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使用手持电动工具易发生触电事故的原因 被引量:2
1
作者 孔令文 《农村电工》 2012年第7期35-35,共1页
(1)不经过培训就直接使用手持电动工具作业。因不懂手持电动工具的使用知识.导致使用手持电动工具作业时发生安全事故。
关键词 手持电动工具 触电事故 原因 安全事故 使用知识 作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谈谈手持电动工具的选、管、修和用
2
作者 李恩花 《河北农机》 2006年第4期26-27,共2页
关键词 手持电动工具 手持电动工具 工农业生产 检查维修 携带式 手电钻 冲击钻 使用者 改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手持电动工具的分类与选择
3
作者 于杰 《农村电工》 2012年第8期37-37,共1页
1手持电动工具的分类 手持电动工具的分类方法很多,按电击防护条件,可把手持电动工具分为Ⅰ类、Ⅱ类和Ⅲ类三种。
关键词 手持电动工具 分类方法 电击防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UG软件在手持电动工具设计中的应用
4
作者 宋春华 《工具技术》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35-37,共3页
关键词 UG软件 手持电动工具 设计 CA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手持式电动工具的用与修
5
作者 汤秋艳 杨琳 《农机使用与维修》 2008年第4期40-40,共1页
关键词 手持电动工具 手持电动工具 工农业生产 手电钻 冲击钻 电扳手 危险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手持式电动工具咋管理
6
作者 马祥琴 《农村电工》 2012年第5期35-35,共1页
手电钻、手砂轮、手电锯、冲击电钻、电锤、电镐、电动地板抛光机等手持式电动工具,常常因停用时管理不当而造成损坏或对使用者造成人身伤害事故。
关键词 手持电动工具 管理 人身伤害事故 冲击电钻 手电钻 抛光机 使用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使用手持式电动工具应该注意啥
7
作者 李恩花 《农村百事通》 2007年第6期51-52,共2页
手持式电动工具(以下简称工具)使用起来非常方便,在工农业生产建筑、矿山工地上被广泛使用。但是,由于操作过程中要紧握在使用者的手中,所以,一旦外壳带电,电流就会通过人体,造成危险的触电后果。因此,使用手持式电动工具应加... 手持式电动工具(以下简称工具)使用起来非常方便,在工农业生产建筑、矿山工地上被广泛使用。但是,由于操作过程中要紧握在使用者的手中,所以,一旦外壳带电,电流就会通过人体,造成危险的触电后果。因此,使用手持式电动工具应加倍注意以下十个安全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持电动工具 工农业生产 操作过程 外壳带电 安全问题 使用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和氏璧化工手持式电动工具外壳材料解决方案
8
作者 余金文 宋平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11-111,共1页
和氏璧化工作为国内知名的化工原材料综合服务供应商,不断致力于新型材料的研究和推广,电动工具也是和氏璧重点关注与发展的一个领域。目前,和氏璧化工提供完整的外壳材料解决方案,向市场提供外壳材料和包胶规格。
关键词 手持电动工具 化工原材料 外壳材料 服务供应商 新型材料 包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容电感抑制电动工具电磁骚扰的理论和实验研究
9
作者 金勇 孙玮 《机电工程》 CAS 2014年第11期1469-1473,共5页
针对手持式电动工具的电磁骚扰问题,对电磁骚扰的来源、影响因素和抑制手段进行了归纳,建立了电容和电感的高频等效电路和谐振频率模型,基于更换不同型式、不同容量的电容和电感的滤波器,利用测试接收机、人工电源网络和模拟手对150 k H... 针对手持式电动工具的电磁骚扰问题,对电磁骚扰的来源、影响因素和抑制手段进行了归纳,建立了电容和电感的高频等效电路和谐振频率模型,基于更换不同型式、不同容量的电容和电感的滤波器,利用测试接收机、人工电源网络和模拟手对150 k Hz^30 MHz的骚扰电压项目进行了测试。分析了不同频段差模干扰的抑制效果,提出了电容、电感的选用和安装建议。研究结果表明,为抑制手持式电动工具电磁骚扰,应充分重视电容电感的高频特性,合理地选择容量和型式,缩短引线,提高谐振频率,从而在较低的成本下实现最佳的抑制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持电动工具 骚扰电压 电容 电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用电动机械临时用电应注意的问题
10
作者 高志民 《河北农机》 2007年第3期26-27,共2页
关键词 手持电动工具 临时用电 机械 农用 田间脱粒 作业范围 死亡事故 移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使用低压电器防漏电触电的技术措施 被引量:1
11
作者 孔令文 《农村电工》 2016年第11期21-22,共2页
操作与使用低压电器(以下简称电器)时,人体经常与其接触,有些电器还握在手中使用(手持式电动工具),如果电器外壳带电,就有可能发生触电事故。从技术角度讲,避免电器漏电引发触电事故,目前世界上通行的方法有保护接地法、保护接中性... 操作与使用低压电器(以下简称电器)时,人体经常与其接触,有些电器还握在手中使用(手持式电动工具),如果电器外壳带电,就有可能发生触电事故。从技术角度讲,避免电器漏电引发触电事故,目前世界上通行的方法有保护接地法、保护接中性线法、隔离变压器法、安全电压法、加强绝缘保护法、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剩余电流断路器)保护法等六种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压电器 中性线 保护接地 绝缘保护 触电事故 隔离变压器 剩余电流断路器 电压法 手持电动工具 双重绝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读者咨询及解答十则
12
《农村电工》 2014年第2期48-48,共1页
正常情况时,下列电气设备不带电的外露可导电部分应作保护接地: ①电动机、变压器、电器照明用具、手持电动工具的金属外壳;②电气设备传动装置的金属部件;③配电屏与控制屏的金属框架;④室内外配电装置的金属框架及靠近带电部... 正常情况时,下列电气设备不带电的外露可导电部分应作保护接地: ①电动机、变压器、电器照明用具、手持电动工具的金属外壳;②电气设备传动装置的金属部件;③配电屏与控制屏的金属框架;④室内外配电装置的金属框架及靠近带电部分的金属围栏和金属门;⑤电力线路的金属保护管,敷线的钢索,起重机轨道滑升模板金属操作平台等;⑥安装在电力干线上的断路器、电容器等电气装置的金属外壳和支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外壳 解答 咨询 读者 手持电动工具 电气设备 金属框架 电力线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