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生与死的距离——论死刑立即执行判决交付执行时间的法律缺陷与改革 被引量:6
1
作者 陈妍茹 《法治研究》 2015年第2期82-88,共7页
我国死刑立即执行判决经最高人民法院死刑复核程序核准之后,必须在7日之内交付执行。死刑执行作为罪犯生与死之前的最后一道关口,法律设置的交付执行时间过于短暂,不足以保障司法机关纠错,也未给予死刑案件被告人充分的救济时间,是引发... 我国死刑立即执行判决经最高人民法院死刑复核程序核准之后,必须在7日之内交付执行。死刑执行作为罪犯生与死之前的最后一道关口,法律设置的交付执行时间过于短暂,不足以保障司法机关纠错,也未给予死刑案件被告人充分的救济时间,是引发冤假错案发生的因素之一。本文从分析死刑立即执行判决交付执行时间的立法理念入手,着重分析了现行法律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延长死刑判决交付执行时间和完善相关法律规定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死刑立即执行判决 交付执行时间 死刑变更 执行监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的缺陷及救济措施 被引量:4
2
作者 王立莹 王伟良 《政治与法律》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6期62-63,共2页
关键词 拒不执行判决 裁定罪 救济措施 生效法律文书 执行 民事调解书 情节严重 人民法院 执行能力 法院判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拒不执行判决、裁定案应作为公诉案件
3
作者 刘宁书 《现代法学》 1986年第2期69-70,共2页
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的规定是为了维护法律的严肃性和国家、集体、个人的合法权益,保障各项法律的真正实施。按照有关规定,拒不执行判决、裁定案由人民法院直接受理。但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侵犯的客体是人民法院的决定,这类案件划入刑... 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的规定是为了维护法律的严肃性和国家、集体、个人的合法权益,保障各项法律的真正实施。按照有关规定,拒不执行判决、裁定案由人民法院直接受理。但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侵犯的客体是人民法院的决定,这类案件划入刑事自诉案件的范围本身就不妥当。如果以人民法院作原告,就会造成法院自诉自审自判的情况,当然就更不妥当。刑事诉讼是通过严格科学的制衡来保障刑法实施的,如整个诉讼过程只有人民法院和被告参加,则难以达到制衡。在这种情况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 人民法院 公诉案件 刑事自诉案件 刑事诉讼 当事人 被告人 法律 合法权益 人民检察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如何处理抗拒执行判决的案件?
4
作者 徐忠建 《现代法学》 1982年第2期59-60,共2页
按照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和公安部关于执行刑事诉讼法规定的案件管辖范围的通知,拒不执行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的刑事案件,应该由人民法院直接受理。但人民法院在受理时却存在着谁是原告人以及如何审理等问题... 按照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和公安部关于执行刑事诉讼法规定的案件管辖范围的通知,拒不执行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的刑事案件,应该由人民法院直接受理。但人民法院在受理时却存在着谁是原告人以及如何审理等问题。本文想就这些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和意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最高人民法院 拒不执行判决 民事案件 公安机关 原告人 提起公诉 管辖范围 最高人民检察院 法律效力 刑事案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抗拒执行判决、裁定案管辖的探讨
5
作者 易萍 《政法论丛》 CSSCI 1992年第1期15-17,共3页
