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风险科室手卫生依从性电子监测与人工监测方法的卫生经济学效益 被引量:6
1
作者 陈诺 李妍 +4 位作者 程晓琳 何文斌 陈小艳 冯毕龙 王莹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94-501,共8页
目的比较手卫生依从性电子监测(electronic system-based monitoring,ESM)与人工监测(manual paper-based monitoring,MPM)的经济学效益,为临床高风险科室手卫生监测方法提供参考。方法收集某大型三级甲等医院的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创... 目的比较手卫生依从性电子监测(electronic system-based monitoring,ESM)与人工监测(manual paper-based monitoring,MPM)的经济学效益,为临床高风险科室手卫生监测方法提供参考。方法收集某大型三级甲等医院的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创伤与显微骨科、儿科重症监护室、感染科、关节与运动医学科、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普通病区、神经内科、神经外科、食管纵膈与淋巴肿瘤放化疗科、头颈与儿童肿瘤放化疗科、血液内科11个高风险科室,2022年12月—2023年5月ESM和MPM两种手卫生监测方法实施期间的成本投入和效果产出,应用TreeAge Pro 2022软件构建决策树模型,测算成本效果、成本效率、霍桑效应和间接成本效益。结果ESM方法的总成本(4868.55元)低于MPM方法(7122.12元),但ESM方法的手卫生依从率(61.33%)低于MPM方法(78.79%)。MPM方法的成本效果比(9039.37元)高于ESM方法(7938.28元),增量成本效果比为17.46%。MPM方法的成本效率比(72013.35元)明显高于ESM方法(8813.45元)。MPM方法的霍桑效应(59.45%)高于ESM方法(47.90%)。MPM方法的成本效益比(2894.70元)低于ESM方法的成本效益比(4765.98元)。当支付意愿低于18500元时,ESM方法是更具成本效果的选择;当投入高于该阈值时,MPM方法是更具成本效果的选择。结论对于感染控制高风险科室,ESM方法的成本效果、成本效率、成本效益均优于MPM方法,但两者霍桑效应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生 手卫生依从性 监测方法 卫生经济学评价 霍桑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多中心干预研究 被引量:15
2
作者 任军红 吴安华 +11 位作者 胡必杰 张秀月 侯铁英 宗志勇 李卫光 杨怀 杨芸 刘运喜 文建国 陆群 贾会学 李六亿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557-560,共4页
目的 通过采取一系列干预措施提高我国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方法 以多中心研究的方式,选取全国9个省及直辖市17所三级甲等医院,采用世界卫生组织(WHO)手卫生调查方法,每月对医务人员进行手卫生依从性调查... 目的 通过采取一系列干预措施提高我国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方法 以多中心研究的方式,选取全国9个省及直辖市17所三级甲等医院,采用世界卫生组织(WHO)手卫生调查方法,每月对医务人员进行手卫生依从性调查。2013年10月1日—2014年3月31日为干预前;2014年4月1日—9月30日采取及时反馈与强化培训等干预措施,即为干预后。结果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率干预前为80.29%,干预后为80.85%,干预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规模NICU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率干预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其中〈20张、20-30张床位的NICU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率干预后均高于干预前(均P〈0.05),〉30张床位的NICU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率干预后低于干预前(P〈0.001)。保洁人员手卫生依从率由干预前的58.82%提高至干预后的68.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手卫生指征中除清洁或无菌操作前,其他手卫生指征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率干预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我国NICU医务人员的手卫生依从性处于较高水平,采取强化培训、及时反馈等干预措施对不同规模NICU、不同岗位医务人员、不同手卫生指征的手卫生依从性有一定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 手卫生依从性 多中心 干预研究 医院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现状及干预措施研究进展 被引量:27
