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两种托槽粘接剂的比较实验和研究
被引量:5
- 1
-
-
作者
魏洪涛
曾晨光
刘新
-
机构
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口腔科
解放军
-
出处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03年第2期130-132,共3页
-
文摘
目的 :测定树脂和化学固化型玻璃离子托槽粘接剂的抗剪切粘接强度。方法 :10 0颗离体双尖牙被随机分成两组 ,每组又按照测试时间的不同分成 3个亚组。组 1、组 2分别用京津釉质粘合剂 (树脂 )、Ketac -Bond(化学固化型玻璃离子粘接结剂 )粘接托槽 ,对所有实验样本进行了抗剪切粘接强度的测试。结果 :①树脂和化学固化型玻璃离子的抗剪切粘接强度随时间的增加而增强。②树脂粘接剂的断裂主要发生在釉质 -树脂界面 ,而化学固化型玻璃离子粘接剂的断裂则主要发生在自身内部。结论 :树脂型托槽粘接剂固化后 2 4h以内达到临床应用标准 ,而化学固化型玻璃离子粘接剂在固化后 2 4h以内达不到该标准 ,不适合于临床应用。
-
关键词
托槽粘接剂
树脂
化学固化型玻璃离子
抗剪切粘接强度
口腔正畸学
-
Keywords
Orthodontics Bonding agent Glass ionomer Resin
-
分类号
R783.2
[医药卫生—口腔医学]
-
-
题名复合纳米银托槽粘接剂在大鼠龋病模型上抗菌性的研究
被引量:3
- 2
-
-
作者
李洁
李福军
-
机构
武汉市江夏区中医院口腔科
武汉大学口腔医学院正畸一科
-
出处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449-452,共4页
-
基金
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编号:2012FFB04416)
-
文摘
目的:评价复合纳米银托槽粘接剂在大鼠口内的抗菌活性。方法:利用大鼠龋病模型来模拟人的口腔环境,将托槽底板用复合纳米银托槽粘接剂粘结在上颌第一双尖牙颊侧的半边牙冠表面,再将其结扎固定在大鼠口腔下前牙舌侧的根部,分别在植入手术后的1个月和3个月时间段局麻下取25个样本牙,通过扫描电镜定期观察材料表面变形链球菌定植情况。结果:成功构建了大鼠龋病模型。通过长期的观察发现,材料样本牙放置的位置没有对其正常进食造成影响,材料几乎没有发生脱落现象。扫描电镜结果显示,Transbond XT表面变形链球菌生长活跃,层层堆积;植入1个月后的GC Fuji ORTHO LC表面变链菌零星分布或少量成簇,3个月后数量明显增多并呈链状;在NSC2,NSC3和NSC4组的两个观察期,随着纳米银含量的增加,变链菌的数量呈现减少的趋势,而且形态趋于分散单个存在。结论:纳米银的加入在某种程度上增强了粘结剂对变链菌的黏附抑制和杀灭作用。
-
关键词
纳米银托槽粘接剂
龋病模型
抗菌性
-
Keywords
Nano silver-containing bracket cements
Caries disease model
Antibacterial properties
-
分类号
R781.1
[医药卫生—口腔医学]
R-332
[医药卫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