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房地产财富对居民消费影响研究:基于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数据的实证检验 被引量:13
1
作者 杨碧云 肖英豪 张浩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22-32,共11页
文章利用2011年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数据,采用分组回归和逐步检验法对家庭房地产财富与家庭消费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实证结果表明:家庭房地产财富的增加会显著促进家庭消费,且对耐用品消费的影响程度要大于对非耐用品消费。... 文章利用2011年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数据,采用分组回归和逐步检验法对家庭房地产财富与家庭消费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实证结果表明:家庭房地产财富的增加会显著促进家庭消费,且对耐用品消费的影响程度要大于对非耐用品消费。房地产财富对家庭消费的影响存在异质性,具体表现为:财富效应在低收入家庭中最为显著,年轻户主家庭的房地产财富效应高于年老户主家庭,且东部地区家庭的财富效应高于西部。此外,本文深入研究了房地产财富影响家庭消费的机制,研究结果发现,房地产财富会通过影响家庭的风险态度来影响家庭消费;房地产财富越高的家庭,风险规避程度越低,家庭消费也越多。为此,文章认为,保持房地产市场平稳发展,并增加对年轻及低收入家庭的住房优惠将有利于促进房地产财富效应的发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房地产财富 财富效应 居民消费 家庭消费 风险态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房地产财富效应与投资者的风险态度 被引量:4
2
作者 王聪 周利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39-47,共9页
为探讨房地产财富效应与投资者风险态度间的关系,首先运用2011年我国家庭金融调查数据(CHFS)、投资者家庭的人口统计学特征因素与风险资产的持有情况,通过Heckman两步法估算投资者家庭的风险厌恶系数;然后将投资者家庭按照风险厌恶系数... 为探讨房地产财富效应与投资者风险态度间的关系,首先运用2011年我国家庭金融调查数据(CHFS)、投资者家庭的人口统计学特征因素与风险资产的持有情况,通过Heckman两步法估算投资者家庭的风险厌恶系数;然后将投资者家庭按照风险厌恶系数分为风险偏好、风险中性与风险厌恶3组,并逐组分析房地产的财富效应。回归结果表明投资者的风险态度与房地产财富效应呈显著负相关,与理论模型的预测结果相一致。为达到通过房地产市场拉动内需的目的,政府应采取诸如调控土地供给、保障房的合理供应等措施保持房地产市场的平稳运行和发展,并保持政策的连续性和权威性,合理引导家庭的预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房地产财富效应 风险厌恶 Heckman两步法 家庭金融调查数据(CHF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庭风险态度对房地产财富效应的影响 被引量:3
3
作者 纪晗 《财经问题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62-68,共7页
本文首次研究了家庭风险态度对我国房地产财富效应的影响。基于家庭微观调查数据的研究结果表明:经济社会生活中的不确定性会提高家庭风险厌恶程度;而家庭风险态度对房地产财富效应产生了显著影响,住房财富对消费的影响随着风险厌恶程... 本文首次研究了家庭风险态度对我国房地产财富效应的影响。基于家庭微观调查数据的研究结果表明:经济社会生活中的不确定性会提高家庭风险厌恶程度;而家庭风险态度对房地产财富效应产生了显著影响,住房财富对消费的影响随着风险厌恶程度的增大而减弱,较高的风险厌恶程度显著削弱了正向的房地产财富效应。这一结论可以为房地产财富效应与微观主体行为特征间的关系研究提供更多依据,并且预示着提高各项政策的持续性以降低居民面临的不确定性,可以有效提升房地产正向财富效应,进一步促进居民消费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庭风险态度 房地产财富效应 居民消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房地产价格、信贷可得性与消费者支出之间的关系研究——基于房地产财富效应与信贷渠道效应视角的分析 被引量:5
4
作者 梁俊茹 范大路 《征信》 2016年第1期72-76,共5页
近几年房地产价格高涨对我国的经济造成了一定影响,货币政策与资产价格的关系成为关注的焦点。房地产价格的波动使得消费者的财富、消费支出及信贷可得性等发生变化。在完美金融市场假设下,基于生命周期—持久收入理论分析财富效应与收... 近几年房地产价格高涨对我国的经济造成了一定影响,货币政策与资产价格的关系成为关注的焦点。房地产价格的波动使得消费者的财富、消费支出及信贷可得性等发生变化。在完美金融市场假设下,基于生命周期—持久收入理论分析财富效应与收入效应;在不完美金融市场下,基于流动性约束理论分析抵押效应。研究表明,房价变化影响居民消费的关键决定因素是交易成本、贷款额与抵押物价值比率、业主所有权以及在租赁市场上家庭所占比例、抵押物的可得性、住房价格变化的性质、以及财富的性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房地产价格 信贷可得性 消费者支出 房地产财富效应 信贷渠道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房地产二元属性及财富效应的区域差异研究 被引量:21
