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扁桃斑鸠菊叶不同溶剂提取物的抗氧化性和抑菌性分析
1
作者 徐雪峰 刘佳乐 +1 位作者 胡梦婷 陈涛 《南方农业》 2025年第1期12-17,共6页
以水、乙醇、乙酸乙酯、二氯甲烷和石油醚等5种不同极性的溶剂对扁桃斑鸠菊叶浸提,分析其提取物的抗氧化性和抑菌活性,筛选针对扁桃斑鸠菊叶中抗氧化及抑菌活性成分提取的适宜溶剂。利用提取物进行DPPH自由基清除率、ABTS自由基清除率和... 以水、乙醇、乙酸乙酯、二氯甲烷和石油醚等5种不同极性的溶剂对扁桃斑鸠菊叶浸提,分析其提取物的抗氧化性和抑菌活性,筛选针对扁桃斑鸠菊叶中抗氧化及抑菌活性成分提取的适宜溶剂。利用提取物进行DPPH自由基清除率、ABTS自由基清除率和FRAP总抗氧化能力试验,并通过药敏抑菌圈直径和抑菌率分析提取物的抑菌性。抗氧化试验结果表明,乙酸乙酯提取物(E3)对DPPH自由基、ABTS自由基的清除效果和总抗氧化能力最好,清除率IC_(50)值分别为V_(C)的1.44、1.36倍,总抗氧化能力达0.69 mg Trolox·mg^(-1);抑菌圈直径和抑菌率测定结果高度一致,二氯甲烷提取物(E4)的抑菌圈直径最大,为15.51 mm,浓度相同时其抑菌率也最高,IC_(50)值为0.14 mg·mL^(-1)。总体上看,极性小的溶剂提取物的抗氧化性和抑菌活性相对更好,乙酸乙酯和二氯甲烷可分别作为提取扁桃斑鸠菊抗氧化和抑菌活性成分的优选溶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扁桃斑鸠 提取物 抗氧化性 抑菌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扁桃斑鸠菊叶促进灵芝胞外多糖高产条件优化及抗氧化活性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汤坤鹏 刘盛荣 +3 位作者 余明明 叶丽云 王圣铕 吴小平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5期180-186,共7页
胞外多糖(EPS)是灵芝液体发酵的主要活性产物,为提高灵芝胞外多糖含量,在发酵培养基中添加扁桃斑鸠菊叶粉末,采用单因素和正交试验优化发酵条件,红外光谱表征灵芝多糖结构,并分析其抗氧化活性。单因素实验结果表明,扁桃斑鸠菊叶粉末优... 胞外多糖(EPS)是灵芝液体发酵的主要活性产物,为提高灵芝胞外多糖含量,在发酵培养基中添加扁桃斑鸠菊叶粉末,采用单因素和正交试验优化发酵条件,红外光谱表征灵芝多糖结构,并分析其抗氧化活性。单因素实验结果表明,扁桃斑鸠菊叶粉末优化的添加量为4 g/L,胞外多糖含量与对照相比提高到167%;正交试验优化的发酵条件为:发酵时间12 d、起始pH5.0、转速120 r/min、扁桃斑鸠菊叶粉末的添加量为4 g/L,在此条件下,胞外多糖含量达到13.05 g/L;红外光谱图表明添加和未添加扁桃斑鸠菊叶粉末的灵芝胞外多糖类型相似;抗氧化活性实验显示扁桃斑鸠菊叶粉末添加对胞外多糖清除ABTS+·的影响较小,但增强了其对·OH、DPPH·清除能力和Fe3+还原能力。扁桃斑鸠菊叶能有效提高灵芝胞外多糖的含量,为灵芝多糖的高效生产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灵芝 胞外多糖 扁桃斑鸠 液体发酵 抗氧化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扁桃斑鸠菊挥发性成分和无机元素分布 被引量:3
3
作者 周伟明 郑海 +2 位作者 曾庆钱 王如意 陈柳生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345-1350,共6页
目的研究扁桃斑鸠菊挥发性成分和无机元素的分布。方法采用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和电感耦合等技术,对中国产扁桃斑鸠菊不同部位挥发性成分、无机元素进行分析测定。结果从其根、茎、叶中分别鉴定出44、67、57个化合物,分别... 目的研究扁桃斑鸠菊挥发性成分和无机元素的分布。方法采用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和电感耦合等技术,对中国产扁桃斑鸠菊不同部位挥发性成分、无机元素进行分析测定。结果从其根、茎、叶中分别鉴定出44、67、57个化合物,分别占挥发性成分的83.9%、92.0%、88.6%;共检测出19种无机元素,其中As、Be、Bi、Co元素含有量低,没检测出;根、茎、叶中含有量最高的3种无机元素分别为Mg、Al、Fe。结论扁桃斑鸠菊含有丰富的挥发性成分和无机元素,而且在不同部位的分布存在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扁桃斑鸠 挥发性成分 无机元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处理对扁桃斑鸠菊扦插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张小凤 李健莉 +1 位作者 黄丽华 周丽萍 《农业与技术》 2023年第2期72-75,共4页
