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养家之人》:手绘动画的视觉效果运用及艺术表达 被引量:3
1
作者 杨凯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7期138-140,共3页
《养家之人》以其艺术价值收获了众多国际奖项及权威媒体的高度认可,成为当代手绘动画电影的艺术标榜。影片从三个层面完成了艺术创造:其一,通过视觉效果创新实现对观者艺术感知重构,拉近了观者审美认知与影片立意之间的距离,在弥补了... 《养家之人》以其艺术价值收获了众多国际奖项及权威媒体的高度认可,成为当代手绘动画电影的艺术标榜。影片从三个层面完成了艺术创造:其一,通过视觉效果创新实现对观者艺术感知重构,拉近了观者审美认知与影片立意之间的距离,在弥补了手绘动画视觉表现形式局限性的同时,最大化发挥了手绘动画艺术感染力的优势。其二,基于影片立意对主要象征元素进行对应分离,并通过双重叙事的情节演进实现了象征元素的重新整合,艺术化地向观者再现了影片主题内涵。其三,影片通过视觉纵向对比,揭示了影片核心人物在故事线中的成长轨迹,进而通过故事人物向观者传达了影片的价值主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绘动画 视觉中心主义 艺术审美 双重叙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手绘动画《狼行者》的创新影像 被引量:1
2
作者 张敏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8期146-148,共3页
在数字动画盛行的当下,欧洲动画借助手绘与媒体技术的结合,带给观众别样的视觉体验。视觉语言的创新是创新影像的重心,涉及角色动作、角色形象、场景设定等视觉感知所产生的叙事表达、节奏变化和美感体验。手绘动画《狼行者》以首创“... 在数字动画盛行的当下,欧洲动画借助手绘与媒体技术的结合,带给观众别样的视觉体验。视觉语言的创新是创新影像的重心,涉及角色动作、角色形象、场景设定等视觉感知所产生的叙事表达、节奏变化和美感体验。手绘动画《狼行者》以首创“狼视”动态视觉体系、手绘与技术融合创新2.5D产物、最纯粹的绘画构建极尽真实的世界,再一次向我们证明:创新影像可以构建手绘动画与新媒体技术之间多元、融合的关系,具有一定的创新意识和社会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狼行者》 手绘动画电影 创新影像 视觉语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手绘动画艺术表现地域性的再发掘:爱尔兰“卡通沙龙”动画工作室创作述评
3
作者 徐夏林 《电影评介》 2025年第16期88-93,共6页
本文主要以电影史实证法与文本分析法对爱尔兰“卡通沙龙”动画工作室及其创作进行研究对象,旨在探讨“卡通沙龙”如何在保持传统的同时实现创新。结论显示,“卡通沙龙”工作室通过将手绘技艺与现代技术巧妙融合,并以爱尔兰文化为灵感,... 本文主要以电影史实证法与文本分析法对爱尔兰“卡通沙龙”动画工作室及其创作进行研究对象,旨在探讨“卡通沙龙”如何在保持传统的同时实现创新。结论显示,“卡通沙龙”工作室通过将手绘技艺与现代技术巧妙融合,并以爱尔兰文化为灵感,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生动的叙述,将观众引入奇幻而又充满历史底蕴的世界,从而创作出一系列富有艺术性和深刻文化内涵的动画作品;不仅为动画业界树立了匠心制作的典范,还另辟蹊径地开创了一条艺术与制作方面的全新道路。本项研究启发了数字化时代动画创作对手绘动画的借鉴与创新方法,有利于动画创作的多元化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绘动画 地域性 卡通沙龙 爱尔兰动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艺术学院1994》:二维手绘动画中的“铁线描”视觉美学建构
4
作者 张思遥 《电影文学》 2025年第18期178-182,共5页
《艺术学院1994》以中国传统“铁线描”技法的创新运用为核心,构建了独特的二维手绘动画美学体系。影片将静态绘画技法转化为动态影像语言,通过刚劲的线条轮廓塑造角色性格,以虚实变化映射心理轨迹,结合留白构图实现“去怀旧化”的历史... 《艺术学院1994》以中国传统“铁线描”技法的创新运用为核心,构建了独特的二维手绘动画美学体系。影片将静态绘画技法转化为动态影像语言,通过刚劲的线条轮廓塑造角色性格,以虚实变化映射心理轨迹,结合留白构图实现“去怀旧化”的历史表达。“铁线描”与工笔淡彩的融合精准还原了20世纪90年代艺术院校的场景细节,而线条的动态韵律则赋予画面音乐般的节奏感。这一实践为国产动画提供了多重启示:传统绘画技法的现代转化能拓展文化深度;手绘工艺的坚守可对抗工业化同质化;视觉元素的叙事潜能可构建更高级的叙事语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学院1994》 手绘动画 “铁线描” 视觉美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罗小黑战记2》:二维手绘动画的现代转型及东方奇幻美学重构
