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我国婴幼儿托育服务供给:规范基础、模式选择与体系塑造——基于法学视角
1
作者 杨复卫 朱津 《学前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2-22,共11页
我国婴幼儿托育服务供给目的在于减轻家庭养育婴幼儿子女负担。我国婴幼儿托育服务供给的规范基础涵盖了受教育权与国家保护义务条款的自然延伸、婴幼儿托育服务供给政策法律化条件的成熟与地方试点经验的总结。当下,婴幼儿托育服务供... 我国婴幼儿托育服务供给目的在于减轻家庭养育婴幼儿子女负担。我国婴幼儿托育服务供给的规范基础涵盖了受教育权与国家保护义务条款的自然延伸、婴幼儿托育服务供给政策法律化条件的成熟与地方试点经验的总结。当下,婴幼儿托育服务供给立法存在政府主导型、市场主导型与混合多元型三种模式,基于传统家庭伦理、地方试点政策与婴幼儿权益保护三重因素考量,我国应选择混合多元型模式。为此,须对“混合多元型”婴幼儿托育服务供给立法进行体系化塑造。坚持婴幼儿利益最大化供给的设计实现理念塑造;选择“硬法-软法”相结合的研究进路达成方法塑造;明晰“混合多元型”婴幼儿托育服务供给的核心内容促成规则塑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托育服务供给 婴幼儿养 混合多元 法学视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庭式托育服务供给:特点、困境与出路——基于广州市F品牌托育园的调查 被引量:14
2
作者 樊晓娇 陈炜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66-74,共9页
发展以社区为服务半径的托育服务供给是解决幼有所育的有效方式,而家庭式托育服务是社区托育服务的重要实现形式,探讨中国家庭式托育服务的准公共物品属性及其供给方式具有现实意义。我国家庭式托育服务供给经历了从私人自愿供给到自发... 发展以社区为服务半径的托育服务供给是解决幼有所育的有效方式,而家庭式托育服务是社区托育服务的重要实现形式,探讨中国家庭式托育服务的准公共物品属性及其供给方式具有现实意义。我国家庭式托育服务供给经历了从私人自愿供给到自发供给的变迁历程,其具备价格机制下的强排他性、园区拥挤点控制、自建标准等准公共物品特点。目前,家庭式托育服务在注册登记、安全规范、教师建设、外部效应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发展困境。因此,我国家庭式托育服务供给应选择合作供给的路径,明确私人供给托育服务的地位,引导托育服务供给向普惠性质的私人有偿供给转变,加强托育服务规范的政策供给,创造社会协同供给的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婴幼儿照护服务 家庭式服务 托育服务供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需定供”:2024—2050年托育需求与供给规模预测——以上海市为例 被引量:5
3
作者 王雅楠 高传胜 +1 位作者 刘竞龙 《人口与发展》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04-118,共15页
少子化形势客观上要求以需求为导向推动托育服务供给。基于Bootstrapping改进的ARIMA-LSTM模型测算2024—2050年上海市人口规模与出生率,进而考察在动态变化的入托率下幼儿园、托育机构的托育需求与供给规模。结果显示:托位缺口大,且供... 少子化形势客观上要求以需求为导向推动托育服务供给。基于Bootstrapping改进的ARIMA-LSTM模型测算2024—2050年上海市人口规模与出生率,进而考察在动态变化的入托率下幼儿园、托育机构的托育需求与供给规模。结果显示:托位缺口大,且供需缺口经历了“起步-快速增长-稳定回落”过程。起步期(2024—2032年)幼儿园、托育机构的平均供需缺口分别为0.62万、3.58万个,应供给310个幼儿园托班与298所托育机构。快速增长期(2033—2042年)幼儿园、机构的供需缺口为2.42万、10.24万个。在第一阶段的基础上,还需供给900个托班与619所机构。稳定回落期(2043—2050年)幼儿园、机构的供需缺口回落至2.36万、10.94万个。若第二阶段已经补足缺口,则无需再增加供给。学前教育学位的持续释放为幼儿园下设托班提供了基础,但是其师资与财政经费的短缺,以及托育机构规模增长的压力是制约托育服务有效供给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口预测 需求 托育服务供给 机构 学前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