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3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用金黄散外敷法配合手法复位小夹板固定法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疗效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熊淑云 曹忠 万峰 《当代医药论丛》 2019年第20期29-31,共3页
目的:探讨用金黄散外敷法配合手法复位小夹板固定法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5年2月至2017年2月期间乐山市中医医院收治的65例闭合性单侧桡骨远端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这65例患者分为对照组(n=32)和观察组(n=33).为两... 目的:探讨用金黄散外敷法配合手法复位小夹板固定法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5年2月至2017年2月期间乐山市中医医院收治的65例闭合性单侧桡骨远端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这65例患者分为对照组(n=32)和观察组(n=33).为两组患者均使用手法复位小夹板固定法进行治疗.在此基础上,为观察组患者加用金黄散外敷法进行治疗.然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不同的时间点其视觉模拟评分法(VAS)的评分.结果:治疗后,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更高,P<0.05.在进行治疗后的第3天和第1周,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观察组患者VAS的评分均更低,P<0.05.结论:用金黄散外敷法配合手法复位小夹板固定法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效果显著,可有效地缓解患者疼痛的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桡骨远端骨折 金黄散 外敷 手法复位小夹板固定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结合红白舒筋散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2
2
作者 严文洁 伍峰 +1 位作者 冯旋 王文佳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4年第9期1007-1010,共4页
目的 探讨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结合红白舒筋散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21年1月-2022年6月本院收治的80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以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治疗,观察组在对照... 目的 探讨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结合红白舒筋散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21年1月-2022年6月本院收治的80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以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增加红白舒筋散外敷治疗。连续治疗1个月后评估2组的症状消退时间、骨折愈合时间、腕关节活动度、治疗安全性。结果 观察组症状包括疼痛、肿胀、畸形、瘀血消退、骨折愈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腕关节活动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红白舒筋散外敷结合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效果良好,可促进患者症状消退,缩短骨折愈合时间,改善患者的腕关节活动度,降低炎症因子水平,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治疗安全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桡骨远端骨折 手法复位小夹板固定 红白舒筋散 骨折愈合 腕关节活动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手法复位后竹制小夹板固定结合活血止痛散加减外用熏洗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疗效
3
作者 王欣 曹鹏 赵晓蕾 《当代医药论丛》 2024年第17期155-158,共4页
目的:观察手法复位后竹制小夹板固定结合活血止痛散加减外用熏洗治疗桡骨远端骨折对患者骨折端愈合、腕关节功能恢复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曹县人民医院收治的78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单一治疗组和... 目的:观察手法复位后竹制小夹板固定结合活血止痛散加减外用熏洗治疗桡骨远端骨折对患者骨折端愈合、腕关节功能恢复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曹县人民医院收治的78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单一治疗组和联合治疗组。对单一治疗组患者进行手法复位后竹制小夹板固定治疗。对联合治疗组患者进行手法复位后竹制小夹板固定结合活血止痛散加减外用熏洗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腕部肿胀程度评分、腕关节功能活动的优良情况及骨折端愈合情况。结果:联合治疗组患者腕关节功能活动的优良率高于单一治疗组患者(P<0.05)。联合治疗组患者VAS评分、腕部肿胀程度评分均低于单一治疗组患者(P<0.05)。联合治疗组与单一治疗组患者骨折端愈合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法复位后竹制小夹板固定结合活血止痛散加减外用熏洗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效果高于单纯进行手法复位后竹制小夹板固定治疗,可缓解患者关节疼痛、关节肿胀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法复位后竹制小夹板固定 活血止痛散加减外用熏洗 桡骨远端骨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手法复位联合小夹板外固定治疗肱骨外科颈骨折的临床观察
