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53篇文章
< 1 2 2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三维同手性Eu(Ⅲ)配位聚合物及其氨基酸构型识别
1
作者 王睿颖 王会 +2 位作者 柴凤兰 左志楠 吴本来 《无机化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877-884,共8页
在溶剂热条件下,利用设计合成的对映纯手性配体S-4'-[(2-羧基-5-氧代吡咯烷-1-基)甲基]-(1,1'-联苯基)-3,5-二甲酸(H_(3)L)和Eu(Ⅲ)盐反应成功得到了一个新的同手性配位聚合物{[Eu(L)]·0.5CH_(3)CN}_(n)(1)。单晶X射线衍... 在溶剂热条件下,利用设计合成的对映纯手性配体S-4'-[(2-羧基-5-氧代吡咯烷-1-基)甲基]-(1,1'-联苯基)-3,5-二甲酸(H_(3)L)和Eu(Ⅲ)盐反应成功得到了一个新的同手性配位聚合物{[Eu(L)]·0.5CH_(3)CN}_(n)(1)。单晶X射线衍射分析显示,配合物1结晶于四方晶系I4_(1)手性空间群。在1中,配体阴离子L^(3-)为七桥联配体,联结Eu(Ⅲ)离子形成7-连接的3D螺旋结构。配体H_(3)L不仅把手性传递给金属有机框架,并诱导产生了螺旋手性。1具有优良的配体敏化发光和热稳定性。以配合物1为荧光探针,研究了其对常见氨基酸分子的构型识别性能。结果表明,天冬氨酸、丙氨酸、赖氨酸、亮氨酸、酪氨酸和缬氨酸这几种氨基酸的不同对映体对1的荧光强度的影响差异显著,配合物1可以对以上氨基酸的构型进行荧光识别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性金属有机框架 Eu()配合 晶体结构 荧光性质 对映体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膦蒽基Au(Ⅰ)和Ir(Ⅲ)配合物的光化学反应特性与发光行为调控
2
作者 王旭宇 谢欣然 曹登科 《无机化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513-1522,共10页
合成了膦蒽配体1,8-双(二苯基磷)蒽(Hbdpa)及其配合物[Au(Hbdpa)_(2)]PF_(6)(1)和[Ir(tpy)(bdpa)](PF_(6))_(2)(2),其中tpy=2,2'∶6',2″-三联吡啶。在光照作用下,这些化合物发生光化学反应,生成Hbdpa-2O、[Au(Hbdpa-O)_(2)]PF_... 合成了膦蒽配体1,8-双(二苯基磷)蒽(Hbdpa)及其配合物[Au(Hbdpa)_(2)]PF_(6)(1)和[Ir(tpy)(bdpa)](PF_(6))_(2)(2),其中tpy=2,2'∶6',2″-三联吡啶。在光照作用下,这些化合物发生光化学反应,生成Hbdpa-2O、[Au(Hbdpa-O)_(2)]PF_(6)(1-O)和[Ir(tpy)(bdpa-OH)](PF_(6))_(2)(2-OH)。通过核磁、质谱和单晶X射线衍射表征了这些化合物的结构。讨论了化合物Hbdpa及其配合物1和2的光化学反应特性以及相关的发光行为调控。研究结果表明,Au(Ⅰ)和Ir(Ⅲ)的配位显著提高了配体Hbdpa的光反应活性。化合物2是首例能发生蒽基去芳构化反应的铱配合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膦蒽配体 Au(Ⅰ)配合 Ir()配合 光化学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取代基团修饰苯基吡啶类铱磷光配合物的合成、结构及光物理性能 被引量:1
3
作者 常桥稳 张柯 +6 位作者 黄光英 李诺楠 刘伟平 白福全 晏彩先 冯洋洋 左川 《无机化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35-244,共10页
