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触发心房颤动的房性期前收缩特征及抗心房颤动起搏对其影响 被引量:2
1
作者 郭永红 刘启明 +1 位作者 祁述善 周胜华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337-340,共4页
目的:探讨触发阵发性心房颤动(房颤)的房性期前收缩的心电图特征,并观察抗房颤起搏程序对其影响。方法:对24例植入抗心房颤动起搏器(Vitatron900E)患者进行24h动态心电图检查,分析其房性期前收缩触发阵发性房颤的情况,比较诱发房颤组与... 目的:探讨触发阵发性心房颤动(房颤)的房性期前收缩的心电图特征,并观察抗房颤起搏程序对其影响。方法:对24例植入抗心房颤动起搏器(Vitatron900E)患者进行24h动态心电图检查,分析其房性期前收缩触发阵发性房颤的情况,比较诱发房颤组与未诱发房颤组的房性期前收缩的联律间期、房性期前收缩代偿间期和房性期前收缩或房颤前2min内的房性期前收缩频率,并观察房性期前收缩后反应程序对房颤的预防作用。结果:诱发房颤组的房性期前收缩与未诱发房颤组的房性期前收缩联律间期[分别为(352.3±30.4)和(421.8±42.5)ms]、房性期前收缩代偿间期[分别为(963±109)和(733±124)ms]、房性期前收缩或房颤前2min内的房性期前收缩频率[分别为(34.8±18.9)和(12.7±8.7)次/min]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7例房性期前收缩后长间歇触发的房颤用心房超速起搏,17例通过启动房性期前收缩后反应或运动后心率控制程序,6例尚需配伍用可达龙(0.2g/d)控制。结论:房性期前收缩触发阵发性房颤与房性期前收缩的联律间期、房性期前收缩代偿间期以及房性期前收缩或房颤前2min内的房性期前收缩频率有关,抗房颤起搏程序能有效防治房性期前收缩等触发的阵发性房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阵发性心房颤动 房性期前收缩 心脏起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血压伴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触发性房性期前收缩的特征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杨中良 张彩萍 +3 位作者 王乃玲 孙宝玲 李剑 刘卫东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12年第6期430-433,共4页
目的研究高血压伴阵发性心房颤动(PAf)患者触发性房性期前收缩(APC)的电生理特点。方法将46例高血压伴APC触发PAf患者(高血压组)的动态心电图进行人工回放,分析触发性APC的起源部位、联律间期(CI)及期前收缩指数(PI),并与35例非高血压伴... 目的研究高血压伴阵发性心房颤动(PAf)患者触发性房性期前收缩(APC)的电生理特点。方法将46例高血压伴APC触发PAf患者(高血压组)的动态心电图进行人工回放,分析触发性APC的起源部位、联律间期(CI)及期前收缩指数(PI),并与35例非高血压伴PAf患者(非高血压组)对比分析。结果高血压组患者触发性APC主要来源于左心房上部(61.7%),与非高血压组(59.1%)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58)。高血压组触发性APC的CI及PI分别为(374.1±31.5)ms和0.50±0.05,均明显短(低)于非触发性APC[(443.6±32.6)ms和0.63±0.06,均为P=0.000],也短(低)于非高血压组[(395.7±38.2)ms和0.55±0.08,均为P=0.000]。高血压组APC前心动周期(PC)为(746.2±50.6)ms,显著长于非高血压组[(724.9±70.3)ms,P=0.004]。结论高血压伴PAf患者触发性APC主要起源于左心房上部,触发性APC的CI和PI明显短(低)于非高血压伴PAf患者。高血压患者出现CI较短或PI较低的APC时,应及时处理,防止PAf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阵发性心房颤动 触发性房性期前收缩 联律间 收缩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波最大时程和离散度预测房性期前收缩触发心房颤动的价值 被引量:1
3
作者 王怀新 赵吉梅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06年第3期240-240,F0003,共2页
目的探讨体表心电图最大P波时程(Pmax)、P波离散度(Pdis)预测房性期前收缩触发阵发性心房颤动(PAF)的价值。方法回顾分析房性期前收缩触发PAF者46例和未触发PAF者84例,比较两组患者Pmax、Pdis的特点。结果房性期前收缩触发PAF患者Pmax、... 目的探讨体表心电图最大P波时程(Pmax)、P波离散度(Pdis)预测房性期前收缩触发阵发性心房颤动(PAF)的价值。方法回顾分析房性期前收缩触发PAF者46例和未触发PAF者84例,比较两组患者Pmax、Pdis的特点。结果房性期前收缩触发PAF患者Pmax、Pdis明显大于房性期前收缩未触发PAF者(P<0.001);以Pmax≥120ms预测PAF发生的敏感性为80.45%(37/46),特异性82.14%(69/48),准确性80.15%,Pdis≥45ms为标准,预测房性期前收缩触发PAF的敏感性为71.74%(33/46),特异性为91.67%(77/84),准确性为84.62%;Pmax≥120ms及Pdis≥45ms同时超过标准时,联合预测PAF,则敏感性为60.62%,特异性为98.51%,准确性为88.46%。结论Pmax≥120ms、Pdis≥45ms可能是预测房性期前收缩触发PAF的良好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波最大时程 P波离散度 阵发性心房颤动 房性期前收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房性期前收缩揭示房室结多径路前向传导一例 被引量:1
