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19篇文章
< 1 2 12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手性纳米金改性TiO_(2)对番茄灰霉菌的光催化抑菌效果
1
作者 邹洁 宋锦柱 +3 位作者 郭星磊 李昕炫 倪永标 严文静 《食品与机械》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6-32,共7页
[目的]开发适用于番茄中灰霉菌的抑菌方法。[方法]以番茄灰霉菌为试验对象,通过菌落直径、抑菌率考察手性纳米金改性TiO_(2)(DAT)复合材料中纳米材料添加量、光照时间对灰霉菌的抑制效果;通过分析菌丝生物量、核酸蛋白质泄漏量及菌体结... [目的]开发适用于番茄中灰霉菌的抑菌方法。[方法]以番茄灰霉菌为试验对象,通过菌落直径、抑菌率考察手性纳米金改性TiO_(2)(DAT)复合材料中纳米材料添加量、光照时间对灰霉菌的抑制效果;通过分析菌丝生物量、核酸蛋白质泄漏量及菌体结构探究DAT对灰霉菌的作用机理。[结果]当手性纳米金添加量为80μL、DAT质量浓度为5 mg/mL、自然光照时间为24 h时,DAT对灰霉菌的抑菌率最高为53.64%;DAT纳米材料在光照中产生的自由基通过破坏细胞膜,导致菌体核酸和蛋白质大量泄露,从而抑制灰霉菌菌丝的生长;DTA处理后的灰霉菌菌丝表面粗糙,出现皱缩、破损等情况。[结论]DTA可以有效破坏番茄灰霉菌细胞膜及菌丝结构,抑制灰霉菌的生长繁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性 金纳米 二氧化钛 灰霉菌 抑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手性拆分和测定水产品中奥沙西泮和替马西泮对映体
2
作者 王旭峰 王强 +5 位作者 侯超苹 杨金兰 黎智广 张英侠 李惠青 黄珂 《分析测试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79-485,共7页
建立了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C-MS/MS)手性拆分和测定水产品中奥沙西泮和替马西泮对映体残留量的分析方法。样品经乙腈提取2次,40℃条件下氮气浓缩至近干,残渣加入2 mL 50%乙腈-水溶液溶解,采用分散固相萃取净化,LC-MS/MS测定。使用Enanti... 建立了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C-MS/MS)手性拆分和测定水产品中奥沙西泮和替马西泮对映体残留量的分析方法。样品经乙腈提取2次,40℃条件下氮气浓缩至近干,残渣加入2 mL 50%乙腈-水溶液溶解,采用分散固相萃取净化,LC-MS/MS测定。使用EnantioPAK■Y1-R(5μm,150 mm×4.6 mm)手性色谱柱,乙腈和0.1%甲酸-5 mmol/L乙酸铵溶液作为流动相,采用等度洗脱方式实现奥沙西泮和替马西泮手性对映体的拆分。目标对映体采用电喷雾正离子(ESI^(+))模式电离,多反应监测(MRM)模式下,内标法测定。目标对映体在0.5~50μg/L质量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2))均不低于0.9990。水产品中对映体的检出限和定量下限分别为0.2μg/kg和0.5μg/kg。在5种空白基质中添加低、中、高浓度水平的目标对映体,样品平均加标回收率为82.6%~107%,相对标准偏差(RSD,n=6)为1.6%~9.2%。该方法灵敏可靠、适用性强,可用于不同水产品中奥沙西泮和替马西泮对映体的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对映体 手性拆分 分散固相萃取 水产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手性农药对蜜蜂的立体选择性作用研究进展
3
作者 王雪 丁木 +3 位作者 黄爱迪 张伟 齐素贞 吴黎明 《农药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88-605,共18页
