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采动影响区房屋就地重建可行性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郭文兵 徐飞亚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433-437,共5页
为解决河南安林煤业有限公司压煤村庄实施房屋就地重建技术,结合该矿具体地质采矿条件,采用概率积分法分析了老采空区的残余变形情况;通过附加应力法进行计算分析,研究了建筑物荷载对老采空区"活化"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当... 为解决河南安林煤业有限公司压煤村庄实施房屋就地重建技术,结合该矿具体地质采矿条件,采用概率积分法分析了老采空区的残余变形情况;通过附加应力法进行计算分析,研究了建筑物荷载对老采空区"活化"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当老采空区采动稳定后,采空区上方周围的建筑物仍会受到很小的残余变形,但残余变形量在允许范围内;重建一般民房的载荷影响深度远小于裂缝带发育高度,不会引起老采空区的"活化",在对民房采取一定的技术措施后,房屋就地重建技术在该矿区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房屋重建 残余变形 老采空区“活化” 附加应力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动中房屋就地重建时机及区域研究
2
作者 安士凯 周大伟 +3 位作者 李亮 徐燕飞 白志辉 汪骁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173-180,共8页
当前,我国东部矿井以村庄压煤为主,由于土地紧张,矿山企业面临村庄下采煤迁村困难、地表稳定后村庄重建周期长、严重影响村民生活等问题。为此,跟据采动过程中村庄房屋就地重建思路,以地表剩余变形量选择房屋就地重建的时机和区域,从煤... 当前,我国东部矿井以村庄压煤为主,由于土地紧张,矿山企业面临村庄下采煤迁村困难、地表稳定后村庄重建周期长、严重影响村民生活等问题。为此,跟据采动过程中村庄房屋就地重建思路,以地表剩余变形量选择房屋就地重建的时机和区域,从煤炭开采空间传递及分布的角度,将开采空间分为地表沉陷空间、不可释放空间(即岩石碎胀所占空间)和可释放空间,并结合概率积分法模型和时间函数推导了剩余变形量的计算方法。以峰峰矿区为例进行了应用研究,结果表明:采用所提方法准确计算出采动过程中就地重建的时间和区域,与地表稳定后重建房屋相比,采动过程中建房的时间由4.2 a提前到0.5 a,提前了3.7 a,时间效率提高了88.1%;采动中房屋重建时间效率大幅度提升,极大地改善了当地村民生活环境及质量。研究成果对于我国矿区村庄下压煤开采房屋就地重建工作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采沉陷 剩余变形量 动态移动变形 建筑下压煤 房屋就地重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