3
作者 高雪 赵体玉 《护理学杂志》 CSCD 2014年第14期95-96,F0003,共3页
综述国内外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的研究现状及影响原因,提出其干预措施包括建立失效模式与影响分析模式,改善医院手卫生设施、设置手卫生提醒,教育培训,合理排班、减轻工作强度,患者监督,手卫生的监测、管理、反馈及树立手卫生榜样,为... 综述国内外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的研究现状及影响原因,提出其干预措施包括建立失效模式与影响分析模式,改善医院手卫生设施、设置手卫生提醒,教育培训,合理排班、减轻工作强度,患者监督,手卫生的监测、管理、反馈及树立手卫生榜样,为寻找更加有效且效果持久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提高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务人员 手卫生依从性 影响因素 干预对策 综述文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品管圈实施对临床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韩菊红 万艳春 《世界中医药》 CAS 2015年第A01期376-377,共2页
目的评价通过品管圈活动对提高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的效果.方法:进行医务人员手卫生现状调查,利用品管圈工具进行要因分析、对策拟定、及时干预、改进等流程,展开品管圈管理活动.结果:医务人员(包括医生、护士、实习生、卫生员)的... 目的评价通过品管圈活动对提高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的效果.方法:进行医务人员手卫生现状调查,利用品管圈工具进行要因分析、对策拟定、及时干预、改进等流程,展开品管圈管理活动.结果:医务人员(包括医生、护士、实习生、卫生员)的手卫生总认知率从23.8%上升至75.8%,总正确率从30.9%上升至69.3%,总依从率从41.3%上升至63.2%(P〈0.01).结论:品管圈活动有效的提高了手卫生依从性,改善了手卫生硬件设施,普及了手卫生知识,减少了医务人员的通过手部携带病菌引起的医院交叉感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品质圈 医务人员 手卫生依从性 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属的手卫生依从性和儿童头皮静脉留置针静脉炎之间的关联 被引量:1
5
作者 李阳 《世界中医药》 CAS 2017年第A01期450-451,共2页
目的研究分析家属的手卫生依从性和儿童头皮静脉留置针静脉炎之间的关联。方法选取2015年5月至2016年5月期间在儿科门急诊输液室使用小儿头皮静脉留置针100例患儿以及120例家属作为主要的研究对象,划分为非手卫生组以及手卫生组,非手... 目的研究分析家属的手卫生依从性和儿童头皮静脉留置针静脉炎之间的关联。方法选取2015年5月至2016年5月期间在儿科门急诊输液室使用小儿头皮静脉留置针100例患儿以及120例家属作为主要的研究对象,划分为非手卫生组以及手卫生组,非手卫生组接受常规手卫生宣教。手卫生组接受强化手卫生宣教干预。比较2组的手卫生相关知识认知率以及小儿头皮留置针静脉炎发生率,同时分析2组家属的效果满意度。结果手卫生组效果满意度为91.67%,非手卫生组为58.33%;非手卫生组的手卫生相关知识认知率为75.00%;手卫生组的手卫生相关知识认知率为95.83%;非手卫生组的小儿头皮静脉留置针静脉炎率为16.67%;手卫生组的小儿头皮静脉留置针静脉炎发生率为4.17%;非手卫生组的家属手卫生实际执行率为75.00%;手卫生组的家属手卫生实际执行率为90.00%。结论因为家属的手卫生依从性和儿童头皮静脉留置针静脉炎两者之间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所以需要按照实际情况的需要做好相应的针对手卫生干预工作,争取减少儿童头皮静脉留置针静脉炎的出现,同时提升手卫生工作的效率,提升家属的干预满意度,进而取得非常显著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卫生依从性 头皮静脉留置针静脉炎 关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用微信品管圈活动提高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 被引量:30
