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Ku波段相对论扩展互作用速调管振荡器粒子模拟研究
1
作者 蒋俊杰 阳福香 +5 位作者 党方超 葛行军 张鹏 李家文 邓如金 李志敏 《强激光与粒子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37-143,共7页
射频击穿、模式竞争是导致速调管振荡器(RKO)功率下降、脉冲缩短的主要原因。本文引入扩展互作用提取结构,可以有效降低提取腔射频电场,增大器件功率容量。传统的双间隙提取结构将电子能量在提取腔内转化为微波能量,共用一个通道输出。... 射频击穿、模式竞争是导致速调管振荡器(RKO)功率下降、脉冲缩短的主要原因。本文引入扩展互作用提取结构,可以有效降低提取腔射频电场,增大器件功率容量。传统的双间隙提取结构将电子能量在提取腔内转化为微波能量,共用一个通道输出。而扩展互作用提取结构采用了分布式提取腔而非集中式提取腔,增加了输出通道,可以有效提高束-波转换效率,降低提取腔的射频电场。粒子模拟结果显示:二极管电压561 kV,磁场强度0.5 T条件下,保持阴极结构、调制腔及反射器不变时,分别对传统双间隙提取腔、双间隙及三间隙扩展互作用提取腔进行仿真:输出功率分别为2.14、 2.22、 2.35 GW;分析其提取腔最大射频电场,分别为1.50、1.21、1.10 MV/cm;束波转换效率分别为35.7%、36.9%、39.1%;器件工作频率为12.52 GHz。在三维仿真中,通过改变阴极结构的S参数、设计新的反射器,有效抑制了调制腔TM113模带来的模式竞争,为开展后续实验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扩展互作用 功率容量 射频电场 模式竞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毫米波/太赫兹扩展互作用速调管放大器的应用及研究进展 被引量:8
2
作者 胡林林 曾造金 +3 位作者 陈洪斌 马国武 雷文强 孟凡宝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211-219,共9页
作者对毫米波与太赫兹频段的扩展互作用速调管放大器的应用需求和发展现状进行了详细的调研,介绍了该器件在空间探测、主动拒止、生物医学等研究领域的应用,说明了该器件在毫米波及太赫兹技术研究中的科学价值和良好的应用前景;同时,作... 作者对毫米波与太赫兹频段的扩展互作用速调管放大器的应用需求和发展现状进行了详细的调研,介绍了该器件在空间探测、主动拒止、生物医学等研究领域的应用,说明了该器件在毫米波及太赫兹技术研究中的科学价值和良好的应用前景;同时,作者对该器件的发展趋势、主要技术难点和遇到的挑战进行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扩展互作用速调管 分布作用速调管 太赫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Ku波段扩展互作用速调管设计 被引量:6
3
作者 钟勇 丁海兵 +3 位作者 王树忠 阮存军 梁源 刘文鑫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3055-3058,共4页
微波电真空器件随着频率的升高,不但聚焦系统难以实现,而且其输出增益和带宽都受到很大的限制,要解决该问题,建议采用扩展互作用速调管,采用分布作用谐振腔技术来扩展其工作带宽和提高增益。利用CST和粒子模拟(PIC)3维软件对其工作在Ku... 微波电真空器件随着频率的升高,不但聚焦系统难以实现,而且其输出增益和带宽都受到很大的限制,要解决该问题,建议采用扩展互作用速调管,采用分布作用谐振腔技术来扩展其工作带宽和提高增益。利用CST和粒子模拟(PIC)3维软件对其工作在Ku波段扩展互作用速调管进行了设计和仿真,在工作电压30kV、束流8.5A的条件下,聚焦系统采用幅值为0.48T的周期反转永磁聚焦,在输入功率为5.1W时,得到效率为23%,3dB带宽为306MHz,频带内最大增益为39dB,其峰值功率为58kW的微波输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扩展互作用速调管 周期反转永磁聚焦 带宽 峰值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W波段宽扩展互作用速调管谐振系统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殷勇 陈玲 +2 位作者 李海龙 王彬 蒙林 《真空科学与技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439-443,共5页
