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6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托收承付结算业务风险防范刍议 被引量:1
1
作者 张勇 《财会月刊》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75-76,共2页
一、托收承付结算方式风险 1.收款人和付款人取托收承付凭证及附件人员恶意串通。①收款人伪造购销合同,虚拟交易。②收款人伪造发货凭证。③收款人凭伪造的购销合同、发货凭证到开户银行办理托收承付收款手续。
关键词 托收承付结算 业务风险防范 购销合同 收款人 结算方式 虚拟交易 开户银行 付款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托收承付结算必须加强审查监督
2
作者 吴成泉 《西南金融》 1990年第11期68-68,共1页
托收承付结算方式恢复已几个月了,根据青川县调查,发出托收回收率低,原因比较复杂,有资金紧的原因;也有新手多、业务不熟的原因;但主要还是未认真执行托收承付结算办法,放弃了托收承付结算的审查监督。表现在: 1.在当前企业相互拖欠习... 托收承付结算方式恢复已几个月了,根据青川县调查,发出托收回收率低,原因比较复杂,有资金紧的原因;也有新手多、业务不熟的原因;但主要还是未认真执行托收承付结算办法,放弃了托收承付结算的审查监督。表现在: 1.在当前企业相互拖欠习以为常的情况下,一些企业实际上是以拒付为手段,达到拖欠他人货款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托收承付结算 审查监督 临柜人员 资金周转 结算纪律 金融机构 疑议 地方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企业对恢复托收承付结算的反应及完善建议
3
作者 赖小利 《西南金融》 1990年第7期25-26,共2页
自1989年8月1日取消托收承付结算方式后,银行的清算监督职能大大削弱,加之国家实行紧缩政策产生的负效应在短期内难以消除,银行结算约束软化和配套管理措施的滞后,给资金已十分紧张的企业造就了占用拖欠他人资金的机会。结果,结算环节... 自1989年8月1日取消托收承付结算方式后,银行的清算监督职能大大削弱,加之国家实行紧缩政策产生的负效应在短期内难以消除,银行结算约束软化和配套管理措施的滞后,给资金已十分紧张的企业造就了占用拖欠他人资金的机会。结果,结算环节资金越占越多,越滚越大,并已成为影响国家经济正常、稳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对此,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从今年4月1日起恢复托收承付结算方式,以切实发挥银行结算监督职能,制止企业间故意拖欠货款,占用他人资金的行为。现就恢复托收承付结算方式后企业的反应及完善措施谈点情况和看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托收承付结算 银行结算 资金市场 结算监督 承付期限 结算纪律 罚息 结算业务 配套管理措施 托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托收承付结算的核算办法亟待改进
4
作者 刘达平 《西南金融》 1991年第11期64-64,共1页
现行托收承付结算方式的核算办法,对于收款单位开户行接受托收和付款单位开户行办理承付的处理分别是登记“发出托收结算凭证登证簿”和“定期代收结算凭证登记簿”。
关键词 托收承付结算 核算办法 会计科目 开户行 表内科目 收款单位 结算工作 表外科目 控制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托收承付结算方式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5
《西南金融》 1992年第3期34-35,38,共3页
托收承付结算作为一种重要的结算方式,自1990年4月1日恢复以来,特别是计付滞纳金办法的改变和银行审查拒付责任加强后,对清理企业“三角债”和防止新的拖欠起到了积极作用。企业反映,目前还没有哪种结算方式能取而代之。但是,由于种种原... 托收承付结算作为一种重要的结算方式,自1990年4月1日恢复以来,特别是计付滞纳金办法的改变和银行审查拒付责任加强后,对清理企业“三角债”和防止新的拖欠起到了积极作用。企业反映,目前还没有哪种结算方式能取而代之。但是,由于种种原因,这种结算方式,还存在诸多问题,需要认真加以研究解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托收承付结算 结算方式 银行承兑汇票 结算纪律 银行结算 银行信誉 托收 对公 笔数 商业承兑汇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托收承付结算邮划改电划资金效益大
6