手性农药含有一组或多组对映异构体,在生物活性、毒性以及环境行为等方面常表现出显著的对映体选择性作用差异,因而引发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蜜蜂是重要的经济昆虫,在作物授粉和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目前关于农药对... 手性农药含有一组或多组对映异构体,在生物活性、毒性以及环境行为等方面常表现出显著的对映体选择性作用差异,因而引发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蜜蜂是重要的经济昆虫,在作物授粉和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目前关于农药对蜜蜂健康的影响是世界性研究热点,而从立体异构水平评价手性农药对蜜蜂健康影响的研究却十分匮乏,亦未见对现有报道的系统总结梳理。鉴于此,本文选择新烟碱类、拟除虫菊酯类、三唑类等代表性手性农药为文献调研对象,系统梳理了相关药剂对蜜蜂的立体选择性作用,并总结了其在蜜粉源植物中的选择性降解情况,旨在解析手性农药施用后对蜜蜂的潜在暴露途径、方式及影响,为手性农药的环境风险评价提供参考,同时为优势对映异构体的高效开发应用提供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性农药 对映异构体 蜜蜂 立体选择性 毒性 环境风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手性小分子C_(12)H_(13)Cl_(3)O单晶衍射测试条件的优化
4
作者 公祥南 杨钏瑶 周小元 《分析测试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959-1963,共5页
单晶X射线衍射是手性小分子晶体结构解析的核心技术与金标准,它能直接地、可视化地提供原子级分辨率的三维分子结构。基于X射线的反常散射效应,单晶X射线衍射技术能唯一确凿地测定分子的绝对构型,明确区分对映体(如R/S构型)。为优化C_(1... 单晶X射线衍射是手性小分子晶体结构解析的核心技术与金标准,它能直接地、可视化地提供原子级分辨率的三维分子结构。基于X射线的反常散射效应,单晶X射线衍射技术能唯一确凿地测定分子的绝对构型,明确区分对映体(如R/S构型)。为优化C_(12)H_(13)Cl_(3)O单晶衍射测试条件,该文通过改变数据收集策略、晶体与面探测器的距离、收集温度、单幅曝光时间和晶体尺寸5个方面来改善衍射数据质量,从而寻求适合Agilent SuperNova型单晶衍射仪在小分子手性单晶体结构测定的主要设置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射线单晶衍射 手性小分子 测试条件 C_(12)H_(13)Cl_(3)O单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共晶技术在手性药物拆分中的研究进展
5
作者 高雨涵 陶月 +4 位作者 苟恒铭 张宝喜 张丽 杨世颖 吕扬 《医药导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886-893,共8页
手性药物市场前景广阔,不同手性分子在理化性质、药理作用、生物利用度等方面可能存在很大差异,近年来对于单一对映异构体药物的需求逐渐增加,手性药物的分离技术方法也得到快速发展。该文围绕共晶技术在手性药物拆分中的应用及进展进... 手性药物市场前景广阔,不同手性分子在理化性质、药理作用、生物利用度等方面可能存在很大差异,近年来对于单一对映异构体药物的需求逐渐增加,手性药物的分离技术方法也得到快速发展。该文围绕共晶技术在手性药物拆分中的应用及进展进行综述,重点总结在基于共晶技术的手性药物拆分过程中涉及到的共晶形成物的存在形式(单一化合物分子、离子、包合物),共晶拆分的常用制备方法,影响拆分效率的理化因素(共形成物手性、溶剂系统、温度)以及计算机辅助预测手性共晶的方法,以期为利用共晶技术进行手性拆分的相关研究提供参考与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晶 手性药物 手性拆分 对映异构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外禀手性的太赫兹超构表面角度色散高效调控
6
作者 赵哲 林展逸 +5 位作者 丁佳跞 杨嘉琪 罗莉 唐婷婷 李杰 姚建铨 《光电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79-87,共9页
