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2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达格列净对射血分数降低的心力衰竭患者房性心律失常的影响观察
1
作者 秦雪 杜晶 索瑾瑛 《中国实用医药》 2025年第1期110-113,共4页
目的评价射血分数降低的心力衰竭(HFrEF)患者采用达格列净治疗对其房性心律失常以及心功能所产生的影响。方法选取100例HFrEF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抗心力衰竭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应用达格列净... 目的评价射血分数降低的心力衰竭(HFrEF)患者采用达格列净治疗对其房性心律失常以及心功能所产生的影响。方法选取100例HFrEF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抗心力衰竭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应用达格列净治疗。对比两组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心功能分级改善情况、心功能情况、房性心律失常发生率、再住院率及心脏性猝死发生率。结果治疗1、3、6、12个月后,观察组心功能分级改善效果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个月后,观察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51.04±3.47)%较对照组的(40.58±3.39)%高,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47.14±2.39)mm、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602.35±187.25)pg/ml、房性心动过速次数(0.94±0.21)次/个月均低于对照组的(50.25±2.40)mm、(1457.26±189.37)pg/ml、(1.39±0.36)次/个月,心房颤动(房颤)持续时间(18.75±4.20)h短于对照组的(25.36±4.23)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房性心律失常发生率8.00%、心脏性猝死率0较对照组的24.00%、8.00%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再住院率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HFrEF患者在接受常规抗心力衰竭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应用达格列净治疗可有效改善心功能,降低房性心律失常及心脏性猝死发生率,有利于维护患者健康及生命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射血分数降低 心功能 房性心律失常 再住院率 心脏性猝死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托洛尔联合稳心颗粒治疗心房颤动患者导管消融术后房性心动过速的价值 被引量:2
2
作者 谷慧阳 顾翔 朱业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45-249,共5页
目的 探讨美托洛尔联合稳心颗粒对心房颤动(AF)患者导管消融术后房性心动过速(AT)的治疗价值。方法 选取2018年5月至2022年1月在苏北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诊断为AF并成功行导管消融术的患者253例,采用掷币法随机分为稳心颗粒组(56例)、美... 目的 探讨美托洛尔联合稳心颗粒对心房颤动(AF)患者导管消融术后房性心动过速(AT)的治疗价值。方法 选取2018年5月至2022年1月在苏北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诊断为AF并成功行导管消融术的患者253例,采用掷币法随机分为稳心颗粒组(56例)、美托洛尔组(79例)、联合组(79例)、对照组(39例)。比较4组患者治疗AT次数、最长AT心搏次数、平均心率及不良反应等情况。结果 对照组术后1年平均心率、AT阵数、AT最长心搏次数及Ⅰ、Ⅱ、Ⅲ类房性过早搏动次数均高于基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稳心颗粒组、美托洛尔组、联合组术后1年平均心率、AT阵数、AT最长心搏次数及Ⅰ、Ⅱ、Ⅲ类房性过早搏动次数均低于基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联合组术后1年平均心率、AT阵数、AT最长心搏次数及Ⅰ、Ⅱ、Ⅲ类房性过早搏动次数均低于稳心颗粒组和美托洛尔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稳心颗粒组、美托洛尔组、联合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无显著差异(7.1%vs 13.9%vs 8.9%,P=0.301)。结论 美托洛尔联合稳心颗粒可用于治疗AF患者导管消融术后AT,可有效降低平均心率,减少AT发生次数、房性过早搏动次数、减少AT最长心搏次数,可能减少术后AF复发,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心动过速 异位房性 导管消融术 美托洛尔 稳心颗粒 前瞻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房性早搏诱发阵发性心房颤动的动态心电图特征分析 被引量:5