为研究取代基对铱磷光配合物光物理性质的影响,以2,4-二(2,4-二取代基苯基)吡啶[2,4-(2,4-2R-phenyl)2py,R=甲基(HL1)、甲氧基(HL2)、氟(HL3)、三氟甲基(HL4)]为主配体,即在主配体上2个苯基的2位和4位同时引入4个相同的甲基、甲氧基、... 为研究取代基对铱磷光配合物光物理性质的影响,以2,4-二(2,4-二取代基苯基)吡啶[2,4-(2,4-2R-phenyl)2py,R=甲基(HL1)、甲氧基(HL2)、氟(HL3)、三氟甲基(HL4)]为主配体,即在主配体上2个苯基的2位和4位同时引入4个相同的甲基、甲氧基、氟或三氟甲基,同时以乙酰丙酮(Hacac)为辅助配体,合成出4个铱磷光配合物(Ln)2Ir(acac)[n=1(Ir1)、2(Ir2)、3(Ir3)、4(Ir4)]。通过元素分析、核磁共振谱(1H NMR和13C NMR)和单晶X射线衍射表征了铱磷光配合物的组成、空间结构和分子堆积。通过溶液和固态光致发光光谱、紫外可见吸收光谱、荧光寿命和理论计算对铱磷光配合物的光物理性能进行了深入和系统的研究。结果表明:4个铱磷光配合物均呈稍微扭曲的八面体构型,中心IrⅢ分别与2个主配体的C和N原子配位形成五元螯合环,同时和辅助配体acac-的2个氧原子配位形成稳定的六元螯合环。配合物Ir1、Ir2、Ir3和Ir4在溶液状态下的发射波长分别为537、515、514和553 nm,溶液中量子产率分别为68%、83%、88%和81%,荧光寿命分别为26.75、163.93、64.50和330.39 ns。4个铱磷光配合物具有不同的电子云分布特征,取代基能够调控电子云在苯环上的分布,进一步实现发射波长、发光颜色,荧光寿命和分子堆积的调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铱()配合 磷光材料 取代基 苯基吡啶 理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具有不同电荷和手性的Co(Ⅲ)配合物跨人红细胞膜的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吴刚 李荣昌 +1 位作者 乔秀文 王坚成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7期1077-1080,共4页
研究了 4种不同电荷的 Co( )金属配合物跨人红细胞膜的动力学 ,并测定了它们跨人红细胞膜的一级反应动力学速率常数 ,发现 [Co( C2 O4 ) 3]3-的跨膜速率明显高于 [Co( en) 3]3+ ,[Co( en) 2 ( C2 O4 ) ]+ 和[Co( en) ( C2 O4 ) 2 ]-,... 研究了 4种不同电荷的 Co( )金属配合物跨人红细胞膜的动力学 ,并测定了它们跨人红细胞膜的一级反应动力学速率常数 ,发现 [Co( C2 O4 ) 3]3-的跨膜速率明显高于 [Co( en) 3]3+ ,[Co( en) 2 ( C2 O4 ) ]+ 和[Co( en) ( C2 O4 ) 2 ]-,后 3种配合物的跨膜速率常数随正电荷的减少略有增加 ,跨膜机制为简单扩散 .[Co( C2 O4 ) 3]3-的跨膜速率受阴离子通道抑制剂 DIDS明显抑制 ,抑制率为 5 1 .95 % ,推测其跨膜机制为部分经阴离子通道协同简单扩散过膜 .人红细胞摄入 L-[Co( C2 O4 ) 3]3-的速率明显大于 D-[Co( C2 O4 ) 3]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红细胞 钴()配合 细胞摄入 手性选择性 跨膜速率 细胞膜 跨膜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离子液体功能化手性salen Mn(Ⅲ)配合物不对称催化仲醇氧化动力学拆分反应 被引量:3
5
作者 黎成勇 谭蓉 +1 位作者 赵江峰 银董红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97-302,共6页
采用共价键联法,将亲水性咪唑类离子液体结构引入手性salen Mn(Ⅲ)配合物的C5位,制备了离子液体功能化手性salen Mn(Ⅲ)配合物.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紫外光谱和旋光分析等结果表明,咪唑类离子液体结构已嫁接到手性salen Mn(Ⅲ)配合物结... 采用共价键联法,将亲水性咪唑类离子液体结构引入手性salen Mn(Ⅲ)配合物的C5位,制备了离子液体功能化手性salen Mn(Ⅲ)配合物.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紫外光谱和旋光分析等结果表明,咪唑类离子液体结构已嫁接到手性salen Mn(Ⅲ)配合物结构中,且嫁接过程未破坏催化活性中心.