1979年12月15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执行刑事诉讼法规定的案件管辖范围的通知》,把抗拒执行判决、裁定案作为刑事诉讼第13条第1款中规定的“其他不需要侦查的轻微刑事案件”由人民法院直接受理。笔者认为,... 1979年12月15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执行刑事诉讼法规定的案件管辖范围的通知》,把抗拒执行判决、裁定案作为刑事诉讼第13条第1款中规定的“其他不需要侦查的轻微刑事案件”由人民法院直接受理。笔者认为,这种案件由人民法院直接受理,不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中,都是有问题的,因而有必要加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执行判决 管辖范围 抗拒 定案 最高人民法院 轻微刑事案件 最高人民检察院 刑事诉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行政履行判决执行制度的构建——以“实质化解行政争议”为视角
6
作者 张丽同 孙彬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1期181-190,共10页
行政履行判决是行政诉讼执行的主要执行依据类型,行政履行判决执行案件具有自身的特点和问题。行政诉讼执行实质化解行政争议的标准应不同于行政诉讼实质化解行政争议的标准。行政诉讼执行应成为实质化解行政争议的重要途径,但由于多种... 行政履行判决是行政诉讼执行的主要执行依据类型,行政履行判决执行案件具有自身的特点和问题。行政诉讼执行实质化解行政争议的标准应不同于行政诉讼实质化解行政争议的标准。行政诉讼执行应成为实质化解行政争议的重要途径,但由于多种内外部因素共同作用导致其在该方面的作用未能充分释放。在行政诉讼执行中,行政判决拘束力、行政行为公定力以及强制执行权的执行力发生冲突,需要合理解释、安排,让“执行权在执行依据范围内有限介入行政权”,使执行权、审判权与行政权在执行程序中有序衔接。行政诉讼执行的机制构建应坚持“实质化解行政争议”的价值取向,明确行政诉讼执行制度和规则体系,确定行政诉讼执行完毕的标准和救济规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政诉讼执行 行政履行判决执行 实质化解行政争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刑诉法应增加承认与执行外国判决的制度 被引量:16
7
作者 黄风 《现代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35-141,共7页
我国从1997年开始与外国开展被判刑人移管合作并缔结专门的双边条约以及近几年加入《联合国打击跨国有组织犯罪公约》和《联合国反腐败公约》以来,承认与执行外国刑事判决已成为我国在一定条件应当履行的国际义务,我国《刑事诉讼法》在... 我国从1997年开始与外国开展被判刑人移管合作并缔结专门的双边条约以及近几年加入《联合国打击跨国有组织犯罪公约》和《联合国反腐败公约》以来,承认与执行外国刑事判决已成为我国在一定条件应当履行的国际义务,我国《刑事诉讼法》在修订时应考虑尽快建立承认与执行外国刑事判决的制度,并为此确认“国际条约规范优先适用”、“一事不再理”等基本原则,同时确定与此相关的条件、程序等基本规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执行外国刑事判决 被判刑人移管 一事不再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承认与执行外国判决中的互惠原则:困境与破解 被引量:7
8
作者 马明飞 蔡斯扬 《政治与法律》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21-134,共14页
互惠原则作为外国判决承认与执行领域的一项基本制度,有其存在的必要性。虽然目前世界范围内取消互惠原则的条件与时机尚未成熟,但对其不当运用会导致报复主义和判决流通不畅,最终阻碍跨国民商事交往的发展,因此各国逐渐对互惠原则进行... 互惠原则作为外国判决承认与执行领域的一项基本制度,有其存在的必要性。虽然目前世界范围内取消互惠原则的条件与时机尚未成熟,但对其不当运用会导致报复主义和判决流通不畅,最终阻碍跨国民商事交往的发展,因此各国逐渐对互惠原则进行限制或软化适用。我国在认定互惠关系上长期采用事实互惠方法,形成了判决承认与执行领域的国际合作困局。特殊国情作用下的保守立场、立法定位模糊与条款缺失、司法惯性与协调机制匮乏,是造成我国难以推行宽松化互惠制度的深层原因。立足国内法治环境选择改进互惠原则的适用方式,立法层面上应在我国民事诉讼法体系内对法律规定进行修改,以被申请人承担举证责任为核心定位,并补足其他程序条件设置和例外规定;司法层面上应出台统一的司法解释,并辅之以逐级上报制度、裁判文书说理义务、发布指导性案例;在配套机制方面,应建立外事部门沟通联络制度、外国判决数据系统与国别清单制度,以保障互惠原则软化适用的顺利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判决承认与执行 互惠原则 事实互惠 外国判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有限承认与执行外国惩罚性赔偿判决的理论基础与实施路径 被引量:8
