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47篇文章
< 1 2 3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洮儿河扇形地地表水与地下水资源的转化关系 被引量:16
1
作者 肖长来 张力春 +1 位作者 方樟 贾涛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234-239,共6页
洮儿河扇形地地表水与地下水的转化关系十分复杂,主要表现在转化量的确定和转化关系影响因素的分析。通过水量平衡法、地下水均衡法分析计算了河水向地下水的转化量。在水量平衡法计算中,首先确定了区间产流,然后建立地表水均衡方程,以... 洮儿河扇形地地表水与地下水的转化关系十分复杂,主要表现在转化量的确定和转化关系影响因素的分析。通过水量平衡法、地下水均衡法分析计算了河水向地下水的转化量。在水量平衡法计算中,首先确定了区间产流,然后建立地表水均衡方程,以此确定转化量;在地下水均衡法计算中,主要通过建立第四系孔隙潜水均衡方程来求取转化量。地表水向地下水转化关系的影响因素主要有地层岩性、降水量、上游来水量、地下水开采量。地层岩性对转化关系的影响属于稳定因素,而上游来水量和地下水开采量属于非稳定因素,直接影响了转化关系的变化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洮儿河扇形地 水量平衡法 地下水均衡法 转化量 区间产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洮儿河扇形地修建地下水库可行性研究 被引量:19
2
作者 肖长来 兰盈盈 梁秀娟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B10期55-59,共5页
利用大量实际资料,采用GMS软件建立了白城市洮儿河扇形地立体地质模型,系统研究了区域水文地质条件,应用Surfer软件,采用含水层体积法和水层厚度法计算了地下水库的储存空间,采用动态资料推求、野外试验和室内实验等多种方法确定了主要... 利用大量实际资料,采用GMS软件建立了白城市洮儿河扇形地立体地质模型,系统研究了区域水文地质条件,应用Surfer软件,采用含水层体积法和水层厚度法计算了地下水库的储存空间,采用动态资料推求、野外试验和室内实验等多种方法确定了主要水文地质参数,重点分析计算了洮儿河扇形地作为地下水库的储水空间、补给水源和调蓄能力,讨论了在该区修建地下水库的可行性及其效果,提出扇形地地下水库设计与建设的有关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洮儿河扇形地 地下水库 储水空间 补给水源 调蓄能力 人工补给 含水层储存与恢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泥石流扇形地土地整治与利用 被引量:14
3
作者 崔鹏 王道杰 庄建琦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CSCD 2008年第z1期6-11,共6页
泥石流扇形地是山区宝贵的土地资源,但其土壤层次结构不合理,物理结构性差,养分贫瘠,有机质含量均不足1%,有效氮、有效磷及有效钾含量水平中等偏低.针对扇形地本身的地形、土质、养分等特点和开发利用中出现的问题,提出了泥石流扇形地... 泥石流扇形地是山区宝贵的土地资源,但其土壤层次结构不合理,物理结构性差,养分贫瘠,有机质含量均不足1%,有效氮、有效磷及有效钾含量水平中等偏低.针对扇形地本身的地形、土质、养分等特点和开发利用中出现的问题,提出了泥石流扇形地改造利用的整地措施、改土措施和培肥措施.通过引浑停淤改良,土壤颗粒主要分布在0.02~0.002mm之间,土壤质地由壤质砂土改良为粉质黏壤土;土壤表土层厚度增加7 cm,达到25 cm;土壤微团聚体数量为95.31%,比未改造泥石流荒滩地提高了56.87%,改良后的微团聚体主要分布在0.02~0.002 mm之间,对增强土壤保肥蓄水功能具有重要作用.经过改造后的扇形地具有很高的生产潜力,其自然生产潜力可达3万2 586 ks/hm2;而泥石流荒滩地、非引浑改良泥石流滩地土壤的自然生产潜力分别仅为1万9 295和2万8 299 kg/hm2.在不同类型的泥石流扇形地中,黏性泥石流形成的扇形地细颗粒含量较多,容易改造成优质高产农田;稀性泥石流的扇形地细颗粒含量相对较少,改造的难度大,成本高.在不同开发程度泥石流扇形地中,新开垦的泥石流扇形地(砾石含量高),宜种植水果、西瓜、红薯、花生等;经长期改造土壤质地和肥力都得到明显改善的扇形地,可种植水稻和反季节蔬菜等高效益的有机粮品和绿色粮品;而对于难以改造的稀性泥石流扇形地,可以经过简单整地,发展西瓜、石榴等对土壤质地要求不高的作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泥石流 扇形地 生产潜力 土地整治 土地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泥石流扇形地危险性评价研究 被引量:7