在以PhI(OAc)2为氧化剂,H2O/CH2Cl2为溶剂的(+/-)-α-甲基苯甲醇不对称氧化动力学拆分反应中,该催化剂表现出比传统手性salen Mn(Ⅲ)催化剂更高的催化活性,仲醇的转化率达到63%以上,对映选择性为99%,拆分效率为18.3%.可通过调变溶剂实现催化剂的分离并重复使用3次以上.实验结果表明,亲水性咪唑离子液体可改善水相反应传质问题且有利于稳定催化活性中间体,从而提高催化活性及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映选择性 离子液体 手性salenMn()配合 不对称氧化动力学拆分 仲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手性Salen Mn(Ⅲ)配合物催化NaOCl不对称环氧化苯乙烯反应 被引量:9
6
作者 何乐芹 赵继全 张雅然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688-690,共3页
合成了手性Salen Mn(Ⅲ)配合物,利用红外光谱、元素分析对配合物结构进行表征。以NaOC l为氧源考察了反应体系pH值、溶剂以及轴向配体对配合物催化苯乙烯不对称环氧化反应的影响。实验较佳的反应条件下:苯乙烯5 mmol,催化剂0.1 mmol,缓... 合成了手性Salen Mn(Ⅲ)配合物,利用红外光谱、元素分析对配合物结构进行表征。以NaOC l为氧源考察了反应体系pH值、溶剂以及轴向配体对配合物催化苯乙烯不对称环氧化反应的影响。实验较佳的反应条件下:苯乙烯5 mmol,催化剂0.1 mmol,缓冲液pH值为11.30,以CH2C l2为溶剂并加入1 mmol 4-苯基吡啶氧化物作轴向配体,0℃反应,苯乙烯转化率达100%,产物对映体过量值(ee)为4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对称环氧化 SALEN Mn()配合 苯乙烯 NAOC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手性胶束中Salen-Mn(Ⅲ)配合物对末端烯烃的催化环氧化反应 被引量:3
7
作者 孙培培 史保川 张永敏 《南京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8年第4期41-44,共4页
在表面活性剂(-)—(1R,2S)—N—甲基—N—十六烷基麻黄素溴化物的手性胶束体系中,在Salen-Mn(Ⅲ)配合物的催化下,末端烯烃可被氧化为旋光性的环氧化合物.
关键词 烯烃 SALEN 配合 手性胶束 环氧化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苯乙烯负载手性Salen-Mn(Ⅲ)配合物的制备及其对不对称环氧化反应的催化性能 被引量:3
8
作者 郭锋 赵继全 +1 位作者 张月成 冯磊 《功能高分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30-35,49,共7页
通过多步接枝法将手性Salen-Mn(Ⅲ)配合物负载到聚苯乙烯树脂上。以NaClO为氧化剂,考察了该负载手性配合物对α-甲基苯乙烯、二氢化萘、Cis-β-甲基苯乙烯、苯乙烯等非官能团化烯烃不对称环氧化反应的催化性能。结果表明:负载后催化剂... 通过多步接枝法将手性Salen-Mn(Ⅲ)配合物负载到聚苯乙烯树脂上。以NaClO为氧化剂,考察了该负载手性配合物对α-甲基苯乙烯、二氢化萘、Cis-β-甲基苯乙烯、苯乙烯等非官能团化烯烃不对称环氧化反应的催化性能。结果表明:负载后催化剂的催化活性和环氧化物的对映体过量值比负载前都有所降低,循环使用3次后出现明显的失活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苯乙烯 负载 Salen-Mn()配合 不对称环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手性吡啶-2,6-双酰胺钴(Ⅲ)配合物的合成与光谱分析 被引量:4
9
作者 罗世霞 陈晓靓 +2 位作者 朱淮武 张笑一 卫钢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11-215,共5页