3
作者 曾小丰 高汉华 刘遂欢 《中国医药科学》 2020年第6期232-234,共3页
目的 探讨房性早搏诱发阵发性心房颤动的动态心电图特征分析.?方法采用随机分层抽样法选取2016年6月~2018年6月本院房性早搏患者184例,所有患者给予动态心电图检测.结果 发生阵发性心房颤动92例,发生率为50%;心房颤动患者房性早搏前周期... 目的 探讨房性早搏诱发阵发性心房颤动的动态心电图特征分析.?方法采用随机分层抽样法选取2016年6月~2018年6月本院房性早搏患者184例,所有患者给予动态心电图检测.结果 发生阵发性心房颤动92例,发生率为50%;心房颤动患者房性早搏前周期(815.65±80.66)ms明显长于未诱发房颤患者(700.54±70.21)ms,心房颤动患者房性早搏联律间期(331.45±30.23)ms明显短于未诱发房颤患者(500.45±51.64)m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房性早搏前120s的房性早搏频率明显高于未诱发房颤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92例心房颤动患者中有50例不适感,有不适感的患者平均房颤持续时间(44.21±1.23)s、房颤时平均心室率(145.65±10.64)bpm明显高于无不适感的患者(22.31±2.65)s、(112.31±12.58)bp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动态心电图检测能够有效检查房性早搏患者的阵发性心房颤动,且房性早搏前周期、房性早搏联律间期和房性早搏前120s的房性早搏频率具有明显特征,心室率快,持续时间长的房颤患者不适感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心电图 房性早搏 阵发性心房颤动 房性早搏联律间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稳心颗粒对缺血性心肌病房性心律失常及P波离散度的影响 被引量:9
4
作者 郭进建 曾凯 +1 位作者 谢胜伟 陈美华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4年第31期64-68,共5页
目的观察稳心颗粒对缺血性心肌病(ICM)患者房性心律失常及P波离散度(Pdisp)的影响。方法选取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人民医院心内科2012年1月~2013年12月住院的ICM患者84例,分为对照组(常规治疗)40例和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 目的观察稳心颗粒对缺血性心肌病(ICM)患者房性心律失常及P波离散度(Pdisp)的影响。方法选取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人民医院心内科2012年1月~2013年12月住院的ICM患者84例,分为对照组(常规治疗)40例和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稳心颗粒每次1袋,每日3次,服药4周)44例。冠状动脉造影并计算SYNTAX评分,心电图和动态心电图检测房性心律失常并计算Pdisp,超声心动图检测心功能: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和短轴缩短率(FS),快速化学发光法测定血清氨基末端B型钠尿肽原(NT-proBNP)。结果两组SYNTAX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6.3±7.7)分比(25.5±8.1)分,P〉0.05];治疗组对房性心律失常的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79.5%比65.0%,P〈0.05),血清NT-proBNP水平和Pdisp显著下降[(675.5±288.6)ng/L比(876.3±345.8)ng/L,(23±10)ms比(38±15)ms,均P〈0.05],LVEF和FS显著高于对照组[(52.5±12.2)%比(44.3±6.6)%,(37.4±11.3)%比(25.4±5.7)%,均P〈0.05]。结论稳心颗粒能显著缓解ICM患者房性心律失常,改善心功能、降低Pdisp可能是其作用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心肌病 房性心律失常 P波离散度 稳心颗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儿房性心动过速药物治疗分析 被引量:5
5
作者 李博宁 刘琮 +2 位作者 刘麟 谭卫群 孟祥春 《儿科药学杂志》 CAS 2015年第8期11-14,共4页
