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新民主主义时期苗族人民的革命斗争
- 1
-
-
作者
龙伯亚
张永国
-
出处
《贵州文史丛刊》
1982年第2期7-18,共12页
-
文摘
苗族分布在祖国的贵州,湖南、云南、广西、四川、广东、湖北等省区。现有人口四百余万,是我国人口较多的一个少数民族。苗族又是一个历史悠久、受压迫较深而又富有革命斗争精神的伟大民族。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苗族人民为了民族生存,不仅披荆斩棘地同大自然作了艰苦卓绝的斗争,而且前赴后继地同历代封建王朝和国民党反动派推行的民族压迫政策作了针锋相对的斗争。但是,由于历史条件的限制,这些斗争都一次又一次地失败了。自从1921年中国共产党诞生后,苗族人民的革命斗争开始了新阶段。
-
关键词
革命斗争
新民主主义时期
苗族人民
国民党反动派
农民运动
红七军
工农兵代表大会
革命武装
打倒帝国主义
苏维埃政府
-
分类号
F3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
-
题名王若飞与豫陕区党委
- 2
-
-
作者
贺扬
-
出处
《贵州文史丛刊》
1982年第2期19-27,共9页
-
文摘
一九二五年到一九二六年,以王若飞为书记的中共豫陕区委,在党中央的领导下,在北方区委李大钊同志的关心和指导下,帮助国民军第二军壮大了力量,并在国民二军占领区,大力发展了工人、学生的革命运动,使河南成为当时影响较大的革命地区。多年以来,我们对王若飞与豫陕区委的这段历史,缺乏研究。随着时间的推移,大部分参加豫陕区委的老前辈相继去世,许多历史文献先后丢失,因而豫陕区委的历史功绩竟湮没无闻。近年来,为了收集王若飞同志的资料,我们多次访问了几位当年同王若飞同志一起参加豫陕区委工作的革命老人,查阅了有关的历史文献,整理出这篇文稿,作为研究豫陕区委历史的引玉之砖,希望党史界对本文提出补充和指正。
-
关键词
二军
反奉战争
党史界
中州评论
农民运动
打倒帝国主义
维峻
湮没无闻
革命运动
巩固后方
-
分类号
G6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忆罗有余同志
- 3
-
-
作者
谢树中
-
出处
《贵州文史丛刊》
1981年第2期79-82,共4页
-
文摘
四十多年来,我远离家乡贵州遵义,在华北和东北地区工作。往日家乡的许多情景,常留在我的记忆里,尤其是和我并肩战斗过的同志和朋友,他们的身世经历,音容笑貌,都还记忆犹新。一九八○年接到贵阳一位同志来信告知,贵州省博物馆的革命烈士展览,有罗有余同志的革命事迹。
-
关键词
革命事迹
并肩战斗
贵州省博物馆
绥靖公署
游击战争
打倒帝国主义
众口同声
革命工作
《国际歌》
革命理论
-
分类号
K8
[历史地理—历史学]
-
-
题名顾浚传略
- 4
-
-
作者
余洪贵
吴平
-
出处
《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8年第2期53-57,共5页
-
文摘
颇浚,中共党员。1921年留学德国,开始接触马克思主义。在国外耳闻目染,深感国弱人种贱。从而,产生了要振兴我中华民族之决心。1924年春,回国考入黄埔军官学校第一期。毕业后,曾任南昌宪兵团第一营少校营长等职。参加了举世闻名的由周恩来、朱德、贺龙、叶挺等领导的“八一”南昌起义,起义后任团长,不久,受党的派遣潜回南京从事地下活动,不幸被人告密,于1927年8月24日,被国民党杀害于南京鸡鸣寺。
-
关键词
中共党员
曾扩情
黄埔军官学校
鸡鸣寺
地下活动
打倒帝国主义
地主家庭
赣州总工会
起义部队
革命形势
-
分类号
D2
[政治法律—中共党史]
-
-
题名周恩来领导艺术的特色
- 5
-
-
作者
陈土光
方学邦
武纪荣
-
出处
《领导科学》
1988年第5期32-34,共3页
-
文摘
周恩来领导艺术的第一个特色,就是善于照顾全局,照顾大多数,和同盟者一道干。此特色突出地表现在他处理西安事变的过程中。发生西安事变时,我们党的处境是:1、党中央早就制订了打倒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新民主主义的战略任务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实现了正确的战略口号和策略口号的统一;2、我们党胜利地完成了长征,保存下来近3万名经过长征艰苦考验的战士;3、对西安事变,在我们党内有两种意见,一种人有战略眼光,懂策略艺术,主张和平解决西安事变,推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另一种人认为蒋介石发动十年内战,和我们有不共戴天之仇,可杀不可留。这在爱国人士当中,也有这两种认识上的分歧。
-
关键词
周恩来同志
领导艺术
战略口号
打倒帝国主义
十年内战
亲英美派
蒋管区
国民党一党专政
帝国主义侵略
战略任务
-
分类号
K2
[历史地理—中国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