合成了配体2,6-双{N-[(1'-甲基羟基-2'-苯基)乙基]氨基甲酰胺}吡啶及其钴(Ⅲ)配合物,利用核磁共振氢谱、核磁共振碳谱、红外光谱和元素分析对配体的结构进行确证,经表征配合物组成为{[Co(L-2H)]2 O2}.2H2 O。红外光谱分析表明,... 合成了配体2,6-双{N-[(1'-甲基羟基-2'-苯基)乙基]氨基甲酰胺}吡啶及其钴(Ⅲ)配合物,利用核磁共振氢谱、核磁共振碳谱、红外光谱和元素分析对配体的结构进行确证,经表征配合物组成为{[Co(L-2H)]2 O2}.2H2 O。红外光谱分析表明,该配体为四齿配体,通过2个酰胺氮原子和2个羟基氧原子参与钴(Ⅲ)配位。运用圆二色谱对目标配体和配合物的光学活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两者均为手性化合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吡啶-2 6-双酰胺 钴()配合 圆二色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手性单齿配体对反式双二胺合钴(Ⅲ)配合物圆二色谱的影响 被引量:1
10
作者 贾杰 冯丽霞 《太原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10,共10页
过渡金属配合物手征结构单元与光学活性的研究,是手性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然而,一直以来人们主要针对八面体中心手性、螯合环构象效应以及邻位效应对配合物圆二色(ECD)光谱的贡献进行了研究,而忽略了非手性单齿配体对ECD谱的影响。使... 过渡金属配合物手征结构单元与光学活性的研究,是手性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然而,一直以来人们主要针对八面体中心手性、螯合环构象效应以及邻位效应对配合物圆二色(ECD)光谱的贡献进行了研究,而忽略了非手性单齿配体对ECD谱的影响。使用含时密度泛函理论(TDDFT)在B3LYP/6-311++G(2d,p)水平上,计算了一系列含单齿配体X的反式双二胺合钴(Ⅲ)配合物的激发能、振子强度和旋转强度等激发态性质。结果表明,三种含非轴向对称单齿配体(X=N^-_3,SCN^-,NO^-_2)的化合物中,N-3和SCN-的手性取向(δ/λ)支配着配合物的ECD谱;而硝基配合物中,虽然螯合环的构象手性对ECD谱做出了主要贡献,但单齿配体手性取向的贡献也是非常重要的,表现在δ-异构体得到强负弱正的ECD曲线,而λ-异构体则给出强正弱负的吸收谱带,且前者的计算ECD与实验谱吻合得很好。因此,反式双二胺合钴配合物中,单齿配体的手性取向效应不仅存在,而且这种贡献在trans-[Co(pn)_2(NO_2)_2]^+配合物中是可观察的。此外,通过对配合物最稳定构型的计算ECD谱的分析表明,所有反式配合物在长波区的ECD带形是单齿配体依赖性的,与它们的光谱化学序列有关,强场配体的第一吸收带的符号为负,而弱场配体则为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性单齿配体 双二胺合钴配合 含时密度泛函理论 手征光学性质 圆二色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金属配体Ir(Ⅲ)配合物结构、光谱和量子效率的理论研究
11
作者 聂建航 王天奇 +3 位作者 金丽 张建坡 张红星 白福全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8-86,共9页
对一类环金属Ir(Ⅲ)[(C^N)_(2)Ir(A^A)]配合物[C^N=ptaz(1,2,4),mhtz(3),ptaz=3,4,5-三苯基-4H-1,2,4-三唑,mhtz=1,3-双甲基-5-苯基-1H-1,2,4-三唑;A^A=pzpy(1),npzpy(2,3),bicb(4),pzpy=2-(1H-吡唑-1-基)吡啶,npzpy=4-二甲基氨基-2-(1H... 对一类环金属Ir(Ⅲ)[(C^N)_(2)Ir(A^A)]配合物[C^N=ptaz(1,2,4),mhtz(3),ptaz=3,4,5-三苯基-4H-1,2,4-三唑,mhtz=1,3-双甲基-5-苯基-1H-1,2,4-三唑;A^A=pzpy(1),npzpy(2,3),bicb(4),pzpy=2-(1H-吡唑-1-基)吡啶,npzpy=4-二甲基氨基-2-(1H-吡唑-1-基)吡啶,bicb=3,3′-亚甲基双(1-甲基-1H-咪唑-2-亚基)]的结构、光谱特征和磷光量子效率进行了理论研究.