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美国文化的阈限性——以欧茨《掘墓人的女儿》中的扑克牌游戏为例
1
作者 向瑶 刘立辉 《外国语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85-93,共9页
欧茨小说《掘墓人的女儿》中有诸多扑克牌游戏叙事,但以往评论大都聚焦于二战后犹太移民后裔丽贝卡的身份认同问题,对此游戏鲜有提及。实际上,从“初上牌桌”到“掌握牌局”,丽贝卡一生皆由扑克牌游戏串联,揭露了美国文化的阈限本质。... 欧茨小说《掘墓人的女儿》中有诸多扑克牌游戏叙事,但以往评论大都聚焦于二战后犹太移民后裔丽贝卡的身份认同问题,对此游戏鲜有提及。实际上,从“初上牌桌”到“掌握牌局”,丽贝卡一生皆由扑克牌游戏串联,揭露了美国文化的阈限本质。美国是一个移民国家,其建国历程本身就有阈限特质;在当代,扑克牌游戏成为此特质的具体表达。小说中,丽贝卡与扑克牌游戏的互动映射着美国文化阈限性的利弊两端,也隐含着作者对当代美国社会道德和精神消弭的担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乔伊斯·卡罗尔·欧茨 《掘墓人的女儿》 美国文化 阈限性 扑克牌游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构主义大师的区域地理教学案例——格里高利的扑克牌游戏改进
2
作者 周尚意 戴俊骋 张素娟 《地理教学》 2011年第16期18-19,共2页
一、中学区域地理教学使用大师案例的必要性 《初中地理课程标准》的设计思路要求初中地理教学“要充分利用课外资源,拓展学习空间,满足多样化的学习需求”。本文尝试将国际地理学界大师级的地理学者的案例,作为中学地理教学的辅助... 一、中学区域地理教学使用大师案例的必要性 《初中地理课程标准》的设计思路要求初中地理教学“要充分利用课外资源,拓展学习空间,满足多样化的学习需求”。本文尝试将国际地理学界大师级的地理学者的案例,作为中学地理教学的辅助案例。大师的案例通常是大师在论证其思想时的论据,同时也是解释其思想的具体或通俗的方式,学术界公认某位大师的思想,往往也是首先被其案例的论据说服。因此中学地理教学采用大师的案例是非常必要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案例 区域地理 扑克牌游戏 结构主义 地理教学 初中地理 学习空间 课程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人问题解决中惯例的测量及其微观发生过程 被引量:1
3
作者 张梅 辛自强 林崇德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1119-1130,共12页
惯例是一种群体的程序化行为,类似于思维定势,其实验测量最早源于Cohen与Bacdayan(1994)发明的TTT扑克牌游戏。研究选取35对两人组被试,在问题解决的框架下采用微观发生法的思路重新设计实验任务,探讨了两人问题解决中惯例的表现,并在... 惯例是一种群体的程序化行为,类似于思维定势,其实验测量最早源于Cohen与Bacdayan(1994)发明的TTT扑克牌游戏。研究选取35对两人组被试,在问题解决的框架下采用微观发生法的思路重新设计实验任务,探讨了两人问题解决中惯例的表现,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惯例从无到有的产生过程。结果表明:(1)修改后的40局TTT扑克牌游戏中存在明显的惯例现象,这可以从可靠性、速度、重复的行动序列、基于特定策略的行为模式和偶尔的次优性5个指标进行验证和描述。(2)惯例的产生是在行为掌握基础上,不断进行表征重述的结果。这一过程体现了惯例的产生是程序性知识转向陈述性知识、无意识转向有意识、稳定性与可变性的统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惯例 TTT扑克牌游戏 问题解决 策略 微观发生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