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表达扎伊尔型埃博拉病毒囊膜糖蛋白重组水泡性口炎病毒的构建 被引量:4
1
作者 宋坤 王喜军 +7 位作者 温志远 葛金英 冯娜 胡旭乐 陈伟业 高玉伟 夏咸柱 步志高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431-435,共5页
埃博拉病毒(EBO V)能够引起一种人畜共患急性出血性传染病,即埃博拉出血热。研制安全、有效的抗病毒疫苗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利用水泡性口炎病毒(V SV)印第安纳株反向遗传操作系统,构建并拯救得到表达扎伊尔型埃博拉病毒(ZEBO V)囊膜... 埃博拉病毒(EBO V)能够引起一种人畜共患急性出血性传染病,即埃博拉出血热。研制安全、有效的抗病毒疫苗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利用水泡性口炎病毒(V SV)印第安纳株反向遗传操作系统,构建并拯救得到表达扎伊尔型埃博拉病毒(ZEBO V)囊膜糖蛋白G P的重组V SV(rV SV-ZEBO V-G P),通过w estern blot和免疫荧光试验证明在重组病毒中ZEBO V G P蛋白获得正确表达;动物试验显示重组病毒对小鼠高度安全;中和试验结果表明重组病毒能诱导小鼠产生针对ZEBO V囊膜糖蛋白G P嵌合V SV假病毒粒的特异性中和抗体。本研究表明rV SV-ZEBO V-G P作为防控ZEBO V的储备性疫苗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扎伊尔埃博拉病毒 囊膜糖蛋白 重组水泡性口炎病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扎伊尔型埃博拉病毒型特异性标签序列鉴定及其荧光定量PCR检测 被引量:1
2
作者 李泽 王松建 +5 位作者 杨涛 李旭 郭衍志 但芸婕 徐宝艳 邓国宏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3期1471-1474,共4页
目的建立一种快速准确检测扎伊尔型埃博拉病毒(Zaire ebola virus,ZEBOV)的方法。方法以2014年西非新分离的3株ZEBOV全基因组参考序列及1976年从Mayinga分离的ZEBOV株(NC_002549)为目标,基于Insignia系统算法与GenBank中Nt库比对,求... 目的建立一种快速准确检测扎伊尔型埃博拉病毒(Zaire ebola virus,ZEBOV)的方法。方法以2014年西非新分离的3株ZEBOV全基因组参考序列及1976年从Mayinga分离的ZEBOV株(NC_002549)为目标,基于Insignia系统算法与GenBank中Nt库比对,求出ZEBOV特异性核酸标签序列。设计引物、TaqMan探针和优化反应条件,以10倍系列稀释的阳性质粒做标准曲线,做准确性、重复性实验。并以其余4个亚型的埃博拉病毒、马尔堡病毒、西尼罗河热病毒、东方马脑炎病毒、西方马脑炎病毒等8种病毒对照及临床48例患者复杂样本为对照做特异性检测。结果选择比对得到的特异性标签序列(KJ660348,11331-11514)设计探针引物,标准曲线相关系数〉0.99,灵敏度可达5×10^1拷贝。准确性重复性实验结果批内变异系数(CV)为0.88%~2.50%、批间CV为1.75%~3.31%。8种病毒及临床48例患者复杂样本对照均为阴性。结论 ZEBOV核酸标签(KJ660348,11331-11514)在非编码区,在此基础上建立的荧光定量PCR方法可特异性检测ZEBOV,且灵敏、重复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扎伊尔 埃博拉病毒 荧光定量PCR 标签序列 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扎伊尔埃博拉病毒糖蛋白泛MHC Ⅱ限制性表位预测及验证
3
作者 刘洋 孙昊 +5 位作者 陆振华 兰明福 许家豪 孙报增 姜东伯 杨琨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308-314,共7页
