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房间隔缺损封堵器置入治疗胸腔胃左主支气管瘘一例
1
作者 李宗明 任克伟 +3 位作者 韩新巍 李磊 周子鹤 李亚华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41-143,共3页
胸腔胃左主支气管瘘是食管切除术后的一种危重症,典型的临床症状为饮食性呛咳,呈烧灼样、刺激性,卧位加重,多数患者死于顽固性肺部感染和营养衰竭[1]。气道覆膜支架置入治疗胸腔胃气道瘘已得到广泛的临床认可,但覆膜支架置入后的痰液潴... 胸腔胃左主支气管瘘是食管切除术后的一种危重症,典型的临床症状为饮食性呛咳,呈烧灼样、刺激性,卧位加重,多数患者死于顽固性肺部感染和营养衰竭[1]。气道覆膜支架置入治疗胸腔胃气道瘘已得到广泛的临床认可,但覆膜支架置入后的痰液潴留、肉芽组织增生等并发症严重影响了其远期疗效[2]。2023年1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介入科使用房间隔缺损封堵器置入治疗胸腔胃左主支气管瘘1例,现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房间隔缺损封堵 胸腔胃气道瘘 呛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胸微创伤房间隔缺损封堵术 被引量:36
2
作者 闫玉生 肖飞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5年第10期1007-1008,共2页
关键词 微创心脏外科 经胸微创伤房间隔缺损封堵 先天性心脏病 体外循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介入取出Amplatzer房间隔缺损封堵器二例 被引量:4
3
作者 任森根 康康 +4 位作者 马华君 杨梅 吴丹宁 吴锦章 施红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88-88,共1页
关键词 房间隔缺损 Amplatzer房间隔缺损封堵 介入取出 彩色超声心动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例微创经胸非体外循环房间隔缺损封堵术患者的护理 被引量:3
4
作者 吉凤庆 汪勤 《护理学杂志》 2008年第2期72-73,共2页
对2例房间隔缺损患者采用微创经胸壁小切口非体外循环封堵术。结果手术均获成功,手术时间30、60min,术中出血量50ml,术后4、5d痊愈出院。术后1个月随访,经X线摄片、心电图等检查未见封堵器脱落、变形及残余血液分流,心功能良好。提出术... 对2例房间隔缺损患者采用微创经胸壁小切口非体外循环封堵术。结果手术均获成功,手术时间30、60min,术中出血量50ml,术后4、5d痊愈出院。术后1个月随访,经X线摄片、心电图等检查未见封堵器脱落、变形及残余血液分流,心功能良好。提出术前加强心理护理和术前准备,术后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变化,保持呼吸道通畅,积极进行对症治疗和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是使患者早日康复的重要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房间隔缺损 微创手术 非体外循环 房间隔缺损封堵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房间隔缺损封堵术 被引量:2
5
作者 郭继鸿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10年第1期65-67,共3页
房间隔缺损(atrial septal defect,ASD)约占先天性心脏病总数的15%~20%,未经手术治疗的ASD在儿童及成年人先心病中最为常见,以往唯一的治疗方法是外科手术行缺损修补术,随着美国食品与药物管理局(FDA)2002年批准Amplatzer封... 房间隔缺损(atrial septal defect,ASD)约占先天性心脏病总数的15%~20%,未经手术治疗的ASD在儿童及成年人先心病中最为常见,以往唯一的治疗方法是外科手术行缺损修补术,随着美国食品与药物管理局(FDA)2002年批准Amplatzer封堵器用于临床后,ASD封堵术已成为治疗的主流方法。目前,国外65%的病例均应用介入性封堵术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房间隔缺损封堵 AMPLATZER封堵 美国食品与药物管理局 先天性心脏病 手术治疗 介入性封堵 外科手术 治疗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站式杂交”房间隔缺损封堵术的手术护理 被引量:2
6
作者 钱文静 钱蒨健 《护理研究(上旬版)》 2010年第S2期1-3,共3页