探究不同处理对扁桃斑鸠菊扦插效果的影响,从而确定最适宜扁桃斑鸠菊扦插的植物生长激素浓度。本次试验用黄土作为扦插基质,将扦插枝条浸泡在3种不同类型的植物生长激素中,每种激素下设5个浓度梯度。试验数据表明,不同处理对扁桃斑鸠菊... 探究不同处理对扁桃斑鸠菊扦插效果的影响,从而确定最适宜扁桃斑鸠菊扦插的植物生长激素浓度。本次试验用黄土作为扦插基质,将扦插枝条浸泡在3种不同类型的植物生长激素中,每种激素下设5个浓度梯度。试验数据表明,不同处理对扁桃斑鸠菊的成活率、平均根数、生根率、平均根长、最长根长和生根指数有显著影响(P<0.05)。在16个不同处理组中,B4处理组的成活率、平均根数、生根率、平均根长、最长根长和生根指数都是最优的,分别为98.68%、18.91条、99.02%、5.86cm、11.34cm和55.7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扁桃斑鸠 扦插 生长激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药用植物—扁桃斑鸠菊的微枝繁殖技术研究
5
作者 王萍 曾华俊 +3 位作者 彭静 韩云娟 肖云木 彭信海 《湖南林业科技》 2020年第3期120-123,共4页
为进一步探讨扁桃斑鸠菊种苗的扦插繁殖技术,开展了扁桃斑鸠菊3种不同长度带顶芽插穗和4种不同浓度植物生长调节剂IBA处理对扁桃斑鸠菊扦插繁育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不同长度带顶芽扁桃斑鸠菊插穗对扁桃斑鸠菊扦插效果影响不明显,但对... 为进一步探讨扁桃斑鸠菊种苗的扦插繁殖技术,开展了扁桃斑鸠菊3种不同长度带顶芽插穗和4种不同浓度植物生长调节剂IBA处理对扁桃斑鸠菊扦插繁育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不同长度带顶芽扁桃斑鸠菊插穗对扁桃斑鸠菊扦插效果影响不明显,但对其繁殖系数的影响差异较大,采用5 cm长的插穗进行扁桃斑鸠菊微枝繁殖,其繁殖系数是采用15 cm长插穗的3倍多;采用不同浓度植物生长调节剂IBA对扁桃斑鸠菊插穗基质进行处理,扁桃斑鸠菊扦插效果影响差异明显,采用浓度为5 mg·L-1植物生长调节剂IBA对扦插基质处理,可明显缩短生根时间,插穗的生根数、平均根长和生根率等都显著高于其它浓度组。采用从2年生母株上采集的5 cm长、半木质化、带顶芽的嫩枝作插穗,插于黄心土基质中,用浓度5 mg·L-1的植物生长调节剂IBA浇透基质,并于扦插完成后,立即用浓度5 mg·L-1的的IBA溶液对基质喷淋一次,生根率可达98.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扁桃斑鸠 微枝扦插 繁殖系数 植物生长调节剂IB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扁桃斑鸠菊叶酵素发酵过程中理化性质分析、抗氧化能力评价及对氧化应激细胞防护作用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郑文豪 王珍珍 +6 位作者 李江 司奇 季红福 叶春林 戴静 沙如意 毛建卫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8期9-17,共9页
以扁桃斑鸠菊叶为原料制备酵素,监测发酵过程中理化指标的变化,通过ABTS+自由基、羟基自由基清除能力考察其发酵过程中抗氧化能力变化,并利用人正常肝细胞(WRL-68)模型考察其对氧化应激的保护作用。结果表明:对比酵素第2和第55 d,pH从4.... 以扁桃斑鸠菊叶为原料制备酵素,监测发酵过程中理化指标的变化,通过ABTS+自由基、羟基自由基清除能力考察其发酵过程中抗氧化能力变化,并利用人正常肝细胞(WRL-68)模型考察其对氧化应激的保护作用。结果表明:对比酵素第2和第55 d,pH从4.24±0.01降至3.46±0.07,可溶性蛋白质、总糖、总酚、总黄酮含量呈下降趋势,分别从0.95±0.02、244.94±4.89、6.05±0.03、0.37±0.01 mg/mL降至0.71±0.02、34.26±0.57、3.42±0.21、0.08±0.01 mg/mL。总酸含量呈上升趋势,从0.15±0.01提高至0.95±0.01 mg/mL。在第2~28 d,抗坏血酸含量从25.36±0.52提高至28.44±0.01μg/mL,随后呈下降趋势;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在第18 d最强,为73.72%±0.86%,第28 d羟基自由基清除能力最高,为54.14%±0.43%,且ABTS+自由基、羟基自由基清除能力和总酸含量呈显著正相关性(P<0.01);WRL-68细胞经H_(2)O_(2)处理造模后,酵素处理组的胞内ROS显著降低(P<0.05),胞内抗氧化系酶SOD、CAT、GSH-Px活提高。