作者 吴明义 《武汉金融》 1986年第4期28-29,共2页
为了挖掘资金潜力,充分发挥资金效益,我们对鹤岗矿务局销售原煤办理托收承付结算情况进行了调查,感到压缩结算资金在途天数,扩大可用资金的潜力很大。对此,向鹤岗矿务局提交了《对销售原煤八千元以上托收改用电划款项的建议》,实行结果... 为了挖掘资金潜力,充分发挥资金效益,我们对鹤岗矿务局销售原煤办理托收承付结算情况进行了调查,感到压缩结算资金在途天数,扩大可用资金的潜力很大。对此,向鹤岗矿务局提交了《对销售原煤八千元以上托收改用电划款项的建议》,实行结果证明,效果显著。现将调查的实施情况简述如下: 一、销售原煤办理托收承付结算结构的基本情况。鹤岗矿务局一九八四年七月十日至八月九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托收承付结算 结算资金 资金效益 可用资金 结算贷款 借用资金 利息收入 定额贷款 笔数 联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信用证取代不了托收承付结算
7
作者 胡安泰 《武汉金融》 1985年第4期37-,共1页
我不同意周德裕同志《信用证取代托收承付结算的改革设想》一文中(载《上海金融研究》1984年第11期)的观点。信用证结算方式好多年来不只一次被列入银行《结算办法》之中,并在实践中加以推广,但总不被企业和银行经办人员心甘情愿地接受... 我不同意周德裕同志《信用证取代托收承付结算的改革设想》一文中(载《上海金融研究》1984年第11期)的观点。信用证结算方式好多年来不只一次被列入银行《结算办法》之中,并在实践中加以推广,但总不被企业和银行经办人员心甘情愿地接受。为什么?其原因在于手续太繁杂。办理一笔信用证结算,企业财务采购人员和银行经办人员得经过申请、转存、发证、交易、结算等过程,银行受理一笔业务,也要一来一往,两次核算,当然不会受欢迎。周德裕同志的“改革设想”是否在关键之点上简化了呢?以设计的“不交结算保证金的基本信用证”为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托收承付结算 信用证方式 结算保证金 经办人员 企业财务 上海金融 结算办法 信用证结算 采购人员 德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托收承付结算的恢复和完善
8
作者 吴瑞祥 《江苏经济探讨》 北大核心 1990年第8期35-36,共2页
关键词 托收承付结算 结算 银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集储户”储蓄宜采用托收无承付结算
9
作者 周军 《西南金融》 1988年第4期39-,共1页
目前企业单位的财务部门代办储蓄工作比较麻烦,每月都需派人到开户银行办理转帐划款手续。而且转帐一般在发薪日之后,也不便于各月“工资汇总表”的报批和银行加强现金管理。为此,建议将转帐支票结算方式改为托收无承付结算。具体方法是... 目前企业单位的财务部门代办储蓄工作比较麻烦,每月都需派人到开户银行办理转帐划款手续。而且转帐一般在发薪日之后,也不便于各月“工资汇总表”的报批和银行加强现金管理。为此,建议将转帐支票结算方式改为托收无承付结算。具体方法是: 1.季初储蓄所与企业签订代办储蓄业务合同,明确采用同城托收无承付结算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托收承付结算 储蓄 金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银行汇票结算的几点思考
10
作者 夏长彬 代立康 《西南金融》 1991年第2期9-9,共1页
银行汇票结算是银行结算的一种重要方式,也是银行结算改革的一个发展方向。但自去年恢复托收承付结算力式以来,大部分企业却对银行汇票选择使用表现淡漠。
关键词 银行汇票 银行结算 托收承付结算 解付 结算业务 资金风险 结算方式 收款人 采购人员 结算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银行结算改革后的新问题
11
作者 白明泽 郭玉玲 《会计之友》 1990年第1期28-28,共1页
自1989年4月1日起实行新的结算办法,初步体现了银行结算由监督型向服务型转化,但仍不能完全适应多种商品交易形式的需要,在执行中反映出一些新问题。 1、银行汇票结算办法在目前银行资金非常紧的情况下实施,便出现了这样一个问题,有的... 自1989年4月1日起实行新的结算办法,初步体现了银行结算由监督型向服务型转化,但仍不能完全适应多种商品交易形式的需要,在执行中反映出一些新问题。 1、银行汇票结算办法在目前银行资金非常紧的情况下实施,便出现了这样一个问题,有的行本身无资金,仍签发汇票,想办法多占用几天资金。而兑付行资金不足,无力兑付,或延压票据,或以种种理由提出退票,使企业往来奔波,无所适从。另外,对于大额汇票,工行、农行规定系统内超过20、30万元以上的汇票由签发行拍发“跟单、电报”,而且规定只能系统内解付,使大额汇票达不到票随人走、人到款到的目的。 2、废止托收承付结算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行结算 托收承付结算 银行资金 解付 托收 结算办法 票据贴现 跟单 结算方式 银行票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算改革的困境与发展