4
作者 萧庆瑞 叶若凡 王振盛 《中国民间疗法》 2024年第6期55-57,61,共4页
目的:探讨手法复位联合小夹板外固定治疗肱骨外科颈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40例肱骨外科颈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0例。对照组采用手术切开复位接骨板内固定术治疗,观察组采用手法复位联合小夹板外固定治疗。两组患... 目的:探讨手法复位联合小夹板外固定治疗肱骨外科颈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40例肱骨外科颈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0例。对照组采用手术切开复位接骨板内固定术治疗,观察组采用手法复位联合小夹板外固定治疗。两组患者均于治疗后随访1年。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Constant-Murley肩关节功能评分、肩关节活动情况,观察骨折愈合情况,评估临床疗效,统计并发症总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00%(19/20),高于对照组的65.00%(13/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骨折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愈合率为100.00%(20/20),高于对照组的80.00%(16/20),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年,两组患者肌力、疼痛、主动活动范围、日常生活活动评分及总分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且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肩关节前屈、外展、外旋、内旋角度均较治疗前增大(P<0.05),且观察组均大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5.00%(1/20),低于对照组的35.00%(7/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法复位联合小夹板外固定治疗肱骨外科颈骨折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肩关节功能及活动度,促进骨折愈合,减少并发症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肱骨外科颈骨折 手法复位 小夹板固定 肩关节功能 骨折愈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手法复位夹板外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疗效分析 被引量:23
5
作者 董林 王志勇 +2 位作者 魏国俊 邢涛 雷宁波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13年第5期81-82,共2页
桡骨远端骨折是指距桡骨远端关节面3cm内的骨折,多发生于成年人及老年人。近20年来,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桡骨远端骨折的治疗方法也发生了变化,从夹板外固定、石膏外固定到各种手术治疗,由此,中医手法整复夹板外固定治疗桡骨远端... 桡骨远端骨折是指距桡骨远端关节面3cm内的骨折,多发生于成年人及老年人。近20年来,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桡骨远端骨折的治疗方法也发生了变化,从夹板外固定、石膏外固定到各种手术治疗,由此,中医手法整复夹板外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这种古老的治疗方法也不断受到冲击。本研究通过对300例桡骨远端骨折手法复位夹板外固定患者进行随访、功能评定,论证手法复位夹板外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确切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桡骨远端骨折 手法复位 夹板固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消定膏配合手法复位中立位小夹板固定治疗伸直型桡骨远端骨折临床观察 被引量:23
6
作者 刘保健 董万涛 +3 位作者 李元贞 张岩 温孝明 张春慕 《西部中医药》 2015年第2期1-4,共4页