9
作者 许凯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38-145,共8页
由于两大法系传统上对惩罚性赔偿制度的不同认识,带有惩罚性赔偿的外国判决一直以来受到大陆法系国家公共秩序的抵制,其背后既有对判决私法属性的质疑,更有来自损害赔偿基本原则的冲突。但晚近以来,随着各国民事实体法对惩罚性赔偿制度... 由于两大法系传统上对惩罚性赔偿制度的不同认识,带有惩罚性赔偿的外国判决一直以来受到大陆法系国家公共秩序的抵制,其背后既有对判决私法属性的质疑,更有来自损害赔偿基本原则的冲突。但晚近以来,随着各国民事实体法对惩罚性赔偿制度的纳入以及损害赔偿法中对补偿性原则的放松,外国惩罚性赔偿判决开始得到各国司法实践的有限认可。当然,为了防范高额惩罚性赔偿对内国法制的冲击,外国惩罚性赔偿判决的数额仍不得违背承认地国家实体法上的比例原则。有鉴于此,未来我国的涉外司法实践应当充分顺应这种有限度承认与执行外国惩罚性赔偿判决的趋势,具体应以我国国内惩罚性赔偿规则的变动为导向,并将其贯穿于外国惩罚性赔偿判决的识别、适用范围以及数额限制三大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惩罚性赔偿 判决承认与执行 公共秩序保留 有限认可 实体法导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球治理视域下民商事判决的承认与执行 被引量:7
10
作者 黄志慧 《现代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97-208,共12页
当前,国际社会对多边主义的国际民商事秩序需求日盛,亟待聚焦国际社会共同利益的维护,并以全球治理为视域考察民商事判决承认与执行问题。民商事争议的全球治理对民商事判决承认与执行在利益权衡、司法互信和监管功能方面均提出了要求... 当前,国际社会对多边主义的国际民商事秩序需求日盛,亟待聚焦国际社会共同利益的维护,并以全球治理为视域考察民商事判决承认与执行问题。民商事争议的全球治理对民商事判决承认与执行在利益权衡、司法互信和监管功能方面均提出了要求。在民商事判决承认与执行问题上积极回应上述要求,不仅有助于融合民商事判决跨国流动中存在的特殊主义国际私法与普遍主义国际私法之立场对立,也能够指引民商事判决承认与执行制度的规范革新。全球治理视域下民商事判决承认与执行制度的规范革新,应构建平衡国际社会共同利益与国家利益的规范体系,建立提升司法互信制度化的规范体系,确立蕴含监管功能的公共秩序规范,以此为我国在国际民商事领域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制度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判决承认与执行 全球治理 国际社会共同利益 司法互信 人类命运共同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国家间判决承认与执行中的主权原则基础 被引量:1
11
作者 宣增益 《政治与法律》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97-104,共8页
国家间判决承认与执行中的根本问题,自始就以各种形式困扰国家的是主权问题。几个世纪以来",礼让"一词一直出现在冲突法的著作中,作为表达这样一种理念的简捷方式,即国家,在和平共处与和谐关系的利益驱动下,应相互表示出遵从... 国家间判决承认与执行中的根本问题,自始就以各种形式困扰国家的是主权问题。几个世纪以来",礼让"一词一直出现在冲突法的著作中,作为表达这样一种理念的简捷方式,即国家,在和平共处与和谐关系的利益驱动下,应相互表示出遵从和尊重。归纳国际私法对该根本问题所使用的方法,一般认为有三种:单边主义方法、多边主义方法和实体方法。这三个方法都体现出对主权的不同认可,对判决承认与执行有着不同的影响。随着经济市场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和伴随着跨国调整策略的改变,传统的国际私法的基本原则受到质疑。反映在国家间判决承认与执行领域,这就意味着,判决的承认与执行再也不能完全依赖于被申请国的主权意志。在全球化背景之下,国际社会在解决国家间判决承认与执行问题时不得不站在一个全新的视角上来考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权 判决承认与执行 单边主义 双边主义 实体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台湾地区承认和执行大陆民商事判决中的既判力问题 被引量:2
