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谓词执行序列的软件缺陷定位算法 被引量:11
1
作者 李伟 郑征 +3 位作者 郝鹏 高乙超 饶培峰 宫成 《计算机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2406-2419,共14页
谓词执行信息收集和利用的程度会直接影响基于谓词的统计学缺陷定位方法(PBSD)的定位效果.文中主要围绕两个问题进行研究:(1)是否可以通过增加谓词的执行信息量来提高算法的定位精度?(2)执行信息量与算法定位精度有什么关系?在此基础上... 谓词执行信息收集和利用的程度会直接影响基于谓词的统计学缺陷定位方法(PBSD)的定位效果.文中主要围绕两个问题进行研究:(1)是否可以通过增加谓词的执行信息量来提高算法的定位精度?(2)执行信息量与算法定位精度有什么关系?在此基础上,设计了一种基于谓词执行序列的软件缺陷定位算法,通过引入谓词执行序列增大算法使用的谓词执行信息量.实验表明,增大谓词执行信息量确实可以提高缺陷定位精度,且当程序中谓词执行信息量充足时,定位精度会随信息量的增加不断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件缺陷定位 软件调试 统计学调试 谓词 执行序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耦合任务集执行序列优选理论与方法初探 被引量:5
2
作者 王志亮 王云霞 陆云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1444-1449,共6页
耦合任务集执行序列决定了复杂产品的开发周期,它的最佳选择是产品设计过程优化重组的困难所在。基于任务间信息耦合关系所产生的设计过程整体迭代,首先利用随机过程理论证明了关于执行序列优选问题的两个命题:具有较短开发周期的任务... 耦合任务集执行序列决定了复杂产品的开发周期,它的最佳选择是产品设计过程优化重组的困难所在。基于任务间信息耦合关系所产生的设计过程整体迭代,首先利用随机过程理论证明了关于执行序列优选问题的两个命题:具有较短开发周期的任务应当先于具有较长开发周期的任务执行、具有较大输出概率的任务应当先于具有较小输出概率的任务执行;其次,利用这两个命题,提出了基于时间—耦合度的执行序列优选方法(TATC)。最后,基于仿真方法及结果对比来验证TATC优选法的有效性与高效性;同时,给出了一个应用实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耦合任务 耦合强度 执行序列 开发周期 设计迭代 优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执行序列的程序时间复杂度分析
3
作者 高春风 赵建军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2716-2720,共5页
为了达到更准确、更高效的程序时间复杂度,解决复杂度分析中的循环下的复杂情况,如多个跳出点、嵌套循环和非数值域循环等,提出了基于执行序列计算复杂度的方法。提取出程序方法的各条可能的执行序列及其各条执行序列的相关约束条件和... 为了达到更准确、更高效的程序时间复杂度,解决复杂度分析中的循环下的复杂情况,如多个跳出点、嵌套循环和非数值域循环等,提出了基于执行序列计算复杂度的方法。提取出程序方法的各条可能的执行序列及其各条执行序列的相关约束条件和执行效应,在此基础上分析出序列间的关系从而计算出最终的时间复杂度。基于这种方法开发出的工具,通过几个大型的实际程序,发现这种方法可以有效地计算出其中大于90%的方法的运行复杂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程序分析 静态分析 复杂度分析 循环复杂度 执行序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移动IPv6协议中移动节点的可执行测试序列生成方法研究
4
作者 李华 叶新铭 +1 位作者 刘静 刘龙 《计算机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137-140,共4页
移动IPv6可以为主机移动提供便利,使得它可以以一个永久的IPv6地址连接到任何链路上。对于它的测试研究可以保证协议的实现与说明的一致性。在移动IPv6中共有移动节点、家乡代理以及对端节点3个角色。分析了移动节点的控制流模型以及它... 移动IPv6可以为主机移动提供便利,使得它可以以一个永久的IPv6地址连接到任何链路上。对于它的测试研究可以保证协议的实现与说明的一致性。在移动IPv6中共有移动节点、家乡代理以及对端节点3个角色。分析了移动节点的控制流模型以及它的基于控制流的测试序列,基于该序列重构并形成了扩展有限状态机,其中考虑加入数据流,构建了可执行的测试序列,然后基于可执行测试序列提取了测试例,此方法可以减缓甚至避免爆炸问题。通过测试实践展示了本方法的有效性,最后给出了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动IPV6 移动节点 一致性测试 执行测试序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路径序列相似度判别的程序克隆检测方法 被引量:3
5
作者 吕博然 吴军华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55-61,共7页
代码克隆是软件系统中常见现象。将程序代码通过静态分析,转换为由程序结点构成的路径执行序列,通过结点属性的定义,将程序代码相似度检测转化为离散序列距离,折线模型和序列相关度问题,针对上述三种模型计算不同代码执行路径间相似度,... 代码克隆是软件系统中常见现象。将程序代码通过静态分析,转换为由程序结点构成的路径执行序列,通过结点属性的定义,将程序代码相似度检测转化为离散序列距离,折线模型和序列相关度问题,针对上述三种模型计算不同代码执行路径间相似度,最终得出程序间克隆相似度。经过实验和数据分析,验证该方法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克隆检测 控制流图 程序结点 执行序列 路径相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作战环的体系对抗仿真方法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钟山 朱叶盛 周梦璐 《系统仿真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2219-2230,共12页
