导流槽的扩展有限元模型;采用最大主应力准则作为裂纹起裂准则,得出各热点位置处在单次冲击荷载作用下,会发生裂纹扩展的初始裂纹长度,裂纹起裂的时间、扩展速率及扩展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FEM 导流槽 高温冲击 裂纹扩展 发射平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融合网络剪枝和动态扩展的终身文本分类方法
10
作者 张泽 王炯 +3 位作者 王晓艺 聂凯峰 刘杰 周建设 《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319-1325,共7页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产生了大量的各种背景下的文本信息,包括新闻资料,科学文献等等,这些文本信息所包含的内容并不统一.对于神经网络而言,不断地增加新领域的训练数据必然会导致对旧信息的灾难遗忘.因此在实际应用中,训练出可以终身...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产生了大量的各种背景下的文本信息,包括新闻资料,科学文献等等,这些文本信息所包含的内容并不统一.对于神经网络而言,不断地增加新领域的训练数据必然会导致对旧信息的灾难遗忘.因此在实际应用中,训练出可以终身学习的文本分类器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为此,该文提出了一种基于网络剪枝和动态扩展策略的终身文本分类方法,适用于知识背景不断增加的文本分类场景.具体而言,该文将网络剪枝、参数正则化更新和网络扩展相结合,保证神经网络可以在不遗忘旧任务知识的前提下更有效的学习新任务.通过使用不确定正则化参数更新策略防止旧领域信息的遗忘,实现任务之间的知识迁移.在5个流行的文本分类数据集上进行终身学习的实验设置下进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本文的方法与BERT预训练模型相比高出约10%,并且均优于其他终身学习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本分类 终身学习 动态网络扩展 正则化更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然裂缝和层理的角度对深煤层水力裂缝扩展的影响
11
作者 徐洲 孔祥伟 +2 位作者 谢昕 王存武 王晨月 《断块油气田》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93-501,共9页
为探究层理角度和天然裂缝对煤岩水力裂缝扩展的影响,文中采用零厚度黏结单元的损伤准则,以山西临兴中区块LX1-90-3D井9^(?)深煤层为例,建立了在考虑天然裂缝的条件下层理在不同角度(0°,30°,45°,60°,90°)下的... 为探究层理角度和天然裂缝对煤岩水力裂缝扩展的影响,文中采用零厚度黏结单元的损伤准则,以山西临兴中区块LX1-90-3D井9^(?)深煤层为例,建立了在考虑天然裂缝的条件下层理在不同角度(0°,30°,45°,60°,90°)下的煤岩水力压裂裂缝扩展有限元模型;通过水力裂缝扩展形态、分支缝条数、缝宽和破裂单元体积表征不同层理角度的压裂结果,分析了不同排量、不同层理角度下的煤岩裂缝扩展形态、缝宽、破裂压力、缝长和分支缝条数的变化。结果表明:当水力裂缝与天然裂缝/层理的逼近角接近90°时,水力裂缝会直接穿过天然裂缝或层理;当水力裂缝与天然裂缝/层理的逼近角小于90°时,水力裂缝会沿着天然裂缝/层理扩展,且水力裂缝会被天然裂缝/层理诱导至其位置或方向扩展;层理角度为45°时,煤岩水力裂缝分支缝数量最多(14条),缝宽最大(5.523 mm),破裂单元的体积最大(0.039 m^(3));随排量的增大,不同层理角度的煤岩水力裂缝长度、宽度、分支缝条数和破裂压力均呈增大的趋势;相同排量下,当层理角度为45°时,缝网改造效果最优;高黏度压裂液会抑制裂缝的扩展形成更复杂的缝网。该研究可为深煤层的体积压裂优化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岩 天然裂缝 层理角度 黏聚力模型 裂缝扩展 分支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亚临界裂纹扩展的岩石蠕变−冲击变形破裂特征
12
作者 张广超 周泽森 +5 位作者 周广磊 徐涛 Heinz KONIETZKY 赵西坡 黄贺 刘宇航 《煤炭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527-1540,共14页
