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白细胞介素-1对房水动力学的影响 被引量:2
1
作者 陈静嫦 王宁利 +3 位作者 范志刚 刘长征 曾明兵 林辉 《眼科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292-294,共3页
目的观察白细胞介素-1(IL-1)对房水动力学的影响,进一步验证其降低眼压的有效性及探讨其降低眼压的机制。方法SD大鼠15只,随机分成3组,A、B组随机一只眼前房注射重组鼠IL-1β30ng,另一只眼前房注射等体积的0.1%PBS作为对照,C组作为空白... 目的观察白细胞介素-1(IL-1)对房水动力学的影响,进一步验证其降低眼压的有效性及探讨其降低眼压的机制。方法SD大鼠15只,随机分成3组,A、B组随机一只眼前房注射重组鼠IL-1β30ng,另一只眼前房注射等体积的0.1%PBS作为对照,C组作为空白对照组。用药80h后,A组用药眼和对侧眼分别前房注射10μl125I标记鼠清蛋白(125I-RSA)和131I标记的鼠清蛋白(131I-RSA),B组相反,用药眼和对侧眼分别前房注射10μl131I-RSA和125I-RSA,C组随机一只眼前房注射10μl125I-RSA,对侧眼注射10μl131I-RSA,并于注药后每10min取静脉血一次,共7次,进行血循环中125I-RSA或131I-RSA放射性强度的测定,计算血样品中125I-RSA/131I-RSA的蛋白量比值。结果三组间比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A组较C组增加27.20%,B组较C组降低25.44%。结论IL-1具有增加小梁网通道房水流出的作用,为其降低眼压提供客观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介素-1 房水动力学 基质金属蛋白酶 放射性核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氟哌啶醇静脉注射对兔眼房水动力学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夏小平 孙周 《眼科研究》 CSCD 1999年第3期175-176,共2页
目的观察氟哌啶醇静脉注射对兔房水动力学的影响。方法30只家兔被随机分为1.0%氟哌啶醇组、2.0%氟哌啶醇组和溶剂对照组,用房水荧光浓度测定法测定各组静脉注射相应药剂后的正常前房水相对荧光素钠浓度(RFC)、先期用药... 目的观察氟哌啶醇静脉注射对兔房水动力学的影响。方法30只家兔被随机分为1.0%氟哌啶醇组、2.0%氟哌啶醇组和溶剂对照组,用房水荧光浓度测定法测定各组静脉注射相应药剂后的正常前房水相对荧光素钠浓度(RFC)、先期用药RFC及后期用药RFC。结果氟哌啶醇静脉注射可明显地抑制房水的生成,1.0%的浓度即可达到有效作用,提高浓度并不增加药效。氟哌啶醇不影响房水的排出。结论氟哌啶醇静脉注射可以有效地抑制兔眼房水生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哌啶醇 静脉注射 房水动力学 眼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伤性aPVR引起慢性低眼压的房水动力学研究
3
作者 刘百臣 张卯年 +1 位作者 刘铁城 彭秀军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04-106,共3页
目的 探讨外伤性前部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 (aPVR)低眼压状态下的房水生成率、流出率变化 ,从房水动力学的角度揭示外伤性aPVR引起慢性低眼压的发病机制。方法 制作兔外伤性aPVR引起慢性低眼压的动物模型。于术前及术后 2、4、8周... 目的 探讨外伤性前部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 (aPVR)低眼压状态下的房水生成率、流出率变化 ,从房水动力学的角度揭示外伤性aPVR引起慢性低眼压的发病机制。方法 制作兔外伤性aPVR引起慢性低眼压的动物模型。于术前及术后 2、4、8周分别测定房水生成率及房水经葡萄膜巩膜流出量 (Fu)。结果 术后 2、4、8周实验组房水生成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 (P <0 0 5或P <0 0 1) ,术后 2周 ,实验组和对照组Fu无明显差别 ,术后 4周、8周实验组Fu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 外伤性aPVR低眼压的形成与房水生成率下降及Fu增加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伤性 前部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 低眼压 房水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慢性闭角青光眼房水动力学改变与房角关闭范围,眼压及视功能损害的关系
4
作者 张巍 吴雅臻 朱文荣 《眼科研究》 CSCD 1993年第4期283-286,共4页
