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经口寰枢椎复位钢板内固定术后低钠血症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5
1
作者 陈利梅 邓小玲 +3 位作者 刘娟 戴建强 夏虹 尹庆水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175-1177,共3页
目的经口寰枢椎复位钢板(transoral atlantoaxial reductionplate,TARP)手术针对传统术式难于解决的寰枢椎病变,尤其是难复性寰枢椎脱位等疾病,临床上取得了满意的疗效,但术后有时会合并严重低钠血症,影响手术效果,甚至威胁患者生命,文... 目的经口寰枢椎复位钢板(transoral atlantoaxial reductionplate,TARP)手术针对传统术式难于解决的寰枢椎病变,尤其是难复性寰枢椎脱位等疾病,临床上取得了满意的疗效,但术后有时会合并严重低钠血症,影响手术效果,甚至威胁患者生命,文中探讨TARP内固定手术患者术后合并重度低钠血症(severe hyponatremia,SH)的危险因素,为临床上预防TARP术后严重低钠血症的发生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收集219例行TARP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后合并低钠血症程度,分为SH组和非重度低钠血症(non severe hyponatremia,NSH)组。比较2组患者围术期观察项目的差异性,单因素分析采用t检验或χ2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21例(9.6%)患者术后发生SH,单因素分析发现脊髓损伤程度(Frankle分级)、机械通气、低蛋白血症(血清清蛋白<35 g/L)、气管导管留置时间、手术时间、气管切开、术前低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18.5)、术后消化功能紊乱及合并有肺部感染与TARP手术患者术后SH相关;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发现只有脊髓损伤程度(Frankle分级)、低蛋白血症(血清清蛋白<35g/L)及合并有肺部感染为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对于TARP手术患者,其脊髓损伤程度(Frankle分级)、术后消化功能紊乱、低蛋白血症及合并肺部感染为术后发生SH的重要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口寰枢椎复位钢板内固定手术 重度低钠血症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胸腰椎骨折内固定手术的麻醉处理 被引量:1
2
作者 裘剑波 仲琴 张毅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7期544-545,共2页
关键词 胸腰椎骨折 麻醉处理 骨折内固定手术 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 手术麻醉 回顾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后路复位内固定术治疗LSC评分为7分和8分胸腰段爆裂性骨折的疗效评价 被引量:3
3
作者 蔡杨庭 张顺聪 +5 位作者 李颖 原超 王利仁 郭惠智 李大星 唐汉武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978-985,共8页
目的:探讨后路复位内固定术治疗脊柱载荷分类评分系统(Load-sharing classification,LSC)评分为7分和8分胸腰段爆裂性骨折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分析2009年10月~2014年12月36例LSC评分为7分及8分行后路复位内固定手术方案... 目的:探讨后路复位内固定术治疗脊柱载荷分类评分系统(Load-sharing classification,LSC)评分为7分和8分胸腰段爆裂性骨折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分析2009年10月~2014年12月36例LSC评分为7分及8分行后路复位内固定手术方案的患者资料,其中男21例,女15例,年龄21~67岁,平均42.67±14.67岁,骨折椎体为T12~L1。影像学资料包括X线、CT和MRI,并进行LSC评分。测量患者术前、术后(1周内)及末次随访时的伤椎Cobb角、伤椎椎体高度,末次随访时使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估残余背部疼痛,并记录手术并发症,进行安全性评价。结果:所有病例随访时间23~86个月,平均49.83±18.20个月;末次随访时19例已取出内固定,内固定取出后继续随访时间为3~69个月,平均28.00±20.12个月。临床评估所有患者均骨折愈合,患者均无明显的残余疼痛,未出现断钉或断棒,均未出现明显的后凸畸形,均未出现椎弓根钉切割椎体或内固定松动。影像学评价,术后患者矢状面Cobb角(6.67°±5.06°)较术前(15.87°±8.35°)有显著改善,骨折椎体前缘高度由术前的1.81±0.49cm恢复至术后2.88±0.32cm,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椎体高度为2.81±0.41cm,术后与末次随访椎体高度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所有患者神经功能状况均较受伤时得到恢复,无椎间隙高度丢失,椎体前缘高度恢复至(94.92±18.41)%,椎体中部高度恢复至(81.16±11.82)%,椎体后缘高度恢复至(97.48±7.63)%,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LSC评分为7分及8分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行后路复位内固定手术椎体稳定性维持良好,安全性好,临床疗效和影像学结果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腰椎爆裂性骨折 载荷分类评分系统 安全性评价 后路复位内固定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胸腰椎骨折的术后护理 被引量:2
4
作者 马月芬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7年第10期1590-1590,共1页
随着交通、建筑业的发展,胸腰椎骨折患者也随之增多。采用手术复位内固定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常用方法,它具有内固定力强、固定节段短、复位效果好等优点。要达到良好康复,其术后护理及早期功能锻炼至关重要。我院骨科于2002年7月至2006... 随着交通、建筑业的发展,胸腰椎骨折患者也随之增多。采用手术复位内固定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常用方法,它具有内固定力强、固定节段短、复位效果好等优点。要达到良好康复,其术后护理及早期功能锻炼至关重要。我院骨科于2002年7月至2006年2月采用此法治疗胸腰椎骨折106例,取得满意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腰椎骨折 术后护理 手术复位内固定 早期功能锻炼 骨折患者 常用方法 固定节段 建筑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术中急性肺栓塞二例 被引量:1
5
作者 井郁陌 孙国明 +3 位作者 柴俊龙 王香梅 兰基山 刘雅妹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10期880-880,共1页
关键词 急性肺栓塞 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 静脉丛血栓形成 腰-硬联合麻醉 髂骨翼骨折 胫骨平台骨折 髋臼前柱骨折 左耻骨支骨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用人体植入性材料使用登记表的设计使用 被引量:2
6
作者 沈琦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6年第4期93-93,共1页
关键词 手术切开复位内固定 人体植入性材料 管理 登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臂丛神经阻滞诱发癔症1例
7
作者 宋留新 王松柏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4期4495-4495,共1页
患者女,37岁,右前臂双骨折,拟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术前检查:T36.8℃,BP108/54mmHg,HR86次/min,R16次/min。发育正常,神志清楚。心肺听诊(-),神经系统(-)。血常规、电解质、血糖未见异常,心电图未见异常。胸透(-... 患者女,37岁,右前臂双骨折,拟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术前检查:T36.8℃,BP108/54mmHg,HR86次/min,R16次/min。发育正常,神志清楚。心肺听诊(-),神经系统(-)。血常规、电解质、血糖未见异常,心电图未见异常。胸透(-)。既往健康,无药物过敏及家族精神病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臂丛神经阻滞 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 癔症 诱发 前臂双骨折 术前检查 心肺听诊 神经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