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321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对痔疮手术患者院内感染及并发症的预防效果
1
作者 赖娟 冯娟 +2 位作者 陈雪 耿慧 喻甜 《当代医药论丛》 2025年第4期146-149,共4页
目的:探讨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对痔疮手术患者院内感染及并发症的预防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2月至2023年12月江岸区丹水池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武汉岱山医院)收治的痔疮手术患者90例,根据入院时间分组,分为对照组(2022年2月至12月)与观察... 目的:探讨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对痔疮手术患者院内感染及并发症的预防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2月至2023年12月江岸区丹水池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武汉岱山医院)收治的痔疮手术患者90例,根据入院时间分组,分为对照组(2022年2月至12月)与观察组(2023年1月至12月),各45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护理。比较两组失效模式风险指数评分、院内感染发生率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各项失效模式风险指数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院内感染发生率与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可提升痔疮手术患者的院内感染预防效果,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痔疮手术 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 院内感染 并发症 预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MEA模式下预防性护理在脊柱手术患者术后并发症预防中的应用
2
作者 王广云 祝盼盼 《河南医学研究》 2025年第3期539-544,共6页
目的探讨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FMEA)模式下预防性护理在脊柱手术患者术后并发症预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20例脊柱手术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各6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 目的探讨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FMEA)模式下预防性护理在脊柱手术患者术后并发症预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20例脊柱手术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各6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接受FMEA模式下预防性护理。比较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风险优先数(RPN)评分、健康知识掌握度、护理满意度、脊柱功能(最大Cobb角、躯干旋转角、椎体旋转角)。结果干预后观察组RPN中病房环境欠佳、基础护理、患者自身评估、药物应用、操作者准备、功能锻炼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压力性损伤(3.33%)、呼吸抑制(13.33%)、尿路感染(8.33%)、下肢DVT发生率(6.67%)低于对照组(13.33%、30.00%、21.67%、20.00%)(P<0.05);观察组健康知识掌握度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最大Cobb角、躯干旋转角度数小于对照组(P<0.05),椎体旋转角度数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8.33%)较对照组(85.00%)升高(P<0.05)。结论FMEA模式下预防性护理能减少脊柱手术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风险因素,降低术后并发症,改善患者脊柱功能,同时也能提高健康知识水平与护理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手术 预防性护理 FMEA模式 脊柱功能 并发症 护理满意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膝关节镜手术时机对ACL伴半月板损伤患者稳定性应力、并发症、临床效果的影响
3
作者 徐新立 杨林 +1 位作者 张勇 黄永青 《河南医学研究》 2025年第3期467-471,共5页