4
作者 马淑英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430-430,共1页
关键词 房室结多径路 房性期前收缩 向传导 QRS-T波群 窦性P波 临床诊断 食管导联 V1导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吉西他滨致房性期前收缩1例
5
作者 李冬梅 孟德宝 魏煜程 《医药导报》 CAS 2007年第2期120-120,共1页
关键词 吉西他滨 房性期前收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虚实夹杂型频发性房性期前收缩辨治思路探讨 被引量:2
6
作者 胡哲恺 冯玲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21年第7期67-69,共3页
频发性房性期前收缩是快速性心律失常中常见的疾病,临床表现常有心悸等症状,可引发心房纤颤、心肌病等,目前临床上通常使用β受体阻滞剂、Ic类抗心律失常药物等治疗,效可,但病情易反复。在频发性房性期前收缩的辨治中,气阴两虚、痰气郁... 频发性房性期前收缩是快速性心律失常中常见的疾病,临床表现常有心悸等症状,可引发心房纤颤、心肌病等,目前临床上通常使用β受体阻滞剂、Ic类抗心律失常药物等治疗,效可,但病情易反复。在频发性房性期前收缩的辨治中,气阴两虚、痰气郁结是其关键发病机制,证兼胸阳痹阻,病位在心,与肝相关,注重其虚实夹杂的病性特点,临证以益气养阴治其本,行气化痰治其标,兼用通阳散结之法,处方精简,用药灵活,临床效果显著。该文旨在对虚实夹杂型频发性房性期前收缩的辨治思路进行探讨,希冀对此类疾病的临床治疗提供指导意义。篇末附验案1则,以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频发性房性期前收缩 虚实夹杂 标本兼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稳心颗粒对儿童期前收缩疗效的随机对照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杜忠东 林瑶 +3 位作者 刘丽英 王阳 王勤 王利平 《中国循证儿科杂志》 CSCD 2006年第1期40-45,共6页
目的探讨中药稳心颗粒对儿童期前收缩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的研究设计,将发病1 个月内的因期前收缩住院的103例患儿随机分成治疗组(55例)和对照组(48例)。对照组行常规保心肌治疗3周,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服稳心颗... 目的探讨中药稳心颗粒对儿童期前收缩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的研究设计,将发病1 个月内的因期前收缩住院的103例患儿随机分成治疗组(55例)和对照组(48例)。对照组行常规保心肌治疗3周,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服稳心颗粒3周。治疗前、后用5 min ECG和Holter评估期前收缩频率。疗效分显效、有效和无效 3种,显效:期前收缩消失或较治疗前减少75%或以上;有效:减少50%-74%;无效:<50%或无减少或较原来增加。结果 103例患儿中房性期前收缩21例(20.4%),室性期前收缩78例(75.7%),交界性期前收缩2例(1.9%),同时有房性和室性期前收缩2例(1.9%)。治疗后症状改善率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组体征改善率好于对照组,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1);5 min ECG评价治疗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70.9% vs 41.7%,P=0.029);Holter评价治疗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65.5% vs 37.5%,P=0.045);5 min ECG和Holter显示的房性期前收缩有效率均为54.5%,而对照组均为0;5 min ECG和Holter显示的室性期前收缩治疗组有效率为73.8%和66.7%,对照组为45.7%和50.4%,房性期前收缩疗效似乎好于室性。治疗组3例(5.5%)出现轻度恶心、呕吐或便秘;血、尿和肝、肾功能等无改变。结论稳心颗粒对新发现的期前收缩患儿有治疗作用,房性期前收缩疗效更好。除2.9%患儿出现轻度的消化道症状外,未观测到其他不良反应,适于儿科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收缩 室性收缩 房性期前收缩 儿童 中药 随机对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期前收缩后窦性搏动ST-T改变临床观察