[目的]探讨"一站式杂交"房间隔缺损封堵术的手术护理。[方法]对11例经"一站式杂交"房间隔缺损封堵术的病人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1例病人均顺利度过围术期,术后恢复快,无一例复发。[结论]术前准备重在针对手术的... [目的]探讨"一站式杂交"房间隔缺损封堵术的手术护理。[方法]对11例经"一站式杂交"房间隔缺损封堵术的病人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1例病人均顺利度过围术期,术后恢复快,无一例复发。[结论]术前准备重在针对手术的特殊性做好术前访视及备齐手术用物;术中手术室护士娴熟密切的配合是保证手术顺利进行的关键;术后护理重点在于对可能发生的并发症进行有针对性的观察并进行治疗性护理,从而达到高质量的护理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站式杂交 房间隔缺损封堵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局麻经胸超声心动图引导下经皮房间隔缺损封堵术
7
作者 刘宗泓 张国伟 +1 位作者 迟超 刘宏宇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S01期93-93,共1页
目的:现今先天性心脏病的治疗越来越趋于微创化。我们的研究旨在探讨不需要X线设备、不需要全身麻醉、完全经胸彩色超声心动图引导经皮房间隔缺损封堵术治疗房间隔缺损的可行性。方法:收集自2015-10到2016-02期间,在我院心脏大血管外科... 目的:现今先天性心脏病的治疗越来越趋于微创化。我们的研究旨在探讨不需要X线设备、不需要全身麻醉、完全经胸彩色超声心动图引导经皮房间隔缺损封堵术治疗房间隔缺损的可行性。方法:收集自2015-10到2016-02期间,在我院心脏大血管外科住院的房间隔缺损患者,共7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房间隔缺损封堵 经胸超声心动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心动图检查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封堵术后并发症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9
8
作者 邢佳怡 王建德 +2 位作者 田莉莉 段福建 朱振辉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72-77,共6页
目的:研究超声心动图检查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封堵术后并发症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7月至2018年7月确诊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并行经导管或经胸封堵术的患者3910例,所有患者术前经胸超声心动图(TTE)或经食管超声心动图(TEE)诊断... 目的:研究超声心动图检查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封堵术后并发症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7月至2018年7月确诊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并行经导管或经胸封堵术的患者3910例,所有患者术前经胸超声心动图(TTE)或经食管超声心动图(TEE)诊断筛选适应证,术中经经胸超声心动图或经食管超声心动图监测,术后复查经胸超声心动图,观察评价封堵器形态位置,评估相关并发症。结果:3910例行房间隔封堵术的患者中,封堵器脱落8例(0.20%),均急诊转外科修补治疗。心脏穿孔/磨蚀事件共8例,其中主动脉窦-右心房瘘1例(0.03%),经皮封堵治疗成功;二尖瓣前叶穿孔2例(0.05%),予随诊观察7年未特殊处理;心脏穿孔或心房壁损伤5例(0.13%),其中1例死亡(0.03%),4例行心包穿刺引流后好转(0.10%)。术后心包积液102例(2.61%),其中8例为少中量-中量心包积液,术后随访无明显变化或有所增多,患者血流动力学稳定,予随诊观察;94例为微量-少量心包积液,随诊观察积液量未见增加。术后残余分流167例(4.27%),其中多发房间隔缺损共102例;另外残余分流束宽度大于等于5 mm共17例,残余分流束小于5 mm或少量分流共150例,复查后分流均减少或消失。结论:房间隔缺损封堵术相关严重并发症包括封堵器脱落、心脏穿孔/磨蚀,发生率极低但危害大,常见并发症包括心包积液和残余分流,发生率低且预后好,超声心动图在及时诊断并发症和随访观察方面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房间隔缺损封堵 超声心动图 封堵器脱落 心脏磨蚀 心包积液 残余分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孔型房间隔缺损封堵器封堵小儿多孔型房间隔缺损 被引量:7
9
作者 赵鹏军 高伟 +5 位作者 余志庆 刘廷亮 黄美蓉 李奋 傅立军 郭颖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806-809,共4页