目的 探讨前交叉韧带(ACL)伴半月板损伤不同膝关节镜手术时机对稳定性应力、并发症、临床效果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9月至2023年3月平煤神马医疗集团总医院骨科122例行膝关节镜ACL自体肌腱重建和半月板修整缝合术的ACL伴半月板... 目的 探讨前交叉韧带(ACL)伴半月板损伤不同膝关节镜手术时机对稳定性应力、并发症、临床效果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9月至2023年3月平煤神马医疗集团总医院骨科122例行膝关节镜ACL自体肌腱重建和半月板修整缝合术的ACL伴半月板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时机不同分为1~2周组(39例)、3~4周组(41例)、4~12周组(42例)。对比3组完全负重活动时间、膝关节功能[采用国际膝关节文献委员会膝关节评价表(IKDC)评分、膝关节Lysholm评估量表(Lysholm)评分评估]、患侧膝关节屈曲与伸直改变及并发症。结果 1~2周组、3~4周组患者完全负重活动时间早于4~12周组,且1~2周组患者完全负重活动时间早于3~4周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1~2周组、3~4周组患者IKDC、Lysholm评分高于4~12周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术后6个月1~2周组与3~4周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1~2周组、3~4周组患者患侧膝关节屈曲较健侧减少、患侧膝关节伸直较健侧减少程度低于4~12周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术后6个月1~2周组与3~4周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2周组、3~4周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低于4~12周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CL伴半月板损伤1~2周、3~4周后进行膝关节镜手术疗效相近,可有效改善膝关节功能及屈伸度,减少术后并发症,但1~2周完全负重活动时间更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月板损伤 前交叉韧带 关节镜 手术 并发症 膝关节 关节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手术室路径式护理对老年结石性胆囊炎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术后恢复及并发症的影响
4
作者 赵佳蓓 《当代医药论丛》 2025年第2期158-160,共3页
目的:探究手术室路径式护理对老年结石性胆囊炎(ACC)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患者术后恢复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上海市金山区亭林镇亭林医院2023年1月至12月收治的70例老年ACC行LC患者,以双色球法分为GEZ组(蓝)与LJS组(白),每组各3... 目的:探究手术室路径式护理对老年结石性胆囊炎(ACC)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患者术后恢复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上海市金山区亭林镇亭林医院2023年1月至12月收治的70例老年ACC行LC患者,以双色球法分为GEZ组(蓝)与LJS组(白),每组各35例。GEZ组及LJS组分别接受常规手术室护理、手术室路径式护理,比较两组的手术相关指标、并发症发生率、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在手术准备时间、气腹建立时间、腔内操作时间、术后整理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方面,LJS组均优于GEZ组(P<0.05)。LJS组并发症发生率5.71%,低于GEZ组的22.86%(P<0.05)。干预后,LJS组健康状况调查问卷(SF-36)评分高于GEZ组(P<0.05)。LJS组护理满意度97.14%,高于GEZ组的77.14%(P<0.05)。结论:针对老年ACC行LC患者,给予手术室路径式护理能够促进手术的顺利实施及患者术后恢复,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护理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石性胆囊炎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手术室路径式护理 老年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直肠癌手术腹壁相关并发症的原因及预防措施 被引量:1
5
作者 董佃国 程国丽 李伟 《中国实用医药》 2024年第1期28-31,共4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直肠癌手术腹壁相关并发症出现的原因及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15例行腹腔镜直肠癌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均在全身麻醉下采用传统5孔法行腹腔镜直肠癌前切除术(Dixon),根据手术切口作用及戳孔大小分为12 mm主操作孔(... 目的探讨腹腔镜直肠癌手术腹壁相关并发症出现的原因及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15例行腹腔镜直肠癌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均在全身麻醉下采用传统5孔法行腹腔镜直肠癌前切除术(Dixon),根据手术切口作用及戳孔大小分为12 mm主操作孔(215孔)、12 mm观察孔(215孔)、5 mm辅助操作孔(645孔)。统计分析患者的腹壁并发症发生情况及处理情况;比较12 mm主操作孔与12 mm观察孔、12 mm观察孔与5 mm辅助操作孔的腹壁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215例腹腔镜直肠癌Dixon手术出现腹壁相关并发症25孔。9孔发生感染,经通畅引流、换药好转出院。7孔发生出血,5孔经药物止血、局部压迫好转,2孔经缝扎止血等好转。5孔发生疝,其中3孔为大网膜疝,经回纳后缝合切口好转;2孔为小肠疝,经开腹手术治疗后痊愈。4孔发生皮下气肿,经保守治疗后好转。12 mm观察孔的感染及疝发生率分别为0.47%、0,明显低于12 mm主操作孔的3.72%、2.