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户籍制度对农村劳动力流动趋势的影响分析——基于改进的托达罗模型 被引量:9
1
作者 李富有 郭小叶 王博峰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52-159,共8页
户籍制度对劳动力流动的影响一直是我国学者研究的重点。劳动力流动过程可分为两个过程和一个过渡时期,通过在托达罗模型中引入户籍制度因素,并将预期收入改进为预期效用构建我国户籍制度与劳动力流动规模的计量模型,运用1991—2011年... 户籍制度对劳动力流动的影响一直是我国学者研究的重点。劳动力流动过程可分为两个过程和一个过渡时期,通过在托达罗模型中引入户籍制度因素,并将预期收入改进为预期效用构建我国户籍制度与劳动力流动规模的计量模型,运用1991—2011年相关数据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户籍制度在两个过程中分别发挥着相反的作用。在第一个过程中,户籍制度的作用主要表现为城乡间实际收入的差距推动农村人口流向城市;但是在第二个过程中,由于权益福利的限制及城市二元劳动力市场的存在,户籍制度的作用主要表现为城乡间生活成本的巨大差距阻碍农村劳动力进入城市并成为真正的产业工人。因此,户籍制度改革措施需要区分具体阶段,同时需要土地、财税以及金融体制的联动改革以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户籍制度 劳动力流动 托达罗模型 预期效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刘易斯模型与托达罗模型的否定之否定——城市化战略的理论回顾与现实思考 被引量:19
2
作者 王学真 郭剑雄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77-80,共4页
城市化是刘易斯二元经济发展理论的基本政策含义。否定刘易斯模型的托达罗模型导致了农业发展低水平均衡、经济增长低效率和经济结构低级化等消极后果。走出托达罗困境的可行选择 ,是经过修正和补充的刘易斯模型的复归。伴随着发展中国... 城市化是刘易斯二元经济发展理论的基本政策含义。否定刘易斯模型的托达罗模型导致了农业发展低水平均衡、经济增长低效率和经济结构低级化等消极后果。走出托达罗困境的可行选择 ,是经过修正和补充的刘易斯模型的复归。伴随着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战略重点的转换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刘易斯模型 托达罗模型 城市化 农业发展 发展中国家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博弈分析——对托达罗模型在我国的适用性研究 被引量:16
3
作者 危丽 杨先斌 《经济问题》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34-37,共4页
托达罗模型是在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许多发展中国家出现严重的城市失业现象的背景下产生的,是对刘易斯二元经济发展模型的否定,对发展中国家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现实具备一定的解释力。运用博弈论的研究方法,根据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 托达罗模型是在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许多发展中国家出现严重的城市失业现象的背景下产生的,是对刘易斯二元经济发展模型的否定,对发展中国家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现实具备一定的解释力。运用博弈论的研究方法,根据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实际情况,从低素质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差别素质农村劳动力转移两个角度对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对托达罗模型在我国的适用性作了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托达罗模型 农村劳动力转移 博弈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托达罗模型前提、变量及政策含义的新思考 被引量:13
4
作者 衣光春 徐蔚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2004年第4期36-40,共5页
本文在中国二元制度的背景下,建立了一个在前提、变量及政策主张诸方面不同于托达罗人口流动模型的中国农村劳动力流动模型,指出在中国特殊的制度背景下影响农民作出外出务工决策的主要因素是其流入城市的净收益现值,并对决定这一现值... 本文在中国二元制度的背景下,建立了一个在前提、变量及政策主张诸方面不同于托达罗人口流动模型的中国农村劳动力流动模型,指出在中国特殊的制度背景下影响农民作出外出务工决策的主要因素是其流入城市的净收益现值,并对决定这一现值的各变量进行了考察。作者认为二元的经济和社会体制限制了农民的外出,降低了农民的流动和迁移意愿。最后作者就此提出了短期内促进农民工流动和长期内保证农民迁移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元制度 中国 劳动力流动 托达罗模型 劳动力市场 户籍制度 社会保障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托达罗模型的基层医疗机构卫生人才短缺问题分析 被引量:4
5
作者 程蕾 张玉英 李华 《中国医院管理》 2013年第7期57-59,共3页
