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64篇文章
< 1 2 2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马克思早期经济学哲学思想中的伦理探赜——基于《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文本的考察
1
作者 骆婷 《伦理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3-50,共8页
马克思的伦理思想是其哲学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于19世纪40年代生发并展开,在早期政治经济学研究成果《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已初现端倪。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对私有制关系形成的历史考察,重构了工人阶级与资本家... 马克思的伦理思想是其哲学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于19世纪40年代生发并展开,在早期政治经济学研究成果《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已初现端倪。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对私有制关系形成的历史考察,重构了工人阶级与资本家阶级二元对立的社会结构,同时也确证了资本主义社会剥削性的伦理关系;在新的伦理关系中,马克思将“异化”作为其早期伦理思想的核心范畴,揭露了“异化”伪装下资本主义的“非人性”与“不自由”,同时反向暗含了对自由、尊严、剥削等伦理议题的思考;马克思站在无产阶级立场对共产主义展开本质追寻,开掘了无产阶级团结与联合的美德,提供了一套未来指向的道德方案。马克思早期经济学哲学思想中的伦理致思,不仅从实质上回应了马克思主义伦理学所面临的“存在论挑战”,而且也为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框架下的道德合法性提供了价值辩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伦理 异化 自由 共产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德格尔秘密手稿中的深渊哲学
2
作者 罗益民 《宜春学院学报》 2025年第1期13-24,共12页
海德格尔的秘密手稿在其作品整体中具有重要地位,但学界目前几乎还没有对已出版的秘密手稿的整体研究。从海德格尔晚年自我总结的“深渊哲学”出发,可对其秘密手稿进行贯通性的阐发与整体把握。作为秘密手稿首卷的《哲学论稿》揭示出了... 海德格尔的秘密手稿在其作品整体中具有重要地位,但学界目前几乎还没有对已出版的秘密手稿的整体研究。从海德格尔晚年自我总结的“深渊哲学”出发,可对其秘密手稿进行贯通性的阐发与整体把握。作为秘密手稿首卷的《哲学论稿》揭示出了深渊哲学之框架,后续各卷秘密手稿在深渊问题上各有独特之处:《沉思》揭示了深渊的本有,《形而上学之克服》实行了深渊的跃过,《存有的历史》显明了历史的深渊,《论开端》阐释了深渊的开端,《本有》描述了深渊的烦忧。秘密手稿中深渊哲学的首次阐明,使秘密手稿的“秘密”以此显示为深渊哲学,也展示出海德格尔后期思想主导词“本有”的深渊维度,并显露其晚年著名的天地神人四元整体思想形成的内在脉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德格尔 秘密手稿 深渊 哲学 本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刘文典校勘《庄子》新论——以刘文典批校《庄子集释》手稿为中心
3
作者 蒲章臻 《安庆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5年第1期58-65,共8页
刘文典是我国近代《庄子》研究的大家,其穷尽精力治学《庄子》并校勘完成《庄子补正》一书。《庄子集释》是刘文典校勘完成《庄子补正》的底本,刘文典批校《庄子集释》手稿中的内容可以与《庄子补正》相对照,为刘文典研究提供了新的思... 刘文典是我国近代《庄子》研究的大家,其穷尽精力治学《庄子》并校勘完成《庄子补正》一书。《庄子集释》是刘文典校勘完成《庄子补正》的底本,刘文典批校《庄子集释》手稿中的内容可以与《庄子补正》相对照,为刘文典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通过刘文典批校《庄子集释》手稿,可以更加深入了解刘文典对《庄子》的治学校勘。探究刘文典的校勘思路与治学态度,治学理念与对校勘的热忱,以及其对《庄子》成书问题、主旨要义等内容的钻研。刘文典对《庄子》的治学并不仅仅局限于校勘考释,而是形成了自己的庄学思想,其无愧庄学大师之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刘文典 《庄子》 《庄子集释》手稿 校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异化劳动理论及其当代价值研究
4
作者 张露山 《今古文创》 2025年第2期70-72,共3页