12
作者 龚小林 《西南金融》 1991年第8期33-35,共3页
中国人民银行制定的新《银行结算办法》实施至今已有两年。银行结算改革,特别是以“三票一卡”为中心的新的结算体系的确立,已使整个社会的商品交易和信用活动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其表现有两个显著特点:一是这次结算改革重新确定的银行... 中国人民银行制定的新《银行结算办法》实施至今已有两年。银行结算改革,特别是以“三票一卡”为中心的新的结算体系的确立,已使整个社会的商品交易和信用活动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其表现有两个显著特点:一是这次结算改革重新确定的银行结算的性质、任务和指导思想以及结算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行结算 结算体系 票据市场 信用工具 中央银行 托收承付结算 结算办法 结算方式 清算中心 银行信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什么叫“结算贷款”
13
《会计之友》 1987年第3期12-,共1页
结算贷款是指国营工交企业和物资、供销企业向异地销售产品物资,在发出商品办妥委托收款手续后,以托收承付结算凭证为保证,由银行发放的贷款。企业向异地销售产品,发运以后委托银行收款,必须经过一定时间才能收回。这段时间所需占用资金... 结算贷款是指国营工交企业和物资、供销企业向异地销售产品物资,在发出商品办妥委托收款手续后,以托收承付结算凭证为保证,由银行发放的贷款。企业向异地销售产品,发运以后委托银行收款,必须经过一定时间才能收回。这段时间所需占用资金,由于需要量很不稳定,加上交易数量,运输条件和购销双方的距离等因素的影响而经常发生变动,不顺核入企业流动资金定额。因此由银行发放结算贷款来解决企业这部分资金需要,就能做到灵活及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算贷款 委托银行收款 托收承付结算 托收 流动资金定额 资金需要 占用资金 购销双方 交易数量 运输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算管理中的问题及建立新的管理体系的构想
14
作者 四川省金融学会川东北片南充课题组 《西南金融》 1992年第1期15-18,共4页
以建立“三票一卡”为中心的新的结算体系的银行结算制度改革至今巳进行两年,这次改革的方向是对的,许多具体办法也是切实可行的。当然我们也不否认,如果站在现实的经济环境的基础上,可以看出,现行的结算改革还存在一定的缺陷,一些结算... 以建立“三票一卡”为中心的新的结算体系的银行结算制度改革至今巳进行两年,这次改革的方向是对的,许多具体办法也是切实可行的。当然我们也不否认,如果站在现实的经济环境的基础上,可以看出,现行的结算改革还存在一定的缺陷,一些结算方式没有全面推广,结算纪律还没有很好地贯彻落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算体系 银行结算 结算纪律 结算管理 托收承付结算 信用工具 托收 同城票据交换 人民银行 中央银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强结算稽核检查 防止前清后欠
15
作者 杨华 《西南金融》 1990年第11期22-8,共2页
目前,结算工作中出现前清后欠、边清边欠的情况,原因固然很多,但银行内部执行结算纪律不严,管理监督偏松,有章不循、违章不纠的情况不能说不是因素之一。有的专业银行在本位主义、地方主义的驱使下,对拒付审查放任自流,不应拒付也拒付,... 目前,结算工作中出现前清后欠、边清边欠的情况,原因固然很多,但银行内部执行结算纪律不严,管理监督偏松,有章不循、违章不纠的情况不能说不是因素之一。有的专业银行在本位主义、地方主义的驱使下,对拒付审查放任自流,不应拒付也拒付,有的行付款不按规定,执行什么先省内后省外,先系统内后系统外,先小额后大额;有的不认真执行赔偿金制度,托收超过承付期未付赔偿金;有的随意延压他行结算凭证,以“资金紧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算纪律 银行承兑 后省 资金周转 委托银行收款 托收票据 票据业务 托收承付结算 商业承兑汇票 社会主义银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商业企业结算资金的管理
16
作者 张爱梅 《会计之友》 1988年第1期16-17,共2页