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12 mm主操作孔与12 mm观察孔的出血及皮下气肿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12 mm观察孔与5 mm辅助操作孔的感染、疝、出血及皮下气肿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rocar孔大小及是否关闭Trocar孔筋膜可能是切口感染及Trocar疝发生的重要影响因素;腹腔镜直肠癌手术腹壁相关并发症时有发生,临床医师需加强防范意识,减少腹壁相关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手术 直肠癌 腹壁相关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肿瘤专科医院159例手术并发症统计分析
6
作者 徐旭东 张莉 周燕 《现代医院》 2024年第3期377-379,共3页
目的探讨分析159例手术并发症发生的原因及对策,减少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率。方法按照《国家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操作手册(2023版)》手术并发症统计口径,对病案管理系统提取的2021年1月1日—2023年6月30日出院手术患者资料,采用Excel软件... 目的探讨分析159例手术并发症发生的原因及对策,减少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率。方法按照《国家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操作手册(2023版)》手术并发症统计口径,对病案管理系统提取的2021年1月1日—2023年6月30日出院手术患者资料,采用Excel软件进行数据整理,采用SPSS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性别没有差异性;70~79岁年龄段手术并发症最多(57例);胸外科手术并发症最多(45例);手术并发症主要是三四级手术,占99.37%,主刀医师职称主要是主任医师和副主任医师,占94.34%;159例手术并发症中,排在第一位的是肺动脉血栓形成,占15.72%。结论手术并发症的管理,需要信息化的支持,加强术前风险评估,完善手术分级管理制度,减少手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例数,降低医疗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手术并发症 三级公立医院 绩效考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对行颈椎前路手术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康复效果的影响
7
作者 王婧 褚婷婷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 2024年第7期13-16,共4页
目的分析行颈椎前路手术的患者在护理期间应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的价值,评估对其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以及康复效果产生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8月在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接受颈椎前路手术治疗的104例患者开展对照研究,按照随机... 目的分析行颈椎前路手术的患者在护理期间应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的价值,评估对其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以及康复效果产生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8月在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接受颈椎前路手术治疗的104例患者开展对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划分为对照组(52例)和观察组(52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基于常规护理应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对比2组的围手术期指标、吞咽功能及生活自理能力等。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手术时间、引流管留置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更短,术中出血量更少,下床活动时间更早,并发症总发生率更低(P均<0.05)。术后1个月、3个月及6个月,观察组的Gugging吞咽功能评估量表评分和Barthel指数均高于同期对照组(P均<0.05),且2组均高于同组术前(P均<0.05)。结论行颈椎前路手术的患者接受快速外科理念护理不仅对促进其术后康复具有确切效果,还有助于改善患者的吞咽功能,提升其生活自理能力,并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前路手术 快速康复外科理念 后并发症 康复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保温措施对全身麻醉下腹部手术患儿围术期体温及并发症影响
8
作者 李珊 宣炜嘉 杭岚 《当代医药论丛》 2024年第3期125-127,共3页