异化劳动理论是马克思把德国古典哲学中的异化观念和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学结合分析的成果。经过研读《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深入理解异化劳动理论,探究异化劳动的深刻概念,分析其历史背景与理论来源,本文在此基础上深刻理解与阐述异化... 异化劳动理论是马克思把德国古典哲学中的异化观念和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学结合分析的成果。经过研读《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深入理解异化劳动理论,探究异化劳动的深刻概念,分析其历史背景与理论来源,本文在此基础上深刻理解与阐述异化劳动理论的核心内容,即四个基本特征,最终结合劳动学说,立足当代中国实际,探究异化劳动理论对我国当代社会发展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异化劳动理论 当代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解读马克思的异化劳动理论内涵
5
作者 李言林 《今古文创》 2025年第6期71-73,共3页
本文以马克思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为核心文本,深入挖掘其中异化劳动理论的深刻内涵。通过对异化劳动的四个主要规定的描述,也就是劳动者同劳动产品、劳动过程、类本质及人与人间的异化关系,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劳动的扭曲本质... 本文以马克思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为核心文本,深入挖掘其中异化劳动理论的深刻内涵。通过对异化劳动的四个主要规定的描述,也就是劳动者同劳动产品、劳动过程、类本质及人与人间的异化关系,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劳动的扭曲本质及其对人的压迫揭示出来。同时,探讨了该理论在马克思思想体系中的关键地位,包括对黑格尔辩证法和费尔巴哈人本学的超越、历史唯物主义的萌芽以及对资本主义批判的基石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异化劳动理论 资本主义批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聊斋表文草》手稿叙录补正——兼及蒲松龄纪念馆藏其他三部手稿
6
作者 隋汝娜 《蒲松龄研究》 2025年第1期128-137,共10页
蒲松龄纪念馆藏有蒲松龄的四部手稿,由于知名度不如《聊斋志异》、诗词等其他手稿,故学界对其关注和研究相对较少。1981年,骆伟、徐瑛在《广东图书馆学刊》第4期上发表了《谈谈现存聊斋手稿种种》一文,文章系统简明地梳理了蒲松龄现存... 蒲松龄纪念馆藏有蒲松龄的四部手稿,由于知名度不如《聊斋志异》、诗词等其他手稿,故学界对其关注和研究相对较少。1981年,骆伟、徐瑛在《广东图书馆学刊》第4期上发表了《谈谈现存聊斋手稿种种》一文,文章系统简明地梳理了蒲松龄现存十余种稿本的流传情况,在谈及蒲松龄纪念馆藏的《聊斋表文草》一册时,提到该册手稿“共收表文四篇,诗一首”,但据馆藏手稿原件,该册手稿所收表文不止四篇,另还有《祭告》《拟上择日亲诣祈谷坛以示重农至意,群臣谢表》等九篇,加骆伟先生所言四篇,共计表文十三篇,诗一首。此外,蒲松龄纪念馆另藏有蒲松龄“抄前人诗、赋、文”“抄《庄子·秋水》篇”以及“《拟表》九篇”三部手稿,此前未曾有过系统梳理,一并予以梳理叙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聊斋表文草》 蒲松龄手稿 叙录 “抄前人诗、赋、文” “抄《庄子·秋水》篇” 《拟表》九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最短的剧本”与“未完成的文学”——夏衍《祝福》电影剧本手稿探赜
7
作者 王宇平 《现代中文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60-67,共8页
《祝福》电影剧本是导演桑弧所接触到的“最短的剧本”,其简练风格背后是改编者夏衍“供导演用”与以“广大的劳动群众”为观众的电影剧本写作意识,这在《祝福》电影剧本手稿的封面、场景汇总表、加强动作性的修改、依据镜头逻辑的段落... 《祝福》电影剧本是导演桑弧所接触到的“最短的剧本”,其简练风格背后是改编者夏衍“供导演用”与以“广大的劳动群众”为观众的电影剧本写作意识,这在《祝福》电影剧本手稿的封面、场景汇总表、加强动作性的修改、依据镜头逻辑的段落划分以及旁白添加中有着清晰体现。该电影剧本几经修改,夏衍予以发表的却是初稿,并在之后强调它是“供导演用”而非供读者“阅读”的“文学剧本”,从而带出“电影文学”的“文学”意涵问题,显形了当时电影界相关概念的生成、使用与竞争中一次具体而微的碰撞。同时,从《祝福》电影剧本手稿亦可看出:电影化的写作需求,促成了电影剧本自身的“文学”样貌与风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祝福》 鲁迅 夏衍 手稿 电影剧本 电影文学剧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看政治经济学批判的唯物史观内核
8
作者 孙民 赵峰 《理论视野》 CSSCI 2024年第10期11-16,共6页
