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毫米波/太赫兹扩展互作用速调管放大器的应用及研究进展 被引量:8
1
作者 胡林林 曾造金 +3 位作者 陈洪斌 马国武 雷文强 孟凡宝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211-219,共9页
作者对毫米波与太赫兹频段的扩展互作用速调管放大器的应用需求和发展现状进行了详细的调研,介绍了该器件在空间探测、主动拒止、生物医学等研究领域的应用,说明了该器件在毫米波及太赫兹技术研究中的科学价值和良好的应用前景;同时,作... 作者对毫米波与太赫兹频段的扩展互作用速调管放大器的应用需求和发展现状进行了详细的调研,介绍了该器件在空间探测、主动拒止、生物医学等研究领域的应用,说明了该器件在毫米波及太赫兹技术研究中的科学价值和良好的应用前景;同时,作者对该器件的发展趋势、主要技术难点和遇到的挑战进行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扩展互作用速调管 分布作用速调管 太赫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Ku波段扩展互作用速调管设计 被引量:6
2
作者 钟勇 丁海兵 +3 位作者 王树忠 阮存军 梁源 刘文鑫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3055-3058,共4页
微波电真空器件随着频率的升高,不但聚焦系统难以实现,而且其输出增益和带宽都受到很大的限制,要解决该问题,建议采用扩展互作用速调管,采用分布作用谐振腔技术来扩展其工作带宽和提高增益。利用CST和粒子模拟(PIC)3维软件对其工作在Ku... 微波电真空器件随着频率的升高,不但聚焦系统难以实现,而且其输出增益和带宽都受到很大的限制,要解决该问题,建议采用扩展互作用速调管,采用分布作用谐振腔技术来扩展其工作带宽和提高增益。利用CST和粒子模拟(PIC)3维软件对其工作在Ku波段扩展互作用速调管进行了设计和仿真,在工作电压30kV、束流8.5A的条件下,聚焦系统采用幅值为0.48T的周期反转永磁聚焦,在输入功率为5.1W时,得到效率为23%,3dB带宽为306MHz,频带内最大增益为39dB,其峰值功率为58kW的微波输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扩展互作用速调管 周期反转永磁聚焦 带宽 峰值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W波段扩展互作用速调管电子光学系统 被引量:5
3
作者 邓德荣 李文君 +2 位作者 单李军 曾造金 周霖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05-109,共5页
W波段扩展互作用速调管电子光学系统由皮尔斯电子枪与均匀永磁聚焦系统组成,用于电子注的产生与传输。利用Vaughan迭代综合法及数值模拟优化设计了皮尔斯电子枪,并按照电子注传输特性要求研制了均匀永磁聚焦结构。根据电子光学系统的三... W波段扩展互作用速调管电子光学系统由皮尔斯电子枪与均匀永磁聚焦系统组成,用于电子注的产生与传输。利用Vaughan迭代综合法及数值模拟优化设计了皮尔斯电子枪,并按照电子注传输特性要求研制了均匀永磁聚焦结构。根据电子光学系统的三维模拟,导流系数0.21μP,注电流大于0.5A,注平均半径小于0.3mm,射程大于11mm。永磁聚焦磁场约0.33T,传输距离大于50mm,电子注通过率达到100%。电子枪与聚焦系统已加工完毕并通过测试,技术指标满足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扩展互作用速调管 电子光学系统 电子枪 聚焦磁场 传输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梯形结构高功率扩展互作用速调管 被引量:5
4
作者 张长青 阮存军 +1 位作者 王树忠 杨修东 《红外与毫米波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307-313,共7页
对平面梯形结构多间隙谐振腔的模式分布、特性阻抗、耦合系数以及工作稳定性进行了研究.在此基础上给出了W波段高峰值功率扩展互作用速调管高频互作用系统设计,并采用三维粒子模拟(PIC)技术对电子的速度调制、群聚及其与高频场的相互作... 对平面梯形结构多间隙谐振腔的模式分布、特性阻抗、耦合系数以及工作稳定性进行了研究.在此基础上给出了W波段高峰值功率扩展互作用速调管高频互作用系统设计,并采用三维粒子模拟(PIC)技术对电子的速度调制、群聚及其与高频场的相互作用和能量转换等物理过程进行了研究,定量给出了放大器的功率、带宽、效率以及增益等关键技术指标.PIC结果显示:在中心频率94.52 GHz以及电压16 k V、电流0.6 A的电子注参数下,最大输出功率达到1.8 k W,相应的增益和电子效率分别为47.7 d B和19.4%;扫频结果显示瞬时3 d B带宽为210 MHz.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扩展互作用速调管 多间隙谐振腔 平面梯形电路 电子注电导 三维粒子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W波段带状注扩展互作用速调管注波互作用系统 被引量:3