超表面中的外禀手性为角度依赖的电磁波操控提供了一种全新途径,但控制效率还有待提高。本文提出一种基于反射式外禀手性超表面的高效率太赫兹圆二色性与角度色散调控方法。设计具有单一镜像对称轴的非手性超原子,并利用金属-绝缘介质-... 超表面中的外禀手性为角度依赖的电磁波操控提供了一种全新途径,但控制效率还有待提高。本文提出一种基于反射式外禀手性超表面的高效率太赫兹圆二色性与角度色散调控方法。设计具有单一镜像对称轴的非手性超原子,并利用金属-绝缘介质-金属结构中的多重干涉效应提升响应效率,在斜入射条件下观察到绝对值约为0.8的超强太赫兹圆二色性,其中圆极化分量的吸收效率高达98%。反射太赫兹波的圆二色性可以通过改变入射角度的大小及方向、超原子的面内朝向及几何尺寸进行有效调节。另外,基于超表面中的强外禀手性,展示一种角度依赖的太赫兹偏振转换方案,有效地改变反射波的椭圆率及方位角,实现大动态范围的偏振调制。所提出的超表面平台为太赫兹反射器件的设计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赫兹 超构表面 角度色散 外禀手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D打印手性液晶智能材料研究进展
7
作者 毕然 刘源 +4 位作者 张璇 杨言昭 曹致隆 封伟 王玲 《液晶与显示》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5-74,共20页
手性液晶材料是一种独特的光子材料,一般可以分为一维胆甾相液晶和三维蓝相液晶。得益于内部周期性排列的纳米结构,手性液晶不仅具有一般液晶所没有的光学性质,如选择性反射、旋光性和圆二色性等,还可以快速灵敏地协同响应外界环境条件... 手性液晶材料是一种独特的光子材料,一般可以分为一维胆甾相液晶和三维蓝相液晶。得益于内部周期性排列的纳米结构,手性液晶不仅具有一般液晶所没有的光学性质,如选择性反射、旋光性和圆二色性等,还可以快速灵敏地协同响应外界环境条件,这在先进显示、动态防伪、信息加密、智能织物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近年来,随着3D打印技术的蓬勃发展,研究人员开发了多种可打印的手性液晶墨水,制备了具有复杂几何结构、多功能、多刺激响应性的手性液晶材料,并深入研究了3D打印手性液晶的潜在应用价值。本文首先系统综述了基于3D打印技术的手性液晶的自组装机制,例如剪切诱导取向自组装、各向异性挥发自组装、临界胶体浓度自组装等,并重点介绍了基于3D打印技术的各种刺激响应性的手性液晶材料和具有荧光发光的手性液晶功能材料。最后总结了3D打印手性液晶材料的未来发展方向以及潜在的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性液晶 3D打印 结构色 圆偏振发光 刺激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手性配体结构对红光准二维钙钛矿圆偏振电致发光性能的影响
8
作者 曲跃 战宏梅 +2 位作者 赵晨阳 程延祥 秦川江 《应用化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776-784,共9页
圆偏振电致发光二极管(CP-LEDs)在三维显示、生物传感等领域具有广阔应用前景。然而,基于手性钙钛矿的CP-LEDs研究主要集中在绿光波段,红光器件的开发仍面临挑战。本文以手性准二维钙钛矿作为发光层材料,通过引入空间位阻不同的2种手性... 圆偏振电致发光二极管(CP-LEDs)在三维显示、生物传感等领域具有广阔应用前景。然而,基于手性钙钛矿的CP-LEDs研究主要集中在绿光波段,红光器件的开发仍面临挑战。本文以手性准二维钙钛矿作为发光层材料,通过引入空间位阻不同的2种手性配体R(-+)-α-苯甲基碘化铵(R-MBAI)和R(-+)-β-甲基苯乙基碘化铵(R-MPEAI),系统研究了配体结构对钙钛矿薄膜形貌、光物理性质及器件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空间位阻较小的R-MPEAI配体能够有效抑制大n相的生成,优化能量传输过程,并显著降低非辐射复合速率,从而提升光致发光性能。基于R-MPEAI的器件实现了纯红光发射(641 nm),外部量子效率(EQE)达到7.25%,圆偏振电致发光不对称因子(gEL)为2.86%,实现了基于钙钛矿的纯红光CP-LEDs。该研究为开发高性能红光CP-LEDs提供了新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光二极管 手性配体 圆偏振电致发光 纯红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手性聚炔基偶氮苯液晶聚合物的合成及其性能