8
作者 刘哲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78-178,共1页
关键词 房性期前收缩 窦性搏动 ST-T改变 心电图 心脏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起搏器的休息频率功能对房性心律失常的近期影响 被引量:5
9
作者 李永东 徐安杰 +1 位作者 葛智平 温慧华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13年第5期343-345,共3页
目的 探讨起搏器的休息频率功能对房性心律失常的近期影响,评估其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选择植入Identity Adx DDD 5286型双腔起搏器的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患者39例.起搏器植入后不打开休息频率,保持起搏器出厂设置;术后3个月随访时程控... 目的 探讨起搏器的休息频率功能对房性心律失常的近期影响,评估其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选择植入Identity Adx DDD 5286型双腔起搏器的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患者39例.起搏器植入后不打开休息频率,保持起搏器出厂设置;术后3个月随访时程控为在双腔起搏模式下打开休息频率,共随访6个月.比较起搏器植入前后及打开心房滞后模式后心房起搏百分比及房性心律失常的发生情况.结果 与术前比较,术后3个月24 h动态心电图显示,房性期前收缩次数和房性心动过速、心房颤动阵数增加(U=4.19、4.28和4.39,均为P<0.05),相应的发作例数也增加(x2=4.57、4.61和4.96,均为P<0.05).与未打开休息频率模式比较,打开后心房的起搏百分比明显降低[56% (40% ~73%)比84%(64% ~97%),P=0.03];24 h动态心电图显示,房性期前收缩次数和房性心动过速、心房颤动阵数明显减少(P<0.01),相应的发作例数也减少(P<0.01).结论 休息频率模式可以减少心房起搏的比例,减少房性心律失常的发生;打开休息频率模式安全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收缩 房性 心房颤动 心脏起搏器 人工 休息频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阵发性心房颤动发作前心律变化特点的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龙华 谢英 +2 位作者 周玉杰 徐霞 裴莉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03年第6期417-417,共1页
关键词 阵发性心房颤动 动态心电图 房性期前收缩复合波 心律失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5公里越野跑与26公里竞走训练前后心电图观察
11
《中国体育科技》 1981年第36期6-8,共3页
55公里越野与26公里竞走训练量是很大的,毫无疑问对运动员心脏血管系统的要求也是很高的。对这样大的量,运动员心脏反应情况如何,训练后经过多少时间恢复,是我们要观察的内容。共检查4名马拉松运动员和2名竞走运动员,年龄在21—26岁,平... 55公里越野与26公里竞走训练量是很大的,毫无疑问对运动员心脏血管系统的要求也是很高的。对这样大的量,运动员心脏反应情况如何,训练后经过多少时间恢复,是我们要观察的内容。共检查4名马拉松运动员和2名竞走运动员,年龄在21—26岁,平均年龄23.6岁,训练年限1—4年。观察了马拉松运动员安静时(55公里跑前当天早上)、55公里跑后1分钟到4分钟,及跑后18小时、42小时早晨安静时9导心电图;竞走运动员26公里走后1分钟到4分钟,及走后13小时、38小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员心脏 心电图 竞走运动员 越野跑 马拉松 训练年限 训练量 心脏反应 房性期前收缩 窦性心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胎儿缓慢性心律失常诊断治疗及管理进展 被引量:1
12
作者 周开宇 王川 +1 位作者 李一飞 华益民 《中国循证儿科杂志》 CSCD 2014年第6期460-466,共7页
胎儿缓慢性心律失常主要包括窦性心动过缓、房室传导阻滞(AVB)、长QT综合征(LQTS)、其他离子通道病以及房性期前收缩(APB)伴传导阻滞等。部分胎儿缓慢性心律失常能在产前明确诊断,但仍有部分类型产前诊断存在困难;相对于胎儿快速性心律... 胎儿缓慢性心律失常主要包括窦性心动过缓、房室传导阻滞(AVB)、长QT综合征(LQTS)、其他离子通道病以及房性期前收缩(APB)伴传导阻滞等。部分胎儿缓慢性心律失常能在产前明确诊断,但仍有部分类型产前诊断存在困难;相对于胎儿快速性心律失常而言,胎儿缓慢性心律失常预后相对较差、产前干预手段有限且疗效不尽如意,导致这一领域研究进展较慢。但面对胎儿缓慢性心律失常较高的致残率及病死率,近5年学者们逐渐突破困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缓慢性心律失常 房室传导阻滞 房性期前收缩 快速性心律失常 窦性心动过缓 诊断 胎心率 室性收缩 异位搏动 离子通道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右冠状动脉起源异常介入治疗成功1例 被引量:1
