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9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秋菊打官司》到《第二十条》:论张艺谋现实题材电影创作风格之变
1
作者 宋宝明 孙景旋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0期110-115,共6页
新时期以来,国产现实题材电影不断涌现,并在不同阶段呈现出不同的时代烙印和创作范式。同样是关于法律的现实题材电影,张艺谋导演最新上映的《第二十条》较之其早期的《秋菊打官司》在电影语言的运用方式以及叙事策略上有显著变化。这... 新时期以来,国产现实题材电影不断涌现,并在不同阶段呈现出不同的时代烙印和创作范式。同样是关于法律的现实题材电影,张艺谋导演最新上映的《第二十条》较之其早期的《秋菊打官司》在电影语言的运用方式以及叙事策略上有显著变化。这意味着他的现实题材电影创作风格已然发生转变,而这种风格之变是由时代诉求、电影政策、市场环境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也是国产现实题材电影创作观念不断演进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实题材电影 张艺谋 风格之变 《第二十条》 《秋菊打官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秋菊:一个传统的女性——另议《秋菊打官司》 被引量:1
2
作者 张晓磊 李国新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34-34,共1页
许多人看来,秋菊锲而不舍地"讨个说法",乃是体现了—个农村妇女的觉醒,或者说在秋菊身上表现出了她周围人们所不具备的某种现代意识。由于她的努力最终事与愿违,这又展示了人生某种荒诞性的悖论。其实这部影片的主题既非表现... 许多人看来,秋菊锲而不舍地"讨个说法",乃是体现了—个农村妇女的觉醒,或者说在秋菊身上表现出了她周围人们所不具备的某种现代意识。由于她的努力最终事与愿违,这又展示了人生某种荒诞性的悖论。其实这部影片的主题既非表现秋菊的什么觉醒或现代意识,也没有任何人生的荒涎和悖论。相反,秋菊全然是一个被传统浸染了的农村妇女,她的经历及其结局完全是合情合理,顺乎逻辑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秋菊打官司 "说法" 解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法社会学法人类学“面向中国”过程中的自我汉学化——以《秋菊打官司》诸法律影评为分析文本 被引量:4
3
作者 王波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 2008年第4期117-121,共5页
《秋菊打官司》不仅是中国法学界关注最多的一部电影,也是关注最多的一个文学作品,是"在中国讨论‘法律与社会’的一个经典电影文本"。这部电影的诸法律影评对此进行了过度解释。在法社会学法人类学研究者面向中国的过程中,... 《秋菊打官司》不仅是中国法学界关注最多的一部电影,也是关注最多的一个文学作品,是"在中国讨论‘法律与社会’的一个经典电影文本"。这部电影的诸法律影评对此进行了过度解释。在法社会学法人类学研究者面向中国的过程中,可能存在某些立场上的知识偏差,表现为自我汉学化、自我"他者"化的隐性姿态。因此,"面向中国"仍然是个需要不断进行反思和动态回答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秋菊打官司 自我汉学化 法社会学法人类学 面向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再说电影《秋菊打官司》中的法律问题 被引量:2
4
作者 胡兴成 《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6年第1期95-96,共2页
电影是最常见的艺术形式,电影也是最直观最令人感悟的法律宣传途径,但电影中的法律常识问题却经常出现。影片《秋菊打官司》中在法律程序方面存在着诸多的问题,在此一一列出,以纠正错误宣传。
关键词 秋菊打官司 电影法律问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女性·英雄·公共性:电影《秋菊打官司》与《永不妥协》的异同比较 被引量:1