目的:观察消定膏配合手法复位、中立位小夹板固定治疗伸直型桡骨远端骨折(Col l es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诊断标准的220例Col l es骨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10例,2组均予早期手法复位治疗,中立位小夹板外固定,治疗组外... 目的:观察消定膏配合手法复位、中立位小夹板固定治疗伸直型桡骨远端骨折(Col l es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诊断标准的220例Col l es骨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10例,2组均予早期手法复位治疗,中立位小夹板外固定,治疗组外敷消定膏,积分法比较2组优良率和疼痛程度、肿胀指数、X线片骨痂的差异。结果:治疗组优良率优于对照组,疼痛VAS积分、肿胀积分、X线片骨痂积分改善程度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消定膏可有效缓解Col l es骨折早期疼痛、肿胀,促进骨折愈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LLES骨折 消定膏 手法复位 小夹板固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手法复位小夹板固定治疗下尺桡关节脱位疗效分析 被引量:6
7
作者 杨国栋 蒋宜为 +1 位作者 徐斌 郭成龙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10年第4期68-69,共2页
下尺桡关节在维持腕关节的稳定和力量传导中起着重要作用。下尺桡关节脱位约占全身关节脱位的14%,若不能获得及时诊断并采取正确的治疗,则可导致前臂旋转受限以及腕关节功能障碍。
关键词 下尺桡关节脱位 手法复位 小夹板固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手法复位夹板固定治疗Ⅱ度以上踝关节骨折脱位 被引量:4
8
作者 陈民 林学波 +1 位作者 郑秋坚 彭汉士 《中国骨伤》 CAS 2004年第9期538-539,共2页
目的 :总结踝关节骨折脱位中医正骨治疗方法的治疗效果。方法 :自 1999年 1月 - 2 0 0 2年7月 ,以手法复位改良夹板固定治疗Ⅱ度以上踝关节骨折脱位 96例并进行随访。男 74例 ,女 2 2例。按Lauge Hansen分型 :Ⅱ度 5 5例 ,Ⅲ度 30例 ,Ⅳ... 目的 :总结踝关节骨折脱位中医正骨治疗方法的治疗效果。方法 :自 1999年 1月 - 2 0 0 2年7月 ,以手法复位改良夹板固定治疗Ⅱ度以上踝关节骨折脱位 96例并进行随访。男 74例 ,女 2 2例。按Lauge Hansen分型 :Ⅱ度 5 5例 ,Ⅲ度 30例 ,Ⅳ度 11例。根据Baird和Jackson的主观和X线踝关节评分系统对其疗效进行评定和分析。结果 :随访 5~ 12个月 ,平均 8个月。 96例总优良率为 88 6 % ,除 3例患者长时间行走疼痛外 ,其余均无疼痛。结论 :手法复位夹板固定治疗踝关节骨折脱位可取得良好的效果。熟练的复位技巧、可靠的夹板固定和注意保持治疗过程中的骨折的稳定对提高远期疗效非常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治疗过程 踝关节骨折脱位 夹板固定 手法复位 疼痛 随访 中医正骨 主观 根据 平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手法复位夹板外固定治疗肱骨外科颈骨折 被引量:14
9
作者 邱荣标 陈细明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9年第3期390-391,共2页
目的探讨传统手法复位夹板外固定治疗肱骨外科颈骨折的方法和技巧,并观察评价手法复位、夹板外固定治疗肱骨外科颈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手法复位夹板外固定治疗肱骨外科颈骨折165例。结果165例中优良率达93.3%。结论采用手法复位夹... 目的探讨传统手法复位夹板外固定治疗肱骨外科颈骨折的方法和技巧,并观察评价手法复位、夹板外固定治疗肱骨外科颈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手法复位夹板外固定治疗肱骨外科颈骨折165例。结果165例中优良率达93.3%。结论采用手法复位夹板外固定治疗肱骨外科颈骨折,操作简单、创伤小、并发症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肱骨外科颈骨折 手法复位 夹板固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手法复位超踝塑形夹板固定治疗踝关节旋前外展型Ⅲ度骨折 被引量:3
10
作者 陈柯 张江涛 齐兵 《中国骨伤》 CAS 2003年第4期196-198,共3页
目的 探讨手法复位超踝塑形夹板固定治疗踝关节旋前外展型Ⅲ度骨折的疗效。方法手法复位超踝塑形夹板固定治疗踝关节旋前外展型Ⅲ度骨折21例,并对其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和分析。结果 经3~40个月,平均14个月的随访,按照Leeds标准进行评定,... 目的 探讨手法复位超踝塑形夹板固定治疗踝关节旋前外展型Ⅲ度骨折的疗效。方法手法复位超踝塑形夹板固定治疗踝关节旋前外展型Ⅲ度骨折21例,并对其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和分析。结果 经3~40个月,平均14个月的随访,按照Leeds标准进行评定,优良19例,可1例,差1例。结论 该方法具有创伤小、痛苦少易操作、疗效可靠、无合并症、可早期进行功能锻炼、有利于骨折愈合及关节功能恢复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法复位 超踝塑形夹板固定 治疗 踝关节旋前外展型Ⅲ度骨折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手法复位小夹板与石膏外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对复位质量及腕关节活动度参数的影响 被引量:16
11
作者 刘琦 刘威 王向阳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2年第15期2813-2816,共4页
