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城市间房价分化的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6
1
作者 陈小亮 陈衎 +1 位作者 王兆瑞 肖争艳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9-64,共16页
面对一二三线城市房价增速的分化走势,“因城施策”逐渐成为主基调,为此需要准确识别不同城市房价分化的主要因素。本文综合使用XGBoost等机器学习方法以及SHAP值解释性方法,基于2009—2019年全国70个大中城市面板数据,测算并分析一二... 面对一二三线城市房价增速的分化走势,“因城施策”逐渐成为主基调,为此需要准确识别不同城市房价分化的主要因素。本文综合使用XGBoost等机器学习方法以及SHAP值解释性方法,基于2009—2019年全国70个大中城市面板数据,测算并分析一二三线城市房价分化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1)预期因素在多轮房价分化期间都起到重要驱动作用;(2)货币政策本身并不是房价分化的主要因素,但可以通过影响预期导致房价分化;(3)需求因素和供给因素本身也不是房价分化的主要因素,但也可以通过影响预期导致房价分化。有鉴于此,“因城施策”的关键在于稳定公众对房价的预期:一线城市应在控制土地成本的前提下适当增加住房供给,削弱由于供不应求所带来的房价上涨预期;二三线城市需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提高教育、医疗和环境质量,改善居民购房需求,防范人口外流带来的房价下跌预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房价上涨 房价分化 房价预期 “因城施策” 机器学习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再论房价分化之谜--收入不确定性的视角 被引量:1
2
作者 赵扶扬 赵娅瑄 刘建丰 《经济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8-92,共25页
近十年来,我国房价呈现明显的区域分化特征,然而人口流动、土地供给等传统供需因素并不能很好地解释房价分化的现象。本文认为,收入不确定性是解释房价区域间分化的一个重要视角。本文构建了一个包含异质性投资者的动态一般均衡模型,着... 近十年来,我国房价呈现明显的区域分化特征,然而人口流动、土地供给等传统供需因素并不能很好地解释房价分化的现象。本文认为,收入不确定性是解释房价区域间分化的一个重要视角。本文构建了一个包含异质性投资者的动态一般均衡模型,着重刻画了收入不确定性对不同地区房价的影响。研究发现:不确定性加速了人口流入地区房价的上升,但也挤出了更多的消费与实体经济。机制分析显示:由于金融不完备性的存在,人们持有的住房资产往往具有“流动性溢价”,住房需求对于预期收益的变化比对当前价格的变化更为敏感。在不确定性上升的情况下,人们会预防性地增持住房资产,提高住房资产的预期收益;同时,人口从低线城市向高线城市的集聚也势必会通过传统供需机制增加人们对于优质房产的投资需求。由此,预防性储蓄机制放大了传统供需机制,两者的联合作用大于两者独立作用的联合,扩大了高线城市与低线城市的房价(增速)差距。最后,本文进行了政策分析,分别考察了在“缓解供需矛盾”和“稳定市场预期”两个核心维度上,保障性住房供给、拓宽投资渠道及“房住不炒”预期指引等政策的实行对经济的影响。研究发现,这些政策均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上述联合效应所带来的房价分化现象,同时也能抑制内需下降及经济脱实向虚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收入不确定性 房价分化 保障性住房 脱实向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城市间房价分化的经济学解释 被引量:7
3
作者 钱净净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77-81,共5页
当前中国城市间房价分化现象日益严重,城市间居民的住房资产价格差距拉大,导致全民焦虑情绪蔓延。运用经济学理论分析房价分化的缘由,发现偏向中西部的土地供给与人口向东部大城市集中流入的需求是造成供需矛盾的主要原因,货币政策的加... 当前中国城市间房价分化现象日益严重,城市间居民的住房资产价格差距拉大,导致全民焦虑情绪蔓延。运用经济学理论分析房价分化的缘由,发现偏向中西部的土地供给与人口向东部大城市集中流入的需求是造成供需矛盾的主要原因,货币政策的加杠杆效应放大了东部大城市的商品房需求,叠加公共品供给的区域不平衡共同导致城市间房价持续分化。解决这一问题需要客观对待人口流动的趋势,供给侧改革与需求侧改革结合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房价分化 供给侧 需求侧 供需矛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货币政策、交通通达性与区域房价分化 被引量:2
4
作者 徐亚平 姜燕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33-144,共12页
基于经济地理学的建模方法,扩展建立一个包含货币政策的住房价格理论模型,考察货币政策、交通基础设施通达性与区域间房价之间的关系,并以2005—2017年中国283个地级及以上城市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研究表明,城市间交通通达性分化对... 基于经济地理学的建模方法,扩展建立一个包含货币政策的住房价格理论模型,考察货币政策、交通基础设施通达性与区域间房价之间的关系,并以2005—2017年中国283个地级及以上城市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研究表明,城市间交通通达性分化对城市间房价分化呈先减小后增加再减小的趋势;并且宽松的货币政策会加剧城市间住房价格分化。进一步研究表明,货币政策会通过交通基础设施通达性的机制影响城市间住房价格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货币政策 交通通达性 区域房价分化 房地产 一线城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住房金融宏观审慎政策有效性研究--基于房价分化特征 被引量:4
5
作者 陈英楠 刘家锐 +1 位作者 张智威 龚雅玲 《经济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7-30,共14页
在房价分化的背景下,我国政策当局注重"因城施策",积极使用住房金融宏观审慎政策干预房价波动。为评估该政策对不同房价增长率城市的影响效果,本文使用2011年1月至2017年12月70个大中城市的面板数据集,基于动态面板分位数回... 在房价分化的背景下,我国政策当局注重"因城施策",积极使用住房金融宏观审慎政策干预房价波动。为评估该政策对不同房价增长率城市的影响效果,本文使用2011年1月至2017年12月70个大中城市的面板数据集,基于动态面板分位数回归模型,研究首付比下限、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及两项政策工具联合作用的效果。经验结果表明:首付比下限、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及两者的联合作用均能显著抑制房价增长,其中首付比下限对低房价增速城市的影响更大,而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及两者的联合作用对高房价增速城市的影响更明显;两项政策工具的联合作用对房价的干预效果并未强于单项政策,意味着工具搭配可能没有明显的协同促进作用;收紧和放松首付比下限对房价的干预强度存在非对称性。本文的政策含义可能为,在"因城施策"调控住房市场时,政策当局应关注不同城市对于政策工具的反应特征及工具间的搭配协调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住房金融宏观审慎政策 房价分化 因城施策 动态面板分位数回归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