5
作者 陈姝媛 阮存军 +3 位作者 王勇 张长青 钟勇 赵鼎 《红外与毫米波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30-235,共6页
对W波段带状注五间隙耦合腔的高频结构进行了设计与分析,以一个五间隙耦合腔作为输入腔,一个五间隙耦合腔作为输出腔,构成了W波段SBEIK的注波互作用系统,利用CST粒子工作室对整个注波互作用系统进行了三维计算模拟,并用Magic 3D对注波... 对W波段带状注五间隙耦合腔的高频结构进行了设计与分析,以一个五间隙耦合腔作为输入腔,一个五间隙耦合腔作为输出腔,构成了W波段SBEIK的注波互作用系统,利用CST粒子工作室对整个注波互作用系统进行了三维计算模拟,并用Magic 3D对注波互作用计算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两种PIC软件的计算结果基本一致.该SBEIK在电子注电压为75 k V、电流为4 A条件下,仅用两个腔体在W波段实现了高于24 d B的增益,为下一步高增益、高效率、小型化、紧凑型SBEIK的设计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带状注 扩展互作用速调管 注波作用 W波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Ka波段扩展互作用速调管的设计
6
作者 钟勇 王勇 张玉文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53-158,共6页
利用粒子模拟(PIC)三维软件,在Ka波段,采用扩展互作用谐振腔技术和谐振腔加载技术来实现高增益和宽频带,对扩展互作用速调管进行了设计和粒子模拟仿真,同时采用二维电子光学软件EGUN对电子枪和聚焦系统进行了设计和优化,聚焦系统使用的... 利用粒子模拟(PIC)三维软件,在Ka波段,采用扩展互作用谐振腔技术和谐振腔加载技术来实现高增益和宽频带,对扩展互作用速调管进行了设计和粒子模拟仿真,同时采用二维电子光学软件EGUN对电子枪和聚焦系统进行了设计和优化,聚焦系统使用的是钐钴永磁聚焦。在工作电压9 kV,束流0.15 A的条件下,输入功率为200 mW时,中心频率35.5 GHz,3 dB带宽为410 MHz,最小增益为32.5 dB,得到效率为26%,其平均功率为355 W。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扩展互作用速调管 带宽 中心频率 平均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新型多间隙谐振腔的W波段高次模式扩展互作用速调管设计
7
作者 谢冰川 张瑞 +4 位作者 王欢欢 王勇 耿志辉 廖云峰 杨修东 《红外与毫米波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504-509,共6页
提出了一种工作在TM_(310)模式下的用于高次模式速调管的新型谐振腔。通过对侧腔电场的离散化,可以有效地增强中间腔和侧腔的电场。当两腔均工作在TM_(310)模式时,新型谐振腔的特性阻抗均高于传统的哑铃型腔。对两种腔体进行了尺寸敏感... 提出了一种工作在TM_(310)模式下的用于高次模式速调管的新型谐振腔。通过对侧腔电场的离散化,可以有效地增强中间腔和侧腔的电场。当两腔均工作在TM_(310)模式时,新型谐振腔的特性阻抗均高于传统的哑铃型腔。对两种腔体进行了尺寸敏感性分析。在此基础上,设计了一个W频段的射频电路。当向射频电路注入45 mW的输入功率时,获得了52.4 dB的高增益和7.8 kW的峰值输出功率。互作用电路由25 kV、2 A的圆形电子注驱动。该互作用电路的电子效率和3-dB带宽分别为15.6%和120 MHz。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扩展互作用速调管 高次模腔 场离散化 哑铃型腔 敏感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W波段连续波带状注扩展互作用速调管高频电路的设计
8
作者 金琦 耿志辉 +4 位作者 张健 张瑞 杨修东 廖云峰 徐寿喜 《红外与毫米波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030-1036,共7页
针对W波段速调管难以实现连续波高功率的问题,设计了一个工作在TM_(31)-2π模式的W波段连续波带状注扩展相互作用速调管(EIK)高频电路,该电路采用电压20 kV、电流0.65 A,2.5 mm×0.3 mm的带状电子注,高频系统采用五个哑铃型的五间... 针对W波段速调管难以实现连续波高功率的问题,设计了一个工作在TM_(31)-2π模式的W波段连续波带状注扩展相互作用速调管(EIK)高频电路,该电路采用电压20 kV、电流0.65 A,2.5 mm×0.3 mm的带状电子注,高频系统采用五个哑铃型的五间隙谐振腔,输出系统采用对称输出波导。通过理论设计和高频结构参数优化,三维PIC仿真结果显示:在输入功率0.2 W的条件下,能够获得超过1200 W的输出功率,效率和增益分别为9.35%和37.8 dB。在高频参数敏感性和误差稳定性方面,对TM_(31)模式和TM_(11)模式进行了详细的对比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波段 带状注 扩展互作用速调管 高频电路 五间隙谐振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波段扩展互作用速调管宽带注波互作用系统研究
