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22)Na正电子湮没对D-、L-苯丙氨酸不对称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
1
1
作者
王文清
丁翔
+2 位作者
林峰
王蕴玉
曹慧敏
《核化学与放射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42-45,共4页
研究22Na正电子湮没与D-、L-苯丙氨酸(Phe)的不对称相互作用。用傅立叶红外光谱检测D-、L-两种异构体的升华样品纯度,异构体有一致的吸收曲线。实验数据显示在D-Phe中三重态正电子素o-Ps的寿命τ3和强度I...
研究22Na正电子湮没与D-、L-苯丙氨酸(Phe)的不对称相互作用。用傅立叶红外光谱检测D-、L-两种异构体的升华样品纯度,异构体有一致的吸收曲线。实验数据显示在D-Phe中三重态正电子素o-Ps的寿命τ3和强度I3都比L-Phe的大。D-Phe的τ3值为(1.570±0.033)ns,I3值为(10.107±0.315)%;L-Phe的τ3值为(1.529±0.033)ns,I3值为(8.457±0.379)%。结果表明,正电子在D-Phe中比在L-Phe中形成更多的三重态正电子素,D-Phe和L-Phe的I3比值为1.19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电子湮没
苯丙氨酸
钠
手性起源
不对称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22)Na正电子湮没对D-、L-苯丙氨酸不对称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
1
1
作者
王文清
丁翔
林峰
王蕴玉
曹慧敏
机构
北京大学技术物理系
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
出处
《核化学与放射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42-45,共4页
基金
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
文摘
研究22Na正电子湮没与D-、L-苯丙氨酸(Phe)的不对称相互作用。用傅立叶红外光谱检测D-、L-两种异构体的升华样品纯度,异构体有一致的吸收曲线。实验数据显示在D-Phe中三重态正电子素o-Ps的寿命τ3和强度I3都比L-Phe的大。D-Phe的τ3值为(1.570±0.033)ns,I3值为(10.107±0.315)%;L-Phe的τ3值为(1.529±0.033)ns,I3值为(8.457±0.379)%。结果表明,正电子在D-Phe中比在L-Phe中形成更多的三重态正电子素,D-Phe和L-Phe的I3比值为1.195。
关键词
正电子湮没
苯丙氨酸
钠
手性起源
不对称作用
Keywords
Positron annihilation 22 Na D , L Phenylalanine Asymmetrical interaction
分类号
Q517.01 [生物学—生物化学]
Q7 [生物学—分子生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22)Na正电子湮没对D-、L-苯丙氨酸不对称作用的研究
王文清
丁翔
林峰
王蕴玉
曹慧敏
《核化学与放射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