5
作者 左亚男 《戏剧之家》 2019年第3期83-84,共2页
当今,我们电影市场中的女性主题电影创作日益增加。那么,以此为契机,我们应该思考,是什么样的女性为主角的电影才能获得市场与口碑的双重青睐,又是什么样的以女性为主角的电影才能在电影发展的长河中获得经久不衰的独特魅力。让我们重... 当今,我们电影市场中的女性主题电影创作日益增加。那么,以此为契机,我们应该思考,是什么样的女性为主角的电影才能获得市场与口碑的双重青睐,又是什么样的以女性为主角的电影才能在电影发展的长河中获得经久不衰的独特魅力。让我们重回电影史,在曾经的辉煌中发现以女性为主角的电影是以怎样的力量获得了时间的认可,并穿越时代而发散着持续的影响力,成为真正使人、现实及世界获得改变的作品。今天,我们将视野定位于中国电影《秋菊打官司》及美国电影《永不妥协》,通过女性、英雄、法律等话题的研讨,让我们比较不同语境下,女性的选择与女性在现实中的不同道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秋菊打官司 《永不妥协》 比较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纯正意味的荒谬喜剧——评电影《秋菊打官司》的艺术性
6
作者 崔春泽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2期81-81,共1页
影片《秋菊打官司》喜剧性的氛围渲染上,选用了极富原生态意味的方言俚语,以及富于喜剧意味的独特的音响效果,还有一个喜剧的结局。而在非纯正意味的喜剧色彩背后融入了一种荒谬的情感,匠心独运地用嘲弄的笔法,通过人情世故与道德规约... 影片《秋菊打官司》喜剧性的氛围渲染上,选用了极富原生态意味的方言俚语,以及富于喜剧意味的独特的音响效果,还有一个喜剧的结局。而在非纯正意味的喜剧色彩背后融入了一种荒谬的情感,匠心独运地用嘲弄的笔法,通过人情世故与道德规约的二律背反,戏剧性地显示或颠倒了道德和理性价值。既突破了传统喜剧的束缚,又在一定程度上与西方现代喜剧美学理念不谋而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秋菊打官司 喜剧性 荒谬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张艺谋电影《秋菊打官司》中的色彩美学
7
作者 徐颖涛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48-149,共2页
作为第五代导演中的代表人物,摄像出身的张艺谋的电影总是有着其他导演难以企及的生动绮丽。他在电影里时常透露出一股浓重的乡土眷恋情怀。从《大红灯笼高高挂》《十面埋伏》到《满城尽带黄金甲》《山楂树之恋》,张艺谋电影里对色彩的... 作为第五代导演中的代表人物,摄像出身的张艺谋的电影总是有着其他导演难以企及的生动绮丽。他在电影里时常透露出一股浓重的乡土眷恋情怀。从《大红灯笼高高挂》《十面埋伏》到《满城尽带黄金甲》《山楂树之恋》,张艺谋电影里对色彩的把控总是能给人们带来惊喜,独特的叙事色彩给人们留下了深刻印象,为观众献上了一场场视觉上的饕餮盛宴。本文以张艺谋电影的色彩为切入点,对于《秋菊打官司》中的色彩进行研究,对于其中的俗和雅进行了全面的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秋菊打官司 张艺谋 色彩美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秋菊打官司》乱弹
8
作者 杜寒风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1993年第1期14-15,共2页
对于寻常百姓来说,打官司可不是闹着玩的,且不谈能不能打赢,光这盘缠来来回回就破费不少,再加上这其中的周折啦、麻烦啦,也够折腾人的。要是没有点恒心、耐心什么的,保不齐您自个儿就掰哧了状子,要么回家摔个暖瓶要么哈哈哈一阵罢了。... 对于寻常百姓来说,打官司可不是闹着玩的,且不谈能不能打赢,光这盘缠来来回回就破费不少,再加上这其中的周折啦、麻烦啦,也够折腾人的。要是没有点恒心、耐心什么的,保不齐您自个儿就掰哧了状子,要么回家摔个暖瓶要么哈哈哈一阵罢了。偏巧硬碰硬,倔犟的村长遇上了倔犟的秋菊,一大冬天的折腾来折腾去,于是就唱开了这出关中戏:《秋菊打官司》。这出戏一唱竟唱到了威尼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秋菊打官司 王善堂 孙旺泉 菊豆 巩俐 影片内容 喜剧性 艺术形成 专业演员 没曾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秋菊打官司》中的西部影像