目的比较手法复位小夹板与石膏外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对复位质量及腕关节活动度参数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2月至2021年12月遂平县中医院收治的118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59例,石膏外固定)与观察组(59例,手法复... 目的比较手法复位小夹板与石膏外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对复位质量及腕关节活动度参数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2月至2021年12月遂平县中医院收治的118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59例,石膏外固定)与观察组(59例,手法复位小夹板)。比较两组骨折愈合情况、复位质量、腕关节Gartland-Werley(GW)功能改善情况。结果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肿胀消失、疼痛缓解、骨折愈合与骨折线消失时间均更短,且桡骨短缩更小(P<0.05);观察组复位质量整体情况更优,优良率更高(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GW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GW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腕关节活动度各项参数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手法复位小夹板应用于桡骨远端骨折患者可获得更为理想的效果,可促进骨折愈合,提高复位质量,改善腕关节功能及活动度,且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桡骨远端骨折 石膏外固定 手法复位小夹板 复位 腕关节活动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局麻下手法牵引复位石膏夹板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250例 被引量:4
12
作者 刘沛 熊伟 杨成胜 《安徽中医学院学报》 CAS 2009年第2期19-22,共4页
目的:观察局麻下手法牵引复位、石膏夹板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疗效。方法:2000年1月至2008年3月,采用持续牵引手法复位、伸直尺偏位前后石膏夹板固定治疗250例桡骨远端骨折。骨折愈合后测量腕关节活动度和握力,改良Green和O’Brie... 目的:观察局麻下手法牵引复位、石膏夹板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疗效。方法:2000年1月至2008年3月,采用持续牵引手法复位、伸直尺偏位前后石膏夹板固定治疗250例桡骨远端骨折。骨折愈合后测量腕关节活动度和握力,改良Green和O’Brien临床评分系统评价关节功能。采用腕关节正侧位片测量桡骨长度、桡骨倾斜角、掌倾角、桡尺骨指数及关节间隙宽度。结果:250例中,一次复位成功者209例,41例复位2次。202例腕关节无疼痛,38例偶尔有轻度疼痛,10例中度疼痛。患侧腕关节活动度及握力达到健侧100%者分别为35,72例,达到75%~99%者分别为207,168例,达到健侧50%~70%者分别为8,10例。改良Green和O’Brien评分优178例,良54例,可18例。最终桡骨短缩、桡骨倾斜角、掌倾角、桡尺骨指数明显纠正,与复位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结论:局麻下手法牵引复位石膏夹板固定是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一种既安全经济有效,又能充分减轻患者痛苦的方法,有利于腕关节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桡骨远端骨折 局部麻醉 手法牵引复位 石膏夹板固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手法复位夹板固定治疗老年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83例临床观察 被引量:3
13
作者 张玉辉 程维 张汉庆 《中国实用医药》 2011年第14期229-230,共2页
目的探讨老年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06年7月至2009年7月间83例老年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予手法复位夹板固定,拆除夹板后予中药熏洗、功能锻炼。经随访并对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本组83例均随访8个月至2年,按Dienst功能... 目的探讨老年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06年7月至2009年7月间83例老年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予手法复位夹板固定,拆除夹板后予中药熏洗、功能锻炼。经随访并对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本组83例均随访8个月至2年,按Dienst功能评定标准,优33例、良46例、可4例、差0例。优良率为95·18%。结论手法复位夹板固定加后期中药熏洗可作为治疗老年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的首选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桡骨远端骨折 老年患者 手法复位 夹板固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手法复位夹板固定加皮牵引治疗对小儿股骨干骨折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6
14
作者 胡波 严峻 《中国实用医药》 2015年第26期112-113,共2页