针对在高频率、高效率、低磁场以及低电压工作方面具有自身独特优势的扩展互作用速调管(EIK)谐振系统进行了研究,主要目的是在保持其已有优势的情况下增加带宽。在EIK谐振系统研究的基础上,通过优化慢波结构和谐振腔来达到增加其带宽的... 针对在高频率、高效率、低磁场以及低电压工作方面具有自身独特优势的扩展互作用速调管(EIK)谐振系统进行了研究,主要目的是在保持其已有优势的情况下增加带宽。在EIK谐振系统研究的基础上,通过优化慢波结构和谐振腔来达到增加其带宽的目的。在此基础上完成了带宽为2.8 GHz,工作在2π模式的宽带EIK谐振系统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速调管 扩展互作用 W波段 谐振系统 宽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W波段带状注扩展互作用振荡器的粒子模拟 被引量:5
5
作者 陈玲 殷勇 +2 位作者 蒙林 李海龙 王彬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2869-2872,共4页
设计了一种工作在W波段的振荡器。采用宽高比值为2的薄矩形电子注降低空间电荷效应,周期耦合腔慢波线作为高频结构以增加功率容量,阶梯渐变矩形波导作为输出结构,使输出结构与高频结构匹配连接减少反射。利用三维PIC粒子模拟程序进行数... 设计了一种工作在W波段的振荡器。采用宽高比值为2的薄矩形电子注降低空间电荷效应,周期耦合腔慢波线作为高频结构以增加功率容量,阶梯渐变矩形波导作为输出结构,使输出结构与高频结构匹配连接减少反射。利用三维PIC粒子模拟程序进行数值模拟,分析慢波结构的周期数及周期长度对输出功率、频率及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当阴极电压为13.0~16.1kV时,谐振腔能正常工作;谐振腔周期数为9,阴极电压为15.7kV时输出功率和转换效率最大,输出峰值功率大于1.9kW,平均功率为980 W,频率为91.6GHz,转换效率达25%,输出频率随谐振腔周期长度的减小而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波段 带状电子注 扩展互作用振荡器 粒子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相对论扩展互作用腔振荡器重复频率稳定运行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黄华 雷禄容 +3 位作者 甘延青 鞠炳全 罗光耀 金晓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1690-1693,共4页
分析了相对论扩展互作用腔振荡器(Relativistic Extended Interaction Cavity Oscillator)初次实验中存在的模式竞争和重复频率运行不稳定等问题.通过改进扩展互作用腔振荡器的长度,抑制了模式竞争问题;优化设计和选择了三轴提取腔和收... 分析了相对论扩展互作用腔振荡器(Relativistic Extended Interaction Cavity Oscillator)初次实验中存在的模式竞争和重复频率运行不稳定等问题.通过改进扩展互作用腔振荡器的长度,抑制了模式竞争问题;优化设计和选择了三轴提取腔和收集极结构与材料,解决了重复脉冲REICO的高功率稳定运行问题,减轻了脉冲缩短问题,稳定运行重频从15Hz提高到100Hz,辐射微波脉宽由20ns增加到38ns.采用900kV/16kA/45ns的电子束驱动REICO,实现了峰值功率4.1GW、频率2.85GHz、脉宽38ns、重频100Hz的辐射微波稳定输出,功率效率26%,能量效率22%,辐射微波平均功率16kW.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扩展互作用 振荡器 三轴输出腔 高功率微波 重复频率运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W波段扩展互作用速调管电子光学系统 被引量:5
7
作者 邓德荣 李文君 +2 位作者 单李军 曾造金 周霖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05-109,共5页
