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所有者代表与国有企业治理
1
作者 林佩群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9期147-148,共2页
关键词 国有企业治理 所有者代表 改革开放以来 经济增长 企业领域 经济改革 国企改革 成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国有企业制度论略——对国有企业活力与企业制度改革的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孟庆琳 《求是学刊》 CSSCI 1997年第3期38-41,共4页
现代国有企业制度论略——对国有企业活力与企业制度改革的分析孟庆琳国有企业的制度改革目前虽然取得很大进展,但和建立具有活力的国有企业的基本目标相比仍差强人意:国有企业效率不高、活力不足的局面仍然没有根本改变,现代企业制... 现代国有企业制度论略——对国有企业活力与企业制度改革的分析孟庆琳国有企业的制度改革目前虽然取得很大进展,但和建立具有活力的国有企业的基本目标相比仍差强人意:国有企业效率不高、活力不足的局面仍然没有根本改变,现代企业制度改革多半流于“翻牌”和走过场。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国有企业制度 现代企业制度 制度改革 企业活力 经济增长方式 要素生产率 投入产出 所有者代表 剩余索取权 管理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有民营医院的产权与合约安排
3
作者 周琳 杨志平 +3 位作者 罗旭 许苹 连斌 鲍卫华 《中国卫生事业管理》 2004年第10期626-627,共2页
文章主要在产权和交易费用两项局限条件下对国有民营医院模式展开了分析 ,并引入风险规避来探讨所有者代表政府与医院经营者之间的合约安排。不同的合约安排意味着不同的制度选择 ,制度选择最终涉及到的就是产权改革。
关键词 合约安排 产权 国有民营 制度选择 所有者代表 交易费用 风险规避 医院模式 医院经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加速国有资产管理运营新体系建设
4
作者 焦永德 孟昭元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54-58,共5页
十四届三中全会对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特征概括为:“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前三个特征“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细究起来,都是只有政府作为国有产权主体,才能做,也才能做到的事。剩下一句“管理科学”,应... 十四届三中全会对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特征概括为:“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前三个特征“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细究起来,都是只有政府作为国有产权主体,才能做,也才能做到的事。剩下一句“管理科学”,应该说也包括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和运作体系的科学化,而不只是企业内部管理科学化。也只有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和运作体系科学化,国有企业内部的科学管理也才能比较容易做到和持久。所以对国有制企业实行现代企业制度改革来说,这四句话中倒有三句半是政府方面的问题或者政府要做的工作。政府的改革到位了,国有企业的改革也就成功一多半了。当前,由于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进展迟缓和功能不到位,给国有企业改革造成的困难和问题,剪不断,理还乱,成了深化国企改革的拦路虎。例如,《转机条例》规定给企业的14项自主权,时至今日仍然不能得到全面落实,其原因就在于企业经营权与出资者所有权界线不清,国有资产营运主体不明确,以及所有者权限与行政管理权混淆。再如,由于国有资产出资主体不落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有资产管理体制 国有资产管理委员会 国有资产经营公司 新体系 国有企业改革 所有者代表 体制改革 国有资产管理机构 政企分开 授权经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视和加强上市公司财务治理
5
作者 樊行健 《会计之友》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1-1,共1页
关键词 公司财务治理 公司法人治理结构 公司治理结构 内部人控制问题 现代企业制度 上市公司质量 所有者代表 实施进程 直接影响 企业管理 财务管理 共同特征 独立董事 审计关系 缺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有企业改革的目标和推进途径
6
作者 周学 《企业经济》 1996年第9期8-10,共3页
国有企业改革的目标和推进途径中国社会科学院周学从对国有企业进行“公司化”的产权制度改革以来.有些试点企业的效益并没有显著提高。同样是股份制企业.在西方国家为什么效率比较高.在我国却比较低呢?不解决这个问题.我国企业改... 国有企业改革的目标和推进途径中国社会科学院周学从对国有企业进行“公司化”的产权制度改革以来.有些试点企业的效益并没有显著提高。同样是股份制企业.在西方国家为什么效率比较高.在我国却比较低呢?不解决这个问题.我国企业改革就无法继续引向深入,股份制改造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持股机构 经营者 国有企业改革 所有者代表 主要股东 领导人 破产机制 更换机 企业管理机构 治理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国有企业管理机制的改革——政府与国企关系的界定以及公司治理 被引量:8