4
作者 唐川 刘洪江 朱静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21-29,共9页
本文应用数学统计方法探讨了泥石流扇形地危险性评价方法。根据专家综合调查,确定了泥石流堆积厚度、最大石块粒径、扇面沟道位置、扇面纵比降和扇面糙率五个主导因子参与泥石流危险度评价。应用德菲尔分析方法计算了各因子的权重,由... 本文应用数学统计方法探讨了泥石流扇形地危险性评价方法。根据专家综合调查,确定了泥石流堆积厚度、最大石块粒径、扇面沟道位置、扇面纵比降和扇面糙率五个主导因子参与泥石流危险度评价。应用德菲尔分析方法计算了各因子的权重,由此建立了泥石流扇形地危险度分区的简易模型。该方法以云南省漾濞县雪山河泥石流扇形地为研究点进行试验分析,显示了其较高的可靠性。该评价方法可为政府制定减灾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泥石流 灾害 扇形地 危险性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吉林省洮儿河扇形地地下水库数值模拟 被引量:6
5
作者 兰盈盈 赵康文 +1 位作者 肖长来 邹友情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15-17,共3页
分析研究了洮儿河扇形地的水文地质条件,建立了水文地质概念模型,运用GMS软件对其水流进行了模拟。由于自1998年洮儿河出现了断流情况,针对断流情况本次研究设计了三种模拟方案,经过分析比较各方案模拟结果,选出其中最优方案,结果表明... 分析研究了洮儿河扇形地的水文地质条件,建立了水文地质概念模型,运用GMS软件对其水流进行了模拟。由于自1998年洮儿河出现了断流情况,针对断流情况本次研究设计了三种模拟方案,经过分析比较各方案模拟结果,选出其中最优方案,结果表明所建立的数学模型、边界条件、水文地质参数选取和源汇项处理是正确的、完全可以用于地下水位的预报,为地下水位预报和水资源管理工作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库 水流数值模拟 GMS软件 河流断流 洮儿河扇形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奎屯河山前扇形地的地质灾害分析 被引量:4
6
作者 穆桂金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3期16-21,共6页
奎屯河山前扇形地(简称奎屯扇形地)特有的自然地理条件,存在地震、洪水、泥石流、滑坡、崩塌和尘暴等多种地质灾害,并具有特殊的发生规律和表现形式,本文通过调查研究对地段性的地质灾害活动进行了分析、评价,初步提出有方向性的躲避和... 奎屯河山前扇形地(简称奎屯扇形地)特有的自然地理条件,存在地震、洪水、泥石流、滑坡、崩塌和尘暴等多种地质灾害,并具有特殊的发生规律和表现形式,本文通过调查研究对地段性的地质灾害活动进行了分析、评价,初步提出有方向性的躲避和有目标性的抗灾.以及主动控制的治理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扇形地 地质灾害 强度 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洮儿河扇形地地下水动态特征分析 被引量:7
7
作者 孟凡傲 梁秀娟 +3 位作者 郝洋 王岳航 娄洋 李洪武 《节水灌溉》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65-68,74,共5页