结算资金是了在购销业务结算过程中占用的资金。加强这部分资金的管理,缩短结算时间,减少资金占用,压缩结算资金在全部流动资金中的占用比例,对加选企业流动资金周转,提高资金用效益,有着现实的重要意义。但是,近年来一些供销商业企业... 结算资金是了在购销业务结算过程中占用的资金。加强这部分资金的管理,缩短结算时间,减少资金占用,压缩结算资金在全部流动资金中的占用比例,对加选企业流动资金周转,提高资金用效益,有着现实的重要意义。但是,近年来一些供销商业企业由它忽视(?)算资金的管理,形成占用资金的大幅度上升,严重地影响了资金的有效使用和企业经济效益。以供俏社某贸易中心87年结算资金占用为例,全部流动资金占用仅比86年上升7.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算资金 商业企业 委托银行收款 企业经济效益 流动资金周转 托收承付结算 银行存款 托收 预付货款 银行开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信贷、结算如何适应商品分工、城乡通开的新体制
17
作者 王兴国 《西南金融》 1982年第8期39-40,共2页
国务院的《关于疏通城乡商品流通渠道扩大工业品下乡的决定》,是当前对我国工业品流通体制上进行的一项重大的改革。它的主要内容是把过去实行的工业品流通由国营商业部门管理城市市场、供销合作商业部门管理农村市场的按城乡分工体制,... 国务院的《关于疏通城乡商品流通渠道扩大工业品下乡的决定》,是当前对我国工业品流通体制上进行的一项重大的改革。它的主要内容是把过去实行的工业品流通由国营商业部门管理城市市场、供销合作商业部门管理农村市场的按城乡分工体制,改变为由主管的国营批发公司统一管理,实行商品分工、城乡通开的新体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乡通开 工业品流通 商品流通渠道 工业品下乡 农村市场 托收承付结算 部门管理 流动资金周转 批发公司 在途资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算资金的占用为什么越清越多?
18
作者 李培淦 《武汉金融》 1987年第10期25-26,共2页
近几年来,银行千方百计采取做工作、用杠杆、清资金、促转化,配合企业清收不合理的资金占用收到一定经济效益。但是,企业的结算资金的占用却越清越多。据对我处十个市级批发企业近三年结算资金的占用情况分析,1985年来结算资金占用3601... 近几年来,银行千方百计采取做工作、用杠杆、清资金、促转化,配合企业清收不合理的资金占用收到一定经济效益。但是,企业的结算资金的占用却越清越多。据对我处十个市级批发企业近三年结算资金的占用情况分析,1985年来结算资金占用3601万元,占全部流动资金的18.2%,1986年末结算资金占用4305万元。比上年同期增加19.6%,占用流动资金比例比上年增长2.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算资金 商业汇票承兑 罚息 托收承付结算 贴现业务 批发企业 结算体系 结算纪律 信用工具 竞争市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行银行结算体制的弊端及改革
19
作者 少华 《农村金融研究》 北大核心 1989年第2期51-52,共2页
从我国银行结算体制看,三十多年来,基本上沿袭了苏联的结算体制,除了在形式上作一些必要的修补外,在理论上没有重大突破,主要是计划经济下的产物。这种结算体制过份地强调计划性,并为高度集中统一的单一计划经济服务,甚至把结算的计划... 从我国银行结算体制看,三十多年来,基本上沿袭了苏联的结算体制,除了在形式上作一些必要的修补外,在理论上没有重大突破,主要是计划经济下的产物。这种结算体制过份地强调计划性,并为高度集中统一的单一计划经济服务,甚至把结算的计划性与结算工具对立起来,过多地把结算当成一种单纯的行政监督手段,但是随着商品经济的日益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行结算 结算工具 监督手段 结算资金 结算工作 高度集中统一 在途时间 托收承付结算 清算中心 结算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结算贷款掌握问题的探讨
20
作者 吴明义 《武汉金融》 1986年第9期43-,共1页
结算贷款,是银行为解决国营工交、商业、企业发出商品时,由于货款未收回,而产生的在途资金需要所发放的贷款。在有保证的原则下,可根据企业单位的实际发出商品需要,按规定发放,不受指标限制。目前各方对结算贷款的认识和掌握还不一致。... 结算贷款,是银行为解决国营工交、商业、企业发出商品时,由于货款未收回,而产生的在途资金需要所发放的贷款。在有保证的原则下,可根据企业单位的实际发出商品需要,按规定发放,不受指标限制。目前各方对结算贷款的认识和掌握还不一致。对此,谈谈个人的粗浅看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算贷款 企业单位 在途资金 利息政策 托收承付结算 计划管理 信贷原则 利润留成 煤炭生产 国家收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