目的:探讨分析复合保温措施对全身麻醉下腹部手术患儿围术期体温及并发症影响。方法:从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无锡儿童医院2020年12月—2022年11月间收治的全麻下腹部手术患儿中抽取118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抛硬币法随机分为对照组(59例)与研... 目的:探讨分析复合保温措施对全身麻醉下腹部手术患儿围术期体温及并发症影响。方法:从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无锡儿童医院2020年12月—2022年11月间收治的全麻下腹部手术患儿中抽取118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抛硬币法随机分为对照组(59例)与研究组(5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保温护理,研究组给予复合保温护理,比较两组患儿围术期体温变化及低体温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进入手术室后(T_(0))、麻醉后15 min(T_(1))、切皮时(T_(2))、切皮后30 min(T_(3)),两组患儿核心温度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切皮后60 min(T_(4)),对照组核心温度明显降低,并持续至切皮后120 min(T_(6))(P<0.05);研究组围术期不同时间节点核心温度无明显变化(P>0.05);术中低体温、术中发热、术后寒战发生率(3.4%、0.0%、0.0%)均低于对照组(22.0%、6.8%、13.6%)(P<0.05)。结论:复合保温措施可有效维持全身麻醉下腹部手术患儿围术期核心温度稳定,降低低体温相关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保温措施 全身麻醉 下腹部手术 围术期体温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手术室全程优质护理模式在胸腔镜食管癌根治术中的应用效果及对并发症的影响
9
作者 李娟 崔金元 楚阿兰 《罕少疾病杂志》 2024年第8期62-64,共3页
目的探究在胸腔镜食管癌根治术中应用手术室全程优质护理模式的效果及对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6月~2023年6月于本院接受胸腔镜食管癌根治术治疗的患者88例,根据护理方案进行分组,对照组48例患者实施手术室常规护理方案,观察组40... 目的探究在胸腔镜食管癌根治术中应用手术室全程优质护理模式的效果及对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6月~2023年6月于本院接受胸腔镜食管癌根治术治疗的患者88例,根据护理方案进行分组,对照组48例患者实施手术室常规护理方案,观察组40例患者实施手术室全程优质护理方案。比较两组的手术相关指标、应激指标、心理状态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各项指标之间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干预后,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拔管时间、住院时间、SAS、SDS评分、并发症总发生率均明显较对照组低(P<0.05);两组患者心率、舒张压、收缩压水平均有所升高,但观察组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在胸腔镜食管癌根治术中应用手术室全程优质护理模式,可明显改善EC患者的手术相关指标及心理状态,有效降低患者术后应激反应,显著减少并发症发生,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术室全程优质护理 胸腔镜食管癌根治术 应用效果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脊柱内镜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及并发症比较 被引量:3
10
作者 陈康 杨富国 +1 位作者 罗园超 何仁建 《中国骨伤》 CAS CSCD 2024年第3期228-234,共7页
目的:比较经皮内镜椎间孔入路腰椎间盘髓核摘除术(percutaneous endoscopic transforaminal discectomy,PETD)、经皮内镜椎板间入路腰椎间盘髓核摘除术(percutaneous endoscopic interlaminar discectomy,PEID)和单侧双通道内镜(unilate... 目的:比较经皮内镜椎间孔入路腰椎间盘髓核摘除术(percutaneous endoscopic transforaminal discectomy,PETD)、经皮内镜椎板间入路腰椎间盘髓核摘除术(percutaneous endoscopic interlaminar discectomy,PEID)和单侧双通道内镜(unilateral biportal endoscopic,UBE)技术在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disc herniation,LDH)中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发生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0月至2021年8月采用脊柱内镜治疗的121例单节段LDH患者,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3组。PETD组48例,男19例,女29例;年龄18~72(44.0±13.9)岁;L3,4节段3例,L4,5节段27例,L5S1节段18例;PEID组43例,男23例,女20例;年龄20~69(40.1±12.1)岁;L3,4节段1例,L4,5节段15例,L5S1节段27例;UBE组30例,男12例,女,18例;年龄29~72(41.2±15.0)岁;L3,4节段1例,L4,5节段18例,L5S1节段11例。观察并比较3组手术时间、出血量、透视次数、并发症等情况。分别于术前、术后3个月及末次随访时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进行腰痛及下肢痛评估,采用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function index,ODI)进行腰椎功能评价,并于末次随访时采用改良MacNab标准评价临床疗效。