洮儿河扇形地地下水位逐年下降,为了合理开发利用地下水,有必要对地下水动态特征进行分析。采用地下水动态分析、衬度系数方差分析以及相关分析三种方法对研究区地下水埋深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内地下水埋深在2010年以前一直呈增大... 洮儿河扇形地地下水位逐年下降,为了合理开发利用地下水,有必要对地下水动态特征进行分析。采用地下水动态分析、衬度系数方差分析以及相关分析三种方法对研究区地下水埋深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内地下水埋深在2010年以前一直呈增大的趋势,2010年以后埋深呈现减小的趋势,地下水类型为渗入-径流型;研究区内地下水埋深波动变化较大,东北部的地下水波动程度明显大于其他区域,南部和西部也有部分波动性较大的区域;研究区总体上地下水埋深与降雨量的相关性较弱,其中研究区东部相关性要明显高于西部,只有部分区域呈现显著相关性。总的来说研究区东部地下水位动态的复杂程度要高于西部,并且总体上水位下降,需要及时采取措施,控制地下水的开采量,做到地表水与地下水联合调蓄,实现地下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洮儿河扇形地 地下水动态 衬度系数方差 相关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扇形地的类型辨析及区分方法探讨 被引量:6
8
作者 陈同德 焦菊英 +3 位作者 林红 王颢霖 赵春敬 章志鑫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90-198,共9页
[目的]总结国内外对扇形地的研究成果及存在的问题,为扇形地合理分类和地貌实体的区分提供方法和建议。[方法]通过文献梳理,总结了各类扇形地的概念、命名、地貌、地表环境和利用方式等方面的不同特征,并对各类型扇形地进行辨析。[结果... [目的]总结国内外对扇形地的研究成果及存在的问题,为扇形地合理分类和地貌实体的区分提供方法和建议。[方法]通过文献梳理,总结了各类扇形地的概念、命名、地貌、地表环境和利用方式等方面的不同特征,并对各类型扇形地进行辨析。[结果]现有研究对扇形地的概念和类型尚未形成共识,且部分研究对冲积扇、洪积扇和泥石流堆积扇的概念和命名有混淆。冲积扇和洪积扇地貌实体之间的主要区别为:冲积扇扇面一般具有常流水,且流道多固定,但洪积扇则与此相反。区分各类扇形地地貌实体主要包括地理分布、地貌特征、遥感影像和实地勘察等方法。[结论]明确扇形地的类型、地表环境特征和区域背景环境,将有利于扇形地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扇形地 冲积扇 洪积扇 地表环境 利用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圆形/扇形壳体燃料抛撒实验及数值模拟研究
9
作者 王永旭 欧凌霄 +3 位作者 徐启明 邢化岛 李斌 解立峰 《兵器装备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226-232,共7页
为了探索异形截面壳体的燃料抛撒规律,采用实验及数值模拟方法对圆形和扇形壳体结构的燃料抛撒规律进行了研究。实验使用无人机记录2种壳体结构的燃料抛撒过程,获得了2种壳体的云雾发展规律;并基于光滑粒子流体动力学法(smooth particle... 为了探索异形截面壳体的燃料抛撒规律,采用实验及数值模拟方法对圆形和扇形壳体结构的燃料抛撒规律进行了研究。实验使用无人机记录2种壳体结构的燃料抛撒过程,获得了2种壳体的云雾发展规律;并基于光滑粒子流体动力学法(smooth particle hydrodynamic method,SPH)和拉格朗日(Lagrange)方法对圆形和扇形壳体的燃料抛撒初期过程进行数值模拟,获得了中心分散药爆轰后1ms内的壳体失效情况及燃料速度矢量。结果表明:采用数值模拟结合无人机拍摄方法可以获得异形截面壳体全过程的燃料抛撒规律,云雾初期速度梯度的存在对云雾发展有很大影响,云雾形态是冲击波到达时间和壳体失效综合作用的结果。使用SPH和Lagrange接触计算能很好地应用于异形壳体燃料抛撒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料空气炸药 扇形壳体 燃料抛撒 光滑粒子流体动力学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噪声扰动下高鲁棒性的扇形电流差动保护研究
10
作者 曾琦 张皓 +1 位作者 何川 黄孝兵 《电子测量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9,共9页