7
作者 徐海根 《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47-50,共4页
国有企业改革必须在管理机制上有所突破:一方面是重新界定政府经济管理的职能、范围和行使权力的程序;另一方面,在一个企业内,特定国有资产的所有权不能多头管理,多个部门不应对同一个资产从政府的不同职能上充当所有者,而应当由... 国有企业改革必须在管理机制上有所突破:一方面是重新界定政府经济管理的职能、范围和行使权力的程序;另一方面,在一个企业内,特定国有资产的所有权不能多头管理,多个部门不应对同一个资产从政府的不同职能上充当所有者,而应当由资产所有权归属的某个部门一元化管理。不同地方、部门或实体所拥有的国有资产,在一个企业则应以不同的所有者的身份实行国有资产的多元化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府管理 程序化 国有股权 多元化 所有者代表 中国 国有企业 管理机制 国有资产 公司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有产权明晰论 被引量:2
8
作者 庞利英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9年第1期27-30,共4页
产权明晰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要求,也是当前国有产权制度改革的基础性工作。明晰国有产权包括确定国有产权的所有权主体,克服长期存在的所有者缺位及其弊端,并在此基础上明确国有资本的经营权主体及其责、权、利边界,实现国有... 产权明晰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要求,也是当前国有产权制度改革的基础性工作。明晰国有产权包括确定国有产权的所有权主体,克服长期存在的所有者缺位及其弊端,并在此基础上明确国有资本的经营权主体及其责、权、利边界,实现国有资产的资本化运营;明确各产权主体内部不同部分的责、权、利;通过立法,从法律和制度上稳定国有产权各主体之间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权主体 产权明晰 国有产权 所有权主体缺位 产权安排 国有企业 经营权 共主占有 产权制度 所有者代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推行“税利分流”的必要条件
9
作者 沈洪 《东南学术》 CSSCI 1991年第6期40-43,共4页
“税利分流”作为企业改革的重要方向,主要是通过纳税和包利两条渠道,将国家的行政管理职能和其全民所有制的所有者代表身份加以区分,以实现企业经营机制的根本转变,促使企业焕发生机与活力,进一步推动社会生产力发展。这一改革必然引... “税利分流”作为企业改革的重要方向,主要是通过纳税和包利两条渠道,将国家的行政管理职能和其全民所有制的所有者代表身份加以区分,以实现企业经营机制的根本转变,促使企业焕发生机与活力,进一步推动社会生产力发展。这一改革必然引起国家与企业之间经济关系的变化。因此,为理顺国家与企业的经济关系,进行“税利分流”改革不仅要设计科学而合理的可以计量的利益分配标准,而且还必须具备一系列必要条件。本文拟对此提出几点设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税利分流 必要条件 经济关系 全民所有制 社会生产力发展 行政管理职能 企业改革 所有者代表 分配标准 设计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企业集团问题的研究——突破“三不变”的几种思路
10
作者 王积富 《理论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89年第2期32-34,共3页
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要求企业集团向更深的层次及更加广泛的空间发展,以增强企业集团的凝聚力和在国内外市场上的竞争力。但是,目前在横向经济联合上的“三不变”(企业行政隶属关系不变、财政上缴渠道不变、企业所有制性质不变)状态。
关键词 企业集团 隶属关系 国内外市场 不同所有制企业 经济体制改革 所有制性质 成员企业 竞争力 凝聚力 所有者代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承包制的完善和发展
11
作者 林凌 《改革》 1988年第3期19-27,共9页
承包制要向更高层次推进,尚需完善和发展。目前的承包制,是一种初级的两权分离,很不稳定,需要从法律意义上把所有者、经营者以及承包双方的责、权、利关系稳定下来;要通过对承包合同的期限、厂长任期、企业中长期规划的配套完善,克服企... 承包制要向更高层次推进,尚需完善和发展。目前的承包制,是一种初级的两权分离,很不稳定,需要从法律意义上把所有者、经营者以及承包双方的责、权、利关系稳定下来;要通过对承包合同的期限、厂长任期、企业中长期规划的配套完善,克服企业短期行为。特别是要把竟争机制引入承包,要变个人承包为全员承包,承包中要处理好三类利益分配关系以及要通过承包制与股份制的对接,进一步完善企业承包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承包制 经营者 企业经营 厂长 所有者代表 承包期 所有权 职工代表大会 经营权 承包合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保加利亚经济体制改革的一个理论依据
12
作者 林雁鸣 《党校教学》 1987年第4期31-31,共1页