目的评估新型多孔型房间隔缺损封堵器治疗小儿多发性房间隔缺损的疗效。方法 2011年10月至2012年2月收治多发性房间隔缺损患儿3例,女1例,男2例。术前完善常规检查,根据超声和心导管检查结果先选择合适球囊和封堵器进行球囊扩张和缺损封... 目的评估新型多孔型房间隔缺损封堵器治疗小儿多发性房间隔缺损的疗效。方法 2011年10月至2012年2月收治多发性房间隔缺损患儿3例,女1例,男2例。术前完善常规检查,根据超声和心导管检查结果先选择合适球囊和封堵器进行球囊扩张和缺损封堵,术后3 d出院,出院后予阿司匹林(每天3~5 mg/kg)口服。结果第1例心脏超声示房间隔缺损(Ⅱ),存在3个分流口,前两者相距5.4 mm,后两者相距3.6 mm,中间孔距主动脉瓣13.2 mm,距左房室瓣10.3 mm,房间隔长约28 mm,选择25 mmCribriform封堵。第2例心脏超声示有2个分流口,两者相距3 mm,房间隔长度为35 mm,术中选取25 mm Cribriform封堵器。第3例心脏超声示房间隔缺损(多发),术中选取30 mm Cribriform封堵。所有封堵器释放后位置好,心脏超声显示无残余分流和瓣膜反流。结论 Cribriform可应用于多发性房间隔缺损的封堵,疗效可靠,并发症少,但需注意术后抗凝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房间隔缺损 多孔型房间隔缺损封堵 并发症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胸骨剑突上小切口行房间隔缺损封堵及动脉导管未闭缝扎21例报告 被引量:3
10
作者 王晨雷 张婧 +5 位作者 宋怡 王霁阳 王东坤 张晓羽 甘延清 马润伟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34-136,共3页
目的 探讨经剑突上小切口行房间隔缺损(atrialseptaldefect,ASD)封堵及动脉导管未闭(patentductusarteriosus,PDA)缝扎术的应用价值。方法2013年7月~2015年5月,对继发孔中央型ASD合并PDA21例(年龄2—11岁),在全麻、气管插管... 目的 探讨经剑突上小切口行房间隔缺损(atrialseptaldefect,ASD)封堵及动脉导管未闭(patentductusarteriosus,PDA)缝扎术的应用价值。方法2013年7月~2015年5月,对继发孔中央型ASD合并PDA21例(年龄2—11岁),在全麻、气管插管及食道超声引导下,经剑突上1~2em做5em纵行皮肤切口,由剑突向上锯开胸骨,上至第2肋间下缘处向左横行锯开胸骨,行ASD封堵及PDA缝扎术。结果21例均手术成功,术中食道超声及术后3个月复查经胸心脏超声无残余分流。结论经胸骨剑突上小切口ASD封堵及PDA缝扎术操作简单,并发症少,安全、经济,同时避免x线辐射,减少体内封堵器应用,避免体外循环,易于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剑突上小切口 房间隔缺损封堵 动脉导管未闭缝扎术 经食道心脏超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房间隔缺损封堵术后成功植入LAmbre左心耳封堵器1例 被引量:1
11
作者 柳芳美 王健 +2 位作者 邓敏 袁静 廖清池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252-253,共2页
心房颤动(房颤)是一种心律失常性疾病,临床发病率高,心源性血栓栓塞所致中风是房颤的一项临床常见并发症,轻则致残,重则死亡。既往研究证实,与口服抗凝治疗相比,对于具有高血栓栓塞和出血风险的非瓣膜性房颤患者,左心耳封堵(LAAC)治疗... 心房颤动(房颤)是一种心律失常性疾病,临床发病率高,心源性血栓栓塞所致中风是房颤的一项临床常见并发症,轻则致残,重则死亡。既往研究证实,与口服抗凝治疗相比,对于具有高血栓栓塞和出血风险的非瓣膜性房颤患者,左心耳封堵(LAAC)治疗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替代方法[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房间隔缺损封堵 左心耳封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房间隔缺损封堵术后低分子肝素抗凝疗效分析 被引量:3
12
作者 张志宏 覃军 +6 位作者 黄岚 李隆贵 宋耀明 耿召华 高凌云 林春梅 陶春蓉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858-860,共3页
目的评价低分子肝素用于儿童房间隔缺损(atrial septal defects,ASD)封堵术后的抗凝疗效及安全性。方法48例ASD患儿分为低分子肝素组(试验组)和普通肝素组(对照组),分别在术后24h内给予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2次或持续静脉滴注普通肝素。... 目的评价低分子肝素用于儿童房间隔缺损(atrial septal defects,ASD)封堵术后的抗凝疗效及安全性。方法48例ASD患儿分为低分子肝素组(试验组)和普通肝素组(对照组),分别在术后24h内给予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2次或持续静脉滴注普通肝素。检测术后24h和48h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APTT)和凝血酶原片段(prothrombin fragment1+2,F1+2)水平,并于术后第1、3个月复查经胸超声(transthoracic echocardio-graph,TTE)。结果共有43例(试验组22例,对照组21例)完成3个月随访,均无封堵器血栓形成或严重出血并发症。术前两组APTT和F1+2水平无显著性差异(P>0.05),与术前相比,术后试验组APTT无显著延长(P>0.05),对照组术后24h APTT显著延长(P<0.01),术后48h恢复术前水平(P>0.05)。术后两组F1+2水平与术前比较均显著升高(P<0.01),但两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低分子肝素用于儿童ASD封堵术后安全、有效、简便,可以替代普通肝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房间隔缺损 封堵 普通肝素 低分子肝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房间隔缺损合并重度三尖瓣反流患者经皮房间隔缺损封堵术后短期疗效观察 被引量:5