根据托达罗模型的基本理论,影响人口流动的关键因素是城乡预期收入差异,预期收入取决于实际收入水平和就业率。对托达罗模型进行扩展,对影响卫生人才迁移决策的变量进行补充,提出要吸引卫生人才服务基层,除了必须提高基层的工资、福利... 根据托达罗模型的基本理论,影响人口流动的关键因素是城乡预期收入差异,预期收入取决于实际收入水平和就业率。对托达罗模型进行扩展,对影响卫生人才迁移决策的变量进行补充,提出要吸引卫生人才服务基层,除了必须提高基层的工资、福利水平外,还要改善基层的工作环境、拓展基层卫生人才的上升空间,这样才能有效地缩小基层与城市医疗机构的预期收入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层医疗机构 人才短缺 托达罗模型 预期收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乡预期收入差距对农村人口迁移的影响——基于托达罗模型 被引量:6
6
作者 吴忠涛 张丹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74-79,共6页
基于托达罗人口迁移模型,针对城乡预期收入差距对农村人口迁移影响的问题进行了实证研究。分别计算和分析了城乡预期收入差距和农村人口迁移,发现城乡间巨大的收入差距是农村劳动力进城寻求更高的生活水平的强大动力;并对城乡预期收入... 基于托达罗人口迁移模型,针对城乡预期收入差距对农村人口迁移影响的问题进行了实证研究。分别计算和分析了城乡预期收入差距和农村人口迁移,发现城乡间巨大的收入差距是农村劳动力进城寻求更高的生活水平的强大动力;并对城乡预期收入差距和农村人口迁移的时间序列数据进行了回归分析,实证结果表明:城乡预期收入差距对农村迁移人口数量的回归结果为正且显著,说明城乡预期收入差距是推动农村人口迁移的重要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乡预期收入差距 农村人口迁移 托达罗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保统筹层次过低对农村劳动力流动的影响——基于扩展的托达罗模型的解释 被引量:11
7
作者 段亚伟 《财贸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42-49,共8页
引入企业和个人承担的社保费用,并基于扩展后的托达罗模型研究2002—2012年我国城镇化进程中低统筹层次的社保制度对农村劳动力流动行为的影响。结果发现,社保统筹层次过低的现状会直接影响到各地区的就业概率,进而影响到农村劳动力的流... 引入企业和个人承担的社保费用,并基于扩展后的托达罗模型研究2002—2012年我国城镇化进程中低统筹层次的社保制度对农村劳动力流动行为的影响。结果发现,社保统筹层次过低的现状会直接影响到各地区的就业概率,进而影响到农村劳动力的流向,带来人口过度集中于东部地区的现象,不利于区域均衡发展。为推动劳动力的有序流动和合理分布,应尽快提高社保统筹层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托达罗模型 社会保障 人口流动 就业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外贸生产企业外来工报酬水平设计——基于效率工资和托达罗模型的一种改进 被引量:2
8
作者 万晓兰 林存文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3期41-45,共5页
以效率工资理论作为分析框架,通过改进现有的模型,建立对农民工有激励作用的工资水平的理论模式,以此为指导决定民工工资水平,克服我国目前存在的"民工荒"现象。
关键词 外贸生产企业 外来工报酬 效率工资 托达罗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托达罗模型的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时间分析 被引量:4
9
作者 薛蒙林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98-101,共4页
在我国工业化过程中,劳动者的劳动方式在时间与空间两方面发生变化是产业结构转换的原动力。加快我国农村劳动力人口向非农产业的转移,是实现我国产业结构转换进而实现工业化的重要环节,因此,对我国农村劳动的转移进行研究具有尤为突出... 在我国工业化过程中,劳动者的劳动方式在时间与空间两方面发生变化是产业结构转换的原动力。加快我国农村劳动力人口向非农产业的转移,是实现我国产业结构转换进而实现工业化的重要环节,因此,对我国农村劳动的转移进行研究具有尤为突出的现实意义。通过对劳动力转移时间维度的分析,探讨了影响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规模与速度的因素。在建立一个更加符合实际的劳动力转移模型之后,运用新古典主义和结构主义的分析方法,考察了全国统一开放的劳动力市场得以建立的最主要的障碍——户籍制度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影响,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劳动力 转移 时间分析 托达罗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由托达罗模型引发的对中国农业劳动力转移的思考 被引量:4
10
作者 赵立新 《商业研究》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8期145-148,共4页
作为农业大国的中国要实现现代化就必须加速农业劳动力的转移。托达罗人口流迁模型,剖析了中国农业劳动力转移的方式和相关问题,认为经济因素仍然是推动农业劳动力转移的主要因素;浅层次、多渠道、多样化、渐进性是中国农业劳动力转移... 作为农业大国的中国要实现现代化就必须加速农业劳动力的转移。托达罗人口流迁模型,剖析了中国农业劳动力转移的方式和相关问题,认为经济因素仍然是推动农业劳动力转移的主要因素;浅层次、多渠道、多样化、渐进性是中国农业劳动力转移的突出特点;农民工进城对城市工人就业并不产生多大消极影响,相反还会增加城市就业机会;为了促进农业劳动力的持续、健康转移,必须重视农业发展,有效改善农民教育模式,积极发展农村职业技术教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托达罗模型 农业劳动力 转移 思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托达罗模型的修正与“民工荒”现象分析 被引量:4