12
作者 乔慧娟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21-26,共6页
两岸人民关系条例规定台湾承认与执行内地法院判决的条件只有公共秩序保留和互惠对等。但在浙纺公司诉长荣公司案中,台湾最高法院以大陆法院判决没有既判力为由拒绝承认和执行。这种做法是两岸判决承认与执行制度的倒退。台湾法院应抛... 两岸人民关系条例规定台湾承认与执行内地法院判决的条件只有公共秩序保留和互惠对等。但在浙纺公司诉长荣公司案中,台湾最高法院以大陆法院判决没有既判力为由拒绝承认和执行。这种做法是两岸判决承认与执行制度的倒退。台湾法院应抛弃政治对立和地方保护主义,认可经台湾承认的大陆法院判决具有既判力,并不应再对大陆法院判决进行实体审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判决的承认与执行 既判力 台湾地区与大陆地区人民关系条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欧盟成员国民商事判决承认与执行制度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帅颖 《理论与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141-143,共3页
《布鲁塞尔条例》作为欧盟国际民商事诉讼程序统一化的最高成果,对促进欧盟成员国之间判决的相互承认与执行发挥着积极的作用。通过对德国各级法院司法实践的考察,可以看到《布鲁塞尔条例》在欧盟各成员国得到了有效的运作,其功能和效... 《布鲁塞尔条例》作为欧盟国际民商事诉讼程序统一化的最高成果,对促进欧盟成员国之间判决的相互承认与执行发挥着积极的作用。通过对德国各级法院司法实践的考察,可以看到《布鲁塞尔条例》在欧盟各成员国得到了有效的运作,其功能和效率得到了充分发挥,成员国之间的判决在欧盟领域内自由流动的目标正逐步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判决的承认与执行 欧盟 布鲁塞尔条例 国际民事诉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拒不执行法院判决、裁定罪两议
14
作者 朱向红 《现代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2年第2期23-25,共3页
一、关于“拒罪”的成立我国刑法第157条规定:“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国家工作人员依法执行职务的,或者拒不执行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罚金或者剥夺政治权利。”这就明文规定了拒不执行法... 一、关于“拒罪”的成立我国刑法第157条规定:“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国家工作人员依法执行职务的,或者拒不执行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罚金或者剥夺政治权利。”这就明文规定了拒不执行法院判决、裁定罪(下称“拒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民法院 法院判决 国家工作人员 裁定罪 法律效力 拒不执行判决 执行 行为人 暴力 我国刑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国法院惩罚性赔偿判决的承认与执行 被引量:15
15
作者 杨栋 《政治与法律》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5期39-43,共5页
本文在对惩罚性赔偿的历史发展和性质进行回顾和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对案例的分析,探讨了外国法院惩罚性赔偿判决在大陆法系国家的承认与执行,并对我国人民法院处理这个问题提出了若干建议。
关键词 惩罚性赔偿 判决的承认与执行 外国法院判决 赔偿制度 承认和执行 赔偿金 侵权行为法 民事赔偿 大陆法系国家 精神损害赔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地与澳门、香港相互认可和执行民商事判决安排的比较及评析
16
作者 于志宏 《太平洋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6-12,共7页
