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打油茶专用茶和侗茶的试制概况及加工工艺
1
作者
张国富
何金旺
《现代农业科技》
2024年第16期115-118,共4页
三江侗族自治县团饼茶传统制作工艺繁琐,费工费力,耗时长,产量低,现已不能满足市场需求。为了实现批量生产,当地茶叶技术人员对团饼茶传统制作工艺进行了改进优化,形成了打油茶专用茶(饼茶及粉茶)加工工艺和侗茶(毛茶及紧压茶)加工工艺...
三江侗族自治县团饼茶传统制作工艺繁琐,费工费力,耗时长,产量低,现已不能满足市场需求。为了实现批量生产,当地茶叶技术人员对团饼茶传统制作工艺进行了改进优化,形成了打油茶专用茶(饼茶及粉茶)加工工艺和侗茶(毛茶及紧压茶)加工工艺,并试制出以上产品,从而大幅提高了当地夏秋茶鲜叶原料的利用率,促进了茶园增效、茶农增收和茶产业高质量发展。基于此,阐述了打油茶专用茶(饼茶及粉茶)和侗茶(毛茶及紧压茶)的试制概况,详细介绍了其加工工艺,以期为三江侗族自治县的茶产业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打油茶
专用茶
侗茶
加工工艺
试制概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从解渴、果腹到族群符号:广西恭城瑶族打油茶习俗变迁
被引量:
14
2
作者
玉时阶
玉璐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86-91,共6页
打油茶是中国广西恭城瑶族的一种饮茶习俗,学术界将这种饮茶方式称为"粥茶法",认为这是中国最早的饮茶法。这种饮茶法在许多地方都失传了,但在广西恭城瑶族地区仍完整地保留着。随着恭城瑶族地区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恭城瑶族...
打油茶是中国广西恭城瑶族的一种饮茶习俗,学术界将这种饮茶方式称为"粥茶法",认为这是中国最早的饮茶法。这种饮茶法在许多地方都失传了,但在广西恭城瑶族地区仍完整地保留着。随着恭城瑶族地区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恭城瑶族的打油茶已经跨越了食物的物质属性,它从最初的解渴和充饥、果腹演变为当地瑶族精神文化的反映和礼仪制度的组成部分,成为恭城瑶族的族群符号,是恭城瑶族与其他瑶族支系区别的一种文化界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打油茶
瑶族
文化变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广西三江侗族打油茶茶艺文化内涵及审美趣味
被引量:
3
3
作者
金乾伟
《农业考古》
2020年第2期81-83,共3页
油茶茶艺是我国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广西三江侗族打油茶,早年基于改善现实生活饮食之需要,普通百姓创造性利用打砸茶叶,改造成以浓香的油茶,配以炒米花、花生米、酥黄豆等食粮,佐以葱花、香菜、青菜等制作成营养均衡的日常饮食。伴...
油茶茶艺是我国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广西三江侗族打油茶,早年基于改善现实生活饮食之需要,普通百姓创造性利用打砸茶叶,改造成以浓香的油茶,配以炒米花、花生米、酥黄豆等食粮,佐以葱花、香菜、青菜等制作成营养均衡的日常饮食。伴随现代社会生活水准的提高,如今又增加了猪下水、鸡鸭肉菜等,与时俱进地提升了打油茶的品味和情趣。同时再吸收中原茶道,注入了礼仪审美文化,成为新时代特色鲜明的民族风味茶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江侗族
打油茶
文化内涵
审美情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柳州苗族侗族打油茶制作工艺及其差异
被引量:
4
4
作者
康日晖
葛智文
+5 位作者
廖寅平
张征
凌韬
赖定清
李稳
周智修
《中国茶叶》
2018年第5期82-85,共4页
柳州苗族、侗族地区有喝打油茶的习俗,由于民族文化及居住环境的不同,苗、侗族不同区域的油茶制作工艺及饮食方法有所差异。本文围绕苗、侗族打油茶茶叶的初加工工艺、饮食过程中主辅料成分及制备方法进行调研,分析其异同,为开发打油茶...