9
作者 邱顺 朱昊 +4 位作者 许柏雄 张涵琪 徐彬彬 姚远 林绍梁 《功能高分子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0-70,共11页
以二氯二铑双降冰片二烯为催化剂,制备了手性聚炔基偶氮苯聚合物,其手性中心一端与主链直接相连,另一端通过醚键与偶氮苯连接。通过引入不同长度的间隔基和偶氮苯端基,调节手性碳与偶氮苯基团之间的距离,对两种手性聚炔基偶氮苯聚合物... 以二氯二铑双降冰片二烯为催化剂,制备了手性聚炔基偶氮苯聚合物,其手性中心一端与主链直接相连,另一端通过醚键与偶氮苯连接。通过引入不同长度的间隔基和偶氮苯端基,调节手性碳与偶氮苯基团之间的距离,对两种手性聚炔基偶氮苯聚合物的液晶性进行了调控。使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测试了两种手性聚炔基偶氮苯聚合物溶液的光异构化性能,用圆二色光谱表征了聚合物溶液在紫外光和蓝光照射下手性信号的变化,并对手性聚炔基偶氮苯衍生物薄膜的液晶性质、光异构化和手性光学性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两种手性聚炔基偶氮苯聚合物的手性光学性质不受紫外光和蓝光的影响。在薄膜中,偶氮苯与手性部分的相互作用导致光异构化会影响聚乙炔主链和侧链的螺旋排列,利用紫外光和蓝光的照射,实现了对手性聚炔基偶氮苯衍生物薄膜手性信号的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乙炔 偶氮苯 液晶 手性 光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理环境下双α-Ala螯合Ca(Ⅱ)手性转变的密度泛函理论
10
作者 姜春旭 张雪娇 +4 位作者 赵宇 陈静思 吴铁丽 王佐成 杨应 《吉林大学学报(理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192-1204,共13页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DFT)的M06-2X和MN15方法,研究双α-丙氨酸螯合Ca(Ⅱ)配合物(α-Ala)_(2)→Ca(Ⅱ)的手性转变机理.结果表明,(S-α-Ala)_(2)→Ca(Ⅱ)的手性转变经历2个过程:首先,(S-α-Ala)_(2)→Ca(Ⅱ)中的一个α-Ala从S型异构成R型,得...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DFT)的M06-2X和MN15方法,研究双α-丙氨酸螯合Ca(Ⅱ)配合物(α-Ala)_(2)→Ca(Ⅱ)的手性转变机理.结果表明,(S-α-Ala)_(2)→Ca(Ⅱ)的手性转变经历2个过程:首先,(S-α-Ala)_(2)→Ca(Ⅱ)中的一个α-Ala从S型异构成R型,得到R-异α-Ala钙(R-allo-α-Ala→Ca(Ⅱ));其次,R-allo-α-Ala→Ca(Ⅱ)中的S-α-Ala再异构成R-α-Ala,得到(R-α-Ala)_(2)→Ca(Ⅱ).在隐性溶剂效应下,(S-α-Ala)_(2)→Ca(Ⅱ)异构成R-allo-α-Ala→Ca(Ⅱ)的速控步能垒为221.5 kJ/mol,由H自手性C向N转移的过渡态产生,显性溶剂效应下该能垒降至93.1 kJ/mol;R-allo-α-Ala→Ca(Ⅱ)异构成(R-α-Ala)_(2)→Ca(Ⅱ)的速控步能垒为233.8 kJ/mol,由H自手性C向N转移的过渡态产生,显性溶剂效应下该能垒降至116.7 kJ/mol.因此,生理环境下(S-α-Ala)_(2)→Ca(Ⅱ)的手性转变速率很慢,双α-Ala螯合钙可安全用于生命体补充钙元素和α-Al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价钙 Α-丙氨酸 手性转变 密度泛函 自洽反应场 过渡态 自由能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手性多孔有机材料在手性分离中的应用
11