《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是马克思计划撰写的《政治经济学批判》的草稿,其基本思想、根本方法、研究对象、理论内容和价值旨归都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一以贯之的理论特征和精神内核。它不仅是对构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一般探讨,同时... 《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是马克思计划撰写的《政治经济学批判》的草稿,其基本思想、根本方法、研究对象、理论内容和价值旨归都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一以贯之的理论特征和精神内核。它不仅是对构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一般探讨,同时也是将唯物史观运用于经济研究过程的伟大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唯物史观 政治经济学批判 《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于润洋西方音乐史教学手稿》中的音乐史学问题及书写特性
9
作者 李秀军 《北方音乐》 2024年第4期83-88,共6页
2021年3月,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了于润洋先生的《于润洋西方音乐史教学手稿》。文章追溯了该书写作的历史经纬,论述了该著作出版的历史意义,阐述了书写中的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则,对中外音乐史写作的个性特征作了回顾,阐述该书的问题意识... 2021年3月,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了于润洋先生的《于润洋西方音乐史教学手稿》。文章追溯了该书写作的历史经纬,论述了该著作出版的历史意义,阐述了书写中的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则,对中外音乐史写作的个性特征作了回顾,阐述该书的问题意识,指出这部《手稿》既是于润洋先生学术问题的发源地,在当时也具有着西方音乐史教学和研究学术引领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于润洋 《于润洋西方音乐史教学手稿 音乐史写作 研究方法 问题意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比丘林1834年《大学》俄译本手稿初探
10
作者 刘淼 《中国俄语教学》 CSSCI 2024年第2期70-80,共11页
俄国汉学家比丘林1834年翻译的《大学》译本内容丰富,语言准确,系迄今为止最详尽的《大学》外译本之一。该译本虽以手稿形式保存,暂未出版,但具备很高的研究价值。本文以该部手稿为基础,从历史背景、底本考证、译本结构、学术价值四个... 俄国汉学家比丘林1834年翻译的《大学》译本内容丰富,语言准确,系迄今为止最详尽的《大学》外译本之一。该译本虽以手稿形式保存,暂未出版,但具备很高的研究价值。本文以该部手稿为基础,从历史背景、底本考证、译本结构、学术价值四个层面对手稿进行了描写与分析。研究表明,该部手稿以清代坊间的应举用书为底本,在引介儒家经典的同时,还能够为俄国汉语教学提供高质量教材。译本不仅包括《大学》原文和朱熹章句,还涵盖了历代诸儒辑要、书塾讲义、人物考等多项内容。手稿将科举制度下中国文人对儒家经典的释义与解读原汁原味地译成了俄语,对俄国汉学的奠基与发展、对俄罗斯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做出了重要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比丘林 《大学》俄译本 1834年手稿 清代应举用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文学手稿研究的三种路径述论
11
作者 陈楚君 汤志辉 《写作》 2024年第5期41-49,共9页
目前国内学界对于新文学手稿的研究有三种路径:理论研究路径、物质形态研究路径、形成过程研究路径,三种研究路径相辅相成。新文学手稿研究在书法艺术和史料价值研究、校勘和版本研究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相比于西方手稿学,新文学手... 目前国内学界对于新文学手稿的研究有三种路径:理论研究路径、物质形态研究路径、形成过程研究路径,三种研究路径相辅相成。新文学手稿研究在书法艺术和史料价值研究、校勘和版本研究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相比于西方手稿学,新文学手稿学尚缺乏系统的理论体系和研究方法,相关手稿学概念理论有待进一步明晰。同时,研究者还需要重视对手稿物质形态的结构性分析以及增强手稿来源的批判意识,多维度探析作家手稿的学术研究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文学手稿 理论研究 物质形态 形成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人集外手稿《东吴发刊词》
12