在作战体系能力的建模与分析领域,传统的结构化能力评估模型缺乏对对抗双方以及体系中不同角色的部队之间相互作用的分析,而基于作战环理论的体系模型虽然可以结合传感、决策、影响、目标类节点间的关系进行体系能力计算,但通常只适用... 在作战体系能力的建模与分析领域,传统的结构化能力评估模型缺乏对对抗双方以及体系中不同角色的部队之间相互作用的分析,而基于作战环理论的体系模型虽然可以结合传感、决策、影响、目标类节点间的关系进行体系能力计算,但通常只适用于静态分析,不能用于体系对抗的动态仿真。提出一种基于作战环的体系对抗仿真方法,将双方作战体系抽象为体系对抗网络模型,通过设定作战策略,抽取每个策略步骤将要实施的作战环。经过作战边的分解与调度算法生成作战边执行序列,再引入自信息量的概念逐个执行作战边,计算作战环的打击效能与毁伤效果,推动双方作战体系的演化。结合根据战略战役目的选取的收益函数求解收益,总结双方的胜负和作战损失。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依托策略和作战体系模拟对抗的过程并推导出对抗结果,具备用于体系对抗仿真的有效与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系对抗 作战环 作战边执行序列 作战策略 自信息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裁剪的弱硬实时调度算法 被引量:6
7
作者 吴彤 金士尧 +1 位作者 刘华锋 陈积明 《软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1837-1846,共10页
针对当前弱硬实时调度算法无法保证超过窗口长度的执行序列的满足率达到一定比例的问题,基于(m^-,p)弱硬实时约束,提出了一种基于裁剪的调度算法(cut-down based scheduling,简称CDBS).由于判断(m^-,p)约束是否满足需要遍历任务的整个... 针对当前弱硬实时调度算法无法保证超过窗口长度的执行序列的满足率达到一定比例的问题,基于(m^-,p)弱硬实时约束,提出了一种基于裁剪的调度算法(cut-down based scheduling,简称CDBS).由于判断(m^-,p)约束是否满足需要遍历任务的整个执行序列,因此判断复杂度很大.为此,提出一种高效的裁剪执行序列的算法,同时证明其正确性,并利用适当的数据结构,使得计算复杂度与序列长度无关,通过实验说明其降低计算复杂度的有效性.进一步与其他经典实时调度算法(EDF(earliest deadline first),DBP(distance-based priority),DWCS(dynamic window constraint schedule))进行比较,验证该算法与其他算法具有相当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弱硬实时 动态失效 执行序列 CDBS(cut-down based scheduling) 转折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时嵌入式系统的竞态条件及其分析方法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陈艳 徐晓峰 +1 位作者 李晓潮 郭东辉 《计算机研究与发展》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1201-1210,共10页
竞态条件使得多个任务对共享资源进行操作的先后顺序在不同的执行情况下发生改变,从而可能引起系统异常.为了分析实时嵌入式系统可能出现的竞态条件及其所带来的影响,根据目标系统的执行特征,建立系统的执行序列模型,对相关的竞态条件... 竞态条件使得多个任务对共享资源进行操作的先后顺序在不同的执行情况下发生改变,从而可能引起系统异常.为了分析实时嵌入式系统可能出现的竞态条件及其所带来的影响,根据目标系统的执行特征,建立系统的执行序列模型,对相关的竞态条件进行精确描述,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一种竞态集来存储和分析系统的竞态条件,然后利用获取到的竞态集,构建系统的竞态条件图来预测系统潜在的竞态同步关系.实验分析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地分析和预测目标系统各种可能的竞态同步关系及其所带来的不同执行情况和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时嵌入式系统 执行序列 竞态条件 竞态集 竞态条件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规则的服务流程配置模型与系统 被引量:7
9
作者 杨娟 曹健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1547-1554,共8页
在现有的服务流程应用中,由于业务复杂性,标准服务流程与变化的业务需求通常不相符合。为提高企业的响应能力,提出了一种服务流程配置模型和系统。在流程运行过程中,通过激发合适的配置规则序列,对服务流程实施个性化配置,并允许用户在... 在现有的服务流程应用中,由于业务复杂性,标准服务流程与变化的业务需求通常不相符合。为提高企业的响应能力,提出了一种服务流程配置模型和系统。在流程运行过程中,通过激发合适的配置规则序列,对服务流程实施个性化配置,并允许用户在流程自动化配置的基础上实施二次配置,同时提供基于流程修改日志的规则挖掘模块,学习流程在特定上下文下的配置方式,实现对服务流程知识库的自动扩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业务需求 服务流程 配置 规则挖掘 执行规则序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