目的分析手法复位夹板固定加皮牵引治疗对小儿股骨干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84例股骨干骨折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2例。分别采用手法复位夹板固定加皮牵引与弹性髓内针内固定治疗,对两组患儿的愈合时间、治疗费用、住院时间... 目的分析手法复位夹板固定加皮牵引治疗对小儿股骨干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84例股骨干骨折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2例。分别采用手法复位夹板固定加皮牵引与弹性髓内针内固定治疗,对两组患儿的愈合时间、治疗费用、住院时间及临床疗效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的总优良率、治疗费用优于对照组,住院时间长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在愈合时间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法复位夹板固定加皮牵引治疗对小儿股骨干骨折的临床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法复位 夹板固定 皮牵引 小儿股骨干骨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手法折骨复位夹板固定治疗陈旧性Barton骨折6例 被引量:1
15
作者 徐正生 袁湘尧 +1 位作者 朱卫 梁鹏程 《中国骨伤》 CAS 2004年第3期149-149,共1页
关键词 夹板固定 治疗 陈旧性Barton骨折 手法复位 功能锻炼 重新折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复方盐酸利多卡因对行手法复位夹板外固定术的桡骨远端骨折患者实施麻醉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4
16
作者 吴雪挺 吴少泉 +3 位作者 林冬梅 唐春晖 马存义 刘小军 《当代医药论丛》 2017年第22期47-49,共3页
目的:探讨用复方盐酸利多卡因对进行手法复位夹板外固定术的桡骨远端骨折患者实施麻醉的效果。方法:择取2015年8月至2017年8月桂林市中医医院创伤科收治的80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接受手法复位时麻醉的情况进行回顾性研... 目的:探讨用复方盐酸利多卡因对进行手法复位夹板外固定术的桡骨远端骨折患者实施麻醉的效果。方法:择取2015年8月至2017年8月桂林市中医医院创伤科收治的80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接受手法复位时麻醉的情况进行回顾性研究。按照随机的原则将这80例患者分为研究A组(40例)和研究B组(40例)。对两组患者均进行手法复位夹板外固定术。在两组患者进行手法复位夹板外固定术前,使用盐酸利多卡因对研究A组患者进行局部麻醉,使用复方盐酸利多卡因对研究B组患者进行局部麻醉。复位固定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麻醉起效的时间、麻醉效果维持的时间、术后VAS(视觉模拟评分法)的评分、复位固定前后桡腕关节面的尺偏角、掌倾角、桡骨的相对高度以及发生麻醉不良反应的情况。结果:两组患者麻醉起效的时间相比无差异性,P>0.05。研究B组患者麻醉效果维持的时间长于研究A组患者,P<0.05。研究B组患者术后VAS的评分低于研究A组患者,P<0.05。在复位前,两组患者桡腕关节面的尺偏角、掌倾角和桡骨的相对高度相比无差异性,P>0.05。在复位后,两组患者桡腕关节面的尺偏角、掌倾角均较复位前有所增大,其桡骨的相对高度较复位前有明显的提高,其中研究B组患者复位后桡腕关节面的尺偏角、掌倾角均大于研究A组患者,其桡骨的相对高度高于研究A组患者,P<0.05。在复位期间,两组患者均未发生麻醉不良反应。结论:用复方盐酸利多卡因对进行手法复位夹板外固定术的桡骨远端骨折患者实施麻醉,可有效地延长其麻醉效果维持的时间,减轻其术后疼痛的症状,提高其复位的效果,而且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盐酸利多卡因 手法复位夹板固定 桡骨远端骨折 麻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内服外敷联合手法复位及小夹板固定术治疗桡骨远端骨折48例疗效观察 被引量:5
17
作者 马志恒 《中国实用医药》 2018年第9期136-137,共2页
目的研究中药内服外敷联合中医传统疗法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96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8例。对照组给予中医传统疗法,即手法复位及小夹板固定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复位基础上给予金黄散外敷及... 目的研究中药内服外敷联合中医传统疗法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96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8例。对照组给予中医传统疗法,即手法复位及小夹板固定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复位基础上给予金黄散外敷及活血止痛汤和补肾壮骨汤内服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随访0.5~1.0年,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1.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金黄散外敷配合活血止痛汤和补肾壮骨汤内服,联合手法复位及小夹板固定术,能提高桡骨远端骨折患者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桡骨远端骨折 中医 手法复位 小夹板固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良成角折顶手法复位夹板外固定治疗儿童尺桡骨远端双骨折的效果 被引量:6
18
作者 肖玉莲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19年第6期1015-1016,共2页
