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执行转破产的数字化原理与机制
1
作者 杨力 赵泽 《学习与探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5-65,共11页
作为营商环境的重要支撑,我国执行转破产的衔接模式未能实现预期功效,原因是破产数字化建设的三类衔接存在错位,即数字化定位不准、人机之间不协同、配套机制不到位。因此,应在分析、揭示执行转破产的数字化模式原理基础上重构执行转破... 作为营商环境的重要支撑,我国执行转破产的衔接模式未能实现预期功效,原因是破产数字化建设的三类衔接存在错位,即数字化定位不准、人机之间不协同、配套机制不到位。因此,应在分析、揭示执行转破产的数字化模式原理基础上重构执行转破产的数字化协同模式:适用体系工程设计的理论工具,明确其顶层规划;借助人在回路设计,促进人机协同;使用业务规则,廓清法律科技功能的部署范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执行转破产 智慧司法 人机协同 体系工程 业务规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执行转破产制度的路径优化 被引量:11
2
作者 廖丽环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46-154,共9页
执行转破产程序(以下简称执转破)作为司法解释下的经验性活动,对于纾解执行难和破产启动难确有裨益。但现行执转破主要以地方性实践为主导,存在整体规范低阶化、法律规则难统一、具体实施细则模糊、配套的硬制度供给和软文化建设尚付阙... 执行转破产程序(以下简称执转破)作为司法解释下的经验性活动,对于纾解执行难和破产启动难确有裨益。但现行执转破主要以地方性实践为主导,存在整体规范低阶化、法律规则难统一、具体实施细则模糊、配套的硬制度供给和软文化建设尚付阙如、案件受理量低迷,实效乏力等问题。执转破制度关涉到多重主体关系的形塑与多种利益的调和,活化执转破制度需要从制度、文化和细则三维度建构:制度供给,打造破产审判的专业化与信息化、加强府院合力和查控分析;文化建设,转变思想观念,构建尊重市场失败者的企业破产文化以及市场主体自负风险的意识;规则精细,确定依职权启动的准入条件、增设财产地法院与跨行政区法院的破产管辖权、完善管理人报酬的司法解释、限定执转破适用、建立执转破监督机制、区分不同主体激励机制。司法程序只能提供事后救济,治本的关键在于事前预防,从更宏大的视阈考量,构筑社会信用机制是解决人案矛盾论域里执行难和破产难命题的题中之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执行转破产 破产文化 依职权启动 财产地管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