目的:探讨小儿房性心动过速药物治疗效果。方法:总结2008年1月至2014年11月我院收治的小儿房性心动过速患儿46例,分析其药物治疗特点、疗效及随访情况。结果:46例房性心动过速患儿,男30例,女16例,年龄1个月~11岁,平均(36.75±3... 目的:探讨小儿房性心动过速药物治疗效果。方法:总结2008年1月至2014年11月我院收治的小儿房性心动过速患儿46例,分析其药物治疗特点、疗效及随访情况。结果:46例房性心动过速患儿,男30例,女16例,年龄1个月~11岁,平均(36.75±3.50)个月。41例患儿进行了6个月~4年随访,平均随访时间(2.85±1.05)年,有5例失访。所有患儿给予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均有效转复心律,其中30例给予胺碘酮转复,10例应用普罗帕酮转复,5例应用胺碘酮+美托洛尔成功转复,1例给予三磷酸腺苷(ATP)转复,治疗成功率100%,无死亡病例。结论:胺碘酮治疗小儿房性心动过速效果明显,特别对于婴幼儿持续性房性心动过速,具有较好疗效,38例患儿随访提示小儿房性心动过速可能为自限性疾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 房性心动过速 药物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药治疗房性期前收缩 被引量:4
6
作者 皇甫海全 周亚滨 于海睿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4年第2期253-255,共3页
房性期前收缩是指激动起源于窦房结以外心房的任何部位的搏动,是一种常见的心律失常,中医谓心悸、怔忡。心悸的病机特点为虚实夹杂,本虚标实。目前,西医治疗房性期前收缩主要是Ⅰ~Ⅳ类抗心律失常药物和介入等方法,抗心律失常药物... 房性期前收缩是指激动起源于窦房结以外心房的任何部位的搏动,是一种常见的心律失常,中医谓心悸、怔忡。心悸的病机特点为虚实夹杂,本虚标实。目前,西医治疗房性期前收缩主要是Ⅰ~Ⅳ类抗心律失常药物和介入等方法,抗心律失常药物本身就有致心律失常的毒副作用及介入治疗的创伤性等限制了其应用。中医采用中药汤剂单味煎、中成药及中西医结合等方法治疗,能显著提高患者心率变异性,对抗心律失常,且毒副反应少,复发率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房性期前收缩 中医药疗法 病因病机 辨证论治 桂枝甘草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管射频消融治疗老年人房性心动过速后心脏功能的变化 被引量:2
7
作者 冯金忠 吴峰 +1 位作者 骆合德 邱一华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808-808,共1页
长期持续性心动过速可引起心脏扩大、心肌收缩功能减退,当心动过速被控制后心脏功能可部分或完全恢复。老年人心脏储备功能差,不同程度的心房肌纤维化,部分患者合并高血压、冠心病等,易发生房性心动过速。我们旨在研究老年人房性心... 长期持续性心动过速可引起心脏扩大、心肌收缩功能减退,当心动过速被控制后心脏功能可部分或完全恢复。老年人心脏储备功能差,不同程度的心房肌纤维化,部分患者合并高血压、冠心病等,易发生房性心动过速。我们旨在研究老年人房性心动过速经导管射频消融术后心脏功能变化及其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管射频消融治疗 房性心动过速 心动过速后 心脏功能 老年人 心肌收缩功能减退 持续性心动过速 心脏储备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步长稳心颗粒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合并房性心律失常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6
8
作者 柴栋木 南军 +2 位作者 卢艳玲 张丽 刘泽骋 《中国实用医药》 2009年第14期137-137,共1页
关键词 快速房性心律失常 步长稳心颗粒 临床观察 常规治疗 急性冠脉综合征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 非Q波心肌梗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主动脉无冠窦内导管射频消融治疗希氏束旁起源的房性心动过速临床观察 被引量:2
9
作者 邓小军 何运昉 +1 位作者 杨萍 王天勋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08-208,共1页
右心房房性心动过速多起源于右心房界嵴、冠状静脉窦口、三尖瓣环及希氏束附近区域,然而在希氏束旁消融有损伤到正常房室传导系统的风险,而在无冠窦内放电消融较安全,我们报道2例在主动脉无冠窦内导管射频消融治疗希氏束旁房性心动... 右心房房性心动过速多起源于右心房界嵴、冠状静脉窦口、三尖瓣环及希氏束附近区域,然而在希氏束旁消融有损伤到正常房室传导系统的风险,而在无冠窦内放电消融较安全,我们报道2例在主动脉无冠窦内导管射频消融治疗希氏束旁房性心动过速的病例,探讨该方法的安全性和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希氏束旁房性心动过速 导管射频消融治疗 主动脉 临床观察 冠状静脉窦口 房室传导系统 三尖瓣环 右心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房性心动过速药物疗效及预后分析 被引量:2
