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房树人测验在中学生自杀调查中的应用 被引量:19
1
作者 严虎 杨怡 +1 位作者 伍海姗 陈晋东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650-654,共5页
目的:房树人测验主要用于评估人物与环境的关系,探查其人格特质、人际关系、认同感及其情感状态。本研究探索房树人测验在中学生自杀调查中的应用情况,为中学生自杀问题评估提供新思路。方法:从长沙市4所中学选取1044名在校中学生(初中... 目的:房树人测验主要用于评估人物与环境的关系,探查其人格特质、人际关系、认同感及其情感状态。本研究探索房树人测验在中学生自杀调查中的应用情况,为中学生自杀问题评估提供新思路。方法:从长沙市4所中学选取1044名在校中学生(初中508名,高中536名),进行自杀问题评定(以是否认真想过结束生命来评定有无自杀意念,以是否不仅想过自杀,并做了具体计划来评定有无自杀计划)和房树人测验。结果:最近1月内中学生自杀意念和自杀计划发生率分别为24.0%和5.7%。自杀意念中学生绘画特征中更易出现枯树、月亮、动物、水,不易出现太阳,画面描绘不够细致,窗子也相对较小(OR=2.34、4.39、1.59、1.88、0.60、0.50、1.67)。自杀计划中学生绘画特征中更易出现多栋房屋、月亮和画面尖锐部分,不易出现人物张口和太阳,窗子也相对较小(OR=2.70、4.02、1.87、0.19、0.44、3.93)。结论:本研究中房树人测验的一些绘画特征的表现形式对中学生自杀问题评定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房树人测验 中学生 自杀问题 横断面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功能孤独症儿童的统合型房树人绘画测验特征 被引量:16
2
作者 李雪 曹白丹 +3 位作者 杨文 齐军慧 刘靖 王玉凤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260-266,共7页
目的:探讨高功能孤独症儿童的统合型房树人(S-HTP)绘画测验特征及其社会性发展。方法:对符合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4版(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 of Mental Disorders,Fourth Edition,DSM-Ⅳ)的35例高功能孤独症儿童... 目的:探讨高功能孤独症儿童的统合型房树人(S-HTP)绘画测验特征及其社会性发展。方法:对符合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4版(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 of Mental Disorders,Fourth Edition,DSM-Ⅳ)的35例高功能孤独症儿童和年龄、性别、智商相匹配的70例正常对照儿童进行S-HTP绘画测验,分析高功能孤独症儿童S-HTP绘画测验特征(整体评价15个项目、房屋评价9个项目、树木评价5个项目和人物评价14个项目)。结果:在S-HTP绘画测验中,高功能孤独症儿童绘画特征与正常儿童存在明显差异。在主要反映社交互动水平的整体评价中有8个项目存在差异,如孤独症患儿绘画的画面统合性强的比例明显低于正常儿童[5.7%(2/35)vs.67.1%(47/70),P<0.05];在主要反映家庭关系的房屋评价中的有4个项目存在差异,如孤独症儿童绘画中人只在房屋外面的比例明显高于正常儿童[100%(35/35)vs.85.7%(60/70),P<0.05];在主要反映无意识的自我形象的树木评价中有4个项目存在差异,如孤独症儿童树木简化的比例明显高于正常儿童[73.5%(25/35)vs.24.3%(17/70),P<0.05];在主要反映有意识的自我形象和人际关系的人物评价中有8个项目存在差异,如孤独症儿童绘画人物数目2人以上的比例明显低于正常儿童[20.0%(7/35)vs.68.6%(48/70),P<0.05]。结论:高功能孤独症儿童统合型房树人绘画测验绘画特征反映出其社会性发展落后于正常同龄儿童,主要表现在社交互动、人际关系、自我概念和家庭关系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功能孤独症 统合型树人绘画测验 社交互动 横断面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躯体化症状的小学生的房树人绘画测验特征 被引量:17
3
作者 赵妍 王秋蕴 +1 位作者 项锦晶 王琦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15-120,共6页
