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陆相盆地水下扇扇中亚相的微相细分——以东营凹陷史南地区沙二^9梁家楼水下扇为例 被引量:3
1
作者 王冠民 钟建华 +2 位作者 宋书君 韩忠义 牛纪凤 《煤田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8-12,共5页
通过对东营凹陷史南地区沙二9砂层组的小层精细对比和微相细分,可以将梁家楼水下扇扇中亚相进一步划分出辫状水道、辫状砂坝、“边滩”、侧缘砂坝、侧缘分支沟道、末端砂坝、冲溢扇、低阶地、高阶地等9个微相。不同微相之间的砂体粒度... 通过对东营凹陷史南地区沙二9砂层组的小层精细对比和微相细分,可以将梁家楼水下扇扇中亚相进一步划分出辫状水道、辫状砂坝、“边滩”、侧缘砂坝、侧缘分支沟道、末端砂坝、冲溢扇、低阶地、高阶地等9个微相。不同微相之间的砂体粒度变化、平面发育位置都有明显的不同,尤其是其中的辫状砂坝、“边滩”、侧缘砂坝是在水下地形较平坦,坡度较小的情况下,由辫状沟道侧向迁移形成的。对水下扇扇中亚相的微相细分和重新厘定,不仅有助于对水下扇沉积过程的进一步了解,而且也将有助于油田对水下扇砂体剩余油的分布研究和开发方案的调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力流 水下 扇中亚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扇中沉积微相特征及对剩余油分布的控制作用 被引量:4
2
作者 寇实 刘大听 +2 位作者 侯翠芬 王威 栾爱芳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46-51,共6页
在取心井的岩性、电性、沉积韵律、沉积构造、粒度和化石生物等资料的基础上,对阿11断块进行了沉积微相研究。共划分出辫状水道、水道间、水道前缘和水道侧翼4种微相,其中辫状水道微相在该地区各砂体中最为发育。结合测井水淹层判断... 在取心井的岩性、电性、沉积韵律、沉积构造、粒度和化石生物等资料的基础上,对阿11断块进行了沉积微相研究。共划分出辫状水道、水道间、水道前缘和水道侧翼4种微相,其中辫状水道微相在该地区各砂体中最为发育。结合测井水淹层判断方法和油藏开发动态数据,总结不同微相的水淹层特征和开发特征,揭示不同沉积微相的剩余油分布规律,并指出有利的剩余油分布潜力区。分析结果表明,辫状水道砂体最先水淹,水道前缘砂体次之水淹,扇中水道间及水道边部砂体不易水淹;沿辫状水道主流线方向注水受效好,单井日产量和累计产量高,剩余储量较少,而水道边部注水受效较差,累计产量低,含水相对低,水道前缘离注水井距离远、注水受效差。因此,辫状水道边部、水道前缘、水道间砂体为剩余油的有利富集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扇中亚相 沉积微 非均质性 水淹层 剩余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宁晋断裂陡坡带近岸水下扇体储层的地震预测 被引量:7
3
作者 刘建生 邓传伟 《石油物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380-383,共4页
宁晋断裂陡坡带近岸水下扇体纵向上的期次叠加和横向上的频繁摆动迁移导致其非均质性强,准确地预测扇中发育区和有利含油气区是该区地震勘探的关键。根据研究区近岸水下扇体的沉积特点和实钻情况,总结其地震反射特征,利用地震相方法预... 宁晋断裂陡坡带近岸水下扇体纵向上的期次叠加和横向上的频繁摆动迁移导致其非均质性强,准确地预测扇中发育区和有利含油气区是该区地震勘探的关键。根据研究区近岸水下扇体的沉积特点和实钻情况,总结其地震反射特征,利用地震相方法预测近岸水下扇体的发育规模和期次。利用三维可视化、地震属性分析等方法进一步落实了近岸水下扇体扇中亚相发育区。基于扇中亚相发育区预测结果,结合属性叠加方法,预测了宁晋断裂陡坡带2号近岸水下扇体的扇中亚相发育区和含油气有利区域。根据预测结果部署了探井Gy33井,钻探结果表明该井产油为23.36 t/d,证实了预测结果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陡坡带 近岸水下 属性叠加 地震预测 扇中亚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准噶尔盆地乌尔禾油田百口泉组冲积扇沉积特征及油气勘探意义 被引量:49
4
作者 宫清顺 黄革萍 +2 位作者 倪国辉 孟祥超 丁梁波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135-1144,共10页
通过分析岩心、铸体薄片及测井等资料,认为准噶尔盆地乌尔禾油田百口泉组发育一套典型的退积型冲积扇沉积。百口泉组中下部发育扇中亚相,上部发育扇缘亚相,反映研究区在三叠纪早期,湖平面逐渐升高,可容空间与沉积物补给速率比值(A/S比值... 通过分析岩心、铸体薄片及测井等资料,认为准噶尔盆地乌尔禾油田百口泉组发育一套典型的退积型冲积扇沉积。百口泉组中下部发育扇中亚相,上部发育扇缘亚相,反映研究区在三叠纪早期,湖平面逐渐升高,可容空间与沉积物补给速率比值(A/S比值)逐渐增大的沉积特征。沉积微相类型包括辫状河道充填、筛状沉积、泥石流沉积及片流沉积。综合构造、测试及试油等资料,认为扇中亚相辫状河道充填为油气富集的有利储集相带,控制了油气富集的规模与油藏边界。在有利相带控制油藏分布的结论指导下部署钻探的多口评价井在百口泉组均获得工业油流,有效地指导油田现场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尔禾油田 百口泉组 冲积 扇中亚相 辫状河道充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