13
作者 丁铃 孙子瑞 +4 位作者 毋会芃 程江涛 韩宇 陈同峰 刘煜昊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1008-1011,共4页
目的:旨在评估房间隔缺损合并重度三尖瓣反流患者经皮房间隔缺损封堵术后短期疗效。方法:共纳入明确诊断房间隔缺损合并重度三尖瓣反流,并成功行经皮房间隔缺损封堵术的32例患者,比较手术前后心脏各结构的形态功能、三尖瓣反流严重程度... 目的:旨在评估房间隔缺损合并重度三尖瓣反流患者经皮房间隔缺损封堵术后短期疗效。方法:共纳入明确诊断房间隔缺损合并重度三尖瓣反流,并成功行经皮房间隔缺损封堵术的32例患者,比较手术前后心脏各结构的形态功能、三尖瓣反流严重程度、肺动脉压力、临床心功能状况等。结果:32例患者房间隔缺损平均最大直径为(27.56±6.45)mm,封堵伞尺寸为(38.44±7.30)mm,术后随访6个月均无房水平残余分流。与术前相比,术后1 d、1个月、6个月左心室射血分数均有所提高,右心房内径、三尖瓣环径、三尖瓣反流面积、肺动脉收缩压等均明显减小;左心室及右心室舒张末期内径于术后1个月、6个月明显改善,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术后6个月随访期间,2例(6.3%)患者因心力衰竭住院,无心血管死亡事件。术前NYHA心功能分级Ⅱ级及以上者22例(68.8%),术后6个月下降至6例(18.8%);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水平较术前显著降低[(295±380)pg/ml vs(.507±636)pg/ml,P<0.05]。结论:经皮房间隔缺损封堵术治疗合并重度三尖瓣反流的房间隔缺损,术后6个月患者心脏结构及功能、三尖瓣反流程度等均明显改善,短期临床效果确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房间隔缺损 经皮房间隔缺损封堵 三尖瓣反流 肺动脉高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维超声心动图及组织多普勒检测房间隔缺损封堵术前后右心负荷的变化 被引量:3
14
作者 李春 龚金玲 +3 位作者 荣亚妮 龚思铭 孙思 夏红梅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S1期261-262,共2页
目的 探究房间隔缺损封堵术前后患者右心负荷的变化并探究二维超声心动图与组织多普勒检测所具有的临床价值.方法 择取2014年12月—2016年12月期间于陆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进行房间隔缺损封堵术的80例患者,使用二维超声心动图对右心... 目的 探究房间隔缺损封堵术前后患者右心负荷的变化并探究二维超声心动图与组织多普勒检测所具有的临床价值.方法 择取2014年12月—2016年12月期间于陆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进行房间隔缺损封堵术的80例患者,使用二维超声心动图对右心房与右心室的大小进行测量,使用组织多普勒对右心室的基底部中部收缩期运动速度、舒张早期运动速度以及舒张晚期运动速度进行检测.结果 术前和术后比较,患者在右心房长径和横径、右心室长径和横径、前后径和横截面积上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同时其术后的右心室基底部中部收缩期运动速度、舒张早期运动速度以及舒张晚期运动速度均要低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二维超声心动图与组织多普勒可以用于检测房间隔缺损封堵术前与术后患者的右心负荷变化,协助临床采取最适宜的治疗方案,为患者开展有效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维超声心动图 组织多普勒检测 房间隔缺损封堵 右心负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胸壁介入封堵治疗房间隔缺损3例
15
作者 张载高 解水本 +1 位作者 胡尔滨 赵哲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5年第12期990-990,992,共2页
本文报道2003年12月~2004年月12月我院在经食管超声心动图(transesophageal echocarography,TEE)监视下经右胸壁小切口对3例先天性心脏病房间隔缺损(atrial septal defects,ASD)行闭合器微创封堵术.3例均封堵成功,心内操作时间分别为28... 本文报道2003年12月~2004年月12月我院在经食管超声心动图(transesophageal echocarography,TEE)监视下经右胸壁小切口对3例先天性心脏病房间隔缺损(atrial septal defects,ASD)行闭合器微创封堵术.3例均封堵成功,心内操作时间分别为28、35和20 min.术后于5、7和7 d痊愈出院.3例分别随访1年,1年,3个月,效果良好,无残余分流.在TEE监视下经胸壁释放Amplatzer封堵器技术,持伞距离近,操控性好,安全可靠,为ASD治疗提供一种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胸壁房间隔缺损封堵 先天性心脏病 AMPLATZER封堵 房间隔缺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房/室间隔缺损封堵器治疗支气管胸膜瘘的临床疗效评价 被引量:6