9
作者 曾鑫 曲兆伟 薛谦忠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59-64,共6页
扩展互作用速调管采用多间隙分布作用谐振腔和全金属平面结构,互作用电路短、单位长度增益高,其平面化结构特征与现代微加工工艺相兼容,已成为发展太赫兹高功率源的研究热点,进一步展宽扩展互作用速调管放大器的带宽成为拓展其应用的关... 扩展互作用速调管采用多间隙分布作用谐振腔和全金属平面结构,互作用电路短、单位长度增益高,其平面化结构特征与现代微加工工艺相兼容,已成为发展太赫兹高功率源的研究热点,进一步展宽扩展互作用速调管放大器的带宽成为拓展其应用的关键技术问题。设计了一种G波段5腔多间隙注波互作用电路,采用参差调谐技术扩展群聚段带宽和滤波器加载技术扩展输出段带宽,通过CST软件对结构参数优化和输出特性模拟仿真,结果表明:在电子注电压19 kV,电流300 mA,输入功率120 mW时,获得输出功率222 W,电子效率3.89%,增益32.67 dB,3 dB瞬时带宽达到了1.5 GHz。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赫兹 扩展互作用速调管 多间隙谐振腔 宽频带 PIC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8 mm毫米波大功率发射机的研制
10
作者 孟欢 范青 甘成才 《微波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82-87,共6页
为了适应地面平台测云雷达的探测需要,研制了一型8 mm毫米波大功率发射机。根据雷达系统下达的指标要求及国产元器件发展水平,确定了发射机的研制方案,介绍了系统组成及设计中采取的关键技术。采用了国产多电子注扩展分布互作用速调管,... 为了适应地面平台测云雷达的探测需要,研制了一型8 mm毫米波大功率发射机。根据雷达系统下达的指标要求及国产元器件发展水平,确定了发射机的研制方案,介绍了系统组成及设计中采取的关键技术。采用了国产多电子注扩展分布互作用速调管,有效扩展了发射机瞬时带宽并提升了输出峰值功率。围绕速调管的工作参数,展开模块化的调制电源设计,选用浮动板调制器,支持雷达工作脉宽、重复频率等指标的快速变换。对固态功放射频输出的前后沿进行整形,优化了发射机输出的频谱谱宽。实测结果表明,研制的大功率发射机满足设计指标要求,同时具有体积小、散热好、维护方便、可靠性高、抗干扰能力强等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毫米波 大功率 扩展分布作用速调管 模块化 浮动板调制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太赫兹频段功率源技术发展与应用 被引量:7
11
作者 刘超 杨明 刘志刚 《微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S1期6-9,共4页
太赫兹辐射源是太赫兹技术应用的基础。简要介绍了太赫兹辐射源的类型和发展现状,重点论述了近太赫兹频段功率器件,主要包括折叠波导行波管、扩展互作用速调管、回旋管、返波器件等。分析了不同应用场景对太赫兹功率器件的需求,论证相... 太赫兹辐射源是太赫兹技术应用的基础。简要介绍了太赫兹辐射源的类型和发展现状,重点论述了近太赫兹频段功率器件,主要包括折叠波导行波管、扩展互作用速调管、回旋管、返波器件等。分析了不同应用场景对太赫兹功率器件的需求,论证相关器件在雷达、预警探测、航天测控等国防装备领域系统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赫兹 电真空器件 行波管 回旋管 扩展互作用速调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Ka波段高压缩比电子光学系统的分析与设计 被引量:1
12
作者 马同礼 赵鼎 张兆传 《微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42-47,共6页
微波电真空器件向高功率、高频率、宽频带、高效率和小型化方向发展,对电子光学系统的要求也日益增高。文中设计了工作于Ka波段的扩展互作用速调管(Extended Interaction Klystron, EIK)高压缩比电子枪,利用二维仿真软件E-GUN和三维仿... 微波电真空器件向高功率、高频率、宽频带、高效率和小型化方向发展,对电子光学系统的要求也日益增高。文中设计了工作于Ka波段的扩展互作用速调管(Extended Interaction Klystron, EIK)高压缩比电子枪,利用二维仿真软件E-GUN和三维仿真软件Opera-3D对轴对称电子束在均匀永磁聚焦磁场内运动状态进行建模并仿真计算。相关结果表明,在阳极电压25 kV、注电流2.5 A、阴极面电流密度不超过12 A/cm^2的条件下,面压缩比约为85,电子注以良好的刚性通过互作用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扩展互作用速调管 电子光学 均匀永磁聚焦 高压缩比 KA波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