W波段扩展互作用速调管电子光学系统由皮尔斯电子枪与均匀永磁聚焦系统组成,用于电子注的产生与传输。利用Vaughan迭代综合法及数值模拟优化设计了皮尔斯电子枪,并按照电子注传输特性要求研制了均匀永磁聚焦结构。根据电子光学系统的三... W波段扩展互作用速调管电子光学系统由皮尔斯电子枪与均匀永磁聚焦系统组成,用于电子注的产生与传输。利用Vaughan迭代综合法及数值模拟优化设计了皮尔斯电子枪,并按照电子注传输特性要求研制了均匀永磁聚焦结构。根据电子光学系统的三维模拟,导流系数0.21μP,注电流大于0.5A,注平均半径小于0.3mm,射程大于11mm。永磁聚焦磁场约0.33T,传输距离大于50mm,电子注通过率达到100%。电子枪与聚焦系统已加工完毕并通过测试,技术指标满足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扩展互作用速调管 电子光学系统 电子枪 聚焦磁场 传输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梯形结构高功率扩展互作用速调管 被引量:5
8
作者 张长青 阮存军 +1 位作者 王树忠 杨修东 《红外与毫米波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307-313,共7页
对平面梯形结构多间隙谐振腔的模式分布、特性阻抗、耦合系数以及工作稳定性进行了研究.在此基础上给出了W波段高峰值功率扩展互作用速调管高频互作用系统设计,并采用三维粒子模拟(PIC)技术对电子的速度调制、群聚及其与高频场的相互作... 对平面梯形结构多间隙谐振腔的模式分布、特性阻抗、耦合系数以及工作稳定性进行了研究.在此基础上给出了W波段高峰值功率扩展互作用速调管高频互作用系统设计,并采用三维粒子模拟(PIC)技术对电子的速度调制、群聚及其与高频场的相互作用和能量转换等物理过程进行了研究,定量给出了放大器的功率、带宽、效率以及增益等关键技术指标.PIC结果显示:在中心频率94.52 GHz以及电压16 k V、电流0.6 A的电子注参数下,最大输出功率达到1.8 k W,相应的增益和电子效率分别为47.7 d B和19.4%;扫频结果显示瞬时3 d B带宽为210 MHz.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扩展互作用速调管 多间隙谐振腔 平面梯形电路 电子注电导 三维粒子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扩展互作用谐振腔的模拟分析 被引量:7
9
作者 吴振华 张开春 刘盛纲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483-486,共4页
分析了扩展互作用谐振腔的工作原理、特点以及工作过程,并利用PIC粒子模拟程序对其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了阴极电压、电子注半径、谐振腔个数以及谐振腔周期长度对输出功率、频率及转换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当阴极电压为28.5~30.... 分析了扩展互作用谐振腔的工作原理、特点以及工作过程,并利用PIC粒子模拟程序对其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了阴极电压、电子注半径、谐振腔个数以及谐振腔周期长度对输出功率、频率及转换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当阴极电压为28.5~30.0kV时,谐振腔能正常工作;当电子注半径为1.4mm,谐振腔个数为4,阴极电压为29kV时输出功率和转换效率最大,输出功率为128kW,频率12.9GHz,转换效率达37.93%;输出频率随谐振腔周期长度的变小而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扩展互作用谐振腔 THZ波段 同步 电子束群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W波段带状注扩展互作用速调管注波互作用系统 被引量:3
10
作者 陈姝媛 阮存军 +3 位作者 王勇 张长青 钟勇 赵鼎 《红外与毫米波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30-235,共6页
对W波段带状注五间隙耦合腔的高频结构进行了设计与分析,以一个五间隙耦合腔作为输入腔,一个五间隙耦合腔作为输出腔,构成了W波段SBEIK的注波互作用系统,利用CST粒子工作室对整个注波互作用系统进行了三维计算模拟,并用Magic 3D对注波... 对W波段带状注五间隙耦合腔的高频结构进行了设计与分析,以一个五间隙耦合腔作为输入腔,一个五间隙耦合腔作为输出腔,构成了W波段SBEIK的注波互作用系统,利用CST粒子工作室对整个注波互作用系统进行了三维计算模拟,并用Magic 3D对注波互作用计算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两种PIC软件的计算结果基本一致.