作者 黄佳 马艺卓 +1 位作者 罗爱芹 耿利娜 《分析测试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451-1459,共9页
手性是自然界中广泛存在的一种现象,手性分离在药理学、催化、农药化学等生物化学领域具有重要意义。手性多孔有机材料是一类具有独特结构和功能的新兴材料,在手性分离领域展现出了巨大的应用潜力。这类材料主要包括手性金属有机骨架材... 手性是自然界中广泛存在的一种现象,手性分离在药理学、催化、农药化学等生物化学领域具有重要意义。手性多孔有机材料是一类具有独特结构和功能的新兴材料,在手性分离领域展现出了巨大的应用潜力。这类材料主要包括手性金属有机骨架材料(CMOFs)、手性共价有机骨架材料(CCOFs)、手性多孔有机笼(CPOCs)等,由于具有高孔隙率、大比表面积和可灵活调整的孔道结构等特点,使其在气体吸附、手性分离、手性催化等领域展现出了广泛的应用价值。该文首先介绍了一些典型的手性多孔有机材料的分类,以及直接合成、后修饰合成、手性诱导、自组装等合成方法,重点归纳了近年来手性多孔有机材料作为手性分离介质在色谱领域包括气相色谱(GC)、高效液相色谱(HPLC)、毛细管电色谱(CEC)以及膜分离中的最新应用。最后,简要概述了手性多孔有机材料作为介质在手性分离中存在的困难与挑战和未来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性 多孔有机材料 合成方法 色谱分离 膜分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手性结构阻尼减振与隔声性能分析
12
作者 李仲鹏 林永水 +2 位作者 周志洪 黄震阳 吴卫国 《应用声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297-1309,共13页
该文旨在探究手性结构阻尼参数对加筋板声振特性与隔声性能的影响规律,为手性结构阻尼减振与隔声一体化设计提供指导。对加筋板敷设手性结构阻尼与等质量均匀阻尼开展减振试验研究,并建立敷设手性结构阻尼加筋板的振动、声辐射以及隔声... 该文旨在探究手性结构阻尼参数对加筋板声振特性与隔声性能的影响规律,为手性结构阻尼减振与隔声一体化设计提供指导。对加筋板敷设手性结构阻尼与等质量均匀阻尼开展减振试验研究,并建立敷设手性结构阻尼加筋板的振动、声辐射以及隔声三维有限元计算模型,分析了手性结构阻尼不同参数下加筋板的均方振速级、辐射声功率级和传声损失。试验与仿真结果表明,与等质量均匀阻尼相比,手性结构阻尼显著降低结构的共振峰值并能大幅提高低频隔声性能。弹性模量、周期数、韧带厚度的变化可以改变手性结构阻尼的减振降噪频带与带宽。增大弹性模量、周期数和韧带厚度均可显著提高手性结构阻尼的低频隔声性能,节点半径影响结构中高频隔声性能,损耗因子影响结构共振频率处的隔声性能。手性结构阻尼的减振与低频隔声性能显著优于传统阻尼,合理设计手性结构阻尼参数可实现对减振频带的调控,并大幅提高结构特定频段的隔声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船舶加筋板 手性结构阻尼 减振降噪 隔声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有限元方法的类手性蜂窝夹芯椎体植入物结构优化设计
13
作者 聂文彬 郭媛 +4 位作者 张绪树 赵轶波 赵斌 徐志康 柯海波 《医用生物力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21-427,共7页
目的提高三手性蜂窝夹芯结构的力学性能,符合椎体植入物结构的设计标准。方法通过添加辅助支撑结构进行优化设计,构建类手性蜂窝夹芯结构,采用有限元法研究辅助支撑结构对类手性蜂窝夹层结构的影响和支撑位置与力学性能指标之间的关系,... 目的提高三手性蜂窝夹芯结构的力学性能,符合椎体植入物结构的设计标准。方法通过添加辅助支撑结构进行优化设计,构建类手性蜂窝夹芯结构,采用有限元法研究辅助支撑结构对类手性蜂窝夹层结构的影响和支撑位置与力学性能指标之间的关系,并讨论不同结构的变形机制对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与三手性蜂窝夹层结构相比,类手性蜂窝夹层结构都具有较优的力学性能,其中辅助支撑结构垂直于韧带的类手性d_(CW)蜂窝夹层结构的力学性能最优,该位置为最佳的支撑位置。当体积作为控制变量,类手性蜂窝夹层结构在x_(1)方向的压缩刚度、刚度质量比和横向应变与支撑位置的变化显著性相关,且均为正相关。结论作为一种新型类手性蜂窝结构,该结构为蜂窝夹层结构作为椎体植入物结构的优化设计和临床应用提供生物力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性蜂窝夹层结构 辅助支撑 结构优化 有限元仿真 椎体植入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境中手性农药的检测方法及其应用研究进展