10
作者 陈思 钟家蓉 《儿科药学杂志》 CAS 2019年第3期13-17,共5页
目的:分析儿童房性心动过速的药物疗效及预后。方法:选择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2005-2016年收治的接受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的109例房性心动过速患儿临床资料,分为器质性心脏病组(先天性心脏病、心肌病、心肌炎)及无器质性心脏病组,回... 目的:分析儿童房性心动过速的药物疗效及预后。方法:选择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2005-2016年收治的接受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的109例房性心动过速患儿临床资料,分为器质性心脏病组(先天性心脏病、心肌病、心肌炎)及无器质性心脏病组,回顾性分析不同疾病组的抗心律失常药物疗效和随访情况。结果:109例患儿中男62例,女47例,发病年龄0~13.4岁。心肌炎组洋地黄、β受体阻滞剂治疗总有效率最高,无器质性心脏病组以洋地黄治疗的总有效率最高。先天性心脏病组、心肌病组的各药物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完整随访资料的患儿47例,随访时间10~73(32.4±15.3)个月,心肌炎组、无器质性心脏病组的总有效率较高,<3岁组患儿总有效率高于≥3岁的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例药物疗效欠佳的房性心动过速患儿行射频消融术均得到有效控制。结论:房性心动过速无器质性心脏病患儿应用洋地黄的疗效较好,心肌炎患儿洋地黄、β受体阻滞剂的疗效较好;绝大部分房性心动过速药物治疗最终预后良好,其中以心肌炎、无器质性心脏病及小年龄组患儿更佳;药物疗效不佳者建议行射频消融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房性心动过速 儿童 药物疗效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射频消融治疗肌袖性房性心律失常的护理 被引量:2
11
作者 王芳 杨剑雪 陈芳 《护理学杂志(综合版)》 2004年第15期25-26,共2页
对 30例肌袖性房性心律失常病人行射频消融治疗 ,均消融即刻成功 ,其中 1例术后 4个月复发 ,经再次消融成功。护理要点 :术前做好心理护理及术前准备 ;术中术后严密监护 ,防止并发症的发生 。
关键词 肌袖性房性心律失常 射频消融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稳心颗粒治疗房性期前收缩与美托洛尔对比 被引量:1
12
作者 张立春 田成海 米继强 《中国实用医药》 2011年第31期144-145,共2页
作者所在医院2011年1月至2011年9月治疗52例房性心律失常患者,并和使用美托洛尔进行治疗的30例患者进行对比研究,以探讨两种药物的治疗效果,现总结如下。
关键词 稳心颗粒 美托洛尔 房性心律失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房性囊性肾瘤的超声表现及诊断价值 被引量:1
13
作者 喻智 申雪萍 +2 位作者 熊锐华 刘春龙 阮维莲 《华夏医学》 CAS 2009年第5期934-935,共2页
关键词 房性囊性肾瘤 肾脏 超声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论动态心电图检查在诊断房性早搏所致阵发性心房颤动方面的价值 被引量:5
14
作者 张田田 梁玲娣 +1 位作者 廖虹 孙静 《当代医药论丛》 2017年第10期124-125,共2页
目的 :探讨动态心电图检查在诊断房性早搏所致阵发性心房颤动方面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柳州市人民医院在2014年11月至2016年5月接诊的70例房性早搏所致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这70例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35例)和动态组(35... 目的 :探讨动态心电图检查在诊断房性早搏所致阵发性心房颤动方面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柳州市人民医院在2014年11月至2016年5月接诊的70例房性早搏所致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这70例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35例)和动态组(35例)。采用常规心电图检查对常规组患者的病情进行诊断,采用动态心电图检查对动态组患者的病情进行诊断,并对比两组患者病情诊断的准确率。结果 :动态组患者病情诊断的准确率为85.71%(30/35),常规组患者病情诊断的准确率为51.43%(18/35)。动态组患者病情诊断的准确率高于常规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动态心电图对房性早搏所致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的病情进行诊断的临床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心电图检查 常规心电图检查 房性早搏 阵发性心房颤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极罕见房性心律失常——心房脱节性房性心动过速