综上,扁桃斑鸠菊叶酵素在发酵中期具有较强的清除自由基能力,且经酵素预处理后WRL-68细胞抵御氧化应激的能力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扁桃斑鸠 酵素 发酵 理化性质 抗氧化活性 氧化应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扁桃斑鸠菊扦插繁育影响因子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杨利平 陈乃明 +4 位作者 王华宇 陈丽文 何贵整 时群 王鹏良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6年第14期197-199,共3页
[目的]了解影响扁桃斑鸠菊扦插育苗的相关因素,提高育苗成活率。[方法]开展不同基质类型、不同插穗类型以及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扁桃斑鸠菊扦插繁育效果的研究。[结果]2年生(半木质化带顶芽)的插穗最有利于扁桃斑鸠菊的扦插繁殖,成活率... [目的]了解影响扁桃斑鸠菊扦插育苗的相关因素,提高育苗成活率。[方法]开展不同基质类型、不同插穗类型以及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扁桃斑鸠菊扦插繁育效果的研究。[结果]2年生(半木质化带顶芽)的插穗最有利于扁桃斑鸠菊的扦插繁殖,成活率达86.05%;200 mg/L IBA处理可显著提高插穗扦插成活率、平均根长及生根数,成活率达93.33%;使用轻基质作为扁桃斑鸠菊的扦插基质,其插穗的成活率、生根数和平均根长等指标均显著高于其余3种。[结论]应首选2年生(半木质化带顶芽)的扁桃斑鸠菊插穗,经200 mg/L IBA处理,选用轻基质作为扦插基质更有利于苗木繁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扁桃斑鸠 扦插 基质 植物生长调节剂 插穗类型 vernonia amygdalina De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扁桃斑鸠菊抗乳腺癌活性部位筛选研究
8
作者 姚苏芝 赵亮 +6 位作者 钟永红 罗秋莲 莫静 王怡媛 林翠梧 王立升 罗轩 《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508-1513,共6页
本研究为了筛选出扁桃斑鸠菊的抗乳腺活性部位,以人乳腺癌细胞株(MCF-7)为实验模型,采用CCK-8实验评价扁桃斑鸠菊提取物对乳腺癌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选择极性不同的溶剂,设计了三种不同的提取路线,最终得到极性不同的各个部位提取物(VA... 本研究为了筛选出扁桃斑鸠菊的抗乳腺活性部位,以人乳腺癌细胞株(MCF-7)为实验模型,采用CCK-8实验评价扁桃斑鸠菊提取物对乳腺癌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选择极性不同的溶剂,设计了三种不同的提取路线,最终得到极性不同的各个部位提取物(VA1-VA8)。大量提取活性较好的乙酸乙酯提取物,然后洗脱分离为6个段(A2-A7),继续运用CCK-8细胞毒性实验来追踪抗乳腺癌活性最佳的部位。CCK-8实验结果显示:扁桃斑鸠菊乙酸乙酯提取物对MCF-7细胞增殖表现出良好的抑制作用,且呈剂量依赖性。在A2-A7的6个洗脱产物中,浓度为100μg/mL时,50%乙酸乙酯石油醚洗脱段(A5)对人乳腺癌细胞MCF-7具有最佳的抑制效果,抑制率为83.3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扁桃斑鸠 抗乳腺癌活性 CCK-8 MCF-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药用植物扁桃斑鸠菊的离体快速繁殖技术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王华宇 陈乃明 +3 位作者 杨利平 陈丽文 梁刚 蔡林 《湖北农业科学》 2016年第19期5087-5090,共4页