在深部资源开采过程中,深部岩石长期承受高应力及动载扰动,冲击地压、岩爆等动力灾害频发,严重制约了深部资源的安全高效生产。为研究深部岩石在蠕变和冲击载荷共同作用下的变形破坏机制,基于亚临界裂纹扩展理论及断裂力学理论建立了岩... 在深部资源开采过程中,深部岩石长期承受高应力及动载扰动,冲击地压、岩爆等动力灾害频发,严重制约了深部资源的安全高效生产。为研究深部岩石在蠕变和冲击载荷共同作用下的变形破坏机制,基于亚临界裂纹扩展理论及断裂力学理论建立了岩石蠕变模型,通过统一时间尺度的方式实现了蠕变和冲击2个不同应变率范围载荷的统一求解,并基于二维块体离散元软件UDEC开发了岩石在蠕变和冲击共同作用下的数值模型,在验证该模型的基础上,研究了不同蠕变应力水平和不同冲击载荷对岩石变形破裂特征的影响。研究表明:基于亚临界裂纹扩展理论的岩石蠕变-冲击模型能较好地描述岩石初始蠕变、稳态蠕变和加速蠕变3个阶段,且该数值模型可以准确地模拟冲击载荷后蠕变应变增加及蠕变破坏时间缩短的效应;随着亚临界裂纹常量B增大或应力腐蚀指数n减小,岩石稳态蠕变阶段应变率增大,岩石稳态蠕变阶段及蠕变破坏寿命缩短;随着蠕变应力水平的增加,岩石瞬时弹性应变及稳态蠕变阶段相同冲击载荷引起的瞬时应变随蠕变应力水平的增加而增加,且岩石在蠕变和冲击的作用下的破坏时间具有明显的非线性特征;随着冲击载荷增加,岩石的瞬时应变明显增大,在高冲击载荷下具有更快的增长率,且岩石失稳破坏时间随冲击载荷的变化差异明显,在高冲击载荷下,岩石试样失稳破坏时间明显缩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临界裂纹扩展 蠕变 冲击 离散元数值模拟 破裂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N718合金高温裂纹扩展的环境依赖性:氧化诱导沿晶开裂与能量条件统一机理
13
作者 刘兰舟 高怡斐 +3 位作者 陈新 刘占彬 任萱 诸明良 《压力容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9,共9页
镍基高温合金在高温氧化环境下的裂纹扩展行为对服役可靠性至关重要。以IN718合金为研究对象,在650℃、真空环境(≤5×10^(-3)Pa)与大气环境下开展疲劳裂纹扩展(FCG)及蠕变疲劳裂纹扩展(CFCG)试验,结合扫描电镜(SEM)和背散射电子衍... 镍基高温合金在高温氧化环境下的裂纹扩展行为对服役可靠性至关重要。以IN718合金为研究对象,在650℃、真空环境(≤5×10^(-3)Pa)与大气环境下开展疲劳裂纹扩展(FCG)及蠕变疲劳裂纹扩展(CFCG)试验,结合扫描电镜(SEM)和背散射电子衍射(EBSD)技术系统分析氧化损伤对裂纹扩展机制的影响。结果表明:大气环境下疲劳裂纹扩展速率较真空环境提高3~4倍,且近门槛值阶段以沿晶扩展为主;真空环境下裂纹扩展以穿晶方式进行,疲劳裂纹扩展门槛值显著降低。蠕变疲劳裂纹扩展试验中,大气环境下60s保载时间使扩展速率提升近2个数量级,而真空环境下相同保载时间对扩展速率的加速作用不显著。断口分析表明,氧化导致沿晶开裂及裂纹闭合效应,真空环境下裂纹尖端塑性变形符合小范围屈服条件。通过能量条件分析,揭示了IN718合金晶界氧化机制下裂纹扩展能量条件的统一性。本研究为镍基高温合金氧化相关裂纹扩展理论及工程应用提供了试验依据与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718合金 使役性能评价 裂纹扩展 氧化损伤 晶界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RISC-V Matrix指令集扩展的LLM矢量点积加速研究
14
作者 陈煦豪 胡思鹏 +3 位作者 刘洪超 刘伯然 唐丹 赵地 《计算机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83-90,共8页
鉴于边缘AI的高性能与低功耗需求,基于RISC-V指令集架构,针对边缘设备数字信号处理的实际问题,设计了一种边缘AI的专用指令集处理器,在有限的硬件开销下,提升了边缘AI的执行效率,降低了边缘AI的能量消耗,能够满足边缘AI应用中进行高效... 鉴于边缘AI的高性能与低功耗需求,基于RISC-V指令集架构,针对边缘设备数字信号处理的实际问题,设计了一种边缘AI的专用指令集处理器,在有限的硬件开销下,提升了边缘AI的执行效率,降低了边缘AI的能量消耗,能够满足边缘AI应用中进行高效大语言模型(LLM)推理计算的需求。针对大语言模型的特性,基于RISC-V指令集扩展了自定义指令完成矢量点积计算,在专用的矢量点积加速硬件上进行大语言模型的运算加速;基于开源高性能RISC-V处理器核“香山”nanhu版本架构,实现了矢量点积专用指令集处理器nanhu-vdot,其在高性能处理器“香山”(nanhu版本)的基础上增加了矢量点积计算单元以及流水线处理逻辑;对nanhu-vdot进行FPGA硬件测试,在几乎没有增加额外的硬件资源和功耗消耗的前提下,矢量点积运算速度相比标量方法提高4倍以上,使用软硬件协同方案进行第二代生成式预训练(Generative Pre-Trained-2,GPT-2)模型推理,相比纯软件实现,速度提高了约3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指令集扩展 矢量点积 软硬件协同 大语言模型推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行政中心迁移对城市空间扩展的影响及作用机理分析——以青岛市为例
15
