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扎尔则油田泥盆系F_4顶层油藏注富气混相驱实验
被引量:7
- 1
-
-
作者
娄兆彬
李道轩
吴修利
成伟
-
机构
中国石化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地球资源与信息学院
中国石化国际石油勘探开发有限公司
-
出处
《断块油气田》
CAS
2012年第2期213-217,共5页
-
基金
中国石化国际油气先导试验项目"扎尔则油田提高原油采收率技术研究"(I0012002ZY0047)
-
文摘
在扎尔则油田F4顶层油藏开展富气混相驱,具有良好的储层物性和流体性质条件。长细管实验研究了注入富气组成对混相驱效果的影响,确定了目前地层压力、温度条件下注入富气的最小混相组成,并揭示注入富气组成在影响驱油效率的同时,也影响驱油速度,且在近混相驱范围内对富气驱效果的影响更为强烈。长岩心驱替实验表明:开发初期注富气效果要好于水驱后注富气,但水驱后注入最小混相组成流体仍可获得非常高的驱油效率,高含水油藏注富气混相驱有望大幅度提高原油采收率;随着富气注入量的增加,混相驱最终采收率也增加,但存在增幅减缓的"拐点",原因是轻烃组分超越原油流动,使有效驱替容积部分损失,气油比的"台阶"式变化将是经济确定富气注入量的重要标志;在富气注入量较小时,连续注入比气水交替注入效果好,建议扎尔则油田小型先导试验采用连续注气方式。
-
关键词
高含水油藏
富气混相驱
细管实验
长岩心驱替实验
扎尔则油田
-
Keywords
High water cut reservoir
enriched-gas miscible flooding
slim tube experiment
long core test
Zarzai
-
分类号
TE357.45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田开发工程]
-
-
题名扎尔则油田F4底层油藏最大产液能力研究
被引量:2
- 2
-
-
作者
王运海
夏洁
-
机构
中国石化华东分公司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中国石化华东分公司物探研究院
-
出处
《油气藏评价与开发》
2011年第3期41-45,共5页
-
文摘
利用相渗资料和实测流压资料研究了扎尔则油田无因次采油、采液指数,确定了油井产能变化规律;并利用无因次采液指数和无因次产量与流压关系求取了扎尔则油田生产井在井底流压低于饱和压力时的无因次IPR曲线,描述了其变化规律;确定了扎尔则油田合理的井底流压是5.5~6.5 MPa,平均6 MPa,油井平均最大产液能力是253 m3/d,为油田开发后期油井提液生产提供了理论依据。
-
关键词
扎尔则油田
无因次采液指数
无因次产量
井底流压
IPR曲线
-
Keywords
Zarzaitine oilfield
dimensionless liquid production index
dimensionless output
BHFP
IPR curve
-
分类号
TE112.36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勘探]
-
-
题名扎尔则油田泥盆系F4层沉积相分析
- 3
-
-
作者
张海娜
-
机构
中国石化股份胜利油田分公司地质科学研究院
-
出处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71-73,共3页
-
文摘
沉积相分析是油田开发中后期精细油藏描述的内容之一,是为储层参数测井解释、储层非均质评价和剩余油分布研究等方面提供基础。从岩心描述入手,结合区域地质背景、岩心分析和测井等资料,应用沉积岩石学、沉积物重力流地质学、测井地质学和岩相古地理学等理论,在对沉积特征进行综合分析的基础上,对扎尔则油田泥盆系F4层沉积成因及其演化过程进行了研究。认为扎尔则油田泥盆系F4层的沉积相是海洋环境下重力流沉积形成的水下扇,从下到上为一海退—海进沉积序列。
-
关键词
泥盆系F4层
沉积相
水下扇
扎尔则油田
-
Keywords
F4 layer in Devonian, sedimentary facies, submarine fan, Zarzaitine Oilfield
-
分类号
TE111.3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勘探]
-
-
题名扎尔则油田注烃气混相驱机理研究
被引量:6
- 4
-
-
作者
陈晓军
史华
成伟
马立权
-
机构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石油工程学院
中国石化股份胜利油田分公司地质科学研究院
中国石化集团国际石油勘探开发有限公司
中国石油大庆石油管理局技术培训中心
-
出处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74-77,116,共4页
-
文摘
混相驱技术作为油田开发后期提高原油采收率的重要手段之一,近年来已在世界范围内得到广泛应用。阿尔及利亚扎尔则油田开展了注烃气混相驱先导试验,实施效果良好,在水驱采收率为62.8%的基础上,提高采出程度8.9%,最终采收率达到71.7%,展现了高含水、高采出程度的开发状况下混相驱技术在该油田的应用前景。以油藏内部混相驱替特征分析及机理研究作为切入点,应用拟三元相图模拟了注烃气混相驱的驱替过程,探讨了影响混相驱替效果的关键因素。结合室内实验分析结果和先导试验矿场数据,从油藏特征演变、产出物物性特征分析、剩余油饱和度变化等方面深入分析混相驱替过程,全面认识混相驱替机理,正确评价混相驱的驱替效果,为油田实施混相驱技术的可行性决策提供理论支持。
-
关键词
注烃气混相驱
提高采收率
拟三元相图
混相特征
机理研究
扎尔则油田
-
Keywords
gas miscible flooding
EOR
pseudo-ternary phase diagram
miscibility
mechanism study
Zarzaitine oilfield
-
分类号
TE357.4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田开发工程]
-
-
题名扎尔则油田F4油藏储采比及注水压力界限研究
- 5
-
-
作者
张舶航
谢雅茜
何思源
-
机构
成都理工大学能源学院
-
出处
《石油化工应用》
CAS
2016年第9期61-64,73,共5页
-
文摘
储采比是石油行业内部用于判断、分析油田规模、生产形式以及稳产形势的一项重要指标。而注水压力的大小对油田的开发效果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因此这两个指标在油田开发过程中有着重要的意义。在分析F4底层油藏历年来储采比变化规律的基础上,通过研究储采比与其他物性参数的相互关系,确定合理储采比的界限;应用流体力学计算方法确定了合理注水压力的界限。而得出的结论为扎尔则油田今后的开发调整方案的制定以及精细化开发提供了参数依据,同时也对同类型油田的开发有着指导意义。
-
关键词
扎尔则油田
技术政策
储采比
注水压力
界限
-
Keywords
Zarzaitine oilfield
technology policy
reserve production ratio
water injection pressure
limitation
-
分类号
TE357.6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田开发工程]
-
-
题名束缚水饱和度与临界水饱和度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18
- 6
-
-
作者
周德志
-
机构
中国石化股份胜利油田分公司地质科学研究院
-
出处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81-83,共3页
-
文摘
应用测井资料解释、压汞法及相对渗透率实验资料,对扎尔则油田F油藏的含油饱和度与油藏高度及产水率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分析了束缚水饱和度与临界水饱和度的不同及其渗流机理。分析结果表明,在束缚水饱和度状态至临界水饱和度状态之间,可动水主要分布在微小孔道内,不能形成连续的可动水路,仍产纯油,离心法相对渗透率实验所确定的束缚水饱和度应为临界水饱和度。对储层微观渗流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束缚水饱和度要小于等于临界水饱和度。
-
关键词
临界水饱和度
束缚水饱和度
可动水
毛细管压力
相对渗透率
扎尔则油田
-
Keywords
critical water saturation, irreducible water saturation ,moveable water,capillary pressure,relative permeability, Zarzaitine Oilfield
-
分类号
TE311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田开发工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