16
作者 胡轶 尹雯 +5 位作者 张卫明 肖阳 许销销 赵苏 胡曼曼 倪芳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690-694,共5页
目的旨在探讨心脏房间隔缺损(ASD)/室间隔缺损(VSD)封堵器治疗支气管胸膜瘘(BPFs)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共纳入武汉市中心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于2016年10月~2018年2月间收治的13例BPFs患者。依据病情选择麻醉方式,根据瘘口位置及... 目的旨在探讨心脏房间隔缺损(ASD)/室间隔缺损(VSD)封堵器治疗支气管胸膜瘘(BPFs)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共纳入武汉市中心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于2016年10月~2018年2月间收治的13例BPFs患者。依据病情选择麻醉方式,根据瘘口位置及大小采用不同规格的封堵器治疗。观测患者处置前后瘘口闭合情况、咳嗽评分、超敏C反应蛋白(hs-CRP)、降钙素原(PCT)等指标,监测患者术中及术后1、4、12周并发症的情况。结果 13例BPFs患者的平均年龄为61.3岁(43~81岁),均为外科手术后BPFs形成,8例为全肺切除术,5例为肺叶切除术/肺段切除术。其中,右主支气管瘘6例,右上肺支气管瘘1例,右下肺支气管瘘3例,左主支气管瘘2例,左下肺支气管瘘1例。瘘口平均直径为(10.48±2.31)mm(5~18 mm)。13例患者在全麻或者局麻+镇静镇痛下经支气管镜共计置入封堵器14枚,其中ASD封堵器10枚,VSD封堵器4枚。封堵器置入后患者瘘口封闭,咳嗽及感染明显改善,活动耐受力明显提高,近期(4周)有效率为92.3%,随访中仅1例患者在8周时因瘘口扩大行再次手术。结论经支气管镜应用ASD/VSD封堵器治疗BPFs是一种微创的治疗方式,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胸膜瘘 支气管镜 房间隔缺损封堵 间隔缺损封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艾森曼格综合征介入封堵同期双肺移植的麻醉管理一例 被引量:1
17
作者 秦钟 杨勇刚 王志萍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936-936,共1页
患者,女,33岁,身高162cm,体重50kg。因“体检发现房间隔缺损一年余,胸闷气喘2d”入院,心脏超声检查示:继发性房间隔缺损,右房右室增大,肺动脉增宽,肺动脉压力120mm Hg。9月前曾行房间隔缺损封堵术,术后发现肺动脉压力无明显改变,收回... 患者,女,33岁,身高162cm,体重50kg。因“体检发现房间隔缺损一年余,胸闷气喘2d”入院,心脏超声检查示:继发性房间隔缺损,右房右室增大,肺动脉增宽,肺动脉压力120mm Hg。9月前曾行房间隔缺损封堵术,术后发现肺动脉压力无明显改变,收回封堵器,口服波生坦降低肺动脉压力治疗。入院诊断:1.房间隔缺损,2.重度肺动脉高压,3.艾森曼格综合征。拟在全麻下行房间隔缺损封堵术,然后在体外膜肺(ECMO)辅助下行双肺移植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森曼格综合征 麻醉管理 双肺移植 介入封堵 继发性房间隔缺损 房间隔缺损封堵 肺动脉压力 重度肺动脉高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封堵器治疗耐多药肺结核全肺切除术后支气管胸膜瘘1例 被引量:1
18
作者 丁培堃 孔健 +2 位作者 吴迪 黄同海 杨林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053-1054,1056,共3页
支气管胸膜瘘(bronchopleural fistula,BPF)是肺切除术后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病死率较高。有效的治疗是影响预后的重要因素,但目前尚无确切、长期有效的治疗方法,尤其是直径≥5 mm BPF的治疗。现将我院2012年1月1例应用房间隔缺损封... 支气管胸膜瘘(bronchopleural fistula,BPF)是肺切除术后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病死率较高。有效的治疗是影响预后的重要因素,但目前尚无确切、长期有效的治疗方法,尤其是直径≥5 mm BPF的治疗。现将我院2012年1月1例应用房间隔缺损封堵器成功治疗耐多药肺结核全肺切除术后BPF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房间隔缺损封堵 支气管胸膜瘘 耐多药肺结核 肺切除术后 治疗方法 BPF 并发症 病死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