在规模化分布式能源接入的新型电力系统背景下,电流差动保护作为保障电网安全运行的关键技术,但其动作可靠性会受限于信息传输和保护判据两方面影响。现有关于电流差动保护研究中往往忽视了信息传输扰动这一因素,这可能导致保护动作性... 在规模化分布式能源接入的新型电力系统背景下,电流差动保护作为保障电网安全运行的关键技术,但其动作可靠性会受限于信息传输和保护判据两方面影响。现有关于电流差动保护研究中往往忽视了信息传输扰动这一因素,这可能导致保护动作性能下降甚至失效。基于ρ平面理论,深入分析了高斯白噪声和脉冲噪声构成的复杂噪声扰动对电流差动保护动作特性的影响,并提出了一种具有噪声鲁棒性的新型扇形电流差动保护判据。该扇形判据能够灵活设置线路无故障时两端电流的最小相位差∅op和最小幅值比R以实现动态制动区域,有效提高了系统在噪声扰动下的抗干扰能力和动作可靠性。通过理论分析和仿真验证,与传统圆形判据相比,所提扇形判据在不同信噪比条件下均展现出优越的抗误动和抗拒动性能,在较低信噪比(30 dB)的复杂噪声扰动下,扇形判据相比传统判据误动率下降约50%,并可以保证误动率和拒动率均远小于10^(-5),可为新型电力系统中电流差动保护提供一种更具鲁棒性的解决方案,对于保障新型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电网 电流差动保护 ρ平面 扇形判据 噪声扰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响应面分析的扇形喷嘴结构优化对射流打击力影响
11
作者 刘文广 周新健 +2 位作者 李启才 高伟 阳浩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467-1474,共8页
扇形喷嘴是高压水除鳞系统的重要部件,其内部结构参数直接影响射流性能。利用流体仿真软件FLUENT对喷嘴流场进行分析,选取喷嘴出口段直径,锥形段收缩角,出口收缩角为参考因素,以射流打击力为评价指标,采用响应面方法优化喷嘴结构参数。... 扇形喷嘴是高压水除鳞系统的重要部件,其内部结构参数直接影响射流性能。利用流体仿真软件FLUENT对喷嘴流场进行分析,选取喷嘴出口段直径,锥形段收缩角,出口收缩角为参考因素,以射流打击力为评价指标,采用响应面方法优化喷嘴结构参数。结果表明:单因素出口段直径与锥形收缩角的改变会影响内流场速度分布,对喷嘴流量影响较小;出口段直径与喷嘴出口收缩角的变化影响着喷嘴静压降,喷嘴锥形段收缩角对压降的影响可以忽略。当出口段直径为3.15 mm、锥形收缩角为26.17°、出口收缩角为40.93°时,通过建立外流场,运用气液两相流模型仿真计算,发现喷嘴打击力由原始的94.91 N提升至143 N。研究成果为优化喷嘴结构以提升射流打击力提供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响应面优化 扇形喷嘴 高压水除鳞 中心复合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船用燃机涡轮导叶扇形叶栅气动性能试验研究
12
作者 牛夕莹 郑群 +3 位作者 高春祥 林枫 高杰 胡博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13-119,共7页
为了验证全三维优化设计效果,并探索适用于船用燃气轮机工作特点的叶型,利用扇形涡轮叶栅试验台,针对某船用燃气轮机原型和改型两套涡轮导叶,开展了不同攻角下的扇形叶栅气动性能试验。应用五孔探针、叶片表面静压测量孔,分别测量了叶... 为了验证全三维优化设计效果,并探索适用于船用燃气轮机工作特点的叶型,利用扇形涡轮叶栅试验台,针对某船用燃气轮机原型和改型两套涡轮导叶,开展了不同攻角下的扇形叶栅气动性能试验。应用五孔探针、叶片表面静压测量孔,分别测量了叶栅出口流场、不同叶高处叶片型面的压力,分析了导叶出口截面速度场及总压损失分布,导叶根、中、顶这3个截面压力分布,以及节距平均出口气流角、总压损失系数沿叶高分布等。优化前后试验结果对比分析表明:经优化改型后,沿叶高方向导叶表面压力分布更趋均匀化,叶片后部加载特征更加明显,在试验攻角范围内(-10°~+10°)导叶总压损失系数明显减小,且攻角变化对损失影响较小。结果表明,导叶该型是成功的,改进后的导叶对变工况的适应性更加优良,非常适合用于工况变化较为频繁的船用燃气轮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船用燃气轮机 涡轮导叶 扇形叶栅 气动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扇形段拉矫力数据突变特征提取方法