计算方法探究表明,基于B3LYP泛函优化的基态结构和单激发组态相互作用(CIS)方法得到的激发态结构计算的吸收和发射光谱更准确.配合物1~4的最低吸收峰和发射峰分别位于408,376,382,365 nm和503,506,468,511 nm处,其HOMOs主要由金属和C^N配体占据,而配合物1~3的LUMOs由A^A配体的π反键轨道组成,配合物4的LUMO存在于C^N配体上.因此,配合物4的最低吸收峰和发射峰具有与配合物1~3不同的金属到配体和配体内部(MLCT/ILCT)的混合跃迁性质,非共轭N^N配体的引入显著消弱了其在跃迁过程中的贡献程度.配合物1~4的量子效率取决于非辐射跃迁速率常数k_(nr),这与它们重组能的贡献[4569 cm^(-1)(3)>2583 cm^(-1)(1)>1232 cm^(-1)(2)>975 cm^(-1)(4)]相一致,表明主配体的体积和辅助配体的共轭能力都能影响配合物的磷光量子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金属铱()配合 电子结构 光谱特征 量子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具有相转移能力的PEG固载手性Salen Mn(Ⅲ)配合物及催化苯乙烯环氧化反应
12
作者 周建波 熊东路 +3 位作者 伏再辉 邹帅 崔小莹 徐超 《湖南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45-50,共6页
通过化学接枝或轴向配位将手性salen Mn(Ⅲ)配合物固载到具有溶剂控制相转移能力的PEG-400和PEG-800上.用UV-Vis,FT-IR,GPC和化学分析等表征手段对所得催化剂(PTC-1,PTCC-2,PTCC-3)的结构和性质进行表征.并以苯乙烯为反应底物,考察3种... 通过化学接枝或轴向配位将手性salen Mn(Ⅲ)配合物固载到具有溶剂控制相转移能力的PEG-400和PEG-800上.用UV-Vis,FT-IR,GPC和化学分析等表征手段对所得催化剂(PTC-1,PTCC-2,PTCC-3)的结构和性质进行表征.并以苯乙烯为反应底物,考察3种催化剂的催化性能.实验结果表明:3种催化剂能提供与传统均相手性salen Mn(Ⅲ)配合物相当的转化率和选择性,且对映体过量百分率(e.e.)略高;PTC-1和PTCC-2能重复使用3次,但PTCC-3重复使用性能不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性SALEN Mn()配合 溶剂相转移催化剂 环氧化反应 PE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手性钌(Ⅱ)配合物与DNA作用性质的计算研究
13
作者 吴明 王俊恩 苗体方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1-58,共8页
理论考察了手性钌(Ⅱ)配合物1和2与DNA作用性质.首先,构建了手性钌(Ⅱ)配合物1、2与DNA对接模型,并对对接模型进行了优化,通过计算得到的手性钌(Ⅱ)配合物1、2与DNA的结合能,解释了手性钌(Ⅱ)配合物1、2与DNA键合力大小次序,即K_(b)(Λ-... 理论考察了手性钌(Ⅱ)配合物1和2与DNA作用性质.首先,构建了手性钌(Ⅱ)配合物1、2与DNA对接模型,并对对接模型进行了优化,通过计算得到的手性钌(Ⅱ)配合物1、2与DNA的结合能,解释了手性钌(Ⅱ)配合物1、2与DNA键合力大小次序,即K_(b)(Λ-1)<K_(b)(Δ-1)<K_(b)(Λ-2)<K_(b)(Δ-2).另外,通过计算得到的电子转移活化能及自然电荷解释了手性钌(Ⅱ)配合物1和2裂解DNA的效率次序,即K_(b)(Λ-1)φ(Δ-2)>φ(Λ-1)>φ(Δ-1).最后,通过计算得到的对接模型的分子轨道分析了光裂解DNA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性配合 光裂解效率 自然电荷 理论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手性Salen Fe~Ⅲ配合物与咪唑配体轴配反应热力学
14
作者 朱必学 阮文娟 朱志昂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465-469,共5页
