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5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论执行和解协议之执行力
被引量:
13
1
作者
李科
《政治与法律》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150-154,共5页
执行和解协议是在执行程序中当事人自愿达成的变更原执行依据内容的协议,充分体现了当事人意思自治原则。人民法院应当审查执行和解协议内容的合法性、真实性和可执行性,并记入笔录,由双方当事人签名或盖章。因此,执行和解具有诉讼行为...
执行和解协议是在执行程序中当事人自愿达成的变更原执行依据内容的协议,充分体现了当事人意思自治原则。人民法院应当审查执行和解协议内容的合法性、真实性和可执行性,并记入笔录,由双方当事人签名或盖章。因此,执行和解具有诉讼行为的性质,赋予和解协议以执行力既是维护诚信、和谐的法治社会的需要,又能够节约司法资源,提高执行效率,具有重大实践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执行和解协议
诉讼行为
执行
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执行和解协议可诉性探析
被引量:
4
2
作者
占善刚
张习华
《社会科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27-131,共5页
为转变当前执行难的状况,我国规定当事人可在执行程序中达成执行和解协议,对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履行方式予以变更或更改。当事人一方不履行执行和解协议时,即应为对方当事人提供相应的救济途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和解若干问题的...
为转变当前执行难的状况,我国规定当事人可在执行程序中达成执行和解协议,对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履行方式予以变更或更改。当事人一方不履行执行和解协议时,即应为对方当事人提供相应的救济途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和解若干问题的规定》关于执行和解协议可诉的规定,既有违一事不再理,也无益于债权人权益的保护。合理的救济方式不仅应当保障当事人个人意愿及其合法权益,更应维护生效法律文书权威性,在此基础上以实现债权,了结纷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执行和解协议
可诉性
一事不再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效力瑕疵执行和解协议制度的实然缺憾与应然选择--以《关于执行和解若干问题的规定》第16条为中心
被引量:
2
3
作者
刘小砚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42-150,共9页
中国当前的效力瑕疵执行和解协议制度,存在权利救济情形过少、权利行使主体单一、权利行使方式不当的现实困境。这一困境是基于立法者忽视执行和解协议天生具备的私法属性,采取债权人中心主义与效率价值优先理念违背了利益衡量理念和多...
中国当前的效力瑕疵执行和解协议制度,存在权利救济情形过少、权利行使主体单一、权利行使方式不当的现实困境。这一困境是基于立法者忽视执行和解协议天生具备的私法属性,采取债权人中心主义与效率价值优先理念违背了利益衡量理念和多元价值衡平思维。为完善效力瑕疵执行和解协议制度,在理念上,应以比例原则与效率与公正衡平原则指导制度安排和司法适用。在具体规则上,应修正将执行和解协议与民事合同完全等同的制度设计:在权利救济情形层面,划定除显失公平外的所有实体法效力瑕疵为权利救济情形;在权利行使主体层面,根据实体法效力瑕疵类型重新界分权利行使主体;在权利行使方式层面,增设执行完毕后当事人权利实现的诉讼程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执行
和解
执行和解协议
效力瑕疵
执行和解协议
意思自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我国执行和解协议救济机制的完善
被引量:
9
4
作者
孔金萍
《甘肃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62-167,共6页
我国立法和司法实务对执行和解协议的救济机制存在差异。《民事诉讼法》第230条第2款规定了可以申请恢复执行原生效法律文书的条件,但我国司法实务却一般将其处理为只能申请恢复执行原生效法律文书。后者的处理直接导致了违约不必付出...
我国立法和司法实务对执行和解协议的救济机制存在差异。《民事诉讼法》第230条第2款规定了可以申请恢复执行原生效法律文书的条件,但我国司法实务却一般将其处理为只能申请恢复执行原生效法律文书。后者的处理直接导致了违约不必付出代价的后果。对此,应当按照立法思路完善救济机制:第一,债务人违约时,不管原生效法律文书的申请执行期间是否届满都赋予债权人以选择权--申请恢复执行原生效法律文书或者基于执行和解协议提起新诉;同时允许执行法官主持下达成的执行和解通过司法确认程序赋予和解协议以强制执行力。第二,构建债务人异议之诉制度。第三,延长申请执行期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执行和解协议
私法自治
既判力
债务人异议之诉
申请
执行
期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达成协议之后违约 转移款项构成犯罪
5
《农家致富》
2022年第17期49-49,共1页
【案例】某区人民法院对某工程机械公司诉宋某买卖合同纠纷一案做出民事判决,判令宋某给付车款、违约金、车辆使用费等费用共计36.5万元。判决生效后,宋某未如期履行法定义务。经法院调解,双方达成执行和解协议,但宋某却暗中以转账、提...