13
作者 代超 容芷君 +3 位作者 但斌斌 都胜朝 刘洋 肖浩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54-263,共10页
多维时序拉矫力的幅值突变表征着扇形段机组的故障,多维时序数据的时间和空间复杂度对突变特征提取方法的准确率和效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利用多维时序数据的时间和空间相似性,提出小波相关滤波结合主成分分析的多维时序突变特征提取方... 多维时序拉矫力的幅值突变表征着扇形段机组的故障,多维时序数据的时间和空间复杂度对突变特征提取方法的准确率和效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利用多维时序数据的时间和空间相似性,提出小波相关滤波结合主成分分析的多维时序突变特征提取方法。首先,将每一维时域含噪拉矫力分别变换到小波域,利用拉矫力的自相似性进行降噪;然后,将去噪后的拉矫力映射到正交空间中,利用多维拉矫力之间的互相似性,通过线性变换将多维拉矫力映射到一维,再根据一维特征曲线的统计特征确定阈值,提取突变特征;最后,应用基于时间的滑动窗口动态更新数据,实现状态的连续在线识别;通过现场实测数据分析表明,小波相关滤波-主成分分析模型对多维时序数据的突变特征提取的准确率和效率分别达到90.39%和97.5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扇形 多维时间序列 主成分分析 突变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扇形铅黏弹性阻尼器加固既有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减震效果分析
14
作者 王松 周云 +1 位作者 张超 庄乐锐 《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77-85,共9页
扇形铅黏弹性阻尼器(Sector Lead Viscoelastic Damper, SLVD)是一种可直接安装于梁柱节点的减震装置,在加固既有建筑时可省去大量支墩或支撑构件。为研究SLVD在梁柱节点的工作机制和加固既有结构的减震效果,采用SLVD对某5层既有钢筋混... 扇形铅黏弹性阻尼器(Sector Lead Viscoelastic Damper, SLVD)是一种可直接安装于梁柱节点的减震装置,在加固既有建筑时可省去大量支墩或支撑构件。为研究SLVD在梁柱节点的工作机制和加固既有结构的减震效果,采用SLVD对某5层既有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进行抗震加固,设计一种型号的SLVD,对其进行性能试验给出力学参数,将SLVD等效为轴向单元建立加固结构分析模型,对其进行动力弹塑性时程分析,对比SLVD加固前后结构在罕遇地震下的节点内力、节点位移时程、结构及构件综合抗震性能。研究结果表明:SLVD可有效降低节点区的构件截面内力和位移,减小节点损伤,起到保护梁柱节点的作用;SLVD加固结构的顶点位移时程峰值降低10%以上,层间位移角满足介于2~4倍弹性位移角区间的性能目标,抗震构造措施可维持原结构水平,减少了大量因抗震构造措施不足带来的加固工程量;SLVD加固后结构的梁柱构件损伤得到改善,均满足维持在中等破坏以内的性能目标;SLVD加固结构的总体抗震安全性得到明显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扇形铅黏弹性阻尼器 抗震加固 既有建筑 减震性能 动力弹塑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无人机果树冠层卷吸效应的窄弧扇形防漂移喷嘴设计 被引量:1
15
作者 李毅轩 赵耀辉 汪星星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9-86,共8页