目的观察改良成角折顶手法复位夹板外固定治疗儿童尺桡骨远端双骨折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3月—9月辉县市中医院收治的49例尺桡骨远端双骨折患儿,均采用改良成角折顶手法复位夹板外固定治疗。术后随访6个月,记录治疗效果、骨折愈合时... 目的观察改良成角折顶手法复位夹板外固定治疗儿童尺桡骨远端双骨折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3月—9月辉县市中医院收治的49例尺桡骨远端双骨折患儿,均采用改良成角折顶手法复位夹板外固定治疗。术后随访6个月,记录治疗效果、骨折愈合时间、尺偏角、掌倾角、并发症发生率及疼痛程度(VAS评分)。结果 49例患儿中,首次复位成功40例,再次复位成功9例;治疗优良率为91.84%(45/49);骨折愈合时间为(4.68±0.51)周,尺偏角为(17.49±2.64)°,掌倾角为(6.09±1.95)°;并发症总发生率为6.12%(3/49),均较轻微,适当处理后完全消失,未对患儿康复带来较大影响,无骨折腕部畸形及慢性骨感染发生。治疗前VAS评分为(8.29±0.65)分,治疗后1周VAS评分为(4.43±0.82)分,末次随访时VAS评分为(0.95±0.28)分,不同时间点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成角折顶手法复位夹板外固定治疗儿童尺桡骨远端双骨折效果显著,功能恢复良好,无明显并发症,且骨折愈合快,疼痛程度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尺桡骨远端双骨折 儿童 改良成角折顶手法复位 夹板固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蒙医整骨小夹板外固定手法复位后综合护理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1
19
作者 韩秀萍 吕雪 《中国实用医药》 2017年第18期178-179,共2页
目的对综合护理在蒙医整骨小夹板外固定手法复位患儿中的运用效果进行观察。方法 90例行蒙医整骨小夹板外固定手法复位治疗患儿,盲选其中45例作为观察组,给予综合性护理干预;另外45例患儿作为对照组,按照常规方式护理。比较两组患儿夹... 目的对综合护理在蒙医整骨小夹板外固定手法复位患儿中的运用效果进行观察。方法 90例行蒙医整骨小夹板外固定手法复位治疗患儿,盲选其中45例作为观察组,给予综合性护理干预;另外45例患儿作为对照组,按照常规方式护理。比较两组患儿夹板固定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在治疗中8例(17.78%)出现并发症,对照组中18例(40.00%)出现并发症,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远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5.4087,P<0.05)。观察组治疗中夹板固定时间为(3.14±0.74)周,短于对照组的(5.68±0.88)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4.8192,P<0.05)。结论综合护理可保障蒙医整骨小夹板外固定手法复位患儿恢复效率,并实现对并发症的有效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蒙医整骨小夹板固定手法复位 综合护理 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粘性弹力绷带在中医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治疗前臂骨折中的应用 被引量:5
20
作者 陈凤珍 《中国医药科学》 2017年第4期102-104,108,共4页
目的探讨自粘性弹力绷带在中医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治疗前臂骨折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5年1月门诊采用手法复位位置良好后用小夹板外固定治疗的骨折患者200例,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00例,观察组联... 目的探讨自粘性弹力绷带在中医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治疗前臂骨折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5年1月门诊采用手法复位位置良好后用小夹板外固定治疗的骨折患者200例,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00例,观察组联合应用手法复位小夹板绷带包扎固定外加用自粘性弹力绷带包扎,对照组仅行手法复位小夹板绷带包扎固定。观察两患者治疗1d的舒适感及治疗3d皮肤瘀斑、皮下积液、张力性水泡等情况。记录两组患者恢复时间及治疗满意度,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1d的舒适感明显高于对照组,而治疗3d皮肤瘀斑、皮下积液、张力性水泡等情况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恢复时间(6.2±1.1)周,对照组患者恢复时间(8.7±0.4)周,观察组患者恢复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且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209,P<0.05);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3.0%,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为77.0%,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粘性弹力绷带在中医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治疗前臂骨折临床对位良好,临床症状恢复迅速,并能明显提高患者满意率,减少临床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粘性弹力绷带 中医手法复位 小夹板 固定 前臂骨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