目的生物信息学预测获得埃博拉病毒(EBOV)糖蛋白泛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Ⅱ(MHCⅡ)限制性优势表位,分析其特征并筛选鉴定可用于疫苗研制的候选对象。方法通过IEDB分析预测EBOV糖蛋白的优势表位,并对优势表位进行聚类分析,保守性分析和分... 目的生物信息学预测获得埃博拉病毒(EBOV)糖蛋白泛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Ⅱ(MHCⅡ)限制性优势表位,分析其特征并筛选鉴定可用于疫苗研制的候选对象。方法通过IEDB分析预测EBOV糖蛋白的优势表位,并对优势表位进行聚类分析,保守性分析和分子对接。同时,利用编码糖蛋白DNA的质粒pVAX-GP免疫小鼠,酶联免疫斑点试验(ELISpot)验证预测获得的表位。结果在构成人群覆盖率达99%的人类白细胞抗原Ⅱ(HLAⅡ)超家族限制性15表位肽预测中筛选获得19个优势表位,H-2筛选获得13个优势表位。ELISpot结果显示pVAX-GP可诱导小鼠脾细胞产生针对合成优势表位的细胞免疫反应,其中表位LFLRATTELRTFSIL和GYYSTTIRYQATGFG在C3H小鼠体内具有显著激活细胞免疫反应的效果。保守性分析结果中存在种间和种内均保守的优势表位,不存在种内不保守而种间保守的优势表位。分子对接显示实验鉴定的两条优势表位可在人HLAⅡ类超家族分子中均可获得良好的对接分数,进一步肯定其在人群免疫中应用的可行性。结论多肽LFLRATTELRTFSIL和GYYSTTIRYQATGFG可作为EBOV表位疫苗的候选表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扎伊尔埃博拉病毒(ebov) 泛主要组织相溶性复合体Ⅱ(pan-MHCⅡ)限制性表位 表位预测 保守性分析 分子对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埃博拉病毒(EBOV)蛋白的最新研究进展 被引量:4
4
作者 林彬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2005年第5期27-30,共4页
埃博拉病毒(EBOV)是一种高致死性的病毒,在其RNA编码的7种蛋白中,糖蛋白GP、基质蛋白VP40以及膜蛋白VP24在病毒粒子的装配、出芽以及致病过程中起着关键的作用。详细介绍了这三种蛋白的结构、功能以及作用机制的最新研究进展,并对EBOV... 埃博拉病毒(EBOV)是一种高致死性的病毒,在其RNA编码的7种蛋白中,糖蛋白GP、基质蛋白VP40以及膜蛋白VP24在病毒粒子的装配、出芽以及致病过程中起着关键的作用。详细介绍了这三种蛋白的结构、功能以及作用机制的最新研究进展,并对EBOV蛋白的研究前景作出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埃博拉病毒(ebov) GP VP40 VP24 埃博拉病毒 糖蛋白 病毒粒子 基质蛋白 致病过程 致死性 RNA 膜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埃博拉病毒研究进展 被引量:12
5
作者 曾谷城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61-166,共6页
埃博拉病毒(EBOV)是能够导致人和灵长类动物埃博拉出血热的一种高致病率及高致死率病毒。埃博拉病毒从发现以来已经造成了数次大规模流行,主要集中在非洲地区。2014年在西非地区暴发了历史上最为严重的埃博拉出血热疫情,引起了全球的广... 埃博拉病毒(EBOV)是能够导致人和灵长类动物埃博拉出血热的一种高致病率及高致死率病毒。埃博拉病毒从发现以来已经造成了数次大规模流行,主要集中在非洲地区。2014年在西非地区暴发了历史上最为严重的埃博拉出血热疫情,引起了全球的广泛关注。本文就埃博拉病毒的流行病学、传播特点、分子病毒学、致病的分子基础、感染及致病的免疫机制及埃博拉出血热的临床特征和防治措施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人们能够有效预防及治疗埃博拉出血热,遏制埃博拉出血热疫情的扩散提供科学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埃博拉病毒(ebov) 埃博拉出血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融合域点突变的埃博拉病毒GP蛋白重组新城疫病毒的构建与免疫评价
6
作者 张海琳 王金良 +4 位作者 王翀 温志远 刘任强 步志高 葛金英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71-177,共7页
扎伊尔型埃博拉病毒(EBOV)的感染会引起人类以严重出血和发热为主要症状的传染病,死亡率高达90%,对公共卫生构成严重威胁。EBOV囊膜蛋白(GP)是病毒主要的免疫原性蛋白。本团队前期的研究表明,以新城疫病毒(NDV)为载体构建表达EBOV GP蛋... 扎伊尔型埃博拉病毒(EBOV)的感染会引起人类以严重出血和发热为主要症状的传染病,死亡率高达90%,对公共卫生构成严重威胁。EBOV囊膜蛋白(GP)是病毒主要的免疫原性蛋白。本团队前期的研究表明,以新城疫病毒(NDV)为载体构建表达EBOV GP蛋白的重组病毒rLa-EBOVGP改变了NDV的侵入方式。为了研制出安全性更高的埃博拉候选疫苗株,本研究将EBOV GP蛋白的融合域I532突变为R后插入NDV LaSota疫苗株(rLa)基因组中,通过反向遗传学操作拯救表达EBOV GP(I532R)蛋白的重组NDV,并将经PCR鉴定正确的重组病毒在鸡胚中连续传代检测了其的体外遗传稳定性。