6
作者 沈玉宇 马珍 +2 位作者 梁琪 何珍瑜 周瑶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310-313,共4页
目的运用微信群开展手卫生品管圈活动,提高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增强品管圈成员解决问题能力。方法 2015年6月,某院11名临床感控人员在手机上组建手卫生品管圈微信群,按两周一次的活动周期,以群聊形式分析存在问题并拟定对策与实施方法... 目的运用微信群开展手卫生品管圈活动,提高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增强品管圈成员解决问题能力。方法 2015年6月,某院11名临床感控人员在手机上组建手卫生品管圈微信群,按两周一次的活动周期,以群聊形式分析存在问题并拟定对策与实施方法,由各圈员向科内医务人员推行与落实,达到实施效果。结果微信品管圈活动后,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从活动前56.71%提高至85.9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1.928,P<0.05);各圈员的责任心、自信心、积极性、和谐度、团队凝聚力、品管手法、沟通协调和解决问题能力方面均得到提高。结论运用微信品管圈活动可提高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及各圈员的圈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信 品管圈 医务人员 手卫生依从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精神专科医院安装手卫生设备对患者手卫生的影响
7
作者 罗凤琪 潘轶竹 +1 位作者 丁卉 宋琳楠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982-987,共6页
目的通过设计并安装个性化手卫生设备,提高精神专科医院手卫生设施的可及性及精神科患者手卫生依从性,降低医院感染发生风险。方法选取北京市某三级甲等精神专科医院12个病区,设计个性化手卫生设备,并根据患者可及性原则安装于病区相应... 目的通过设计并安装个性化手卫生设备,提高精神专科医院手卫生设施的可及性及精神科患者手卫生依从性,降低医院感染发生风险。方法选取北京市某三级甲等精神专科医院12个病区,设计个性化手卫生设备,并根据患者可及性原则安装于病区相应位置。采用直接观察法,以手卫生设施安装日(2024年2月1日)为节点,分别调查设备安装前(2023年10月—2024年1月)及安装后(2024年2—5月)住院患者手卫生依从性,评价安装手卫生设施前后的变化。结果手卫生设备安装前患者手卫生依从率为51.85%,正确率为34.49%;安装后依从率为59.96%,正确率为46.26%;安装后患者手卫生依从率和正确率均高于安装前(均P<0.05)。安装后,进食前后、大小便前、离开病房前后、接触公共用品前后、接触其他患者或物品前后的患者手卫生依从率均较安装前高(均P<0.05);男女患者手卫生依从率和正确率均高于安装前(均P<0.05)。结论精神专科医院手卫生设备可及性差,患者手卫生依从率和正确率低。安装个性化手卫生设备,可在确保患者安全的前提下,提高患者手卫生依从率和正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专科医院 手卫生依从性 卫生正确 卫生设备 卫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品管圈在重症监护室探视家属手卫生中的应用 被引量:13
8
作者 瞿静华 杨玉敏 +2 位作者 沈孝峰 宰章利 范叶君 《解放军护理杂志》 CSCD 2014年第10期58-59,共2页
目的探讨品管圈(quality control circle,QCC)在重症监护室探视家属手卫生中的应用方法。方法成立品管圈,确立"提高重症监护室(intensive care unit,ICU)探视家属手卫生依从性"为活动课题,对ICU探视家属手卫生依从性现状进行... 目的探讨品管圈(quality control circle,QCC)在重症监护室探视家属手卫生中的应用方法。方法成立品管圈,确立"提高重症监护室(intensive care unit,ICU)探视家属手卫生依从性"为活动课题,对ICU探视家属手卫生依从性现状进行调查,分析ICU探视家属手卫生依从性存在的问题,确立无洗手意识、洗手标志不明显、家属不知可使用手快速消毒剂为此次活动的问题点,制定相应对策并组织实施,再进行效果检查。结果品管圈活动使ICU探视家属手卫生依从性从3.0%提高到了94.4%。结论 QCC提升了ICU探视家属洗手的依从性,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品管圈活动 手卫生依从性 重症监护室 探视家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学实习生手卫生调查研究、规范手卫生降低耐药菌传播