11
作者 张杰飞 《企业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122-124,共3页
农村劳动力转移是我国社会经济领域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本文根据我国客观实际对托达罗模型进行修正,并用以分析"民工荒"现象,认为其产生的原因除农民工工资下降和务农收入提高外,农民工工资兑付风险、心理成本和信息成本偏... 农村劳动力转移是我国社会经济领域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本文根据我国客观实际对托达罗模型进行修正,并用以分析"民工荒"现象,认为其产生的原因除农民工工资下降和务农收入提高外,农民工工资兑付风险、心理成本和信息成本偏高也是引发的重要原因,进而在此基础上提出加大劳动执法力度,降低工资兑付风险;完善劳动力市场服务体系,减少信息成本等相应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托达罗模型 “民工荒” 修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托达罗模型中城市就业概率的修正 被引量:3
12
作者 卢向虎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S期23-23,共1页
关键词 托达罗模型 就业概率 城市 农村劳动力 城乡居民 收入差距 人口迁移 城乡收人差距 行为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经济学理论与实证——基于托达罗模型的一个分析框架 被引量:3
13
作者 曾福生 《经济与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58-62,共5页
通过实证分析发现,选择外出劳动力占本村总人口的比例作为“人口流动规模”的一个替代变量,外出劳动力预期收入差距、劳动者平均受教育年限、本村非农收入占农户总收入的比重和人均政府投资总额四个因素对农村人口流动都有显著影响,但... 通过实证分析发现,选择外出劳动力占本村总人口的比例作为“人口流动规模”的一个替代变量,外出劳动力预期收入差距、劳动者平均受教育年限、本村非农收入占农户总收入的比重和人均政府投资总额四个因素对农村人口流动都有显著影响,但是劳动者平均受教育年限的系数为负,与托达罗模型的政策含义具有相反的意义。笔者对八位“革命前辈”故乡村的调查发现,由于受政治“名人”效应的影响,样本村庄人均政府投资总额对人口流动规模的影响非常显著。因此,“革命前辈”故乡村充分合理地利用这种政治资源,以促进当地社会土义新农村建设,具有非常重要的政策层面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托达罗模型 农村人口流动 政治资源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基于托达罗模型的修正与反思 被引量:1
14
作者 王必达 卿陶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4年第4期155-162,共8页
在托达罗模型和周天勇修正模型的基础上,通过分析城市发展过程中实际失业人数和失业率这两个关键变量的变化规律,得到以下结论:工资的上升会加重城市失业;劳动力转移成本的下降会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城市失业率随城市就业部... 在托达罗模型和周天勇修正模型的基础上,通过分析城市发展过程中实际失业人数和失业率这两个关键变量的变化规律,得到以下结论:工资的上升会加重城市失业;劳动力转移成本的下降会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城市失业率随城市就业部门的扩大而下降,城市实际失业人数在最大失业人数点之前随城市就业部门的扩大而增加,在最大失业人数点之后随城市就业部门的扩大而下降,城市就业部门的扩大能够内生地解决城市失业问题。因此,只有统筹城乡发展,实现城乡一体化,才能实现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顺利转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托达罗模型 实际失业人数 失业率 统筹城乡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托达罗模型修正的城市化进程再认识
15
作者 黄天柱 王飞 余啸 《商业时代》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3期22-23,共2页
我国在城市化践行进程中摸索发现托达罗模型存在着诸多方面的缺陷和不足,本文通过简要介绍托达罗模型并对其缺陷进行分析论证,研究发现我国城市化进程中该模型凸显的缺陷,即户籍制度、就业政策以及土地制度等对农村经济和农民群体没有... 我国在城市化践行进程中摸索发现托达罗模型存在着诸多方面的缺陷和不足,本文通过简要介绍托达罗模型并对其缺陷进行分析论证,研究发现我国城市化进程中该模型凸显的缺陷,即户籍制度、就业政策以及土地制度等对农村经济和农民群体没有起到促进作用,在此基础上,根据国情、结合"十二五"规划要求,提出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加强社会基础保障和调整完善产业结构等政策建议,对我国全局性的稳步推进城市化进程具有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托达罗模型反城市化就业劳动力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托达罗模型拓展与修正:以南京市迁移流动人口为例 被引量:7