柳州苗族、侗族地区有喝打油茶的习俗,由于民族文化及居住环境的不同,苗、侗族不同区域的油茶制作工艺及饮食方法有所差异。本文围绕苗、侗族打油茶茶叶的初加工工艺、饮食过程中主辅料成分及制备方法进行调研,分析其异同,为开发打油茶旅游产品等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苗族
侗族
打油茶
饮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瑶家茶叶采制与瑶家油茶
被引量:
1
5
作者
农艳芳
钟建锋
《中国茶叶加工》
1999年第4期43-45,共3页
广西恭城瑶族自治县的瑶族同胞加工茶叶的方法较独特,且有打油茶、喝油茶的风俗习惯,形成了独具瑶家特色的瑶家油茶文化。
关键词
茶叶
油茶
打油茶
恭城
瑶族自治县
广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三江油茶技艺初探
被引量:
1
6
作者
石燕萍
吴小燕
+3 位作者
彭翠英
陈涛
唐燕华
李翠芳
《南方园艺》
2017年第2期51-55,共5页
三江油茶技艺于2014年列入广西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三江油茶技艺是传承三江本土民族饮食文化的典型代表。文章通过对三江油茶文化和打油茶工艺的系统研究,为这一地方名食作一个初步的整理和总结。
关键词
三江
打油茶
技艺
民族饮食文化
整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恭城瑶家品油茶
7
作者
钟芳
《农业考古》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47-147,共1页
“山水秀美在桂林,古建精华在恭城。”广西南部的恭城是桂林唯一的瑶族自治县,向来以文、武两庙而闻名于世,更以有着灿烂文明而又传承至今的独特瑶乡风味的恭城油茶而芳名远播。瑶族是一个民风古朴、热情好客的民族,每当来了远方的...
“山水秀美在桂林,古建精华在恭城。”广西南部的恭城是桂林唯一的瑶族自治县,向来以文、武两庙而闻名于世,更以有着灿烂文明而又传承至今的独特瑶乡风味的恭城油茶而芳名远播。瑶族是一个民风古朴、热情好客的民族,每当来了远方的客人,都要打油茶喝,这是瑶族人民招待客人最隆重的礼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打油茶
恭城
广西南部
瑶族
桂林
客人
风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湖南擂茶文化资源探究
被引量:
2
8
作者
朱海燕
王秀萍
刘仲华
《中国茶叶》
2006年第3期44-45,共2页
擂茶又名“三生汤”、“打油茶”,是以生茶叶(茶树鲜叶)、生姜和生米仁为主要原料经混和研碎,加水后烹煮而成的汤,故而得名。擂茶既是充饥解渴的食物,又是祛邪驱寒的良药。中医学研究结果表明,茶叶能提神祛腻,清心明目;生姜能...
擂茶又名“三生汤”、“打油茶”,是以生茶叶(茶树鲜叶)、生姜和生米仁为主要原料经混和研碎,加水后烹煮而成的汤,故而得名。擂茶既是充饥解渴的食物,又是祛邪驱寒的良药。中医学研究结果表明,茶叶能提神祛腻,清心明目;生姜能理脾解表,去湿发汗;米仁能健脾润肺,和胃止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资源
擂茶
湖南
医学研究
打油茶
茶叶
生姜
混和
生米
烹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异彩纷呈的长江流域茶俗
9
作者
陈文华
《农业考古》
2003年第4期120-133,共14页
关键词
长江流域
茶俗
饮茶
文化现象
滇南腌茶
凉拌茶
水茶
竹筒茶
土锅茶
打油茶
罐罐茶
豆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趣谈民族茶风情
被引量:
2
10
作者
陈照年
《茶叶科学技术》
2001年第1期37-38,共2页
关键词
民族茶文化
白族
三道茶
侗族
打油茶
苗族
打擂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知识文摘
11
《财会月刊(合订本)》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1期50-56,共7页
人际沟通经常使用的工具之一是语言。语言的沟通有两个环节,一个是“说”,一个是“听”。在日常交往中,“说”与“听”都是十分重要的。说是一门艺术,如何做到爱说、会说、说的得体,是大多数人都很注意的。听,也同样是一门艺术,如何做...