【案例】某区人民法院对某工程机械公司诉宋某买卖合同纠纷一案做出民事判决,判令宋某给付车款、违约金、车辆使用费等费用共计36.5万元。判决生效后,宋某未如期履行法定义务。经法院调解,双方达成执行和解协议,但宋某却暗中以转账、提现的方式将账户内的171万元征地补偿款悄悄转移,致使法院判决无法执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院调解
民事判决
工程机械公司
征地补偿款
买卖合同纠纷
执行和解协议
法定义务
法院判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执行和解协议之执行力
被引量:
13
1
作者
李科
机构
浙江警官职业学院
出处
《政治与法律》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150-154,共5页
文摘
执行和解协议是在执行程序中当事人自愿达成的变更原执行依据内容的协议,充分体现了当事人意思自治原则。人民法院应当审查执行和解协议内容的合法性、真实性和可执行性,并记入笔录,由双方当事人签名或盖章。因此,执行和解具有诉讼行为的性质,赋予和解协议以执行力既是维护诚信、和谐的法治社会的需要,又能够节约司法资源,提高执行效率,具有重大实践意义。
关键词
执行和解协议
诉讼行为
执行
力
分类号
DF72 [政治法律—诉讼法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执行和解协议可诉性探析
被引量:
4
2
作者
占善刚
张习华
机构
武汉大学法学院
出处
《社会科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27-131,共5页
基金
2017年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审判程序违法的类型化处理研究”(项目编号:17BFX053)
国家2011计划司法文明协同创新中心的研究成果
文摘
为转变当前执行难的状况,我国规定当事人可在执行程序中达成执行和解协议,对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履行方式予以变更或更改。当事人一方不履行执行和解协议时,即应为对方当事人提供相应的救济途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和解若干问题的规定》关于执行和解协议可诉的规定,既有违一事不再理,也无益于债权人权益的保护。合理的救济方式不仅应当保障当事人个人意愿及其合法权益,更应维护生效法律文书权威性,在此基础上以实现债权,了结纷争。
关键词
执行和解协议
可诉性
一事不再理
分类号
D915.2 [政治法律—诉讼法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效力瑕疵执行和解协议制度的实然缺憾与应然选择--以《关于执行和解若干问题的规定》第16条为中心
被引量:
2
3
作者
刘小砚
机构
西南政法大学法学院
出处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42-150,共9页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迈向制度理性的民事庭审阶段化构造研究”(15XFX012)
重庆市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博士项目“审执分离背景下民事执行争议解决程序研究”(2017BS37)。
文摘
中国当前的效力瑕疵执行和解协议制度,存在权利救济情形过少、权利行使主体单一、权利行使方式不当的现实困境。这一困境是基于立法者忽视执行和解协议天生具备的私法属性,采取债权人中心主义与效率价值优先理念违背了利益衡量理念和多元价值衡平思维。为完善效力瑕疵执行和解协议制度,在理念上,应以比例原则与效率与公正衡平原则指导制度安排和司法适用。在具体规则上,应修正将执行和解协议与民事合同完全等同的制度设计:在权利救济情形层面,划定除显失公平外的所有实体法效力瑕疵为权利救济情形;在权利行使主体层面,根据实体法效力瑕疵类型重新界分权利行使主体;在权利行使方式层面,增设执行完毕后当事人权利实现的诉讼程序。
关键词
执行
和解
执行和解协议
效力瑕疵
执行和解协议
意思自治
Keywords
conciliation of execution
settlement agreement
defective execution of settlement agreement
party autonomy
分类号
DF72 [政治法律—诉讼法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我国执行和解协议救济机制的完善
被引量:
9
4
作者
孔金萍
机构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法学院
出处
《甘肃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62-167,共6页
基金
2014年中国教育部第48批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执行和解协议的救济机制研究"(教外司留[2014]1685)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2015年校级青年教师学术创新支持计划项目"一审判决与二审诉外和解协议的效力冲突研究--兼评最高人民法院2号指导案例"(182070208)的阶段性成果
文摘
我国立法和司法实务对执行和解协议的救济机制存在差异。《民事诉讼法》第230条第2款规定了可以申请恢复执行原生效法律文书的条件,但我国司法实务却一般将其处理为只能申请恢复执行原生效法律文书。后者的处理直接导致了违约不必付出代价的后果。对此,应当按照立法思路完善救济机制:第一,债务人违约时,不管原生效法律文书的申请执行期间是否届满都赋予债权人以选择权--申请恢复执行原生效法律文书或者基于执行和解协议提起新诉;同时允许执行法官主持下达成的执行和解通过司法确认程序赋予和解协议以强制执行力。第二,构建债务人异议之诉制度。第三,延长申请执行期间。
关键词
执行和解协议
私法自治
既判力
债务人异议之诉
申请
执行
期间
分类号
D915.2 [政治法律—诉讼法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达成协议之后违约 转移款项构成犯罪
5
出处
《农家致富》
2022年第17期49-49,共1页
文摘
【案例】某区人民法院对某工程机械公司诉宋某买卖合同纠纷一案做出民事判决,判令宋某给付车款、违约金、车辆使用费等费用共计36.5万元。判决生效后,宋某未如期履行法定义务。经法院调解,双方达成执行和解协议,但宋某却暗中以转账、提现的方式将账户内的171万元征地补偿款悄悄转移,致使法院判决无法执行。
关键词
法院调解
民事判决
工程机械公司
征地补偿款
买卖合同纠纷
执行和解协议
法定义务
法院判决
分类号
D920.5 [政治法律—法学]
D924.3 [政治法律—刑法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论执行和解协议之执行力
李科
《政治与法律》
CSSCI
北大核心
2008
1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执行和解协议可诉性探析
占善刚
张习华
《社会科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效力瑕疵执行和解协议制度的实然缺憾与应然选择--以《关于执行和解若干问题的规定》第16条为中心
刘小砚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论我国执行和解协议救济机制的完善
孔金萍
《甘肃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7
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达成协议之后违约 转移款项构成犯罪
《农家致富》
2022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