该SBEIK在电子注电压为75 k V、电流为4 A条件下,仅用两个腔体在W波段实现了高于24 d B的增益,为下一步高增益、高效率、小型化、紧凑型SBEIK的设计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带状注 扩展互作用速调管 注波作用 W波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0.1THz折叠波导扩展互作用振荡器辐射源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吴振华 张开春 刘盛纲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S2期151-153,共3页
介绍了以折叠波导为慢波结构的太赫兹扩展互作用振荡器,并对其进行了基本理论分析,给出了色散方程和耦合阻抗。并利用三维PIC粒子模拟软件对设计的腔体进行了三维模拟计算。结果显示,在输入电子注电压为20.6kV,电流为0.12A时,可得到频率... 介绍了以折叠波导为慢波结构的太赫兹扩展互作用振荡器,并对其进行了基本理论分析,给出了色散方程和耦合阻抗。并利用三维PIC粒子模拟软件对设计的腔体进行了三维模拟计算。结果显示,在输入电子注电压为20.6kV,电流为0.12A时,可得到频率为0.1THz、347W的脉冲输出功率,互作用效率达到13.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折叠波导 扩展互作用振荡器 太赫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8mm带状注扩展互作用振荡器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吴振华 张开春 刘盛纲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58-60,共3页
研究了采用带状电子束的周期加载矩形扩展互作用振荡器,分析该结构的优点、色散特性和耦合阻抗,并利用模拟软件进行了冷腔分析。设计出了工作波长为8mm的腔体结构,分析了工作模式为TM31模的场分布。按照冷腔设计结果进行了PIC粒子模拟,... 研究了采用带状电子束的周期加载矩形扩展互作用振荡器,分析该结构的优点、色散特性和耦合阻抗,并利用模拟软件进行了冷腔分析。设计出了工作波长为8mm的腔体结构,分析了工作模式为TM31模的场分布。按照冷腔设计结果进行了PIC粒子模拟,电压为19kV、电流为3A的带状电子束在纵向磁场为0.3T的约束下与腔体中的TM31模电磁波互作用。模拟结果表明,电磁波的输出波频率为37.9GHz,功率为3.5kW,验证了在该结构中带状注与高次模互作用的设计思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扩展互作用谐振腔 毫米波 粒子模拟 带状电子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开孔锁定长脉冲相对论扩展互作用腔振荡器的实验研究
13
作者 黄华 罗雄 +4 位作者 罗光耀 张北镇 雷禄容 金晓 谭杰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098-1102,共5页
提出并研制成功了开耦合孔锁定的长脉冲、重复频率运行的相对论扩展互作用腔振荡器(REICO)。将数值模拟和实验研究紧密结合,分析了长脉冲REICO实验中模式竞争和脉冲缩短的根源,提出了开耦合孔的三间隙扩展互作用腔结构,有效抑制了长脉... 提出并研制成功了开耦合孔锁定的长脉冲、重复频率运行的相对论扩展互作用腔振荡器(REICO)。将数值模拟和实验研究紧密结合,分析了长脉冲REICO实验中模式竞争和脉冲缩短的根源,提出了开耦合孔的三间隙扩展互作用腔结构,有效抑制了长脉冲束流调制的模式竞争和脉冲缩短问题,使调制束流脉宽由60 ns提高到140 ns,调制束流由2 kA提高到5 kA,经过优化REICO参数,使器件的辐射微波功率和效率有了明显提高。采用500 kV/4.2 kA/210 ns/20 Hz的电子束驱动S波段REICO,实现了峰值功率570MW、频率2.89 GHz、脉宽大于160 ns、重复频率20 Hz的辐射微波稳定输出,功率效率27%,能量效率2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扩展互作用 脉冲缩短 高功率微波 重复频率运行 长脉冲 开孔锁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Ka波段带状注相对论扩展互作用振荡器的模拟设计
14
作者 刘振帮 雷禄容 +2 位作者 黄华 金晓 袁欢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136-141,共6页