作者 黄人 黄均达 《汉语言文学研究》 CSSCI 2024年第4期104-106,共3页
近代文学理论家黄人的文集已为时贤搜集出版,作为后裔,最近在整理黄人遗稿时发现一份手稿,经辨认核查,正是黄人1913年为东吴大学校刊改名《东吴》时所撰发刊词,这应是现今发现的黄人生前最后一篇文章,为目前出版的黄人文集所失收。
关键词 黄人 手稿 集外文 《东吴发刊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文第二版《资本论》及手稿部分编译进展——以第39卷为例
13
作者 徐洋 《现代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9-28,共10页
《资本论》及手稿在中国的编译迄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经历了从片断译介到全三卷定型,从主要依据苏联版本到主要依据历史考证版本,从依赖某种版本到参考手稿图片的发展过程。经典著作编译者努力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的指示和要求,争取充分... 《资本论》及手稿在中国的编译迄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经历了从片断译介到全三卷定型,从主要依据苏联版本到主要依据历史考证版本,从依赖某种版本到参考手稿图片的发展过程。经典著作编译者努力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的指示和要求,争取充分掌握历史资料,深入研究和考据马克思主义文本,不断推出质量更高、更适应新时代需求的编译作品。目前这种努力主要体现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文第二版中,《资本论》及手稿是这个版本的第二部分。最近出版的《马恩全集》中文第二版第39卷,即马克思为《资本论》第三卷写的主要手稿,在一定程度上表现了《资本论》及手稿编译工作近年来的新成绩新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本论》及手稿 编译 进展 第39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聊斋志异》手稿本修改痕迹看蒲松龄的审美追求
14
作者 张正 《蒲松龄研究》 2024年第3期31-42,共12页
《聊斋志异》文本的来源及其价值历来为研究者关注,蒲松龄手稿本中的修改痕迹显示了该书成书过程中部分文本的动态变化路径,而作者创作时的心路历程和审美追求也可由此管窥一二。通过对手稿本修改痕迹的研究,可以发见蒲松龄详与略之间... 《聊斋志异》文本的来源及其价值历来为研究者关注,蒲松龄手稿本中的修改痕迹显示了该书成书过程中部分文本的动态变化路径,而作者创作时的心路历程和审美追求也可由此管窥一二。通过对手稿本修改痕迹的研究,可以发见蒲松龄详与略之间的创作心路、重视形象连贯性的写人策略和灵活避复的命笔捷思。这些发现可以与以往研究者对其他版本文本的批评互为补充,共同揭示出《聊斋志异》文本的审美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聊斋志异》 蒲松龄 手稿 写人 审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书契和谐,精诚合作——林徽因对《关于北京城墙存废问题的讨论》手稿所作修改之考证
15
作者 杨澍 王南 《建筑史学刊》 2024年第3期26-36,共11页
通过对比梁思成、林徽因现存手迹,分析其书法结体、笔势及若干独特的笔迹特征,确认清华大学档案馆藏《北京城墙存废问题的辩论》手稿中绝大多数修订为林徽因所作。结合已辨识出的手稿全文,包括梁思成原文和林徽因删除、增补的内容,简析... 通过对比梁思成、林徽因现存手迹,分析其书法结体、笔势及若干独特的笔迹特征,确认清华大学档案馆藏《北京城墙存废问题的辩论》手稿中绝大多数修订为林徽因所作。结合已辨识出的手稿全文,包括梁思成原文和林徽因删除、增补的内容,简析林徽因对此文的重要贡献。在此基础上,简述梁思成、林徽因保护北京城及其古建筑的系列学术合作,重申《关于北京城墙存废问题的讨论》一文的突出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徽因 梁思成 手稿 笔迹 北京城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错位与演变——戴泽1957年《论印象派》手稿解读与研究
16
作者 平川 《中国美术》 2024年第4期51-56,共6页
本文以戴泽1957年撰写的关于印象主义论争的手稿为一手文献,梳理其所持的核心观点。笔者结合戴泽的创作实践与印象派接受与传播过程中出现的诸多问题,从时代思潮和戴泽人生际遇、学脉传承、艺术思想等角度出发,剖析其理论认识与艺术实... 本文以戴泽1957年撰写的关于印象主义论争的手稿为一手文献,梳理其所持的核心观点。笔者结合戴泽的创作实践与印象派接受与传播过程中出现的诸多问题,从时代思潮和戴泽人生际遇、学脉传承、艺术思想等角度出发,剖析其理论认识与艺术实践之间出现“错位与演变”的原因,以期丰富戴泽的艺术研究,充实学界对20世纪60年代印象主义大讨论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戴泽 印象主义 印象派论争 美术思潮 手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生态思想研究综述