以扁桃斑鸠菊(Vernonia amygdalina Del.)茎段为外植体对其进行离体培养与快速繁殖技术研究。结果表明,外植体表面消毒以75%乙醇预处理10 s,再用0.1%氯化汞浸泡8 min效果最好;继代培养的最适宜培养基为MS+0.2 mg/L 6-BA+0.05 mg/L I... 以扁桃斑鸠菊(Vernonia amygdalina Del.)茎段为外植体对其进行离体培养与快速繁殖技术研究。结果表明,外植体表面消毒以75%乙醇预处理10 s,再用0.1%氯化汞浸泡8 min效果最好;继代培养的最适宜培养基为MS+0.2 mg/L 6-BA+0.05 mg/L IBA,增殖系数可达4.0;最适宜的生根培养基为1/2MS+0.10 mg/L IBA,生根率可达100%;光照度为1 500~2 500 lx时,组培苗生长健壮;将生根后的植株进行移栽,在轻基质中或黄心土中成活率均可达9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扁桃斑鸠(vernonia amygdalina Del.) 组织培养 快速繁殖 光照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扁桃斑鸠菊无性快繁及栽培产业化技术 被引量:4
10
作者 王华宇 陈乃明 +2 位作者 杨利平 梁刚 蔡林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33-36,共4页
建立了扁桃斑鸠菊的组培快繁技术体系,并进行了扦插育苗和造林技术研究,初步完成了种苗的规模化生产和示范林建设。研究结果表明,外植体表面消毒以75%乙醇预处理10 s,再用0.1%氯化汞浸泡8 min效果最好;继代培养的最适宜培养基为MS+6-BA ... 建立了扁桃斑鸠菊的组培快繁技术体系,并进行了扦插育苗和造林技术研究,初步完成了种苗的规模化生产和示范林建设。研究结果表明,外植体表面消毒以75%乙醇预处理10 s,再用0.1%氯化汞浸泡8 min效果最好;继代培养的最适宜培养基为MS+6-BA 0.2 mg/L+IBA 0.05 mg/L,增殖系数可达到4.0;最适宜的生根培养基为1/2MS+IBA 0.1 mg/L,生根率可达100%;将生根后的植株进行移栽,在轻基质(泥炭∶珍珠岩=2∶1)和黄心土中成活率均可达90%以上;其插穗在轻基质中扦插成活率为86.7%。造林1年后,成活率达到96%以上,平均株高可达2.9 m,适应性强,易于实现产业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扁桃斑鸠 无性快繁 栽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扁桃斑鸠菊组织培养技术初探 被引量:5
11
作者 沈彦会 许建新 +1 位作者 周桂英 刘文竹 《现代园艺》 2016年第7期73-74,共2页
以扁桃斑鸠菊的带芽茎段为外植体,初步研究了其组织培养及再生体系建立相关技术。带芽茎段经过1 g/L的升汞消毒后,分别接种到含有不同激素的启动培养基上进行诱导,并对其继代培养基和生根培养基进行筛选优化。结果表明:带芽茎段的最佳... 以扁桃斑鸠菊的带芽茎段为外植体,初步研究了其组织培养及再生体系建立相关技术。带芽茎段经过1 g/L的升汞消毒后,分别接种到含有不同激素的启动培养基上进行诱导,并对其继代培养基和生根培养基进行筛选优化。结果表明:带芽茎段的最佳诱导培养基为MS+6-BA 0.5mg/L+NAA 0.05mg/L,诱导率达到86%且诱导芽生长健壮;较好的继代培养基为MS+6-BA0.1mg/L+NAA 0.01mg/L,继代芽叶色浓绿,继代系数平均达到5.6;较好的生根培养基为1/2MS+IBA 0.1mg/L,生根率大于90%,生根系数达到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扁桃斑鸠 带芽茎段 组织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非叶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30
12
作者 杨早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397-400,共4页
南非叶即扁桃斑鸠菊(Vernonia amygdalina Del.)的叶,原产于热带非洲,具有明确的抗肿瘤效果,在东南亚、台湾等地民间使用较多,近年来才移植到中国大陆。对南非叶品种基源、化学成分、抗肿瘤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几个方面进行综述,为开发... 南非叶即扁桃斑鸠菊(Vernonia amygdalina Del.)的叶,原产于热带非洲,具有明确的抗肿瘤效果,在东南亚、台湾等地民间使用较多,近年来才移植到中国大陆。对南非叶品种基源、化学成分、抗肿瘤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几个方面进行综述,为开发抗癌药物提供新的思路。另外从中医药的角度对南非叶进行研究,可为扩展中药资源和发展中医药提供基础与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扁桃斑鸠 苦叶 抗肿瘤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