9
作者 黄世智 《艺海》 2016年第11期90-94,共5页
《秋菊打官司》是张艺谋的代表作之一。影片中有西部山区的村庄小镇等自然环境,秦腔、陕西方言和农家小院的节庆活动等地域文化,"一根筋"式的人物形象和西部人特有的忧患意识与现代意识,并追求一种西部电影特有的粗犷刚性美... 《秋菊打官司》是张艺谋的代表作之一。影片中有西部山区的村庄小镇等自然环境,秦腔、陕西方言和农家小院的节庆活动等地域文化,"一根筋"式的人物形象和西部人特有的忧患意识与现代意识,并追求一种西部电影特有的粗犷刚性美与悲剧美。因此,《秋菊打官司》也是中国西部电影的代表作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秋菊打官司》中国西部电影 影像 张艺谋 西部精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然朴实的美——评电影《秋菊打官司》的音乐特点
10
作者 李智建 初美华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1993年第5期27-27,共1页
电影《秋菊打官司》那一段充满了浓郁地方风格的西北梆子腔一次又一次的出现,意味深长,给我们留下了难忘的印象。西北梆子腔早期称为“秦腔”,明代前后流行于西北地区,是目前在全国有影响的地方戏曲之一。《秋》剧的作曲家通过精心的构... 电影《秋菊打官司》那一段充满了浓郁地方风格的西北梆子腔一次又一次的出现,意味深长,给我们留下了难忘的印象。西北梆子腔早期称为“秦腔”,明代前后流行于西北地区,是目前在全国有影响的地方戏曲之一。《秋》剧的作曲家通过精心的构思,把一段独具地方特色的梆子腔安排在《秋》剧不同的场面中,产生了特别的艺术效果。梆子腔本身唱的是什么?表现的内容是什么?在这里已经无关紧要。独特的音乐风格同剧情、人物溶为一体,形成一种巨大的艺术感染力叩击着你的心扉,让你感到余音绕梁,久久不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秋菊打官司 音乐特点 地方戏曲 地方风格 艺术感染力 对比材料 首尾呼应 西北地区 地方特色 转换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这场官司有问题——浅谈《秋菊打官司》存在的法律问题 被引量:3
11
作者 刘华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1993年第3期27-27,共1页
《秋菊打官司》上映后,在全国城乡引起极大的轰动。在一片盛赞声中,使人略感遗憾的是,该片的编导在适用法律方面存在一定的问题。秋菊从乡到县、市公安机关告状申请复议以及到县、市法院进行诉讼,都是以原告人的身份出现。从影片反映的... 《秋菊打官司》上映后,在全国城乡引起极大的轰动。在一片盛赞声中,使人略感遗憾的是,该片的编导在适用法律方面存在一定的问题。秋菊从乡到县、市公安机关告状申请复议以及到县、市法院进行诉讼,都是以原告人的身份出现。从影片反映的情节来看,秋菊并不具备行政复议、申请人行政诉讼原告人的资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秋菊打官司 行政诉讼原告 原告人 行政复议 拘留权 治安管理 强制措施 具体行政行为 使人 提起行政诉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电影《秋菊打官司》的喜剧色彩
12
作者 肖艳平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22-123,共2页
《秋菊打官司》是张艺谋执导的第一部现代题材的故事片,是一部极富喜剧意味的影片。但是,该影片又并非纯正意义上的喜剧。它颠倒了传统以理性精神作为价值判断原则来审视、嘲笑违反理性的荒谬行为的喜剧精神,在喜剧性背后融入荒谬的情感... 《秋菊打官司》是张艺谋执导的第一部现代题材的故事片,是一部极富喜剧意味的影片。但是,该影片又并非纯正意义上的喜剧。它颠倒了传统以理性精神作为价值判断原则来审视、嘲笑违反理性的荒谬行为的喜剧精神,在喜剧性背后融入荒谬的情感,从而产生一种引人深思的荒谬感。正是这种荒谬感使影片突破了传统喜剧的范畴,在一定程度上与西方现代喜剧美学理念——对非理性的强调不谋而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秋菊打官司 喜剧性 荒谬性 现代喜剧美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别起哄——我“看”《秋菊打官司》 被引量:1