结果:所有患者完成脊柱内镜手术治疗,并经门诊及(或)电话进行至少12个月的随访。PETD、PEID组术中各发生1例硬膜囊破裂,硬膜囊破口小,术后均无明显不适。UBE组术中发生2例硬膜囊破裂;1例术后出现脑脊液漏,平卧位休息、补液等治疗后好转;1例术后无明显不适。(1)PETD组与PEID组手术时间、出血量及住院日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UBE组手术时间、出血量及住院日多于PETD及PEID组(P<0.05)。PEID组与UBE技术组透视次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ETD组透视次数多于PEID组和UBE组(P<0.05)。(2)术后3个月UBE组腰痛VAS高于PETD和PEID组(P<0.05);而PETD组与PEID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3组腰痛VAS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3组术后各时间点下肢痛VAS及ODI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时间点-手术分组交互作用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4)末次随访时按照改良MacNab标准,PETD组优27例,良16例,中4例,差1例;PEID组优27例,良12例,中3例,差1例;UBE组优16例,良10例,中2例,差2例;3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308,P>0.05)。3组各发生1例LDH复发,2例经对症治疗后症状改善,1例于外院就诊治疗。结论:PETD、PEID及UBE技术治疗LDH均可取得良好的早期临床疗效,并发症率相似。PETD及PEID均为单通道微创手术,术中组织损伤轻,术后恢复快;但PETD术中透视次数相对较多,PEID更合适L5S1节段;UBE为双通道手术,术中软组织损伤较重,但显露宽泛,更合适复杂病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 内镜手术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良根治术与保乳手术治疗早期乳腺癌的疗效及术后并发症观察 被引量:6
11
作者 巩海洋 刘潇 李朝战 《中国实用医药》 2024年第3期37-40,共4页
目的探讨改良根治术与保乳手术治疗早期乳腺癌的疗效及术后并发症情况。方法78例早期乳腺癌患者,按手术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9例。对照组使用改良根治术进行治疗,观察组使用保乳手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指标、并发症... 目的探讨改良根治术与保乳手术治疗早期乳腺癌的疗效及术后并发症情况。方法78例早期乳腺癌患者,按手术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9例。对照组使用改良根治术进行治疗,观察组使用保乳手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指标、并发症发生情况、复发情况、乳房美容效果、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268.45±32.16)ml、术后引流量(170.95±28.37)ml均少于对照组的(433.54±50.27)、(382.62±52.08)ml,手术时间(162.31±23.05)min、住院时间(12.13±2.65)d均短于对照组的(221.47±29.26)min、(15.48±3.16)d(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7.69%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8.46%(P<0.05);观察组1年复发率与对照组相当(P>0.05)。观察组乳房美容优良率94.8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4.36%(P<0.05)。术后6个月,观察组生理状况、功能状况、社会状况、情感状况、附加关注、睡眠状况、依从状况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改良根治术与保乳手术对早期乳腺癌的根治效果相当,但保乳手术创伤更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美容效果好,能更好的提升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乳腺癌 改良根治术 保乳手术 后并发症 生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内镜微创手术与显微手术在高血压脑出血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及对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分析
12
作者 张伟光 吴明伟 +2 位作者 谢庆海 林正锋 何国磊 《当代医药论丛》 2024年第19期29-32,共4页