16
作者 龚志冬 黄健元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33-36,共4页
文章在拓展模型适用范围、识别人口迁移流动中存在的其他成本以及界定人口迁移流动行为的理性属性基础上修正托达罗模型;以南京市迁移流动人口为例,对修正后的托达罗模型进行实证检验。
关键词 托达罗模型 人口迁移流动 预期收入差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托达罗模型分析我国人口流动与失业并存的现状 被引量:2
17
作者 邹小菲 《商业研究》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5期132-134,共3页
目前,在我国人口的流动表现为从农村到城市和从城市到城市两大趋势。随着这两种趋势的不断加大产生了失业问题,形成了当前经济发展中的一个新矛盾。运用托达罗模型对这种矛盾进行分析,可找到以大力发展农村经济、改革不合理的教育制度... 目前,在我国人口的流动表现为从农村到城市和从城市到城市两大趋势。随着这两种趋势的不断加大产生了失业问题,形成了当前经济发展中的一个新矛盾。运用托达罗模型对这种矛盾进行分析,可找到以大力发展农村经济、改革不合理的教育制度、出台吸引人才的优惠政策加以解决的办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托达罗模型 预期城乡收入差距 人口流动 失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托达罗模型对中国人口流动的实证简析 被引量:4
18
作者 陈蔚纯 《经济前沿》 2001年第12期39-41,共3页
从1978年到2000年的20年间,中国的劳动力流动从数据上来看主要是农村人口向城市的转移,然而,自1985年以来,中国城市失业率逐年上升,但是这一现象却未能阻止农村劳动力的外流,本文试图根据有关统计数据,用刘易斯与托达罗关于人口流动模... 从1978年到2000年的20年间,中国的劳动力流动从数据上来看主要是农村人口向城市的转移,然而,自1985年以来,中国城市失业率逐年上升,但是这一现象却未能阻止农村劳动力的外流,本文试图根据有关统计数据,用刘易斯与托达罗关于人口流动模型作一简单比较分析,供我们做出更切合实际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人口流动模型 托达罗模型 刘昌斯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否定之否定:刘易斯模型与托达罗模型比较与改进——兼论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政策选择 被引量:6
19
作者 楚永生 王云云 高頔 《南京审计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03-111,共9页
刘易斯模型和托达罗模型为发展中国家劳动力转移提供了两种截然相反的政策选择,究其原因:其一,刘易斯模型是适合于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初期阶段的理论,而托达罗模型是适合于发展中国家城市化特定阶段的理论;其二,刘易斯模型是从宏观经济... 刘易斯模型和托达罗模型为发展中国家劳动力转移提供了两种截然相反的政策选择,究其原因:其一,刘易斯模型是适合于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初期阶段的理论,而托达罗模型是适合于发展中国家城市化特定阶段的理论;其二,刘易斯模型是从宏观经济结构转换视角,分析发展中国家农业部门劳动力向城市现代部门转移的过程,称为“过程论”,而托达罗模型是从微观个体决策视角,分析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的决策行为,称为“决策论”;其三,刘易斯模型侧重点是解决二元经济结构问题,而托达罗模型侧重点是解决城市失业问题。两大理论模型的共同缺陷是在解释农村劳动力转移中没有考虑到发展中国家特殊的国情和制度因素,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复杂性和阶段性。因此,基于中国农村劳动力流动的阶段性,从决策主体的时间、土地产权和户籍制度等变量因素对托达罗模型进行改进,并提出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政策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刘易斯模型 托达罗模型 二元经济理论 劳动力转移 城镇化 剩余劳动力 刘易斯拐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形势下对我国农村劳动力迁移问题的再思考——基于托达罗模型的迁移反应函数的反思
20
作者 马君伟 《农业考古》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219-221,共3页
劳动力从农村流入城市是不可避免的历史趋势。在很多城市里,农村移民的速度已经超过了城市工作岗位的产生速度,超过了城市工业和社会服务的吸收能力。在经历多年的大规模农村移民潮之后,虽然近年来农村劳动力迁移总量在增加,但是增速却... 劳动力从农村流入城市是不可避免的历史趋势。在很多城市里,农村移民的速度已经超过了城市工作岗位的产生速度,超过了城市工业和社会服务的吸收能力。在经历多年的大规模农村移民潮之后,虽然近年来农村劳动力迁移总量在增加,但是增速却呈现放缓的趋势,也出现了一些新问题与新情况。本文结合新形势下我国农村劳动力的迁移现状,对托达罗模型的迁移反应函数进行了反思,并对此提出了对策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劳动力迁移 托达罗模型 迁移反应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