人际沟通经常使用的工具之一是语言。语言的沟通有两个环节,一个是“说”,一个是“听”。在日常交往中,“说”与“听”都是十分重要的。说是一门艺术,如何做到爱说、会说、说的得体,是大多数人都很注意的。听,也同样是一门艺术,如何做到爱听、会听、听的有境界,却少有人关心。人们往往重“说”轻“听”。其实,“听”既是人际交往必不可少的环节,同时又是处世为人的深含奥妙的学问。“听”的内容与方式多种多样,这里我们所要谈的主题是——学会倾听。 上大学时,有个教现代文学的年轻老师兼任我们的班主任。他当时研究生刚毕业,毕业论文做的是老舍。只要有学生找他,他都是不厌其烦地讲鲁迅、郭沫若、茅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文摘
夫妻岩
切斯特顿
马克·吐温
西方人
打油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黎平县高屯镇获首届贵州最美茶乡
12
作者
石伟昌
《中国茶叶》
2011年第8期29-29,共1页
最近,贵州黎平县高屯镇获首届“贵州最美茶乡”称号。高屯镇以悠久的饮用茶历史、多彩的民族风情、秀丽的万亩茶海、爽秀的国家级森林公园、革命先烈们走过的红军桥一世界之最的天生桥、侗乡“三道打油茶”、拦路敬茶歌,世界非物质文...
最近,贵州黎平县高屯镇获首届“贵州最美茶乡”称号。高屯镇以悠久的饮用茶历史、多彩的民族风情、秀丽的万亩茶海、爽秀的国家级森林公园、革命先烈们走过的红军桥一世界之最的天生桥、侗乡“三道打油茶”、拦路敬茶歌,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一侗族大歌等获考评团的好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黎平县
贵州
茶乡
国家级森林公园
非物质文化遗产
民族风情
天生桥
打油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打油茶专用茶和侗茶的试制概况及加工工艺
1
作者
张国富
何金旺
机构
三江侗族自治县仙池茶业有限公司
三江侗族自治县茶叶产业化管理办公室
出处
《现代农业科技》
2024年第16期115-118,共4页
基金
三江侗族自治县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计划项目(2013020101/三科字[2013]31号)
三江侗族自治县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计划项目(20190001/三工贸科发[2019]18号)。
文摘
三江侗族自治县团饼茶传统制作工艺繁琐,费工费力,耗时长,产量低,现已不能满足市场需求。为了实现批量生产,当地茶叶技术人员对团饼茶传统制作工艺进行了改进优化,形成了打油茶专用茶(饼茶及粉茶)加工工艺和侗茶(毛茶及紧压茶)加工工艺,并试制出以上产品,从而大幅提高了当地夏秋茶鲜叶原料的利用率,促进了茶园增效、茶农增收和茶产业高质量发展。基于此,阐述了打油茶专用茶(饼茶及粉茶)和侗茶(毛茶及紧压茶)的试制概况,详细介绍了其加工工艺,以期为三江侗族自治县的茶产业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
打油茶
专用茶
侗茶
加工工艺
试制概况
分类号
TS272.5 [农业科学—茶叶生产加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从解渴、果腹到族群符号:广西恭城瑶族打油茶习俗变迁
被引量:
14
2
作者
玉时阶
玉璐
机构
广西民族大学瑶学研究中心
广西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
出处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86-91,共6页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国瑶族志"(项目编号:11BMZ017)
广西民族大学中国南方与东南亚民族研究中心资助项目(项目编号:桂教科研[2014]14号)
文摘
打油茶是中国广西恭城瑶族的一种饮茶习俗,学术界将这种饮茶方式称为"粥茶法",认为这是中国最早的饮茶法。这种饮茶法在许多地方都失传了,但在广西恭城瑶族地区仍完整地保留着。随着恭城瑶族地区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恭城瑶族的打油茶已经跨越了食物的物质属性,它从最初的解渴和充饥、果腹演变为当地瑶族精神文化的反映和礼仪制度的组成部分,成为恭城瑶族的族群符号,是恭城瑶族与其他瑶族支系区别的一种文化界定。
关键词
打油茶
瑶族
文化变迁
分类号
C95 [社会学—民族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广西三江侗族打油茶茶艺文化内涵及审美趣味
被引量:
3
3
作者
金乾伟
机构
广西科技大学
出处
《农业考古》
2020年第2期81-83,共3页
基金