RT-PCR鉴定结果显示,EBOV突变的GP(I532R)蛋白基因正确插入了NDV基因组中,表明获得了重组病毒rLa-EBOVGP(I532R);在鸡胚中连续传20代后,经RT-PCR扩增EBOV GP(I532R)基因后经测序鉴定,结果显示rLa-EBOVGP(I532R)能够保持良好的遗传稳定性。利用蔗糖梯度超速离心法纯化rLa、rLa-EBOVGP和rLa-EBOVGP(I532R)病毒,分别进行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EBOV GP和GP(I532R)蛋白均能够正确表达;将rLa、rLa-EBOVGP和rLa-EBOVGP(I532R)分别感染BHK-21细胞后,利用激光共聚焦试验分析EBOV GP(I532R)的表达和定位,结果显示GP(I532R)能够表达且位于BHK-21细胞的细胞膜上;对纯化病毒利用免疫电镜观察病毒颗粒,结果可见rLa-EBOVGP(I532R)与亲本病毒rLa结构特征相似,且GP(I532R)蛋白能够嵌合在重组病毒粒子表面;生长动力学试验结果表明,rLa-EBOVGP(I532R)与亲本株rLa在鸡胚中的生长特性基本一致,且能够稳定增殖;分别将重组病毒rLa-EBOVGP和rLa-EBOVGP(I532R)经肌肉注射和滴鼻两种途径免疫小鼠,经稀释血清固定病毒的方法分别检测各组小鼠针对NDV和EBOV GP蛋白的中和抗体。结果显示rLa-EBOVGP(I532R)能够诱导小鼠产生较高的针对NDV和EBOV GP蛋白的中和抗体。以上结果表明rLa-EBOVGP(I532R)具有作为防控EBOV感染的储备性候选疫苗株的潜力。本研究为进一步研究GP(I532R)的生物学功能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扎伊尔埃博拉病毒 囊膜蛋白突变 重组新城疫病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法对埃博拉病毒起源的新发现
7
作者 柳林 《畜牧兽医科技信息》 1999年第21期10-10,共1页
法国巴斯德研究所的科研人员宣布,该所首次在小型灵长目哺乳动物体内发现了埃博拉病毒的踪迹,这对发现此病毒的起源是重要的一步。过去研究人员曾在灵长目动物体内发现埃博拉病毒,但对20多年前这次疾病首次暴发的扎伊尔或苏丹等地的老鼠。
关键词 病毒起源 埃博拉病毒 啮齿动物 动物体内 灵长目 巴斯德 分子生物技术 扎伊尔 科研人员 中非共和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埃博拉出血热 被引量:19
8
作者 刘阳 马志永 +3 位作者 史子学 王水明 王志亮 马玉堃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028-1030,共3页
埃博拉出血热(Ebola hemorrhagic fever,EHF)1976年首次发生于刚果民主共和国(前扎伊尔)埃博拉河流域,因其引起感染者全身出血症状,故命名为埃博拉出血热。EHF的病原是埃博拉病毒(Ebola virus,EBOV),属于丝状病毒科(Filoviri-da... 埃博拉出血热(Ebola hemorrhagic fever,EHF)1976年首次发生于刚果民主共和国(前扎伊尔)埃博拉河流域,因其引起感染者全身出血症状,故命名为埃博拉出血热。EHF的病原是埃博拉病毒(Ebola virus,EBOV),属于丝状病毒科(Filoviri-dae)丝状病毒属(Filovirus)成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埃博拉出血热 刚果民主共和国 丝状病毒 FEVER 埃博拉病毒 出血症状 扎伊尔 感染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怪病“埃博拉”
9
作者 甲秀 《国际展望》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1期16-18,1,共4页
扎伊尔的基奎特市流行一种怪病,患者体内的每一个部位在出血后其所有器官都开始融化。基奎特市的卫生官员向世界卫生组织发出了紧急呼吁,日内瓦世界卫生组织总部马上从世界各地召来专家,组织起一支一流的病毒追踪队伍开赴扎伊尔,同这一... 扎伊尔的基奎特市流行一种怪病,患者体内的每一个部位在出血后其所有器官都开始融化。基奎特市的卫生官员向世界卫生组织发出了紧急呼吁,日内瓦世界卫生组织总部马上从世界各地召来专家,组织起一支一流的病毒追踪队伍开赴扎伊尔,同这一怪病作斗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埃博拉 怪病 扎伊尔 救护人员 艾滋病毒 病毒 世界卫生组织 金沙萨 尸体 女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