用紫外可见光谱滴定方法研究了3种手性SalenFeⅢ配合物与4种咪唑配体在CHCl3中的轴配反应热力学性质,结果表明,不同SalenFeⅢ配合物与同一咪唑配体的轴配位常数按K(sym-SalenFeⅢ)>K(unsym-SalenFeⅢ)>K(t-Bu-SalenFeⅢ)顺序减小... 用紫外可见光谱滴定方法研究了3种手性SalenFeⅢ配合物与4种咪唑配体在CHCl3中的轴配反应热力学性质,结果表明,不同SalenFeⅢ配合物与同一咪唑配体的轴配位常数按K(sym-SalenFeⅢ)>K(unsym-SalenFeⅢ)>K(t-Bu-SalenFeⅢ)顺序减小;测得的轴配反应热力学参数ΔrHθm、ΔrSθm表明此类反应是放热、熵减小的过程,该反应体系中ΔrHθm与ΔrSθm间存在线性关系,有利的焓变补偿了不利的熵变,焓熵作为一种补偿关系贡献于轴配物的稳定性。轴配体系圆二色光谱考察获得与热力学研究一致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性SALEN Fe^配合 热力学 圆二色光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2-吡啶基)三联吡啶的镧系(Ⅲ)配合物的晶体结构、荧光性质和磁性
15
作者 王朝阳 杨春 +3 位作者 宋瑶瑶 韩娜 刘晓蒙 王庆伦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442-1451,共10页
以4'-(2-吡啶基)-2,2'∶6',2″-三联吡啶(2-pyterpy)为配体,通过溶剂热法合成了5个双核配合物[Ln(2-pyterpy)(NO_(3))_(2)(μ-OCH_(3))]_(2)(Ln-2-pyterpy,Ln=Pr、Sm、Eu、Dy、Er)。单晶X射线衍射分析表明,配合物Pr-2-pyte... 以4'-(2-吡啶基)-2,2'∶6',2″-三联吡啶(2-pyterpy)为配体,通过溶剂热法合成了5个双核配合物[Ln(2-pyterpy)(NO_(3))_(2)(μ-OCH_(3))]_(2)(Ln-2-pyterpy,Ln=Pr、Sm、Eu、Dy、Er)。单晶X射线衍射分析表明,配合物Pr-2-pyterpy和Sm-2-pyterpy同构,属于单斜晶系,P2_(1)空间群,a=0.95643(19)nm,b=1.9654(4)nm,c=1.1935(2)nm,β=90.41(3)°。配合物Er-2-pyterpy属于单斜晶系,C2/c空间群,a=2.8388(6)nm,b=1.2048(2)nm,c=1.5206(3)nm,β=121.70(3)°。粉末X射线衍射研究表明,配合物Eu-2-pyterpy与Dy-2-pyterpy同构且与文献报道的配合物[Ln(2-pyterpy)(NO_(3))_(2)(μ-OCH_(3))]_(2)(Ln=Tb,Dy)结构相同,属于单斜晶系,P2_(1)/n空间群。镧系收缩效应在调整该系列配合物结构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固态配合物Ln-2-pyterpy(Ln=Pr、Sm、Eu、Dy)均发射Ln(Ⅲ)的特征荧光。在300 K,配合物Ln-2-pyterpy(Ln=Pr、Sm、Eu、Dy)的χ_(M)T实验值与2个孤立的Ln(Ⅲ)离子的理论值基本一致。根据2 K时χ_(M)T实验值推断,配合物Sm-2-pyterpy和Eu-2-pyterpy的顺磁离子间分别通过甲氧基桥传递弱的反铁磁和铁磁耦合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镧系()配合 三联吡啶 荧光性质 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手性Salen Mn(Ⅲ)配合物的制备及其催化苯乙烯不对称环氧化的性能
16
作者 何乐芹 赵继全 +2 位作者 张雅然 焦永杰 刘艳华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z1期215-217,共3页
