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扣式锂离子蓄电池的制备及性能
1
作者 崔明 南俊民 +2 位作者 杨敏杰 左晓希 薛建军 《电源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637-640,共4页
结合对电池极群组结构和电解液组成的研究,制备出了4种扣式锂离子蓄电池。在电池组装过程中,电池极群组采用叠片组装结构,提升了电池的放电容量并改善了电池的放电性能。使用加有1%(体积百分比)碳酸亚乙烯酯(VC)或1%(质量百分比)N,N-二... 结合对电池极群组结构和电解液组成的研究,制备出了4种扣式锂离子蓄电池。在电池组装过程中,电池极群组采用叠片组装结构,提升了电池的放电容量并改善了电池的放电性能。使用加有1%(体积百分比)碳酸亚乙烯酯(VC)或1%(质量百分比)N,N-二甲基-二硫代甲酰胺丙磺酸钠(DPS)的电解液,可使电池封口化成时的厚度减少30%以上,有效地解决了电池厚度超标问题。加入VC同时也可提高电池的容量和循环寿命。此外,在电液中添加5%(质量百分比)的联苯或2%(体积百分比)的三乙胺后,可改善电池的过充性能。以所制备的扣式2016锂离子蓄电池为例,经过上述改进,电池的放电容量达到30mAh,0.5C充放电循环500次后容量为初始容量的8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扣式锂离子蓄电池 极群组结构 功能添加剂 电化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提高扣式锂离子蓄电池容量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翁二娣 张超明 +2 位作者 谢远军 陈惠儿 黄志成 《电源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426-427,433,共3页
锂离子蓄电池正、负极制造的传统工艺是将正、负极活性物质分别与导电剂和粘结剂混合 ,并高速搅拌成浆涂布在铝箔和铜箔上。这种工艺制造的扣式电池容量较小 ,不能满足高速发展的电子产品对电池高容量的要求。为了提高扣式锂离子蓄电池... 锂离子蓄电池正、负极制造的传统工艺是将正、负极活性物质分别与导电剂和粘结剂混合 ,并高速搅拌成浆涂布在铝箔和铜箔上。这种工艺制造的扣式电池容量较小 ,不能满足高速发展的电子产品对电池高容量的要求。为了提高扣式锂离子蓄电池的容量和功率 ,对电池的正、负极制造及装配工艺进行了研究。结论是用压膜法代替涂布法制造正、负极片的工艺 ,可增大极片的密度和比能量 ,用迭层法制造极组装配电池 ,对提高电池的容量有明显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扣式锂离子蓄电池 压膜法 迭层法 电池容量 正极 负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