9
作者 丁丽丽 赵长伟 唐红 《世界中医药》 CAS 2015年第A01期757-758,共2页
目的了解医学实习生对手卫生基础知识、手卫生指征及手卫生依从性影响因素,防止医院内感染.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调查问卷,随机对在我院实习的156 名医学实习生采取不记名方式进行手卫生基础知识、手卫生指征及手卫生依从性影响因素问卷调... 目的了解医学实习生对手卫生基础知识、手卫生指征及手卫生依从性影响因素,防止医院内感染.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调查问卷,随机对在我院实习的156 名医学实习生采取不记名方式进行手卫生基础知识、手卫生指征及手卫生依从性影响因素问卷调查.结果:154 名医学实习生在手卫生依从性影响因素调查者中多数医学实习生对手卫生持正向态度,手卫生基础知识总分10 分,154 名医学实习生得分为(8.58±1.36)分.汉族医学实习生在洗手指征的认知上得分明显高于少数民族(P〈0.05);独生子女的医学实习生在手卫生基础知识上得分明显高于非独生子女(P〈0.05);手卫生基础知识、手卫生的指征的得分在各专业和不同年龄阶段没有明显差别.[结论] 医学实习生对手卫生基础知识、手卫生的指征掌握较好,但存在误区,临床教学医院可针对实习阶段医学生手卫生依从性影响因素在临床教学各个环节加大教育力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实习生 卫生 手卫生依从性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疗机构保洁人员“一前五后”手卫生干预效果研究 被引量:12
10
作者 李妍 何文斌 +4 位作者 冯毕龙 陈小艳 程晓琳 陈诺 王莹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591-596,共6页
目的 探索“一前五后”手卫生指征在医疗机构保洁人员手卫生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2021年12月-2022年1月,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某三甲医院保洁人员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三组(对照组、试验组Ⅰ、试验组Ⅱ)。对照组采用世界卫生组织(WHO... 目的 探索“一前五后”手卫生指征在医疗机构保洁人员手卫生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2021年12月-2022年1月,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某三甲医院保洁人员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三组(对照组、试验组Ⅰ、试验组Ⅱ)。对照组采用世界卫生组织(WHO)“两前三后”手卫生指征进行培训,试验组Ⅰ采用“一前五后”手卫生指征进行广泛培训,试验组Ⅱ采用“一前五后”手卫生指征进行精准化培训。比较三组保洁人员手卫生依从率、不同指征手卫生依从率和手卫生时刻分布趋势。结果 共调查保洁人员对照组26名,试验组Ⅰ24名,试验组Ⅱ18名。对照组、试验组Ⅰ和试验组Ⅱ培训前的手卫生依从率分别为31.30%、27.18%和30.30%;培训后的手卫生依从率分别为43.11%、59.26%和83.62%。培训后,试验组Ⅱ保洁人员的手卫生依从率较培训前明显上升,增加了53.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培训后试验组Ⅱ的手卫生依从率最高,为83.62%。培训后,试验组Ⅰ保洁人员手卫生依从率最高时刻发生在脱卸个人防护用品后,为64.77%,最低时刻发生在清洁消毒前,为54.55%。除准备工具后,培训后试验组Ⅱ其他不同时刻的手卫生依从率均高于试验组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培训后试验组Ⅱ手卫生依从率最高时刻发生在处置医疗废物后,为90.72%,最低时刻发生在准备工具后,为78.33%。上午6点至上午9点和下午3点至下午4点是保洁人员进行手卫生行为的高频次时段。结论 “一前五后”比“两前三后”手卫生指征更适用于医疗机构内保洁人员的手卫生依从性监测和培训,“一前五后”手卫生精准化培训可有效提高医疗机构内保洁人员手卫生依从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生 手卫生依从性 保洁人员 医院感染 干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护理管理》2009年第九卷总目次
11
《中国护理管理》 2009年第12期81-88,共8页
关键词 中国护理管理 医院消毒供应中心 氧化电位 郭燕红 手卫生依从性 马晓伟 目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