利用(R,R)-环己二胺和5-苄氧基-3-叔丁基水杨醛合成了新型手性Salen配体(R,R)-双(5-苄氧基-3-叔丁基水杨醛)-环己烷-1,2-二胺.利用此配体制备了Salen Mn(Ⅲ)配合物并以NaOCl和m-CPBA为氧源考察Salen Mn(Ⅲ)配合物催化苯乙烯不对称环氧... 利用(R,R)-环己二胺和5-苄氧基-3-叔丁基水杨醛合成了新型手性Salen配体(R,R)-双(5-苄氧基-3-叔丁基水杨醛)-环己烷-1,2-二胺.利用此配体制备了Salen Mn(Ⅲ)配合物并以NaOCl和m-CPBA为氧源考察Salen Mn(Ⅲ)配合物催化苯乙烯不对称环氧化反应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对称环氧化 SALEN Mn()配合 苯乙烯 次氯酸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四元环Ir-S-C-S骨架的高效红光铱(Ⅲ)配合物及其OLED性能
17
作者 陆光照 吴少华 +2 位作者 于胜 周亮 周长江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467-1477,共11页
在室温条件下,成功快速合成了两种新型高效红光铱(Ⅲ)配合物,(4tfmpq)2Ir(Pydtc)和(4tfmpq)2Ir(Indtc),它们均含有Ir-S-C-S四元环骨架。这些配合物以4-(4-(三氟甲基)苯基)喹唑啉(4tfmpq)为主配体、以二硫代甲酸衍生物(Na-Pydtc、Na-Ind... 在室温条件下,成功快速合成了两种新型高效红光铱(Ⅲ)配合物,(4tfmpq)2Ir(Pydtc)和(4tfmpq)2Ir(Indtc),它们均含有Ir-S-C-S四元环骨架。这些配合物以4-(4-(三氟甲基)苯基)喹唑啉(4tfmpq)为主配体、以二硫代甲酸衍生物(Na-Pydtc、Na-Indtc)为辅助配体。其分子结构中丰富的氮杂环增强了电子迁移率,而二硫代甲酸衍生物中不同的给电子单元则有助于调节光物理特性。配合物(4tfmpq)2Ir(Pydtc)展现出611 nm的发射主峰和高达92.7%的量子产率,配合物(4tfmpq)2Ir(Indtc)的发射主峰和量子产率分别为614 nm和90.9%。利用这两种配合物作为掺杂剂,采用双发光层结构,制备了高性能的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器件。以(4tfmpq)2 Ir(Pydtc)为掺杂剂的器件D1,最大电流效率(ηc,max)和最大器件外量子效率(EQEmax)分别达到了56.29 cd·A^(-1)和32.53%,CIE色坐标为(0.61,0.37);此外,该器件在1000 cd·m^(-2)亮度下展现出较低的效率滚降,EQE仍保持在28.44%。这些结果展示了含四元环Ir-S-C-S骨架的铱(Ⅲ)配合物在OLED中潜在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致发光 有机发光二极管 铱()配合 红光 二硫代甲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L-(+)-对羟基苯甘氨酸的两对手性钴配合物的合成、晶体结构和电化学识别
18
作者 曹梦茹 姜国远 +2 位作者 李宏利 李思浓 宋会花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32-246,共15页
采用常温溶液挥发法,以D-(-)-/L-(+)-对羟基苯甘氨酸(D-/L-Hhpg)为主配体,2种含氮吡啶配体4,4'-联吡啶(4,4'-bipy)和5,5'-二甲基-2,2'-联吡啶(5,5'-BM-2,2'-bipy)为辅助配体,与Co Cl_(2)·6H_(2)O反应合成... 采用常温溶液挥发法,以D-(-)-/L-(+)-对羟基苯甘氨酸(D-/L-Hhpg)为主配体,2种含氮吡啶配体4,4'-联吡啶(4,4'-bipy)和5,5'-二甲基-2,2'-联吡啶(5,5'-BM-2,2'-bipy)为辅助配体,与Co Cl_(2)·6H_(2)O反应合成了2对手性配合物{[Co(D-hpg)(4,4'-bipy)(H_(2)O)]Cl·H_(2)O}_(n )(1-D)、{[Co(L-hpg)(4,4'-bipy)(H_(2)O)]Cl·H_(2)O}_(n )(1-L)、[Co(D-hpg)_(2)(5,5'-BM-2,2'-bipy)]Cl·5.5H_(2)O (2-D)、[Co(L-hpg)_(2)(5,5'-BM-2,2'-bipy)]Cl·5.5H_(2)O (2-L)。通过单晶X射线衍射、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粉末X射线衍射等多种测试方法对其结构进行分析和表征。配合物的单晶X射线衍射数据表明,配合物1-D和1-L属于单斜晶系,P2_(1)手性空间群,分别呈现1D左手螺旋链和右手螺旋链,通过4,4'-bipy分子扩展为2D网状矩形格子结构。