13
作者 王兴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1992年第12期9-9,共1页
听说张艺谋拍了一部叫《秋菊打官司》(以下简称《秋菊》)的电影,还是年初的事。没想到,这个所谓只是“要个说法”的故事,如今竟把整个新闻界、评论界乃至电影界搅得如沸水一般。一部普普通通的影片、即使它在某些方面作了相当成功的探索... 听说张艺谋拍了一部叫《秋菊打官司》(以下简称《秋菊》)的电影,还是年初的事。没想到,这个所谓只是“要个说法”的故事,如今竟把整个新闻界、评论界乃至电影界搅得如沸水一般。一部普普通通的影片、即使它在某些方面作了相当成功的探索,即使它在整体上确实是十分出色的。照理说集中一定的版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秋菊打官司 巩俐 中影公司 名第 文在 凭什么 无可挑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真实性和艺术性的完美结合——简评《秋菊打官司》的人物塑造 被引量:1
14
作者 施殿华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1993年第3期28-28,共1页
导演张艺谋说:“这次拍《秋菊打官司》,有点补课的意思。我觉得,作为一个导演,无论拍什么样的电影,都必须经过这一关。对于人这一社会的基本单元,有无兴趣、有无能力去描述。
关键词 《秋菊打官司 人物塑造 导演张艺谋 王善堂 银幕形象 巩俐 逼真性 人物形象 万庆 神态各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也谈《秋菊打官司》的法律漏洞 被引量:1
15
作者 李广生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1993年第8期30-30,共1页
当我看过《秋菊打官司》影片之后,首先给我的感觉是自然、朴实和没有过多的做作,《秋》片能够在威尼斯拿到“金狮奖”也是当之无愧的。然而,影片中有几处法律漏洞甚至错误,使我对《秋》片的美中不足甚感遗憾。其一,混用了“被告人”和... 当我看过《秋菊打官司》影片之后,首先给我的感觉是自然、朴实和没有过多的做作,《秋》片能够在威尼斯拿到“金狮奖”也是当之无愧的。然而,影片中有几处法律漏洞甚至错误,使我对《秋》片的美中不足甚感遗憾。其一,混用了“被告人”和“被告”两个法律概念。一般讲,刑事诉讼中犯罪人是已经确定的,适用“被告人”一词,而相对应的是“公诉人”或“自诉人”。而民事诉讼、行政诉讼谁是谁非还不确定,也许被告胜诉,也许原告胜诉,所以不宜采用“被告人”,而应适用“被告”一词,相对应的是“原告”。但是,在法院开庭审理秋菊官司时,市公安局是作为行政诉讼的被告而出庭的,法庭的被告席上却撰着“被告人”的牌子,这显然是不符合法律要求的。其二,混用了“法人”和“法定代表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秋菊打官司 法律漏洞 金狮奖 王善堂 电影艺术 电影工作者 法定代表人 法律要求 教育片 刑事处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秋菊打官司》为何上座率不高? 被引量:1
16
作者 晓喻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1993年第3期12-12,共1页
在第49届威尼斯国际电影节夺得最高奖——金狮奖和最佳女主角奖的《秋菊打官司》,近来在上海市上映时上座率不高,普遍只有三至四成。一部在国际著名电影节上连获数项大奖的影片。
关键词 《秋菊打官司 最佳女主角奖 金狮奖 农村题材 巩俐 拍摄方法 现代审美意识 四成 连篇累犊 拍摄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心,别脱轨!——由《秋菊打官司》想到的 被引量:1
17
作者 沈建元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1993年第5期28-28,共1页