15
作者 王力明 李晓琳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05年第12期914-914,共1页
关键词 房性心动过速 房性心律失常 心房脱节 QRS波群形态 Ⅰ度房室传导阻滞 高血压性心脏病 QRS-T波群 P-P间期 心电图诊断 罕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紊乱性房性心动过速为表现的暴发性心肌炎1例 被引量:1
16
作者 彭静 蔡珊珊 刘宁 《儿科药学杂志》 CAS 2017年第11期64-64,I0001,I0002,共3页
紊乱性房性心动过速(chaotic atrial tachycardia,CAT)也称多源性房性心动过速(multifocal atrial tachycardia,MAT),在儿科临床上是一种少见的房性心律失常,临床表现多样,部分患儿因出现血流动力学改变而危及生命。本文通过对1例以... 紊乱性房性心动过速(chaotic atrial tachycardia,CAT)也称多源性房性心动过速(multifocal atrial tachycardia,MAT),在儿科临床上是一种少见的房性心律失常,临床表现多样,部分患儿因出现血流动力学改变而危及生命。本文通过对1例以CAT为表现的暴发性心肌炎病例的分析,探讨该病病因、诊断思路及治疗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暴发性心肌炎 TACHYCARDIA 房性心律失常 心室率控制 胺碘酮 左束支传导阻滞 房扑 抗心肌抗体 心律平 chaoti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酷似房性早搏的融合波型室性早搏伴室内差异性传导一例 被引量:1
17
作者 许昆 田秀玲 闵杰清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05年第6期476-476,共1页
关键词 房性早搏 室内差异性传导 室性早搏 胸部X射线检查 波型 融合 QRS波形态 avF导联 avR导联 QRS增宽 min 心脏早搏 V2导联 联律间期 宽QRS 12s 13岁 无杂音 心肌酶 心电图 体检 直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托洛尔联合辛伐他汀对减少心律失常患者房性期前收缩及室性期前收缩次数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5
18
作者 毕健成 刘群英 《北方药学》 2020年第1期58-59,共2页
目的:探讨美托洛尔联合辛伐他汀对减少心律失常患者房性期前收缩及室性期前收缩次数的应用价值。方法:参与研究的60例患者,均为我院2018年1月~2019年1月接受治疗的心律失常患者,自愿参与,研究人员采用电脑随机分组的方式,分为对照组以... 目的:探讨美托洛尔联合辛伐他汀对减少心律失常患者房性期前收缩及室性期前收缩次数的应用价值。方法:参与研究的60例患者,均为我院2018年1月~2019年1月接受治疗的心律失常患者,自愿参与,研究人员采用电脑随机分组的方式,分为对照组以及研究组,各30例。对照组接受美托洛尔治疗,研究组接受美托洛尔联合辛伐他汀治疗,对比观察房性期前收缩、室性期前收缩次数、临床疗效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对比两组治疗前后室性期前收缩、房性期前收缩次数,研究组均低于对照组;对比两组临床治疗有效率,研究组总有效例数较对照组多;对比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研究组头痛、腹泻、腹胀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美托洛尔联合辛伐他汀治疗,能够有效减少心律失常患者房性期前收缩及室性期前收缩次数,提升临床治疗效果,降低药物不良反应,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托洛尔 辛伐他汀 心律失常患者 房性期前收缩 室性期前收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参松养心胶囊治疗频发房性期前收缩疗效观察 被引量:4
19
作者 李睿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9年第4期521-521,共1页
关键词 参松养心胶囊/治疗应用 美托洛尔/治疗应用 频发房性期前收缩/中医药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房性期前收缩揭示房室结多径路前向传导一例 被引量:1
20
作者 马淑英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430-430,共1页
关键词 房室结多径路 房性期前收缩 前向传导 QRS-T波群 窦性P波 临床诊断 食管导联 V1导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