利用三维粒子仿真软件,对工作在Ka波段的带状注相对论扩展互作用振荡器进行了模拟仿真设计。采用宽高比为30∶1的带状电子束以降低空间电荷效应,选择多间隙耦合腔为高频结构以增加器件功率容量,在电子束电压为400kV、束流为2kA、轴向引... 利用三维粒子仿真软件,对工作在Ka波段的带状注相对论扩展互作用振荡器进行了模拟仿真设计。采用宽高比为30∶1的带状电子束以降低空间电荷效应,选择多间隙耦合腔为高频结构以增加器件功率容量,在电子束电压为400kV、束流为2kA、轴向引导磁感应强度为1T的情况下,器件输出微波功率为240 MW,频率为30GHz,效率为3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A波段 带状电子束 扩展互作用振荡器 粒子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太赫兹扩展互作用振荡器输出结构的设计与分析
15
作者 刘文鑫 高云云 +2 位作者 钟勇 王勇 刘濮鲲 《微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S2期372-375,共4页
扩展互作用振荡器由于具有结构紧凑、工作电压低、效率高等特点成为真空电子学太赫兹辐射源的重要研究方向,在高分辨成像雷达、保密通信等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扩展互作用振荡器输出段是该器件输出THz的关键部分,其输出特性对扩展... 扩展互作用振荡器由于具有结构紧凑、工作电压低、效率高等特点成为真空电子学太赫兹辐射源的重要研究方向,在高分辨成像雷达、保密通信等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扩展互作用振荡器输出段是该器件输出THz的关键部分,其输出特性对扩展互作用振荡器的整体性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采用仿真软件模拟计算的方法,对扩展互作用振荡器输出段的S参数进行了较为详细的研究,并且对中心轴对称直渐变过渡波导、平面对称直渐变过渡波导和阶梯过渡波导式结构的输出结构进行了比较研究,本文的结果对后续EIO的设计与研究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和指导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扩展互作用振荡器 太赫兹 输出结构 S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波段扩展互作用速调管的研制
16
作者 钟勇 张志强 +3 位作者 王勇 黄云平 于小娟 许宏亮 《微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S1期223-226,共4页
本文利用三维PIC粒子模拟软件,对S波段扩展互作用速调管作了全三维的设计和优化,采用参差调谐、对腔和双间隙扩展互作用谐振腔来实现高增益和宽频带,对整管进行了设计和粒子模拟仿真,在工作电压65k V,电子注电流40A,工作中心频率为F0的... 本文利用三维PIC粒子模拟软件,对S波段扩展互作用速调管作了全三维的设计和优化,采用参差调谐、对腔和双间隙扩展互作用谐振腔来实现高增益和宽频带,对整管进行了设计和粒子模拟仿真,在工作电压65k V,电子注电流40A,工作中心频率为F0的条件下,得到了峰值功率800k W,3d B带宽315MHz,效率为30.8%,饱和增益为42.8d B,粒子模拟与实验结果十分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扩展互作用 S波段速调管 粒子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20GHz矩形耦合腔扩展互作用振荡器模拟研究(英文)
17
作者 张开春 吴振华 刘盛纲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S2期260-262,共3页
用三维电磁模拟软件CST和PIC研究了一种120GHz扩展互作用振荡(EIO),其慢波结构由12个矩形重入耦合腔组成,且两相邻腔之间的耦合槽交错分布。利用CST,模拟和计算了系列冷测参数,包括频率-相位色散关系、耦合阻抗和特征阻抗。热测模拟结... 用三维电磁模拟软件CST和PIC研究了一种120GHz扩展互作用振荡(EIO),其慢波结构由12个矩形重入耦合腔组成,且两相邻腔之间的耦合槽交错分布。利用CST,模拟和计算了系列冷测参数,包括频率-相位色散关系、耦合阻抗和特征阻抗。热测模拟结果表明,在12kV的电子注工作电压和0.17μP的导流系数下,在EIO中辐射出频率为120.85 GHz、峰值输出功率为465 W的电磁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扩展互作用振荡(EIO) 矩形耦合腔 色散 耦合阻抗 特征阻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Ka波段扩展互作用速调管的设计