广西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9年度课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语文》教学的理论与实践研究”(项目编号:2019B091)。
文摘
油茶茶艺是我国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广西三江侗族打油茶,早年基于改善现实生活饮食之需要,普通百姓创造性利用打砸茶叶,改造成以浓香的油茶,配以炒米花、花生米、酥黄豆等食粮,佐以葱花、香菜、青菜等制作成营养均衡的日常饮食。伴随现代社会生活水准的提高,如今又增加了猪下水、鸡鸭肉菜等,与时俱进地提升了打油茶的品味和情趣。同时再吸收中原茶道,注入了礼仪审美文化,成为新时代特色鲜明的民族风味茶饮。
关键词
三江侗族
打油茶
文化内涵
审美情趣
Keywords
Sanjiang’s Dong nationality
Camellia oleifera
cultural connotations
aesthetic taste
分类号
K203 [历史地理—中国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柳州苗族侗族打油茶制作工艺及其差异
被引量:
4
4
作者
康日晖
葛智文
廖寅平
张征
凌韬
赖定清
李稳
周智修
机构
柳州城市职业学院
柳州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柳州市茶业协会
中国茶叶学会
出处
《中国茶叶》
2018年第5期82-85,共4页
基金
广西高校科学技术研究项目(YB2014568)
文摘
柳州苗族、侗族地区有喝打油茶的习俗,由于民族文化及居住环境的不同,苗、侗族不同区域的油茶制作工艺及饮食方法有所差异。本文围绕苗、侗族打油茶茶叶的初加工工艺、饮食过程中主辅料成分及制备方法进行调研,分析其异同,为开发打油茶旅游产品等提供依据。
关键词
苗族
侗族
打油茶
饮食
分类号
F326.5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瑶家茶叶采制与瑶家油茶
被引量:
1
5
作者
农艳芳
钟建锋
机构
广西职业技术学院
出处
《中国茶叶加工》
1999年第4期43-45,共3页
文摘
广西恭城瑶族自治县的瑶族同胞加工茶叶的方法较独特,且有打油茶、喝油茶的风俗习惯,形成了独具瑶家特色的瑶家油茶文化。
关键词
茶叶
油茶
打油茶
恭城
瑶族自治县
广西
分类号
TS272.59 [农业科学—茶叶生产加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三江油茶技艺初探
被引量:
1
6
作者
石燕萍
吴小燕
彭翠英
陈涛
唐燕华
李翠芳
机构
广西桂林农业学校
出处
《南方园艺》
2017年第2期51-55,共5页
基金
广西2016年度第一批职业教育示范特色专业及实训基地项目"观光农业经营示范特色专业及实训基地"(桂教办[2016]316号)
文摘
三江油茶技艺于2014年列入广西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三江油茶技艺是传承三江本土民族饮食文化的典型代表。文章通过对三江油茶文化和打油茶工艺的系统研究,为这一地方名食作一个初步的整理和总结。
关键词
三江
打油茶
技艺
民族饮食文化
整理
分类号
S794 [农业科学—林木遗传育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恭城瑶家品油茶
7
作者
钟芳
机构
湖南怀化溆浦县大江口湘维有限公司湘维报社
出处
《农业考古》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47-147,共1页
文摘
“山水秀美在桂林,古建精华在恭城。”广西南部的恭城是桂林唯一的瑶族自治县,向来以文、武两庙而闻名于世,更以有着灿烂文明而又传承至今的独特瑶乡风味的恭城油茶而芳名远播。瑶族是一个民风古朴、热情好客的民族,每当来了远方的客人,都要打油茶喝,这是瑶族人民招待客人最隆重的礼节。
关键词
打油茶
恭城
广西南部
瑶族
桂林
客人
风味
分类号
TS971 [轻工技术与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湖南擂茶文化资源探究
被引量:
2
8
作者
朱海燕
王秀萍
刘仲华
机构
湖南农业大学园艺园林学院茶学系
出处
《中国茶叶》
2006年第3期44-45,共2页
文摘
擂茶又名“三生汤”、“打油茶”,是以生茶叶(茶树鲜叶)、生姜和生米仁为主要原料经混和研碎,加水后烹煮而成的汤,故而得名。擂茶既是充饥解渴的食物,又是祛邪驱寒的良药。中医学研究结果表明,茶叶能提神祛腻,清心明目;生姜能理脾解表,去湿发汗;米仁能健脾润肺,和胃止火。
关键词
文化资源
擂茶
湖南
医学研究
打油茶
茶叶
生姜
混和
生米
烹煮
分类号
TS971 [轻工技术与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异彩纷呈的长江流域茶俗
9
作者
陈文华