配合物2-D属于单斜晶系,P2_(1)手性空间群,为0D小分子,在氢键的作用下形成1D超分子双链,并以ABAB形式在a轴方向堆积排布。这些配合物的结构差异归因于辅助配体和Hhpg配位模式的影响。此外,还研究了配合物的电化学性质。配合物1-D表现出电化学可逆的氧化还原行为,并可作为电化学传感器用于有效地检测组氨酸对映体和定量测定组氨酸混合物中的对映体过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L-(+)-对羟基苯甘氨酸 手性配合 晶体结构 电化学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手性双核Eu(Ⅲ)配合物的合成及光谱性质(英文) 被引量:2
19
作者 王丽丽 杨倩莹 +3 位作者 韩立志 张小朋 陈星晗 史载锋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352-360,共9页
基于Eu(Ⅲ)配合物的圆偏振发光材料在三维显示和生物响应成像等领域中引起了广泛的关注,我们设计并报道了一对羧基化2,2′-联吡啶手性配体((+)-L和(-)-L)的合成。通过与高发光效率的β-二酮Eu(Ⅲ)配合物[Eu(TTA)3]·2H2O(TTA=2-噻... 基于Eu(Ⅲ)配合物的圆偏振发光材料在三维显示和生物响应成像等领域中引起了广泛的关注,我们设计并报道了一对羧基化2,2′-联吡啶手性配体((+)-L和(-)-L)的合成。通过与高发光效率的β-二酮Eu(Ⅲ)配合物[Eu(TTA)3]·2H2O(TTA=2-噻吩甲酰三氟丙酮)反应,可以分别得到一对手性双核Eu(Ⅲ)对映体[Eu2((+)-L)2(TTA)2(C2H5OH)2]((+)-1)和[Eu2((-)-L)2(TTA)2(C2H5OH)2]((-)-1),并通过单晶X射线衍射测定了(+)-1的结构。我们研究了(+)-1和(-)-1的吸收、发射和手性光谱学性质,能够清晰地检测到圆偏振发光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圆偏振发光 双核Eu()配合 手性配合 蒎烯 羧基化2 2′-联吡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Ⅲ)(DIEN)(N_(3))_(3)]配合物的合成、晶体结构及量子化学研究
20
作者 程佳佳 吴梦琪 +2 位作者 杨敏 王丽梅 魏荣敏 《人工晶体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409-1415,共7页
采用配体占位策略和分子自组装原理,选用二亚乙基三胺(DIEN)为有机配体,Co^(3+)为中心金属离子,室温下,通过溶液法合成了一例单核钴配合物[Co^(Ⅲ)(DIEN)(N_(3))_(3)](1)单晶体,利用X射线单晶衍射方法、元素分析和量子化学计算对配合物... 采用配体占位策略和分子自组装原理,选用二亚乙基三胺(DIEN)为有机配体,Co^(3+)为中心金属离子,室温下,通过溶液法合成了一例单核钴配合物[Co^(Ⅲ)(DIEN)(N_(3))_(3)](1)单晶体,利用X射线单晶衍射方法、元素分析和量子化学计算对配合物进行了结构表征和电子结构分析。结构解析表明,该配合物单晶体属于三斜晶系,■空间群,晶胞参数为:a=0.825 3(2)nm,b=0.892 0(3)nm,c=0.898 7(3)nm,α=106.497(4)°,β=90.281(4)°,γ=113.861(4)°,V=0.574 7(3)nm^(3)。中心金属离子Co(Ⅲ)位于拉长八面体配位环境中,每个配合物分子由一个Co(Ⅲ)离子、3个叠氮阴离子和1个二亚乙基三胺组成,一个叠氮离子的两个N原子位置无序,占有率各为50%。单核结构之间通过N—H…N分子间氢键和π…π堆积组装成一维链状超分子结构。此外,以X射线衍射分析得到的晶体结构为计算模型,采用密度泛函理论(DFT)对配合物1的几何构型进行了全构型结构优化和振动频率计算,分析了配合物的单点能、原子电荷分布及前线分子轨道等性质。量子化学计算结果表明该配合物构型为稳定构型,且与实验结果相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钴()超分子配合 晶体结构 量子化学计算 密度泛函理论 原子电荷 前线分子轨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