对40例57眼原发性慢性闭角型青光眼(PCACG)和正常对照组30例60眼,进行了房水荧光素浓度曲线的测定。结果显示,PCACG房角关闭≥:180°组,房水荧光素下降率比对照组减少30.21%,所致视功能损害为青光眼早期和中期改变。而房角关闭≥270... 对40例57眼原发性慢性闭角型青光眼(PCACG)和正常对照组30例60眼,进行了房水荧光素浓度曲线的测定。结果显示,PCACG房角关闭≥:180°组,房水荧光素下降率比对照组减少30.21%,所致视功能损害为青光眼早期和中期改变。而房角关闭≥270°组,房水荧光素下降率比对照组减少58.95%,所致视功能损害主要是青光眼晚期改变。证明PCACG房角关闭范围越大,房水荧光素下降率越低,眼压越高,视功能损害也就越严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光眼 房水动力学 荧光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荧光素浓度曲线法用于青光眼房水动力学
5
作者 朱文荣 张巍 +2 位作者 贺冰 王洁 周毅丁 《眼科研究》 CSCD 1990年第1期26-29,共4页
对原发性开角青光眼(POAG)51眼及对照组60眼作了房水荧光素浓度曲线(FCC)的测定。结果显示对照组房水FCC的荧光素下降率为82.61%,而POAG组的下降率为39.58%,二者相比,P<0.001,差别非常显著。POAG组早期(21眼)与中晚期(30眼)的荧光素... 对原发性开角青光眼(POAG)51眼及对照组60眼作了房水荧光素浓度曲线(FCC)的测定。结果显示对照组房水FCC的荧光素下降率为82.61%,而POAG组的下降率为39.58%,二者相比,P<0.001,差别非常显著。POAG组早期(21眼)与中晚期(30眼)的荧光素下降率,分别为65.66%及28.96%,与对照组相比,P<0.01,差别非常显著。对房水FCC测定作为POAG早期诊断的指标作出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荧光素浓度曲线 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 房水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梁网-Schlemm管通道建模及流固耦合分析
6
作者 张静 《医用生物力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594-594,共1页
目的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是常见的青光眼类型(约占65%),其发病机制尚未阐明,主要危险因素为病理性眼压升高。目前认为临床上大部分高眼压的形成主要由房水外流阻力增加所致,特别是小梁网-Schlemm管通道流出阻力的增加。本研究通过建立小... 目的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是常见的青光眼类型(约占65%),其发病机制尚未阐明,主要危险因素为病理性眼压升高。目前认为临床上大部分高眼压的形成主要由房水外流阻力增加所致,特别是小梁网-Schlemm管通道流出阻力的增加。本研究通过建立小梁网-Schlemm管通道三维模型及有限元分析方法,探究通道压差、房水黏度、入口速度等因素对小梁网-Schlemm管通道结构及房水动力学参数的影响,为房水流出障碍形成机制研究提供有价值的基础认识。方法基于三维重建出的大鼠小梁网-Schlemm管通道三维模型,使用ANSYS软件对模型进行双向流固耦合分析。为模拟房水外流方向上小梁网最内侧与巩膜静脉压之间的不同压差环境,本研究共分析了12组通道压差(33~931 Pa),讨论小梁网-Schlemm管通道壁面剪应力、组织变形等参数与压差之间的定量关联关系。结果小梁网组织及Schlemm管周围组织变形程度随通道压差的增加逐渐增大,最大值出现在Schlemm管外壁(靠近集液管一侧)组织上。当通道压差大于266 Pa时,小梁网-Schlemm管通道壁面剪应力随通道压差增大变化明显,最大值出现在小梁网通道向Schlemm管汇集处的较细分支上。结论通道压差增大导致的小梁网-Schlemm管通道结构、房水动力学参数的变化是导致房水外流阻力增大的重要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CHLEMM管 小梁网 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 房水动力学 壁面剪应力 高眼压 巩膜静脉 房水外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负压吸引眼压效应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吴良成 孙兴怀 +1 位作者 周行涛 褚仁远 《眼科新进展》 CAS 2001年第5期336-337,共2页
目的 探讨负压吸引对实验动物眼压的影响及机理。方法 新西兰大白兔 18只 ,右眼进行负压吸引 ,左眼作对照。观察眼压、房水动力学及房角组织病理结构改变。结果 负压吸引可以降低眼压 ,相应持续 3d。负压吸引组的房水外流速度增加 ,... 目的 探讨负压吸引对实验动物眼压的影响及机理。方法 新西兰大白兔 18只 ,右眼进行负压吸引 ,左眼作对照。观察眼压、房水动力学及房角组织病理结构改变。结果 负压吸引可以降低眼压 ,相应持续 3d。负压吸引组的房水外流速度增加 ,组织病理学结构显示负压吸引后房水静脉扩张、Fantan间隙变宽 ,巩膜和小梁网出现间隙。结论 负压吸引可以降低眼压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负压吸引 眼压 屈光手术 动物实验 房水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