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考虑地球扁率摄动影响的初轨计算方法 被引量:14
1
作者 刘林 王歆 《天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75-179,共5页
在二体问题意义下的短弧定轨,Laplace型方法是最主要最典型的一种初轨计算方法。若测角资料达到10^(-4)-10^(-5)精度(相当于2"-20"之间),那么要使定轨精度达到与其相应的程度,地球非球形引力位中的扁率项摄动应该考虑,在此前... 在二体问题意义下的短弧定轨,Laplace型方法是最主要最典型的一种初轨计算方法。若测角资料达到10^(-4)-10^(-5)精度(相当于2"-20"之间),那么要使定轨精度达到与其相应的程度,地球非球形引力位中的扁率项摄动应该考虑,在此前提下,同样可以采用相应的Laplace型定轨方法。即给出这种严格包含扁率摄动的初轨计算方法的原理和具体计算过程以及计算实例。除采用多资料定轨方法外,这种方法也是提高初轨计算精度的一种途径,它同样可用于多资料的情况。这种方法对于大扁率主天体(即中心天体)的卫星定轨将更有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 扁率摄动 初轨 短弧定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卫星编队飞行的地球扁率摄动分析 被引量:11
2
作者 张玉锟 戴金海 《宇航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72-76,共5页
本文研究了地球扁率 J2 项摄动对卫星编队飞行的影响。首先 ,给出了编队飞行的数学描述 ,推导了轨道根数和相对运动状态的关系式 ;然后 ,将卫星编队的受摄影响分解为整体摄动和相对摄动 ,分别得到了解析解 ,重点分析了相对摄动规律。研... 本文研究了地球扁率 J2 项摄动对卫星编队飞行的影响。首先 ,给出了编队飞行的数学描述 ,推导了轨道根数和相对运动状态的关系式 ;然后 ,将卫星编队的受摄影响分解为整体摄动和相对摄动 ,分别得到了解析解 ,重点分析了相对摄动规律。研究结果对卫星编队的设计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星 编队飞行 地球扁率摄动 轨道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便于摄动分析的编队飞行卫星相对运动的描述 被引量:6
3
作者 孟鑫 李俊峰 高云峰 《应用数学和力学》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1328-1336,共9页
定义了一组参数来描述卫星编队飞行的相对运动,称为相对轨道要素.利用它可以方便地分析摄动对相对轨道构形的影响以及卫星编队队形的几何特点.首先,对相对轨道要素给予了详细的推导,指出当主星偏心率为小量时,在主星轨道坐标系中相对轨... 定义了一组参数来描述卫星编队飞行的相对运动,称为相对轨道要素.利用它可以方便地分析摄动对相对轨道构形的影响以及卫星编队队形的几何特点.首先,对相对轨道要素给予了详细的推导,指出当主星偏心率为小量时,在主星轨道坐标系中相对轨道是一椭圆柱和一平面相交所得的交线,用描述该椭圆柱和平面的参数即可确定相对轨道构形,进而提出了相对轨道要素.其次,利用相对轨道要素对相对轨道进行地球扁率摄动分析,指出相对轨道构形的变化由两部分组成:一是椭圆柱的漂移导致相对轨道中心的漂移,二是平面法线的章动和进动引起相对轨道平面转动,同时还给出了地球扁率摄动下相对轨道构形漂移率及转动率的解析公式.最后,针对J2摄动分析了卫星编队相对轨道构形的变化以及相对轨道构形的漂移量和转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星编队飞行 相对轨道要素 地球扁率摄动 漂移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卫星星座的结构演化 被引量:23
4
作者 胡松杰 陈力 刘林 《天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46-54,共9页
主要研究星座几何结构的演化问题,分析了在地球扁率摄动和卫星的入轨偏差影响下轨道的演化过程,以卫星的相位和升交点赤经为参数描述了星座结构演化的一般规律,又以星下点轨迹变化和星下点的相互位置关系的变化为参数描述了区域星座结... 主要研究星座几何结构的演化问题,分析了在地球扁率摄动和卫星的入轨偏差影响下轨道的演化过程,以卫星的相位和升交点赤经为参数描述了星座结构演化的一般规律,又以星下点轨迹变化和星下点的相互位置关系的变化为参数描述了区域星座结构演化的地域特性。分析表明,地球扁率摄动将导致星座结构的整体漂移,而卫星的入轨偏差则会导致星座几何结构的紊乱,特别是轨道半长轴的偏差,将是影响星座几何结构稳定性的决定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星星座 几何结构 地球扁率摄动 轨道 结构演化 天体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新近重力场模型MRO120D的火星探测器轨道仿真与分析 被引量:4
5
作者 钟振 刘子恒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33-139,共7页
针对火星探测器在轨运行时间的问题,利用动力学方法和最新火星重力场模型MRO120D,对220km和150km初始轨道高度的火星探测器进行轨道仿真分析.结果表明,考虑重力场模型二阶位系数C_(20)时,探测器在220km轨道高度能够在计算时间内长期稳... 针对火星探测器在轨运行时间的问题,利用动力学方法和最新火星重力场模型MRO120D,对220km和150km初始轨道高度的火星探测器进行轨道仿真分析.结果表明,考虑重力场模型二阶位系数C_(20)时,探测器在220km轨道高度能够在计算时间内长期稳定地运行,不考虑该系数的探测器在轨运行时间不足40d,说明位系数C_(20)是稳定轨道的重要因素.在相同条件下,探测器在150km轨道高度运行时间不足18d,说明大气阻力效应对低轨探测器的影响较大.在满足相关科学任务的条件下,建议初始轨道设计在220km以上,以此获得较长的在轨运行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星重力场 扁率摄动 大气阻力 火星探测器 在轨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恒定相对距离卫星编队飞行约束条件研究(英文) 被引量:1
6
作者 宁宇 王志刚 +1 位作者 武何科 金伟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3356-3361,共6页
提出了一种保持卫星间距离不变的编队飞行设计新方法。卫星轨道采用小偏心率假设,相对运动由参考系中的线性化动力学方程描述。通过对相对距离方程中的时间项进行单独消元,获得了一组约束方程,并进行了简化处理。提出并证明了多星系列... 提出了一种保持卫星间距离不变的编队飞行设计新方法。卫星轨道采用小偏心率假设,相对运动由参考系中的线性化动力学方程描述。通过对相对距离方程中的时间项进行单独消元,获得了一组约束方程,并进行了简化处理。提出并证明了多星系列化设计方法,减少了保持卫星群间距不变的约束方程数目。给出了星间距离计算公式,并分析了三种特殊情况的约束条件。采用包含地球扁率摄动的力学模型在地心惯性系下进行运动仿真,验证了设计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星编队飞行 恒定相对距离 小偏心率 系列化设计 地球扁率摄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