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扩大信用回笼是平衡信贷收支的重要一环
- 1
-
-
-
出处
《学术论坛》
1981年第4期97-97,共1页
-
文摘
南宁市人民银行阳承德来稿说,在当前的国民经济调整中,除了调整好积累和消费比例,增加商品供应量,增加劳务,组织商品性和非商品性的货币回笼外,必须扩大信用回笼,把闲散和闲歇资金转为各种形式的储蓄存款,这是防止引起信用膨胀和通货膨胀的一个重要措施。去年广西全区储蓄存款占全部现金收入的比重为12.39%,年末储蓄存款余额比上年增加1.29亿元。可见,扩大信用回笼,对于回笼货币、增加信贷资金和平衡信贷有着现实的意义;同时对于稳定市场、促进安定团结、发扬勤俭节约精神和树立五讲四美新风。
-
关键词
扩大信用
储蓄存款
信贷收支
通货膨胀
人民银行
货币回笼
信用膨胀
现金收入
存款余额
信贷资金
-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
-
题名信用卡业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 2
-
-
作者
张华
-
机构
郑州市工商银行牡丹卡部
-
出处
《征信》
1995年第4期35-36,共2页
-
文摘
信用卡是社会经济、金融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又是经济发展、金融业务电子化、自动化的重要标志.目前,在世界范围内已有发卡银行40,000多家,特约商户2,000多万家,信用卡交易额每年高达8,000多亿美元.我国改革开放以来,随意经济的高速发展,金融事业的繁荣,银行信用卡作为货币流通手段的发展和支付手段的延伸,也得到了迅速发展.我国信用卡业务经过近几年各发卡银行的共同努力,信用卡这种融储蓄、汇兑、转帐结算、消费信贷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信用工具越来越受到广大客户的欢迎,信用卡的发行量和消费量都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到目前为止,全国性的发卡银行已经有5家,一些区域性商业银行也发行了地方性信用卡,截止1994年底全国发卡量已超过840万张,百人占有率7张,特约商户多达135900家,并且各银行在发行信用卡的同时,相继推出自己的电子资金传输系统,现在在一些经济发达的城市,已经实现了同城信息通讯系统.但是,在我国信用卡业务不断拓展的同时,也暴露了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
关键词
信用卡业务
特约商户
内部管理
消费信贷
规模效益
金融发展
发展中
商业银行
占有率
扩大信用
-
分类号
F832.2
[经济管理—金融学]
-
-
题名金融改革与银行负债
- 3
-
-
作者
余伦昌
-
出处
《南方金融》
1986年第9期4-8,共5页
-
文摘
(一) 银行是全社会的信用中介,既是最大债权人,又是最大债务人。银行在经济生活中充当重要角色,是借助于信用创造、信用工具及信用技术等特有手段,先使自己成为全社会最大债务人——“借入者的集中”,然后才可能成为全社会最大债权人——“贷出者的集中”。从银行是把债务转换成债权的中介的意义说,所谓银行“分配资金”,分配的并不是资金本身,而是债务与债权转换过程的时间差。过去因我国经济体制本身有扩大信用冲动,时常发生的需求过热环境,加上所有制“大家都姓公”的迷雾,形成强大的需求拉力,把银行资金来源弹性任意扭曲、夸大。
-
关键词
金融改革
信用经济
银行信贷
资金来源
债务人
信用创造
货币信用
信用放款
扩大信用
债权人
-
分类号
F8
[经济管理]
-
-
题名存款准备金政策
- 4
-
-
作者
力戈
-
出处
《金融理论与实践》
1982年第2期14-14,共1页
-
文摘
存款准备金政策,是资本主义中央银行用来调节信用的另一种办法。银行为了应付存款人提取存款,经常需要保留一定数量的现金准备。所谓存款准备金政策,就是各国中央银行规定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必须按照规定的比率,向中央银行缴存一定的存款准备金,作为存款提取的保征。这部分准备金是不许动用的。中央银行就利用提高或降低存款准备金比率,来收缩或扩大商业银行的信用,以调节市场货币量。即当存款准备率提高时,商业银行在所吸收来的存款中,需要用做存款准备金的部分就要扩大,而可用于发放贷款的部分就要相应缩小。
-
关键词
存款准备金政策
中央银行
商业银行
存款准备金比率
存款准备率
资本主义
扩大信用
存款人
现金准备
金融机构
-
分类号
F8
[经济管理]
-
-
题名资金证券化思考
- 5
-
-
作者
王尊祜
-
出处
《南方金融》
1987年第8期19-21,共3页
-
文摘
资金证券化是发展商品经济的必由之路,既有利于金融的宏观控制,也有利于搞活资金。作者认为当前我国正处在新旧经济体制转换过程,全面放开推行资金证券化的条件尚不成熟,但在改革进程中,不应自觉或不自觉地堵塞思路,而应积极为之创造条件。
-
关键词
证券化
商品经济
社会资金
企业化
中央银行
宏观控制
改革进程
扩大信用
股份制企业
转换过程
-
分类号
F8
[经济管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