作者 徐少杰 王开泳 王甫园 《中国科学院大学学报(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76-288,共13页
以青岛市为例,利用CLCD数据集,通过GIS空间分析方法定量测度行政中心迁移前后青岛城市建设用地扩展的时空格局,分析行政中心迁移前后城市建设用地扩展的区域差异,并探讨城市行政中心迁移对城市空间扩展的作用机理。结果表明:1)行政中心... 以青岛市为例,利用CLCD数据集,通过GIS空间分析方法定量测度行政中心迁移前后青岛城市建设用地扩展的时空格局,分析行政中心迁移前后城市建设用地扩展的区域差异,并探讨城市行政中心迁移对城市空间扩展的作用机理。结果表明:1)行政中心迁移后,青岛建设用地面积扩展的数量、扩展速率、扩展强度的指标平均值均高于迁移前,即行政中心迁移加快了青岛城市建设用地的扩展速度;2)行政中心迁移带来了青岛城市空间扩展的集聚态势,表现出多中心集聚的变化趋势,环胶州湾沿线是空间扩展的主要热点区;3)土地财政是青岛行政中心迁移后城市空间扩展的直接原因,土地财政的提升提高了政府的空间治理能力,进一步推动青岛市生产要素、城市规划和城市功能的重构,间接影响了城市的空间扩展。本研究凸显了在城市规划和发展战略中考虑行政中心迁移的空间影响的重要性,能为城市行政中心的科学迁移和规划未来城市发展方向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政区划调整 城市行政中心迁移 城市空间扩展 作用机理 青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RISC-V向量扩展的图像预处理加速方法
16
作者 刘强 尹蔚 李凯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074-1084,共11页
作为卷积神经网络(CNN)计算的前序步骤,图像预处理不可或缺又非常耗时。为加速图像预处理,提出一种基于RISC-V向量扩展的加速方法,对灰度化、标准化、高斯滤波等11种图像预处理算法进行加速。从计算模式上将11种图像预处理算法归为4类,... 作为卷积神经网络(CNN)计算的前序步骤,图像预处理不可或缺又非常耗时。为加速图像预处理,提出一种基于RISC-V向量扩展的加速方法,对灰度化、标准化、高斯滤波等11种图像预处理算法进行加速。从计算模式上将11种图像预处理算法归为4类,并基于RISC-V向量扩展对各类图像预处理算法设计了加速方案;为进一步提高性能,新增6条自定义的向量指令,并通过修改编译器和设计硬件模块实现了6条自定义向量指令;使用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进行测试,并分析了向量处理器配置对性能和资源消耗的影响。结果显示:所提方法相比标量处理器实现了3.13~9.97倍的加速效果,可有效解决图像预处理在深度学习过程中的性能瓶颈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卷积神经网络 预处理 RISC-V 向量扩展 算法加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变革遭遇危机:北约推进气候变化职能扩展的战略驱动解释
17
作者 周逸江 《国际安全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19-141,167,168,共25页
核心议题危机的发生往往会对国际组织在新议题领域推进职能扩展构成挑战。然而,2022年俄乌冲突爆发以来,北约在气候议题领域的行动却持续推进。基于历史制度主义发展而来的战略驱动型职能扩展理论有助于阐明这一现象。战略驱动型职能扩... 核心议题危机的发生往往会对国际组织在新议题领域推进职能扩展构成挑战。然而,2022年俄乌冲突爆发以来,北约在气候议题领域的行动却持续推进。基于历史制度主义发展而来的战略驱动型职能扩展理论有助于阐明这一现象。战略驱动型职能扩展的实现,是战略价值、战略共识、战略压力和战略机遇四要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这类职能扩展建立在对新议题战略价值的共识基础之上,因而能够在遭遇与核心议题相关的外部冲击时,保持总体上的延续性和稳定性。2022年俄乌冲突爆发时,北约正处于战略驱动下的气候职能扩展进程中。介入气候议题的战略价值、成员国达成的战略共识、特朗普第一任期时面临的战略压力、拜登时期美国政策转向以及国际议程演进带来的契机,共同促成了北约气候变化职能的扩展。其职能扩展进程在遭遇2014年乌克兰危机和2022年俄乌冲突时的差异进一步证明了主导驱动力差异对变革进程的影响。这一发现拓展了组织变革与外部冲击互动的理论,有助于深化对全球气候安全治理格局演变的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度变革 职能扩展 北约 气候变化 战略驱动 历史制度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指令扩展的RISC-V可配置故障注入检测方法
18