机构
江西省中国茶文化研究中心
出处
《农业考古》
2003年第4期120-133,共14页
关键词
长江流域
茶俗
饮茶
文化现象
滇南腌茶
凉拌茶
水茶
竹筒茶
土锅茶
打油茶
罐罐茶
豆茶
分类号
TS971 [轻工技术与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趣谈民族茶风情
被引量:
2
10
作者
陈照年
机构
三明市农业局
出处
《茶叶科学技术》
2001年第1期37-38,共2页
关键词
民族茶文化
白族
三道茶
侗族
打油茶
苗族
打擂法
分类号
TS971 [轻工技术与工程]
K892.2 [历史地理—民俗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知识文摘
11
出处
《财会月刊(合订本)》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1期50-56,共7页
文摘
人际沟通经常使用的工具之一是语言。语言的沟通有两个环节,一个是“说”,一个是“听”。在日常交往中,“说”与“听”都是十分重要的。说是一门艺术,如何做到爱说、会说、说的得体,是大多数人都很注意的。听,也同样是一门艺术,如何做到爱听、会听、听的有境界,却少有人关心。人们往往重“说”轻“听”。其实,“听”既是人际交往必不可少的环节,同时又是处世为人的深含奥妙的学问。“听”的内容与方式多种多样,这里我们所要谈的主题是——学会倾听。 上大学时,有个教现代文学的年轻老师兼任我们的班主任。他当时研究生刚毕业,毕业论文做的是老舍。只要有学生找他,他都是不厌其烦地讲鲁迅、郭沫若、茅盾。
关键词
知识文摘
夫妻岩
切斯特顿
马克·吐温
西方人
打油茶
分类号
C913 [经济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黎平县高屯镇获首届贵州最美茶乡
12
作者
石伟昌
出处
《中国茶叶》
2011年第8期29-29,共1页
文摘
最近,贵州黎平县高屯镇获首届“贵州最美茶乡”称号。高屯镇以悠久的饮用茶历史、多彩的民族风情、秀丽的万亩茶海、爽秀的国家级森林公园、革命先烈们走过的红军桥一世界之最的天生桥、侗乡“三道打油茶”、拦路敬茶歌,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一侗族大歌等获考评团的好评。
关键词
黎平县
贵州
茶乡
国家级森林公园
非物质文化遗产
民族风情
天生桥
打油茶
分类号
F592.7 [经济管理—旅游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打油茶专用茶和侗茶的试制概况及加工工艺
张国富
何金旺
《现代农业科技》
202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从解渴、果腹到族群符号:广西恭城瑶族打油茶习俗变迁
玉时阶
玉璐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
1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广西三江侗族打油茶茶艺文化内涵及审美趣味
金乾伟
《农业考古》
2020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柳州苗族侗族打油茶制作工艺及其差异
康日晖
葛智文
廖寅平
张征
凌韬
赖定清
李稳
周智修
《中国茶叶》
2018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瑶家茶叶采制与瑶家油茶
农艳芳
钟建锋
《中国茶叶加工》
1999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三江油茶技艺初探
石燕萍
吴小燕
彭翠英
陈涛
唐燕华
李翠芳
《南方园艺》
2017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恭城瑶家品油茶
钟芳
《农业考古》
北大核心
2012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湖南擂茶文化资源探究
朱海燕
王秀萍
刘仲华
《中国茶叶》
2006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异彩纷呈的长江流域茶俗
陈文华
《农业考古》
2003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趣谈民族茶风情
陈照年
《茶叶科学技术》
2001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1
知识文摘
《财会月刊(合订本)》
北大核心
2001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2
黎平县高屯镇获首届贵州最美茶乡
石伟昌
《中国茶叶》
2011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