目的:探索躯体化倾向小学生的房树人绘画测验特征,并探讨绘画测验特征对躯体化的预测指标。方法:对北京市某小学296名三、四年级学生进行儿童躯体化量表(CSI)和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躯体化分量表)的调查和"房-树-人"团体绘... 目的:探索躯体化倾向小学生的房树人绘画测验特征,并探讨绘画测验特征对躯体化的预测指标。方法:对北京市某小学296名三、四年级学生进行儿童躯体化量表(CSI)和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躯体化分量表)的调查和"房-树-人"团体绘画测验,筛选出符合躯体化标准倾向(CSI≥17和儿童行为量表躯体化得分男孩>7,女孩>9)的学生37例,与133名年龄匹配的正常儿童(CSI和儿童行为量表躯体化得分≤平均分)进行对照分析和回归分析,分析有躯体化倾向的儿童的绘画测验特征。结果:躯体化组儿童与正常组儿童在12种绘画特征出现频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如躯体化组中强调配件出现频率高于正常组[18.9%(7/37)vs.0.0%(0/75),P<0.05];儿童躯体化量表的胃肠道症状(如没画窗户,r=0.16,P<0.05)、疼痛虚弱症状(如强调配件,r=0.37,P<0.01)、心血管及其他症状(如圆衣领,r=0.23,P<0.01)、假神经症状(如强调配件,r=0.24,P<0.01)条目的得分与部分绘画特征出现频率呈正相关;具有没画窗户(OR=24.04),画在纸最下部(OR=11.20),圆衣领(OR=16.36),强调纽扣(OR=6.00),强调配件(OR=43.93),胳膊不同粗细(OR=5.22)绘画特征的小学生更容易出现躯体化症状。结论:"房-树-人"绘画测验中没画窗户、画在纸最下部、圆衣领、强调纽扣、强调配件、胳膊不同粗细6项绘画特征可能与小学生的躯体化症状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人绘画测验 儿童 躯体化倾向 现况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统合性房树人心理测验在先兆早产诊断中的意义 被引量:1
4
作者 黄欣慰 王欣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1859-1861,共3页
目的:探讨统合性房树人心理测验(HTP)对拟诊先兆早产者躯体症状真实性的鉴别诊断作用。方法:利用HTP心理测验将拟诊先兆早产的146例孕妇分组,存在夸大躯体症状表现者为夸大症状组,不存在此项表现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之间的宫缩、宫颈Bis... 目的:探讨统合性房树人心理测验(HTP)对拟诊先兆早产者躯体症状真实性的鉴别诊断作用。方法:利用HTP心理测验将拟诊先兆早产的146例孕妇分组,存在夸大躯体症状表现者为夸大症状组,不存在此项表现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之间的宫缩、宫颈Bishop评分、治疗方案、妊娠结局。结果:夸大症状组28例,对照组118例。①宫缩情况:夸大症状组未观察到明显规则宫缩,对照组均观察到不同程度的规则宫缩;②宫颈Bishop评分:夸大症状组平均达(5.63±0.87)分,对照组平均达(6.22±0.80)分;③治疗方案:夸大症状组接受心理治疗,未再使用宫缩抑制剂。对照组仅使用药物治疗,平均宫缩抑制剂使用时间为(4.25±2.96)d;④妊娠结局:夸大症状组无1例早产发生,对照组仅经积极药物干预,早产发生率为44.61%。两组之间差异性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HTP对拟诊先兆早产者躯体症状的真实性有很好的鉴别诊断作用,通过应用HTP可以有效减少对存在心理问题的孕妇的误诊误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人心理测验 早产 诊断 心理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心理健康状况与房树人绘画特征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16
5
作者 马红霞 程淑英 +3 位作者 傅楚巧 郑海英 张聪颖 武雪娇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9期2293-2295,共3页
目的探讨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心理健康状况与房树人绘画特征的关系。方法对48例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实施症状自评测验与房树人绘画测验,分析两者之间的关系。结果 (1)画面过大(r=0.354)、瘦细树(r=0.286)、树干窄(r=0.456)、屋没门窗... 目的探讨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心理健康状况与房树人绘画特征的关系。方法对48例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实施症状自评测验与房树人绘画测验,分析两者之间的关系。结果 (1)画面过大(r=0.354)、瘦细树(r=0.286)、树干窄(r=0.456)、屋没门窗锁(r=0.308)、表情怒郁(r=0.306)、重复某物(r=0.354)、尖手指或大手掌(r=0.306)等7项绘画特征与症状自评总分呈正相关(P<0.05);局部刻画与症状自评总分呈负相关(r=-0.338,P<0.05)。(2)心理健康各项目得分与多数绘画特征相关(P<0.05)。结论可以通过房树人绘画测验来了解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心理状态;可以通过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房树人图画的细节特征判断其在焦虑、抑郁、强迫症状等因子上的健康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健康 房树人测验 绘画特征 精神分裂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