作者 刘强 李一可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3-52,共10页
针对处理器运行时受到故障攻击出现的数据流错误,提出了一种面向RISC-V处理器微架构的模式可配置故障注入检测方法。该方法基于RISC-V指令集架构,利用其可扩展性添加带模式配置的自定义算术逻辑运算指令和控制与状态寄存器,以软硬件结... 针对处理器运行时受到故障攻击出现的数据流错误,提出了一种面向RISC-V处理器微架构的模式可配置故障注入检测方法。该方法基于RISC-V指令集架构,利用其可扩展性添加带模式配置的自定义算术逻辑运算指令和控制与状态寄存器,以软硬件结合的方式同时实现算术逻辑运算和故障注入检测。在软件层面,通过写寄存器指令将配置信息写入自定义的控制与状态寄存器,配置自定义指令的故障注入检测模式,包括信息冗余和时间冗余2种故障注入检测模式及其参数;在硬件层面,实现了支持模式可配置故障注入检测方法的RISC-V处理器微架构。采用仿真器命令模拟故障注入,验证扩展后的RISC-V处理器的功能正确性与故障注入检测能力。实验结果表明:当信息冗余模式和时间冗余模式的应用频率相同时,模式可配置方法相较于单信息冗余方法,平均故障检测率提高13.34%,引入4.4%的平均资源开销;相较于单时间冗余方法,降低了8.24%的平均时间开销,故障检测率降低了13.33%。所提模式可配置方法可以实现故障检测率和时间开销的折中,适用于不同安全性和性能需求的应用场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件安全 故障注入攻击对策 故障注入检测 RISC-V处理器 指令扩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浮选配位化学模型、溶液化学计算和扩展的DLVO理论在浮选机理研究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5
19
作者 赵海平 刘志伟 +6 位作者 刘敬智 胡学平 段文权 高立强 于梓丰 贾炎 阮仁满 《有色金属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98-110,共13页
当把实验室的理论研究成果应用于生产实践时,经常发现两者间存在明显的差异,使得浮选研究,尤其是纯矿物研究的实用性大大降低,造成理论研究与实际应用结果存在差异的原因在于浮选过程的复杂性,研究中不仅要关注药剂在矿物表面吸附的化... 当把实验室的理论研究成果应用于生产实践时,经常发现两者间存在明显的差异,使得浮选研究,尤其是纯矿物研究的实用性大大降低,造成理论研究与实际应用结果存在差异的原因在于浮选过程的复杂性,研究中不仅要关注药剂在矿物表面吸附的化学原理,还需要对浮选所处的化学环境(溶液条件、伴生矿物)进行综合的考虑分析。近年来,随着矿物浮选配位化学模型的提出和溶液化学理论的不断完善,给实现理论研究指导实际生产的目标提供了可能性。因此,收集总结了国内外关于矿物浮选配位化学模型、溶液化学计算和扩展的DLVO理论在矿物浮选机理研究中的应用实例,从理论内容、计算过程和应用实例等方面进行介绍并加以评论,以期对将来的浮选研究起到一定的参考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浮选配位化学模型 溶液化学 扩展的DLVO理论 浮选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岩介质对水压裂隙扩展的影响机理 被引量:3
20
作者 邓广哲 王斌辉 《西安科技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2-22,共11页
为研究不同煤岩介质压裂条件下水压钻孔裂隙起裂压力、起裂位置的变化规律,通过梳理现有理论,对连续介质弹性理论和非连续介质断裂理论2种经典模型进行比较。以王家岭煤矿等9个矿井为研究对象,针对不同介质岩石钻孔的压裂条件,开展室内... 为研究不同煤岩介质压裂条件下水压钻孔裂隙起裂压力、起裂位置的变化规律,通过梳理现有理论,对连续介质弹性理论和非连续介质断裂理论2种经典模型进行比较。以王家岭煤矿等9个矿井为研究对象,针对不同介质岩石钻孔的压裂条件,开展室内试验并对结果进行比较,采用比较分析法进一步研究围岩压力、抗压强度对裂隙起裂压力、起裂位置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不同应力环境中,侧压系数越大,2种介质岩石钻孔开裂所需的起裂压力越大,相差越大,差值(2种压力差与连续介质岩石起裂压力的比值)越小,当侧压系数大于2时,差值无限接近于0;不同介质岩石的抗压强度具有差异性,抗压强度越大,2种介质岩石钻孔起裂压力越大;连续介质理论中起裂位置与围岩压力、抗压强度呈正相关,非连续介质理论中起裂位置始终沿水平应力方向。岩石介质对水压裂隙扩展规律的影响,可以为理论模型的优选提供参考,同时有助于裂隙起裂扩展行为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力压裂 裂隙扩展 理论模型 比较分析法 扩展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