17
作者 杨静 陈柳钦 《云梦学刊》 2024年第2期82-94,共13页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是马克思思想形成过程中的重要著作,思想内涵极为丰富。虽然马克思没有在《手稿》中提出“生态”的概念,但其对人与自然关系的阐述蕴含着丰富的生态思想资源,在全球化的今天仍闪烁着智慧的光芒。当前学术界对...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是马克思思想形成过程中的重要著作,思想内涵极为丰富。虽然马克思没有在《手稿》中提出“生态”的概念,但其对人与自然关系的阐述蕴含着丰富的生态思想资源,在全球化的今天仍闪烁着智慧的光芒。当前学术界对《手稿》中马克思生态思想进行了多层次的探讨和解读,形成诸多共识,为丰富马克思生态思想作出了积极的贡献。马克思生态思想是指导人类摆脱生态危机和社会危机,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强大思想武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生态思想 生态危机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自由思想的理想性维度与现实性维度——基于《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考察
18
作者 马诗晴 《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 2024年第2期145-152,367,共9页
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自由思想既内蕴一个理想性维度,又包括一个内在生成的现实性维度。其中,在理想性维度中,自由是一种境界,表征着对未来社会的自由理想的希冀;而在现实性维度中,自由是一个过程,彰显为对资本主义社会... 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自由思想既内蕴一个理想性维度,又包括一个内在生成的现实性维度。其中,在理想性维度中,自由是一种境界,表征着对未来社会的自由理想的希冀;而在现实性维度中,自由是一个过程,彰显为对资本主义社会下的自由困境的揭示。这两个维度互为前提:理想性维度为现实性维度提供价值目标和实践方向,现实性维度是理想性维度的应有之义,二者的内在统一是探索自由何以可能的关键。基于此,探析自由思想的理想性维度与现实性维度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对于澄明马克思自由思想的真实面貌、解答当代社会中自由的悖谬状态均具有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自由 理想性维度 现实性维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音乐手稿的历史、研究与典藏 被引量:4
19
作者 韩斌 孙剑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84-95,共12页
音乐手稿是一种非常特殊的音乐历史文献形态,不论是历史上的早期手抄乐谱,还是后来产生与发展的作曲家创作手稿都是极其珍贵的文献。而各类音乐手稿也早已成为世界各大音乐图书馆、博物馆、档案馆最为重要的馆藏,给予特别的防护与典藏... 音乐手稿是一种非常特殊的音乐历史文献形态,不论是历史上的早期手抄乐谱,还是后来产生与发展的作曲家创作手稿都是极其珍贵的文献。而各类音乐手稿也早已成为世界各大音乐图书馆、博物馆、档案馆最为重要的馆藏,给予特别的防护与典藏。文章即从手抄稿历史发展与研究、作曲家手稿、草稿的历史发展与研究、中国近现代作曲家手稿的典藏等五方面展开论述,试图通过历史脉络的梳理和对研究情况的综述,较为全面地描述音乐手稿的基本面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作曲家手稿 手稿研究 典藏 音乐图书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关于贫困与独立的论述
20
作者 王艳 邵常伟 《今古文创》 2024年第20期74-76,共3页
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阐释贫困与独立的相关内容。物质贫困与精神贫困是工人贫困的表现形式,异化劳动和资本主义私有财产制度是工人身处贫困生活的成因。“独立”一词的话语内涵在于人的自我实现与自我创造,经济独立与精... 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阐释贫困与独立的相关内容。物质贫困与精神贫困是工人贫困的表现形式,异化劳动和资本主义私有财产制度是工人身处贫困生活的成因。“独立”一词的话语内涵在于人的自我实现与自我创造,经济独立与精神独立是“社会主义”社会中每个人独立的真实样态。《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关于贫困与独立的重要内容对我国治理相对贫困问题进而提升人的独立自主程度具有深刻的启发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贫困 独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