14
作者 刘瑞敏 吴慧慧 +2 位作者 胥欣欣 胥传来 吴晓玲 《分析测试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78-385,共8页
手性农药是一类典型的手性有机污染物,理化性质相似,但其环境归趋和生物效应与对映体的立体选择性有关。为了更好地评估不同对映体的立体选择性行为,需要从对映体水平对手性农药进行准确定量,目前关于手性农药的检测分析方法已被大量报... 手性农药是一类典型的手性有机污染物,理化性质相似,但其环境归趋和生物效应与对映体的立体选择性有关。为了更好地评估不同对映体的立体选择性行为,需要从对映体水平对手性农药进行准确定量,目前关于手性农药的检测分析方法已被大量报道。该文通过介绍手性农药在环境中的归趋,归纳了不同检测分析方法如色谱法/色谱-质谱联用法、光谱法和电化学法等的特点,并讨论了常规方法和新兴技术在手性农药中的应用,为后续研究手性农药的生物转化和代谢等提供了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性农药 检测方法 色谱-质谱联用法 电化学法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见光响应手性介孔TiO_(2)光催化剂的结构调控及催化性能
15
作者 张龙 陈嘉奕 +2 位作者 陈华丽 吴礼光 王挺 《安全与环境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89-297,共9页
为了揭示可见光响应的手性介孔TiO_(2)光催化剂结构和光催化活性的调控规律,通过改变光催化剂制备过程中钛前驱物的加入量和搅拌速度,来探究这些因素对催化剂结构、可见光响应和光催化活性的影响,利用SEM、BET、XRD和紫外可见漫反射光... 为了揭示可见光响应的手性介孔TiO_(2)光催化剂结构和光催化活性的调控规律,通过改变光催化剂制备过程中钛前驱物的加入量和搅拌速度,来探究这些因素对催化剂结构、可见光响应和光催化活性的影响,利用SEM、BET、XRD和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表征光催化剂的结构及可见光响应性能的变化规律,并通过可见光激发下罗丹明B和苯酚的光降解试验评价光催化剂的性能。结果表明:随着钛酸丁酯加入量的增加,制备得到的手性介孔TiO_(2)中不对称螺旋堆积结构也增多,但钛酸丁酯加入量过多时,因水解速度加快造成短时间内生成的大量TiO_(2)粒子无法形成螺旋堆积的不对称结构,显著降低了光催化剂的可见光响应能力和光催化活性;制备过程中搅拌速度过低或者过高都不利于手性介孔TiO_(2)中不对称螺旋堆积结构的产生,搅拌速度过低(<400 r/min)时,手性介孔TiO_(2)中杂质较多且部分破碎不完整,其可见光响应能力和光降解活性都较弱,而搅拌速度过高(>400 r/min)时,制备的光催化剂中螺旋结构显著减少,导致光催化剂对2种污染物的降解效率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见光催化 手性介孔TiO_(2) 光催化剂 污染物降解 结构调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太赫兹时域光谱椭偏技术的缬氨酸手性结构研究
16
作者 骆国防 齐济 +4 位作者 刘雅丽 何明霞 杨心刚 曲秋红 张逸竹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2128-2133,共6页