5
作者 吉娜 《电影文学》 2025年第19期87-91,共5页
《罗小黑战记2》展现数字时代二维手绘动画的转型路径,通过坚守“一拍一”逐帧工艺与融合数字技术,实现了传统与现代的平衡。影片创新运用“三渲二”技术构建悬浮建筑群,数字中间帧优化高速动作,水墨算法模拟传统笔触,在保留手绘温度的... 《罗小黑战记2》展现数字时代二维手绘动画的转型路径,通过坚守“一拍一”逐帧工艺与融合数字技术,实现了传统与现代的平衡。影片创新运用“三渲二”技术构建悬浮建筑群,数字中间帧优化高速动作,水墨算法模拟传统笔触,在保留手绘温度的同时拓展表现维度。其东方奇幻美学的重构体现于三个方面:场景设计上,将传统建筑融合科幻元素,赋予传统建筑新的叙事可能;角色造型中,道家哲学思想通过御灵能力具象化;动作编排则将水墨写意与动态战斗结合,形成独特的视觉语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小黑战记2》 二维手绘动画 数字技术 东方奇幻美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手绘平面动画的影像表现、语言与融合:京都动画创作评述 被引量:1
6
作者 弓淼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6期95-98,共4页
京都动画在过去的10余年间,几乎代表了日本动画作品在手绘平面动画上的最高水准,至少在镜头语言层面上代表了手绘动画的最高水准。7·18日本京都动画纵火案1发生的日子被许多动画爱好者认为是“世界动画史上最惨痛的一天”。我们应... 京都动画在过去的10余年间,几乎代表了日本动画作品在手绘平面动画上的最高水准,至少在镜头语言层面上代表了手绘动画的最高水准。7·18日本京都动画纵火案1发生的日子被许多动画爱好者认为是“世界动画史上最惨痛的一天”。我们应该怎么理解这家历史悠久的公司?京都动画作品的独特性是什么?这些问题可以从很多角度去回答——符号、制作、文化、产业、社群等。本文将从以下三个维度探讨京都动画创作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绘动画 动画创作 镜头语言 动画 纵火案 动画作品 平面动画 日本京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D秩序瓦解与3D特效重构——日本动画长片艰难的奥斯卡之旅 被引量:1
7
作者 黄苑琳 《电影评介》 2014年第16期74-75,共2页
2013年,拥有百年动画锻造史的世界动画缔造者迪士尼在《科学怪狗》和《无敌破坏王》落败奥斯卡后,宣布手绘动画部门将全部解体。这个震惊世界的消息意味着迪士尼完全转向3D动画制作,承载着几代人童年回忆的米老鼠、唐老鸭,以及白雪公主。
关键词 手绘动画 迪士尼 日本动画 动画技术 宫崎骏 哈尔的移动城堡 动画制作 立命 其在 悬崖上的金鱼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高清电影放映的技术、文本与本体论探析——以重映版《哈尔的移动城堡》为例
8
作者 宋颂 李各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95-100,共6页
吉卜力动画制作过程中,手绘动画与胶片媒介的结合使动画作品具有手工性和物质性的特质,超高清技术的引入则提升了画面的清晰度和色彩还原能力,让观众能够更加真实地感受到手绘动画的艺术魅力,还进一步推动了电影放映技术的革新和发展;... 吉卜力动画制作过程中,手绘动画与胶片媒介的结合使动画作品具有手工性和物质性的特质,超高清技术的引入则提升了画面的清晰度和色彩还原能力,让观众能够更加真实地感受到手绘动画的艺术魅力,还进一步推动了电影放映技术的革新和发展;《哈尔的移动城堡》故事中同时具有机械性与生命性的城堡或可被视为(动画)电影这一技术发明在根本上具有生命力的譬喻,也可被视为数字时代发掘和理解电影生命力的一种方式;《哈尔的移动城堡》在电影本体论层面上也通过“境遇电影”的方式显示出(动画)电影连接主体与世界的魅力所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哈尔的移动城堡》 IMAX 手绘动画 修复重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画电影《伦敦一家人》的平民视角
9
作者 王蕾 吕丹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3期134-136,共3页
是否对生活保持尊敬的态度,真实展现人们的生活,是一部电影能否具有灵魂的关键。罗杰·梅因伍德根据同名畅销绘本改编而成的手绘动画电影《伦敦一家人》,为观众展现了一个英国普通家庭的世界。电影因能够以平民的视角观察、刻画人生... 是否对生活保持尊敬的态度,真实展现人们的生活,是一部电影能否具有灵魂的关键。罗杰·梅因伍德根据同名畅销绘本改编而成的手绘动画电影《伦敦一家人》,为观众展现了一个英国普通家庭的世界。电影因能够以平民的视角观察、刻画人生,遵循芸芸众生的思维方式来叙述普通人生活的故事而得到了广泛认可,观众无不为其中真实的日常点滴与人性感动。可以说,《伦敦一家人》中的平民视角是值得动画人探究和学习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伦敦一家人》 手绘动画 平民视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艺术学院1994》:动画纪实主义美学与青春怀旧诗学