针对植保无人机对果树冠层喷洒易产生的药液漂移问题,结合植保无人机对果树喷洒时产生的卷吸效应和扇形喷嘴雾化原理,设计了一种窄弧扇形喷嘴结构,并通过对不同冠层压力损失系数下的喷洒过程进行仿真分析,得到最佳防漂移的窄弧扇形喷嘴... 针对植保无人机对果树冠层喷洒易产生的药液漂移问题,结合植保无人机对果树喷洒时产生的卷吸效应和扇形喷嘴雾化原理,设计了一种窄弧扇形喷嘴结构,并通过对不同冠层压力损失系数下的喷洒过程进行仿真分析,得到最佳防漂移的窄弧扇形喷嘴结构参数。研究结果表明:喷嘴内径增大,液膜与液带结构趋于稳定,液滴分布均匀,沉积率呈先降后升趋势;冠层压力损失系数降低,粒径频谱宽度减小,但沉积率总体提高;对较厚冠层果树植保时,选择内径1.3 mm、狭缝宽度0.15 mm的喷嘴,防漂移性能较好;对较薄冠层果树植保时,选择内径1.03 mm、狭缝宽度0.2 mm的喷嘴,防漂移性能较好;采用窄弧扇形喷嘴的液滴频谱宽度>0.7,沉积率>94.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保无人机 窄弧扇形喷嘴 卷吸效应 防漂移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扇形谐振腔亚波长声聚焦的声泳喷印装置设计
16
作者 唐毅泉 舒霞云 +2 位作者 常雪峰 钟智东 陈赛 《声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4-80,共7页
针对亚波长声驻波的聚焦问题,提出一种改进的用于声泳喷印装置的多通道扇形谐振腔结构,该结构由三层扇形结构构成,扇形的半径为亚波长的整倍长度,所有扇形通道汇聚到一起产生法布里-玻罗共振,实现亚波长聚焦。文中采用Comsol软件,对凹... 针对亚波长声驻波的聚焦问题,提出一种改进的用于声泳喷印装置的多通道扇形谐振腔结构,该结构由三层扇形结构构成,扇形的半径为亚波长的整倍长度,所有扇形通道汇聚到一起产生法布里-玻罗共振,实现亚波长聚焦。文中采用Comsol软件,对凹槽尺寸、凹槽个数、通道宽度以及孔的大小进行仿真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该结构能在20 kHz的频率下实现亚波长超声聚焦,聚焦的声压幅度能达到18000 Pa左右。在此声压幅度的基础上,有望能使声泳喷印装置喷射出黏度更大、直径更小的液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波长聚焦 扇形谐振腔 法布里-玻罗共振 声压幅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径向床反应器扇形筒流体分布性能研究
17
作者 赵乾煜 鲍迪 +2 位作者 唐晓津 李强 徐春明 《石油炼制与化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90-98,共9页
C_(8)芳烃异构化是生产对二甲苯的重要反应过程,通常采用径向床反应器进行工业生产,而扇形筒是径向床反应器的关键内构件,在实现流体均匀分布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采用冷态试验与计算流体动力学(CFD)相结合的方法,对扇形筒内部压降和... C_(8)芳烃异构化是生产对二甲苯的重要反应过程,通常采用径向床反应器进行工业生产,而扇形筒是径向床反应器的关键内构件,在实现流体均匀分布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采用冷态试验与计算流体动力学(CFD)相结合的方法,对扇形筒内部压降和流场分布进行分析。通过对比试验数据与模拟计算数据,发现不同气速条件下扇形筒内部压降及开孔段出口平均速度的相对误差基本小于15%,验证了所建立的扇形筒模拟计算模型的准确性。研究了入口气速对扇形筒内部流体流动特性的影响,发现不同气速条件下流体分布规律基本一致。扇形筒内开孔段气体流速沿圆周方向呈左右对称分布,中间孔的气体速度略小于两侧孔;由于射流区的存在,扇形筒内静压沿轴向由高到低呈现先减小后增大的变化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_(8)芳烃异构化 扇形 径向床反应器 计算流体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独立操控频率和辐射特性的环加载扇形单极子天线
18
作者 吴泽宇 喻金 +1 位作者 陈致允 吕文俊 《南京邮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8-35,共8页