18
作者 钟勇 王勇 张玉文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53-158,共6页
利用粒子模拟(PIC)三维软件,在Ka波段,采用扩展互作用谐振腔技术和谐振腔加载技术来实现高增益和宽频带,对扩展互作用速调管进行了设计和粒子模拟仿真,同时采用二维电子光学软件EGUN对电子枪和聚焦系统进行了设计和优化,聚焦系统使用的... 利用粒子模拟(PIC)三维软件,在Ka波段,采用扩展互作用谐振腔技术和谐振腔加载技术来实现高增益和宽频带,对扩展互作用速调管进行了设计和粒子模拟仿真,同时采用二维电子光学软件EGUN对电子枪和聚焦系统进行了设计和优化,聚焦系统使用的是钐钴永磁聚焦。在工作电压9 kV,束流0.15 A的条件下,输入功率为200 mW时,中心频率35.5 GHz,3 dB带宽为410 MHz,最小增益为32.5 dB,得到效率为26%,其平均功率为355 W。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扩展互作用速调管 带宽 中心频率 平均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W波段扩展互作用器件均匀磁聚焦电子光学系统 被引量:4
19
作者 刘海敬 蒙林 +1 位作者 殷勇 王彬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59-162,共4页
扩展互作用器件,采用三个线圈和一个磁极实现均匀磁场分布。根据理论计算采用有限元法磁学(FEMM)仿真软件对所求磁场进行了建模分析,依据FEMM计算的磁场结合静电电子枪,采用CST仿真软件对高电流密度、高压缩比的电子注在均匀聚焦磁场的... 扩展互作用器件,采用三个线圈和一个磁极实现均匀磁场分布。根据理论计算采用有限元法磁学(FEMM)仿真软件对所求磁场进行了建模分析,依据FEMM计算的磁场结合静电电子枪,采用CST仿真软件对高电流密度、高压缩比的电子注在均匀聚焦磁场的作用下传输进行优化。经过计算得出,在工作电压为17 kV、阴极发射电流密度小于10 A/cm2的条件下,由皮尔斯电子枪发射的电子注在均匀磁场的聚焦作用下传输良好,通过率为100%,得到了导流系数为0.175μP的电子枪,在均匀磁场区形成了高电流密度、高压缩比的电子注,平均电流密度达到343.17 A/cm2,压缩比为32,电子注横纵速度比为7.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波段 扩展互作用器件 均匀磁场 高电流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同轴结构8mm扩展互作用振荡器的分析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叶际若 鄢扬 +1 位作者 吴坚强 尹晓辉 《真空科学与技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213-217,共5页
为了克服扩展互作用振荡器采用实心电子注输出功率受限制的问题,本文设计了一种新型的同轴毫米波扩展互作用振荡器。采用MAGIC粒子模拟软件分别对高频系统和电子枪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了聚焦磁场、电子注电流、电压和内导体半径等工作... 为了克服扩展互作用振荡器采用实心电子注输出功率受限制的问题,本文设计了一种新型的同轴毫米波扩展互作用振荡器。采用MAGIC粒子模拟软件分别对高频系统和电子枪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了聚焦磁场、电子注电流、电压和内导体半径等工作参数对输出功率的影响。根据获得的工作参数的优化值对整管性能进行了模拟分析,给出了电子轴向动量沿轴向的相空间分布图、高频电压时间曲线、幅频特性图和输出波导截面上功率流的时间曲线图。整管模拟结果表明,该器件在8 mm波段能产生频谱特性良好、输出功率达14.5 kW的微波输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扩展互作用振荡器 同轴结构高频系统 数值模拟 环形注电子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