内地与澳门、香港分别达成的相互认可和执行民商事判决的两个安排,是中国区际私法领域的重大成就。两个安排在适用范围、相互认可和执行的条件、程序以及草拟草案时依据的参照模式等方面有所不同。目前采取的安排模式是内地与特区的一... 内地与澳门、香港分别达成的相互认可和执行民商事判决的两个安排,是中国区际私法领域的重大成就。两个安排在适用范围、相互认可和执行的条件、程序以及草拟草案时依据的参照模式等方面有所不同。目前采取的安排模式是内地与特区的一大创造,是在"一国两制"下内地与特区司法运作的新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港 澳门 安排 法域 区际判决承认与执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欧共体法院对公共秩序规则的解释——基于判决承认与执行的视角
17
作者 肖永平 朱磊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85-89,共5页
为了深入分析欧盟在民商事判决承认与执行中对公共秩序规则采取的态度,应用案例分析的方法,研究了欧共体法院对该规则进行解释的克霍姆巴赫案,认为欧共体法院和欧盟各成员国共同确定公共秩序的内容。欧共体法院采用目的解释的原则和严... 为了深入分析欧盟在民商事判决承认与执行中对公共秩序规则采取的态度,应用案例分析的方法,研究了欧共体法院对该规则进行解释的克霍姆巴赫案,认为欧共体法院和欧盟各成员国共同确定公共秩序的内容。欧共体法院采用目的解释的原则和严格解释的方法,确定须有对《欧洲人权公约》的违反达到了不可接受的程度才可援引公共秩序规则,各成员国法院在该界限范围内确定公共秩序的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鲁塞尔公约》 判决的承认与执行 公共秩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欧盟成员国法院民商事判决在德国的承认与执行
18
作者 帅颖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604-608,共5页
《布鲁塞尔条例》实施以来,德国一直以充分尊重其它欧盟成员国法院判决为基本原则,建立了简单、快速的自动承认与执行程序,并且对拒绝承认条件的适用予以严格限制,使欧盟促进民商事判决自由流动的目标在司法实践中得到贯彻。
关键词 判决的承认与执行 欧盟 布鲁塞尔条例 国际民事诉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香港和内地民商事判决承认与执行问题解决的观念重构 被引量:1
19
作者 于志宏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76-81,共6页
香港执行外地民商事判决法律制度来源于英国,香港回归祖国后,香港法律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的一部分,完全纳入中国法律体系当中。在宪法统帅下,全国法律应和谐一致,避免和消除冲突。内地与香港实施CEPA协议,加速了地区经济一体化进程... 香港执行外地民商事判决法律制度来源于英国,香港回归祖国后,香港法律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的一部分,完全纳入中国法律体系当中。在宪法统帅下,全国法律应和谐一致,避免和消除冲突。内地与香港实施CEPA协议,加速了地区经济一体化进程,客观上要求实现判决自由流动问题。我们应站在更高更远角度,并具有创新精神,加强思考和探索两地区际判决承认与执行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权 法律体系 判决自由流动 区际判决承认与执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知识产权争议解决的国际协同治理——以判决的承认与执行为视角 被引量:3
20
作者 李沐子 《重庆社会科学》 CSSCI 2021年第11期53-65,共13页
经济全球化促进了知识产权的跨境流通,也导致涉外知识产权争议越发复杂与频发。涉外知识产权纠纷案件经常会产生判决的承认与执行的问题。要妥善解决争议,特别是促进判决在相应国家的承认与执行,一个重要的途径就是加强知识产权争议解... 经济全球化促进了知识产权的跨境流通,也导致涉外知识产权争议越发复杂与频发。涉外知识产权纠纷案件经常会产生判决的承认与执行的问题。要妥善解决争议,特别是促进判决在相应国家的承认与执行,一个重要的途径就是加强知识产权争议解决的国际协同治理。但国际协同治理的进路艰难,且存在诸多困境。我国应该积极探索知识产权国际协同治理的路径,寻求加入国际主流规则体系实现自身诉求,适当转变判决承认与执行中的互惠原则弥补条约层面的缺失,开展多层次的国际合作,探索非政府组织参与的治理模式,引领知识产权争议解决的国际协同治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产权保护 争端解决 判决承认与执行 民商事司法合作 海牙判决项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