目的:分析神经内镜微创手术、显微手术应用于高血压脑出血(HICH)治疗中的效果及对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方法:纳入2021年1月至2023年12月钦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HICH患者,遵循随机数表法分组,即对照组(40例,给予显微手术)、观察组... 目的:分析神经内镜微创手术、显微手术应用于高血压脑出血(HICH)治疗中的效果及对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方法:纳入2021年1月至2023年12月钦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HICH患者,遵循随机数表法分组,即对照组(40例,给予显微手术)、观察组(40例,给予神经内镜微创手术)。评价组间临床指标、颅内压、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较之对照组,观察组各项临床指标更佳,术后7 d的颅内压更低,并发症发生率更低,差异显著(P<0.05)。术后7 d,观察组NIHSS评分更低,GOS评分更高,差异显著(P<0.05)。结论:相较于对HICH患者实施显微手术,对其实施神经内镜微创手术,可以优化临床指标,减轻神经功能受损程度,降低颅内压、并发症发生率,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内镜微创手术 显微手术 高血压脑出血 并发症发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盘状半月板损伤手术预后的影响因素和并发症研究进展
13
作者 张海锐 赵志尧 +1 位作者 黄炳哲 刘晓宁 《中国骨伤》 CAS CSCD 2024年第1期98-102,共5页
盘状半月板是一种常见的先天性的半月板畸形,主要在亚洲人中多见,常累及外侧半月板。对于无症状的盘状半月板患者通常采取观察、避免受伤等保守方法治疗,对于有症状和撕裂的患者则需要行手术方法治疗。目前多采取关节镜下半月板成形术... 盘状半月板是一种常见的先天性的半月板畸形,主要在亚洲人中多见,常累及外侧半月板。对于无症状的盘状半月板患者通常采取观察、避免受伤等保守方法治疗,对于有症状和撕裂的患者则需要行手术方法治疗。目前多采取关节镜下半月板成形术联合半月板部分切除术和半月板修复术,并且早期至中期的报告良好。患者的手术年龄、术后随访时间和手术类型都是预后的影响因素。部分患者手术后会出现膝关节长时间疼痛,早期骨关节炎,再撕裂和剥脱性软骨炎等并发症。其中长时间疼痛的发生率较高,剥脱性软骨炎的发生率最低。半月板再撕裂则是患者行二次手术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盘状半月板 手术结果 后并发症 儿童 综述文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呼气末正压对腹腔镜腹部手术患者术后肺部并发症的影响
14
作者 郑彩虹 翟雯 +2 位作者 刘金涛 陈嘉宝 周振锋 《浙江临床医学》 2024年第2期269-271,共3页
目的评价不同呼气末正压(PEEP)对腹腔镜腹部手术患者术后肺部并发症(PPC)的影响。方法择期气管插管全身麻醉下拟行腹腔镜腹部手术患者72例,ARISCAT风险评分≥26分,根据术中采用不同呼气末正压(PEEP)随机分为较高PEEP肺通气组(处理组,PEE... 目的评价不同呼气末正压(PEEP)对腹腔镜腹部手术患者术后肺部并发症(PPC)的影响。方法择期气管插管全身麻醉下拟行腹腔镜腹部手术患者72例,ARISCAT风险评分≥26分,根据术中采用不同呼气末正压(PEEP)随机分为较高PEEP肺通气组(处理组,PEEP=6~8 cmH_(2)O)和低PEEP肺通气组(对照组,PEEP=0~2 cmH_(2)O),每组各36例。主要观察指标为术后7 d内PPC的发生率。结果处理组术后7 d内呼吸道感染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16.7%VS.41.7%,P=0.02)。两组间术后7 d内PPC的发生率、术后第7天mCPIS评分、手术并发症的严重程度,术后住院时间及入住重症监护病房(ICU)发生率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气管插管全身麻醉下行腹腔镜腹部手术患者,采用较高PEEP的术中机械通气策略能降低呼吸道感染的发生率,但并未明显改善其术后肺部并发症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腹部手术 呼气末正压 肺部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足三里、太冲、合谷穴位针刺辅助治疗对全麻妇科腹腔镜手术后康复效果、中医证候积分和并发症的影响 被引量:1
15
作者 宁凤华 贾鹏 宋美美 《临床误诊误治》 CAS 2024年第16期67-72,共6页
目的探究足三里、太冲、合谷穴位针刺辅助治疗对全麻妇科腹腔镜手术后康复效果、中医证候积分和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2023年1月至2024年3月行全麻妇科腹腔镜手术的90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组和中医组,每组45例。常规组术后... 目的探究足三里、太冲、合谷穴位针刺辅助治疗对全麻妇科腹腔镜手术后康复效果、中医证候积分和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2023年1月至2024年3月行全麻妇科腹腔镜手术的90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组和中医组,每组45例。常规组术后给予常规处理,中医组在常规处理基础上给予足三里、太冲、合谷穴位针刺。比较2组术后胃肠功能、术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比较2组治疗前和治疗14 d后中医证候积分、康复状况[加速康复外科(ERAS)康复评分、首次下床时间、住院时间]、炎性因子[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白细胞介素-8(IL-8)]水平,统计治疗期间2组并发症(恶心呕吐、感染、腹痛、腹胀、头痛)发生情况。结果中医组术后排气、术后排便、术后进食、肠鸣音恢复时间以及下床时间和住院时间均短于常规组(P<0.05)。术后6、12、24 h,中医组疼痛VAS评分均低于常规组(P<0.05)。治疗14 d,2组CRP、降钙素、IL-8水平及各中医证候积分较治疗前降低,且中医组低于常规组(P<0.05);治疗14 d,2组ERAS康复评分较治疗前升高,且中医组高于常规组(P<0.05)。中医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足三里、太冲、合谷穴位针刺辅助治疗可有效改善全麻妇科腹腔镜手术后患者胃肠功能,缓解术后疼痛及炎症反应,减轻临床症状,促进术后康复,减少并发症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妇科外科手术 腹腔镜 全麻 针刺疗法 穴位 康复效果 证候积分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OSSUM、aCCI评分用于老年胆总管结石患者LCBDE围手术期并发症预测效能比较