5
作者 廖海勇 陈璋 《财贸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47-54,共8页
基于1999—2012年中国30个省市的面板数据,用固定效应变系数模型测算各省市房地产财富效应,同时对各地区房地产消费属性和投资属性进行定量测算,在此基础上研究各地区房地产消费属性和投资属性与其财富效应的关系,结果发现:从整体上看,... 基于1999—2012年中国30个省市的面板数据,用固定效应变系数模型测算各省市房地产财富效应,同时对各地区房地产消费属性和投资属性进行定量测算,在此基础上研究各地区房地产消费属性和投资属性与其财富效应的关系,结果发现:从整体上看,东部地区省市的房地产财富效应较强,中西部地区省市的房地产财富效应较弱;各省市房地产财富效应的大小与消费属性强弱成正比,与投资属性强弱成反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房地产财富效应 消费属性 投资属性 区域差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财富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研究——基于微观数据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36
6
作者 刘宏 明瀚翔 赵阳 《南开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95-110,共16页
本文根据生命周期假说和永久性收入假说,利用2009年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问卷(China Health and Nutrition Survey,CHNS)的微观数据,采用ordered probit计量模型,从实证的角度重点考察永久性收入和房产财富如何影响居民的主观幸福感。研... 本文根据生命周期假说和永久性收入假说,利用2009年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问卷(China Health and Nutrition Survey,CHNS)的微观数据,采用ordered probit计量模型,从实证的角度重点考察永久性收入和房产财富如何影响居民的主观幸福感。研究发现,与当期收入相比,永久性收入和房产财富是居民主观幸福感更为重要的影响因素,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永久性收入和房产财富的相对值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要大于这二者的绝对值。总体来说,永久性收入财富的幸福效应强于房产财富,但是这一结果存在城乡、性别及地区差异。这些经验发现可以为政府逐步改善人民生活水平、提升生活幸福感提供了可靠的政策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久性收入 房地产财富 主观幸福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房价上涨影响城镇居民消费的非线性关系研究——基于金融发展水平门槛 被引量:9
7
作者 罗孝玲 陈倩 《价格月刊》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20-27,共8页
选取2003年~2016年我国35个大中城市的面板数据,利用System-GMM估计方法与面板门槛模型,实证分析了房价上涨影响城镇居民消费的非线性关系。结果显示,房价上涨显著促进了城镇居民消费,且存在显著门槛效应。当金融发展水平跨越门槛值时... 选取2003年~2016年我国35个大中城市的面板数据,利用System-GMM估计方法与面板门槛模型,实证分析了房价上涨影响城镇居民消费的非线性关系。结果显示,房价上涨显著促进了城镇居民消费,且存在显著门槛效应。当金融发展水平跨越门槛值时,房价上涨对城镇居民消费的促进作用显著增强。因此,要促进金融市场发展,完善房地产财富效应传导机制,提高城镇居民消费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房地产财富效应 金融发展水平 System-GMM估计 门槛回归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房价波动非完美预期对城镇居民消费的区域差异性影响 被引量:5
8
作者 樊锦霞 叶莉 张玉梅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3-21,共9页
在传统生命周期理论和持久收入假说的基础上,通过放松理性人和完全信息假设,引入非完美预期与其导致的不确定性,可以从行为经济学的心理预期与财富幻觉的角度分析其对消费的作用机理,并结合效用理论,建立涵盖上述因素的非完全预期生命... 在传统生命周期理论和持久收入假说的基础上,通过放松理性人和完全信息假设,引入非完美预期与其导致的不确定性,可以从行为经济学的心理预期与财富幻觉的角度分析其对消费的作用机理,并结合效用理论,建立涵盖上述因素的非完全预期生命周期模型。将该模型运用于中国房地产市场,针对2000—2016年31个省区面板数据,实证研究房价波动的非完美预期以及其导致的不确定性对消费的影响。结果显示,东部和中部地区居民的非完美预期对其消费具有显著抑制作用,西部地区居民的非完美预期对其消费具有促进作用;不确定性对居民消费具有抑制作用,中部地区最强,东部地区次之,西部地区最弱。由此提出因地制宜调控房价、合理引导预期、降低不确定性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费 非完美预期 房地产财富效应 区域异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