介绍了一种太赫兹(THz)透射时域偏振检测系统及其标定方法,能够有效识别氨基酸对映体的光学特性。缬氨酸的D-型和L-型手性镜像结构的物理特性颇为相似,但在生物活性上存在明显不同。THz波段的电磁辐射具有独特的光谱特性,能够有效探测... 介绍了一种太赫兹(THz)透射时域偏振检测系统及其标定方法,能够有效识别氨基酸对映体的光学特性。缬氨酸的D-型和L-型手性镜像结构的物理特性颇为相似,但在生物活性上存在明显不同。THz波段的电磁辐射具有独特的光谱特性,能够有效探测生物分子的旋转和振动模式。通过THz时域光谱技术,结合偏振片和THz宽带相位变换器实现了THz时域光谱椭圆偏振术(THz-TDSE),该技术能够同时测量电场的相位和幅度,进而实现对THz波的偏振状态的精确控制,并从中提取椭圆偏振的相关参数。研究表明,在THz波段中,D-和L-缬氨酸的吸收谱虽呈现相似性,但在偏振片和波片的角度调控下,二者在高频信号区域的吸收系数出现显著差异。特别是当偏振片的角度设置为-45°时,D-缬氨酸的吸收系数显著高于L-缬氨酸,显示出其对电磁波更强的吸收能力。研究揭示了手性分子在特定偏振状态下的光谱响应机制,并验证了THz光谱椭圆偏振术在手性物质鉴别中的潜力,为THz光学技术在生物化学和材料科学领域的应用提供了新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赫兹时域光谱椭偏技术 太赫兹宽带相位变换器 手性物质 氨基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理环境下双α-Ala螯合Zn(Ⅱ)手性转变的密度泛函理论研究
17
作者 赵红迪 张雪娇 +5 位作者 陈静思 吴铁丽 王钦富 王佐成 姜春旭 杨应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49-159,共11页
该文采用密度泛函理论的M06和MN15方法,研究了双α-Ala螯合Zn(Ⅱ)配合物(A_(2)→Zn(Ⅱ))的手性转变机理.研究结果发现:S-A_(2)→Zn(Ⅱ)手性转变是其先异构为R-allo-A_(2)→Zn(Ⅱ),而后再异构为R-A_(2)→Zn(Ⅱ).反应通道有2个:1)H质子以... 该文采用密度泛函理论的M06和MN15方法,研究了双α-Ala螯合Zn(Ⅱ)配合物(A_(2)→Zn(Ⅱ))的手性转变机理.研究结果发现:S-A_(2)→Zn(Ⅱ)手性转变是其先异构为R-allo-A_(2)→Zn(Ⅱ),而后再异构为R-A_(2)→Zn(Ⅱ).反应通道有2个:1)H质子以羰基O为桥从α-C的一侧迁移到另一侧;2)H质子以氨基N为桥从α-C的一侧迁移到另一侧.势能面计算结果表明:H以N为桥迁移反应有优势,S-A_(2)→Zn(Ⅱ)向R-allo-A_(2)→Zn(Ⅱ)的异构在隐性溶剂效应下速率决定步骤的自由能垒是210.9 kJ·mol^(-1),来自H从α-C向N迁移的过渡态,在显性溶剂效应下该能垒降至120.1 kJ·mol^(-1).对于R-allo-A_(2)→Zn(Ⅱ)向R-A_(2)→Zn(Ⅱ)的异构,在隐性溶剂效应下速率决定步骤的自由能垒是213.0 kJ·mol^(-1),来自H从α-C向N迁移的过渡态,在显性溶剂效应下该能垒降至123.1 kJ·mol^(-1).研究结果表明:在生理环境下S-A_(2)→Zn(Ⅱ)很难手性转变,双α-丙氨酸螯合锌用于生命体补充锌元素和α-丙氨酸比较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价锌 双α-丙氨酸 手性转变 密度泛函理论 自洽反应场理论 过渡态 吉布斯自由能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o-BDC-NH_(2)的二维手性金属有机框架纳米片用作气相色谱固定相
18
作者 杨梅芳 郑康妮 +4 位作者 龙怡幸 李毅洁 王雪萍 章俊辉 袁黎明 《色谱》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35-344,共10页
二维金属有机框架材料(2D-MOFs)具有易于衍生化、孔隙率高、活性位点充足等特点,目前,鲜有将2D-MOFs应用于色谱分离的研究报道,在气相色谱手性分离分析领域的报道更为罕见。本文通过表面活性剂辅助溶剂热法制备了2D-MOFs纳米片,即Co-BDC... 二维金属有机框架材料(2D-MOFs)具有易于衍生化、孔隙率高、活性位点充足等特点,目前,鲜有将2D-MOFs应用于色谱分离的研究报道,在气相色谱手性分离分析领域的报道更为罕见。本文通过表面活性剂辅助溶剂热法制备了2D-MOFs纳米片,即Co-BDC-NH_(2),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粉末衍射对其进行表征。