16
作者 鲁为朋 徐庆春 +1 位作者 孙礼侠 刘志刚 《山东医药》 CAS 2024年第20期67-69,共3页
目的 探讨并比较生理学及手术严重性评分(POSSUM)和年龄校正查尔森合并症指数(aCCI)用于老年胆总管结石患者腹腔镜胆总管探查取石术(LCBDE)围手术期并发症预测的效能。方法 选取老年胆总管结石行LCBDE的患者146例,根据围手术期是否发生... 目的 探讨并比较生理学及手术严重性评分(POSSUM)和年龄校正查尔森合并症指数(aCCI)用于老年胆总管结石患者腹腔镜胆总管探查取石术(LCBDE)围手术期并发症预测的效能。方法 选取老年胆总管结石行LCBDE的患者146例,根据围手术期是否发生≥Clavien-DindoⅡ级并发症,分为并发症组23例和无并发症组123例。比较两组POSSUM、aCCI评分。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POSSUM、aCCI评分对LCBDE围手术期并发症的预测效能,并通过Delong检验比较两种评分的预测效能。结果 并发症组的POSSUM评分[生理学评分(PS)、手术严重度评分(OSS)、POSSUM总分]和aCCI均高于无并发症组(P均<0.05)。PS预测LCBDE围手术期并发症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891(95%CI 0.790~0.992,P<0.01),最佳截断值、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21.5、78.3%、96.7%;OSS的AUC为0.649(95%CI 0.513~0.785,P<0.05),最佳截断值、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10.5、39.1%、91.9%;POSSUM总分AUC为0.902(95%CI 0.813~0.990,P<0.01),最佳截断值、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29.5、82.6%、88.6%;aCCI评分的AUC为0.775(95%CI 0.665~0.886,P<0.01),最佳截断值、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6.5、47.8%、94.3%。POSSUM总分的AUC高于aCCI评分(Z=2.576,P<0.05)。结论 POSSUM、aCCI评分对老年胆总管结石患者LCBDE围手术期并发症均有一定预测价值,POSSUM评分预测效能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理学及手术严重性评分 年龄校正查尔森合并症指数 胆总管结石 腹腔镜胆总管探查取石术 手术并发症 老年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路径式中医护理对围手术期混合痔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影响
17
作者 祁建伟 倪蓉 严丽丽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 2024年第9期53-56,共4页
目的分析混合痔患者于围手术期应用路径式中医护理的临床价值,评估其对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产生的影响。方法研究时间确定于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纳选对象均为收治于江苏省建湖县人民医院且接受手术治疗的混合痔患者,共计90例。以随... 目的分析混合痔患者于围手术期应用路径式中医护理的临床价值,评估其对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产生的影响。方法研究时间确定于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纳选对象均为收治于江苏省建湖县人民医院且接受手术治疗的混合痔患者,共计90例。以随机数字表法为分组方式,将入试者划分为对照组(45例)和观察组(45例)。对照组所用的护理措施为常规围手术期护理,观察组在围手术期应用路径式中医护理。观察2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评估指标包含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及康复效果。结果术前,2组间VAS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2组在术后8 h、术后24 h及术后48 h的VAS评分均较术前降低(P均<0.05),且观察组均低于同一时间的对照组(P均<0.05)。统计2组间术后水肿、出血、尿潴留及肛缘水肿的总发生率,测定数值显示为观察组偏低(P<0.05)。2组间创面愈合时间、首次排便时间以及住院治疗时间对比,观察组用时均较短(P均<0.05)。结论将路径式中医护理应用于混合痔患者的围手术期,在减轻术后疼痛症状、预防并发症方面具有突出效果,且能加速创面愈合,促进患者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痔 手术 路径式中医护理 后并发症 康复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手术室舒适护理干预对剖宫产产妇术后并发症、切口愈合及生活质量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刘贵霞 《当代医药论丛》 2024年第7期161-164,共4页