在社会主义国家,国家同劳动集体之间的关系是实行何种经济方法和经济机制问题的核心,是完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关键。保加利亚共产党认为,国家是社会主义财产的所有者,它通过国家机关和“国家—社会”机关系统实现所有者代表的职能。作... 在社会主义国家,国家同劳动集体之间的关系是实行何种经济方法和经济机制问题的核心,是完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关键。保加利亚共产党认为,国家是社会主义财产的所有者,它通过国家机关和“国家—社会”机关系统实现所有者代表的职能。作为人民的代表并受人民委托的社会主义财产的所有者——国家,在管理经济方面具有以下的基本职能:(1)发展和增加社会主义财产;(2)指导直接利用社会主义财产的方式,以保证国家财政的基本平衡和发展的必要速度;(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组织 保加利亚 共产党 劳动 所有者代表 社会主义生产关系 财产 直接利用 集体 经营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如何理解产权清晰
13
《中国乡镇企业信息》 1996年第5期48-48,共1页
产权清晰是指产权责任清晰。现代企业制度是一种出资者明确、到位的企业制度。从国家层次上看,企业中的国有资产属国家所有,国务院代表国家统一行使国资产状所有权。但在实践中,许多政府部门都分别行使一部分所有者权利,与行政管理职能... 产权清晰是指产权责任清晰。现代企业制度是一种出资者明确、到位的企业制度。从国家层次上看,企业中的国有资产属国家所有,国务院代表国家统一行使国资产状所有权。但在实践中,许多政府部门都分别行使一部分所有者权利,与行政管理职能混在一起,形成了政府直接干预企业,政企不分的基础,但与此同时并没有哪一个部门对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负责。从企业层次上看,企业内部没有具体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权清晰 国有资产 现代企业制度 所有权 所有者权利 国家统一 保值增值 行政管理职能 企业层次 所有者代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斯拉夫、西德社会所有制对我国所有制改革的启示
14
《湖北社会科学》 1988年第10期32-32,共1页
第一,所有制关系不应是一成不变的,更不应由主观上的理想追求来决定,而应根据生产力发展的需要和各国的具体历史条件,适时、适度进行变革。第二,所有制关系不应是抽象的、模糊的,而应当具体化、明确化。传统国有制的弊端,不仅表现为国... 第一,所有制关系不应是一成不变的,更不应由主观上的理想追求来决定,而应根据生产力发展的需要和各国的具体历史条件,适时、适度进行变革。第二,所有制关系不应是抽象的、模糊的,而应当具体化、明确化。传统国有制的弊端,不仅表现为国家对生产资料高度垄断,使企业和劳动者无权、少利、缺少积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所有制 所有制改革 所有制关系 理想追求 劳动者 国有制 生产力发展 历史条件 所有者代表 生产资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化产权制度改革 提高国企经济效率
15
作者 凌克 《产经评论》 1998年第4期7-9,共3页
产权制度就是有关产权主体之间对于财产的权利和义务关系的规定,包括有关产权主体的规定;
关键词 非国有企业 产权制度改革 经营者 国有产权制度 控股公司 产权主体 所有者代表 股份制改造 出资者 经济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股份制不能解决转换专业银行经营机制问题
16
作者 高先文 张士锋 《农村金融研究》 北大核心 1994年第6期10-12,共3页
论股份制不能解决转换专业银行经营机制问题高先文,张士锋在贯彻小平同志“要把银行真正办成银行”指示精神过程中,我国金融体制改革迈出了可喜的一步。其中之一就是要构建以“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担风险、自我发展”为主要特征的... 论股份制不能解决转换专业银行经营机制问题高先文,张士锋在贯彻小平同志“要把银行真正办成银行”指示精神过程中,我国金融体制改革迈出了可喜的一步。其中之一就是要构建以“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担风险、自我发展”为主要特征的商业银行经营机制。在如何落实经营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业银行 经营机制 实行股份制 限定所有权 所有者代表 国有商业银行 经营权 经营者 法人股 产权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现企业产权股份化的五种途径
17
作者 杨红 《武汉金融》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46-46,共1页
实现企业产权股份化的五种途径杨红一是在现有的大型企业集团内部实施股份制。主体企业和分支企业之间实施层层持股的产权组织形式。以相互持股的资产联结为纽带,组织专业化协作,集团内部企业互派董事,以建立人事纽带。通过这种办法... 实现企业产权股份化的五种途径杨红一是在现有的大型企业集团内部实施股份制。主体企业和分支企业之间实施层层持股的产权组织形式。以相互持股的资产联结为纽带,组织专业化协作,集团内部企业互派董事,以建立人事纽带。通过这种办法,完善企业集团内部组织结构和财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企业产权 股份化 股份制企业 有限责任公司 国有企业 内部职工持股 股权化 集团内部 所有者代表 产权组织形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