通过后修饰法分别将手性配体甘氨酰-L-天冬氨酸、甘氨酰-L-谷氨酸引入到Co-BDC-NH_(2)中,得到两种具有手性的2D-MOFs纳米片材料,采用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圆二色谱(CD)、热重分析(TGA)对其进行表征。将两种2D-MOFs纳米片材料用作气相色谱手性固定相,采用动态涂覆法分别将其涂覆到石英毛细管柱中,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确定制备得到两根手性柱,并进行气相色谱分离测试。结果表明:两根色谱柱的理论塔板数各为3538和3108 N/m,柱效优良;两根柱子的麦氏常数依次为181与208,说明两种手性2D-MOFs纳米片是中等极性。两根色谱柱对位置异构体、外消旋化合物(尤其是氨基酸衍生物类)表现出较好的分离能力,其中,Co-BDC-NH_(2)-甘氨酰-L-天冬氨酸与Co-BDC-NH_(2)-甘氨酰-L-谷氨酸色谱柱分别对7种与8种外消旋化合物表现出手性识别能力。此外,Co-BDC-NH_(2)-甘氨酰-L-天冬氨酸色谱柱对正构烷烃混合物、正构醇混合物及Grob试剂也表现出较好的分离效果。本研究在2D-MOFs纳米片上引入了手性功能团,验证其作为气相色谱固定相的可行性,也拓展了其在手性分离分析领域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维手性金属有机框架纳米片 手性固定相 气相色谱 手性分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手性成分的研究进展
19
作者 周梦娇 朱叶寒 +5 位作者 汤露环 吴梦茹 陈妍妍 徐振娜 姚雅琦 李遇伯 《中华中医药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58-65,I0017,共9页
目的手性是自然界中的一种普遍现象,很多中药成分都具有手性中心,且药物的药理活性与手性结构密切相关。近几年,大量中药手性药物在临床上使用,“手性”无疑在中药安全使用中引起广泛关注。由此可见,研究中药手性成分的存在形式以及作... 目的手性是自然界中的一种普遍现象,很多中药成分都具有手性中心,且药物的药理活性与手性结构密切相关。近几年,大量中药手性药物在临床上使用,“手性”无疑在中药安全使用中引起广泛关注。由此可见,研究中药手性成分的存在形式以及作用机制,对中药的药理、药效的深入探究至关重要,对中药领域的药物研发以及中药的安全使用具有重大意义。归纳中药手性成分的研究现状、存在特征、生物活性、毒性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以期为中药手性成分的活性评价,以及中药质量标准的提升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 对映体 手性成分 毒性 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手性光开关构筑液晶螺旋结构研究进展
20
作者 胡宏龙 郑致刚 《液晶与显示》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5-94,共20页
光响应手性液晶材料作为一类具备自组装和熵致有序特性的软物质,展现出优异的光调螺旋结构特性,广泛应用于光学防伪、光编码和激光工程等领域。将手性光开关引入液晶体系中,可以有效利用光诱导的手性转换,实现对液晶材料自组装螺旋结构... 光响应手性液晶材料作为一类具备自组装和熵致有序特性的软物质,展现出优异的光调螺旋结构特性,广泛应用于光学防伪、光编码和激光工程等领域。将手性光开关引入液晶体系中,可以有效利用光诱导的手性转换,实现对液晶材料自组装螺旋结构的远程操控。当前,偶氮苯、分子马达和二芳基乙烯是液晶体系中常用的手性光开关,它们在手性液晶中表现出弱刺激、强响应的调控性能,展现出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重点探讨这3类手性光开关的结构设计思路,总结了光调控液晶螺旋结构所呈现的独特性能,包括光可逆调控螺旋结构的螺距大小和方向。最后,展示了基于这些光开关构筑的光响应柔性液晶材料通过光操控实现颜色、形状等变化,在信息存储、防伪、软体机械和可穿戴设备领域的巨大应用潜力,并对该领域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开关 手性 液晶 螺旋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