目的:探讨手术室舒适护理干预对剖宫产产妇术后并发症、切口愈合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1月至2023年11月在巨野县人民医院行剖宫产手术的产妇76例,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38例。试验组给予手术室常规护理+舒适护理干预,... 目的:探讨手术室舒适护理干预对剖宫产产妇术后并发症、切口愈合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1月至2023年11月在巨野县人民医院行剖宫产手术的产妇76例,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38例。试验组给予手术室常规护理+舒适护理干预,对照组仅给予手术室常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产妇的应激指标(舒张压、收缩压与心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切口愈合情况及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简表(WHOQOL-BREF)评分。结果:手术结束时,两组收缩压、舒张压、心率较入室前均降低,且试验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术后切口甲级愈合率94.74%,高于对照组的78.95%(P<0.05)。出院时,试验组WHOQOL-BREF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剖宫产产妇接受手术室舒适护理干预能减轻应激反应,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切口愈合质量和生活质量,值得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术室舒适护理干预 剖宫产 并发症 切口愈合 生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手术治疗前列腺增生症合并慢性前列腺炎的临床效果及对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 被引量:1
19
作者 赵骥 《当代医药论丛》 2024年第5期46-50,共5页
目的:探讨手术治疗前列腺增生症合并慢性前列腺炎的临床效果及对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6月—2022年11月淄博市淄川区医院收治的前列腺增生症合并慢性前列腺炎患者74例纳入研究,均分为两组,对照组(37例)进行常规药物治... 目的:探讨手术治疗前列腺增生症合并慢性前列腺炎的临床效果及对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6月—2022年11月淄博市淄川区医院收治的前列腺增生症合并慢性前列腺炎患者74例纳入研究,均分为两组,对照组(37例)进行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进行(37例)手术治疗,对比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最大尿流率、膀胱残余尿量、前列腺症状评分、炎性指标、并发症发生率、生活质量评分,均比对照组优(P<0.05)。结论:对前列腺增生症合并慢性前列腺炎患者,经尿道前列腺汽化电切术治疗,能改善临床症状,减少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增生症 慢性前列腺炎 手术治疗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胆囊切除联合胆道镜经胆囊管探查取石术对胆囊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手术相关指标及并发症的影响 被引量:4
20
作者 牛其新 吴争光 牛建广 《罕少疾病杂志》 2024年第2期65-67,共3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LC)联合胆道镜经胆囊管探查取石术(LTCBDE)治疗胆囊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8月至2022年8月我院收治的96例胆囊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为研究对象,基于随机数字表法规范化分为两组各48例,对照...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LC)联合胆道镜经胆囊管探查取石术(LTCBDE)治疗胆囊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8月至2022年8月我院收治的96例胆囊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为研究对象,基于随机数字表法规范化分为两组各48例,对照组实行开腹手术,观察组实行微创手术即LC+LTCBDE,观察对比两组手术相关指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炎症因子水平、肝功能指标。结果与对照组做对比,观察组术中出血量低,手术用时短,术后下床活动、肛门排气及住院时间均更短(P<0.05);与对照组做对比,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P<0.05);术后3d,两组CRP、IL-6、TNF-α、AMY水平均升高,其中观察组较对照组相对低(P<0.05);术后,两组AST、ALT、TBi L、ALP水平均升高,且术后3d观察组以上指标均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胆囊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实施LC+LTCBDE治疗,相较于开腹胆囊切除胆总管探查术(OCBDE),患者损伤小,便于恢复,且并发症风险低,加快术后康复进程,其治疗安全性及有效性兼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胆囊切除 胆道镜经胆囊管探查取石术 胆囊结石 胆总管结石 手术相关指标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