提出了一种具有频率和方向图可重构特性的环加载扇形单极子天线,该天线由一个扇形单极子单元和边缘加载扇环构成,并采用同轴线进行馈电。研究表明,扇环加载和馈电位置的变化会激发出不同模式组合,从而呈现出可独立操控的频率和辐射特性... 提出了一种具有频率和方向图可重构特性的环加载扇形单极子天线,该天线由一个扇形单极子单元和边缘加载扇环构成,并采用同轴线进行馈电。研究表明,扇环加载和馈电位置的变化会激发出不同模式组合,从而呈现出可独立操控的频率和辐射特性:改变环路加载位置,可使得在天线保持水平面和俯仰面辐射特性不变的情况下,分别实现窄频、宽频和多频段特性之间切换;改变馈电位置,可使得天线在1.9~5.6 GHz的阻抗带宽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在2.8~5.0 GHz频段内实现天线背射/端射(水平面)、有/无零向频扫(俯仰面)特性的切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加载扇形单极子天线 频率可重构 方向图可重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顾及分组延时的扇形中深孔岩石损伤机理与破碎效果评估
19
作者 张启隆 徐振洋 +2 位作者 王雪松 张祚富 刘奥博 《金属矿山》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14-123,共10页
针对地下矿山扇形中深孔爆破大块率高、施工作业效率低的问题,通过研究组间延时时间对岩石破碎效果的影响机制,提出降低大块率的爆破优化方法。建立了基于岩石损伤效应的破碎效果评价标准,优化了扇形孔分组爆破技术;通过数值模拟分析了... 针对地下矿山扇形中深孔爆破大块率高、施工作业效率低的问题,通过研究组间延时时间对岩石破碎效果的影响机制,提出降低大块率的爆破优化方法。建立了基于岩石损伤效应的破碎效果评价标准,优化了扇形孔分组爆破技术;通过数值模拟分析了不同组间延时时间下的岩石损伤演化规律、应力波传播特性及有效应力变化趋势;提出了基于岩石破碎度阈值的残余体积评价指标、定量关联体积残余率与大块率参数,确定3 ms为最优组间延时时间。现场试验表明:在孔径90 mm、炸药单耗0.46 kg/m^(3)条件下,采用3 ms组间延时爆破,使大块率从9.3%降至6.2%,破碎效果显著优于无延时爆破设计。分组延时爆破技术通过调控应力波叠加效应增强岩石损伤,验证了残余体积评价指标的科学性,为地下矿山扇形孔爆破大块率控制提供了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矿山 扇形 爆炸载荷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品位厚大矿体下向扇形深孔爆破精细控制与参数寻优方法
20
作者 安龙 符洲云 +1 位作者 张家华 韩琳 《金属矿山》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89-98,共10页
阶段空场嗣后充填采矿方法因其大产能、高效率、低成本的优势,被应用于开采低品位厚大矿体。该方法在增大产能的同时也对爆破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于爆破参数不合理,极易造成大体积超欠挖与大块增多等问题,从而影响了矿山高质高效开采... 阶段空场嗣后充填采矿方法因其大产能、高效率、低成本的优势,被应用于开采低品位厚大矿体。该方法在增大产能的同时也对爆破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于爆破参数不合理,极易造成大体积超欠挖与大块增多等问题,从而影响了矿山高质高效开采。为此,从爆破边界与块度控制角度出发,提出了一种基于经验设计与影响权重分析相联合的爆破参数寻优方法。通过经验设计方法初步确定爆破参数的取值范围,分析了主要爆破参数对爆破超欠挖和块度分布的影响规律与影响权重,以超欠挖和大块率最小为目标确定最优爆破参数。以山东某金矿为例,获得了孔径、抵抗线、孔底距以及微差时间对爆破超欠挖以及大块率的影响规律,采用加权最小二乘法计算得到炮孔直径对爆破效果的影响最大,而孔网参数最小。在此基础上优化爆破参数,当孔径100 mm、抵抗线2.5 m、孔底距3.3 m、微差时间75 ms时,预测的爆破超欠挖量以及不合格块度占比最小。现场工业试验反映出,采用以上参数进行回采爆破边界清晰,爆堆块度分布均匀。所提爆破参数寻优方法,对于扇形深孔爆破控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品位厚大矿体 阶段矿房法 扇形深孔 爆破参数 超欠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