13
作者 石蕴琦 李彤 +3 位作者 袁龙 金元哲 张明 李占全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06年第5期399-399,共1页
关键词 右冠状动脉起源异常 介入治疗 主动脉钙化 心电图示 房性期前收缩 冠心病心绞痛 窦性心律 入院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普罗帕酮致严重心律失常2例报告
14
作者 吴宇欣 黄英华 张秀芹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062-1062,共1页
1临床资料 [病例1]患者,男性,75岁。以冠心病、心律失常和多发房性期前收缩入院。查体:血压120/80 mmHg,心律86min-1,节律不整,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心电图示:多发性房性期前收缩,心室率80min-1,给予普罗帕酮150mg,每日3... 1临床资料 [病例1]患者,男性,75岁。以冠心病、心律失常和多发房性期前收缩入院。查体:血压120/80 mmHg,心律86min-1,节律不整,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心电图示:多发性房性期前收缩,心室率80min-1,给予普罗帕酮150mg,每日3次口服。入院2d后,患者出现头晕、黑朦、胸闷伴心悸加重。查体:血压90/60 mmH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严重心律失常 普罗帕酮 房性期前收缩 病理性杂音 临床资料 心电图示 多发性 冠心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Q波及ST段抬高性心肌梗塞1例报告
15
作者 赵羽 胡中桥 赵灵芝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085-,共1页
关键词 Q波 ST段抬高 房性期前收缩 阵发性心悸 肌钙蛋白 心尖部 心律不整 心肌损伤标志物 左侧乳腺癌 节段性运动异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病毒性心肌炎致Ⅱ°Ⅱ型窦房传导阻滞发生晕厥一例
16
作者 黄德美 朱秀丽 +1 位作者 黄晓红 黄克铭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06年第6期479-479,共1页
关键词 病毒性心肌炎 窦房传导阻滞 晕厥 Ⅱ型 房性期前收缩 反复心悸 临床资料 医院就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拉松、中长跑、自行车运动员的心律失常
17
《中国体育科技》 1977年第Z4期37-41,共5页
心律失常是现代心脏病学的重要问题之一,健康人和病人都可能发生心律失常。运动员中发生心律失常的,与不从事运动的健康人比较更为多见。我们在三届全运会期间对马拉松、中长跑和自行车运动员进行了在固定自行车上的最大负荷吋的测定(... 心律失常是现代心脏病学的重要问题之一,健康人和病人都可能发生心律失常。运动员中发生心律失常的,与不从事运动的健康人比较更为多见。我们在三届全运会期间对马拉松、中长跑和自行车运动员进行了在固定自行车上的最大负荷吋的测定(测定方法见本期第54页一文),在负荷过程中未发现有心律失常情况出现,皆为窦性心律。但在安静时和最大负荷后恢复过程中,在所测男女运动员中都有发生不同性质的心律失常的情况。现将n6名男女运动员的测定材料总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律失常 房室传导阻滞 公路自行车运动员 马拉松 最大负荷 全运会 房性期前收缩 中长跑运动员 室性收缩 负荷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动员中的几种心律失常
18
《中国体育科技》 1976年第Z2期30-40,共11页
运动员中出现心律失常的现象较多,国内外均有报道。本文报道我们在1960年至1967年期间收集的1127名运动员心电图中有关第一度房室传导阻滞、第二度房室传导阻滞、期前收缩、预激症候群和完全性右束枝传导阻滞等心律失常的发生情况。同... 运动员中出现心律失常的现象较多,国内外均有报道。本文报道我们在1960年至1967年期间收集的1127名运动员心电图中有关第一度房室传导阻滞、第二度房室传导阻滞、期前收缩、预激症候群和完全性右束枝传导阻滞等心律失常的发生情况。同时报道在1974年对原有心律失常运动员中的部分人进行复查的情况。通过这一工作,使我们初步了解到上述几种心律失常在运动员中的发生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男运动员 心律失常 一度房室传导阻滞 心电图检查 二度房室传导阻滞 房性期前收缩 发生情况 体格检查 室性收缩 自我感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