10
作者 满胜宠 崔婧 《电影评介》 2025年第16期30-35,共6页
《艺术学院1994》(刘健,2025)作为中国动画现实主义美学的典型文本,通过手绘动画这一媒介,构建了兼具纪实深度与诗学想象的艺术世界。影片突破传统神话IP的工业美学范式,通过“感觉现实主义”手法实现了共话本体与现实批判的融合。在媒... 《艺术学院1994》(刘健,2025)作为中国动画现实主义美学的典型文本,通过手绘动画这一媒介,构建了兼具纪实深度与诗学想象的艺术世界。影片突破传统神话IP的工业美学范式,通过“感觉现实主义”手法实现了共话本体与现实批判的融合。在媒介层面,影片通过手绘笔触的质感和散点透视的空间构建,赋予其生活真实感。在叙事手法上,影片采用了“散文式”的结构和“幕间戏”的留白技巧,颠覆了传统青春电影的封闭式因果叙事模式。在艺术批判纬度,通过人物指代市场经济下艺术创作与商业逻辑间的紧张关系,并通过手绘动画的“作者性”表达,实现对20世纪90年代青年文化、艺术本质与社会转型的多维反思,为中国动画的现实向度提供了兼具美学价值与批判深度的“纪实主义”动画影片样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学院1994》 手绘动画 纪实主义美学 青春叙事 怀旧诗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千与千寻》中美术元素的应用价值
11
作者 方云定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62-63,共2页
《千与千寻》以一个10岁儿童的单纯视角向世人阐释了爱的美好之处,导演宫崎骏再次以自己手绘的动画人物形象打破了日本电影票房纪录。影片本身的美术元素的应用也打破了常规动画电影的模式,以一个个鲜活的人物形象讲述着一个看似荒诞... 《千与千寻》以一个10岁儿童的单纯视角向世人阐释了爱的美好之处,导演宫崎骏再次以自己手绘的动画人物形象打破了日本电影票房纪录。影片本身的美术元素的应用也打破了常规动画电影的模式,以一个个鲜活的人物形象讲述着一个看似荒诞却蕴涵了无数真理的意象世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手绘动画 美术元素 真理 人文主义关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你在我梦中如此长久》:毕加索超现实主义的银幕投射 被引量:1
12
作者 陈璐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0期86-88,共3页
法国手绘动画短片《你在我梦中如此长久》(Emma Vakarelova,2015)基于法国诗人罗伯特·德斯诺斯同名诗作创作,精美的小诗结合唯美的画面,呈现朦胧梦幻的意境,跟随男主人公意识飞跃,给观众带来如怨如慕,如泣如诉的感受。画面中男人... 法国手绘动画短片《你在我梦中如此长久》(Emma Vakarelova,2015)基于法国诗人罗伯特·德斯诺斯同名诗作创作,精美的小诗结合唯美的画面,呈现朦胧梦幻的意境,跟随男主人公意识飞跃,给观众带来如怨如慕,如泣如诉的感受。画面中男人的身体如同思维跳跃,穿梭时空,空灵奇妙,若即若离。相思、悲痛、无奈种种伤感情愫杂糅一处。该片以极其唯美的超现实主义风格诉说着诗人凄美的爱情追寻,在创作手法和艺术特色上呈现出毕加索式后期绘画特征和超现实主义艺术风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若即若离 超现实主义 法国诗人 手绘动画 画特征 毕加索 唯美 主人公意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消失的线与痕:媒介考古学视野下两代哪吒的比较 被引量:1
13
作者 孔令旗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3期83-87,共5页
在当下3D技术实现国产动画电影转型升级呼声日益高涨的背景下,本文从媒介考古学的视角出发,深度挖掘被封藏在博物馆和资料馆中的手绘二维动画《哪吒闹海》,廓清线性叙事方式的迷雾,重新发掘其不可忽视的重要性。通过比较《哪吒闹海》(19... 在当下3D技术实现国产动画电影转型升级呼声日益高涨的背景下,本文从媒介考古学的视角出发,深度挖掘被封藏在博物馆和资料馆中的手绘二维动画《哪吒闹海》,廓清线性叙事方式的迷雾,重新发掘其不可忽视的重要性。通过比较《哪吒闹海》(1979,严定宪、王树忱、徐景达)和《哪吒之魔童降世》(2019,饺子),本文审视了当下动画创作和观看中经常被遗忘的媒介技术、创作技巧与感官体验,尝试从物质性和复现性的维度对传统二维手绘动画与当代三维动画进行对比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绘动画 三维动画 3D技术 二维动画 媒介技术 感官体验 哪吒 复现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