耐着性子看完张艺谋打这场“官司”,灯亮时才发现本来就不多的观众早已走了大半。回来后又看了明剑玲同志的《一条通向世界之路》,感触很深,不免想说上几句。说句实话,张艺谋的《秋菊打官司》拍得还算够水平,有怪才的味道。
关键词 《秋菊打官司 艺术创新 电影艺术 纪实风格 中国电影 《黄土地》 可看性 了明 走向世界 黄河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并非只是“打官司” 被引量:1
18
作者 耿延强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1993年第2期11-11,共1页
著名导演张艺谋先近推出的又一部力作《秋菊打官司》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又一次震动了国内外影坛,再次显示出张出众的才华和深厚的艺术功力。《秋》片一改张艺谋以往影片(如红高梁》、《菊豆》、《大红灯笼高高挂》)中以表现旧中国农村... 著名导演张艺谋先近推出的又一部力作《秋菊打官司》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又一次震动了国内外影坛,再次显示出张出众的才华和深厚的艺术功力。《秋》片一改张艺谋以往影片(如红高梁》、《菊豆》、《大红灯笼高高挂》)中以表现旧中国农村生活为故事背景的结构框架,而是把审美的视角放在当今的中国农村,撷取当今农村生活的截面,把大文化的审美意向具化在—个普通农民秋菊打官司这件事情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演张艺谋 秋菊打官司 菊豆 中国农村 西方电影 大红灯笼高高挂 新现实主义电影 艺术功力 审美意向 拍摄手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秋菊打官司》的多层意蕴 被引量:1
19
作者 奚佩秋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1993年第8期30-30,共1页
一部成功的影片,必然是个多层意蕴的有机复合体。《秋菊打官司》的显著特色之一,就是意蕴丰厚、深刻,层层深入。使不同层次的观众都可以透过不同的层面得到感悟和启示,做到雅俗共赏。《秋菊打官司》的意蕴大致可以从三个层面看。意蕴的... 一部成功的影片,必然是个多层意蕴的有机复合体。《秋菊打官司》的显著特色之一,就是意蕴丰厚、深刻,层层深入。使不同层次的观众都可以透过不同的层面得到感悟和启示,做到雅俗共赏。《秋菊打官司》的意蕴大致可以从三个层面看。意蕴的浅层是社会思想层面。影片是个民告官的故事,艺术家巧妙地通过一个普通的农村妇女,由村、乡、县到市的层层上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秋菊打官司 有机复合体 生活画卷 浅层 现代文明 民族文化精神 改革开放大潮 大转折 层次的 民族精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条难以交汇的河流——《秋菊打官司》主题剖析 被引量:1
20
作者 张忠亮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1993年第4期18-18,共1页
秋菊打的官司虽然以村长被拘留而告终,但“秋菊的官司”并没有打清。“秋菊的官司”实质上是一场非法律意义上的“官司”,任何现实的法律都无法解决秋菊和村长之间真正的纠葛。秋菊的头脑中始终没有过法的概念。她进入法律的规程仅仅是... 秋菊打的官司虽然以村长被拘留而告终,但“秋菊的官司”并没有打清。“秋菊的官司”实质上是一场非法律意义上的“官司”,任何现实的法律都无法解决秋菊和村长之间真正的纠葛。秋菊的头脑中始终没有过法的概念。她进入法律的规程仅仅是缘着“讨个说法”的简单动机。她可以拒绝接受经济赔偿,甚至对村长因触犯法律而被拘留感到惊奇。——她只是要个“说法”,并不要其它法律上的东西。而法律的裁决一直不能使秋菊得到满足。各级公安人员和法院的同志是那样认真负责、公正廉洁,他们一次次地调解、调查、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秋菊打官司 公正廉洁 触犯法律 传统伦理观念 经济赔偿 现代文明 法律意义 土地问题 不知道 现代法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