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西晋《户调式》校补
1
作者
张萍
《云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0年第4期62-65,共4页
《晋书·食货志》收载的西晋的《户调之式》,是西晋赋税这种“常事”的“品式章程”,应出自收录“常事品事章程”的档案——《晋故事》。但收载的文字有讹脱内容也不完整,故作校补。
关键词
户调式
赋税标准额
校补
西晋
经济史
古文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汉唐间赋税制度的变化——封建社会前期赋税制度中地、资、丁、户之间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
1
2
作者
谷霽光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1964年第0期49-70,共22页
汉唐间赋税制度中的几个基本问题——两汉的"租"与"赋"——汉魏调的产生——西晋户租、丁租和南朝户调、丁调——北朝租调与隋唐租庸调的演变——唐两税法与户税地租——几点综合的说明。(一)汉唐间赋税制度中的几...
汉唐间赋税制度中的几个基本问题——两汉的"租"与"赋"——汉魏调的产生——西晋户租、丁租和南朝户调、丁调——北朝租调与隋唐租庸调的演变——唐两税法与户税地租——几点综合的说明。(一)汉唐间赋税制度中的几个基本问题封建国家的赋税,是封建剥削的一种形式,它与地租剥削直接相联系,而又具有相对独立性;有的赋税内容,本身就是一种地租,而名称上却和地课没有区别。弄清楚封建赋税的演变,既有助于研究整个封建剥削和整个封建生产关系的源流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赋税制度
税法
地税
封建国家
地租
税收制度
利润
户
税
户
调
丁租
丁税
户
调之式
户调式
汉唐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故事、品式和西晋赋税的“品式章程”
被引量:
5
3
作者
张尚谦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99-104,共6页
"故事"流行于两汉,指"旧事"、"往事前例",据之以行"吏事",西晋被规范为"常事"的"品式章程",而收存它的档案亦称"故事",后又为一种史学体裁的名称。"品式&q...
"故事"流行于两汉,指"旧事"、"往事前例",据之以行"吏事",西晋被规范为"常事"的"品式章程",而收存它的档案亦称"故事",后又为一种史学体裁的名称。"品式"亦流行于两汉,许多制度都分品有式,品、式结合。"式",样也,一种制度的标准模式。魏晋时"品式"更加盛行,"常事",即一般事务,都有"品式"和"章程",品式与章程往往结合一起。西晋时,赋税被视为"常事",有"品式章程",留下了"品式"制的一个最宝贵的实例。"式"(样),用作"比","依样定户等上下",是西晋"户调式"的主要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故事
品式
“品式章程”
户调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说“九品混通”——附说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
4
作者
张尚谦
张萍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3期64-70,共7页
“九品混通”是西晋赋税的征收方法,与户分九等的户品制和《户调式》相互协调、配合。《户调式》,赋税的“标准样”,包括一个“一夫一妻占田百亩”的“户样”,即“标准户”,以及“标准户”交纳百亩之半的赋税额而构成的“赋税标准额样”...
“九品混通”是西晋赋税的征收方法,与户分九等的户品制和《户调式》相互协调、配合。《户调式》,赋税的“标准样”,包括一个“一夫一妻占田百亩”的“户样”,即“标准户”,以及“标准户”交纳百亩之半的赋税额而构成的“赋税标准额样”:租四斛、绢三匹、绵三斤。“标准样”是划分户等时比照和折算的基样,“依样”定户上下为九等,每等税额各有差,但一等户和九等户(二等和八等、三等和七等、四等和六等)交纳税额相加再平均,仍然相当于“标准户”交纳的“标准赋税额”,这是“九品混通”的基本意思。“五斗米”,汉末魏晋时户等租差数额、赋税征收的最低租额、最低的加“俸”租额。不大的数额,却经常使用,十分流行并为人们所熟知。陶渊明借用“五斗米”这一广为流行的术语来比喻县令薪俸的不足道,“不为五斗米折腰”是说“不为当一个小小县令,拿那么一点薪俸而向乡里小人折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九品混通
户
品制
户调式
户
样和赋税额样
比
比照与折算
依样定
户
上下
混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西晋《户调式》校补
1
作者
张萍
机构
云南民族学院学报
出处
《云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0年第4期62-65,共4页
文摘
《晋书·食货志》收载的西晋的《户调之式》,是西晋赋税这种“常事”的“品式章程”,应出自收录“常事品事章程”的档案——《晋故事》。但收载的文字有讹脱内容也不完整,故作校补。
关键词
户调式
赋税标准额
校补
西晋
经济史
古文献
Keywords
The Criteria of Household Tax Collection
criteria and rules
ideal household
ideal rate of tax collection
critical correction
分类号
G255.1 [文化科学—图书馆学]
G256.3 [文化科学—图书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汉唐间赋税制度的变化——封建社会前期赋税制度中地、资、丁、户之间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
1
2
作者
谷霽光
出处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1964年第0期49-70,共22页
文摘
汉唐间赋税制度中的几个基本问题——两汉的"租"与"赋"——汉魏调的产生——西晋户租、丁租和南朝户调、丁调——北朝租调与隋唐租庸调的演变——唐两税法与户税地租——几点综合的说明。(一)汉唐间赋税制度中的几个基本问题封建国家的赋税,是封建剥削的一种形式,它与地租剥削直接相联系,而又具有相对独立性;有的赋税内容,本身就是一种地租,而名称上却和地课没有区别。弄清楚封建赋税的演变,既有助于研究整个封建剥削和整个封建生产关系的源流变化。
关键词
赋税制度
税法
地税
封建国家
地租
税收制度
利润
户
税
户
调
丁租
丁税
户
调之式
户调式
汉唐间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故事、品式和西晋赋税的“品式章程”
被引量:
5
3
作者
张尚谦
机构
云南师范大学离退休办
出处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99-104,共6页
文摘
"故事"流行于两汉,指"旧事"、"往事前例",据之以行"吏事",西晋被规范为"常事"的"品式章程",而收存它的档案亦称"故事",后又为一种史学体裁的名称。"品式"亦流行于两汉,许多制度都分品有式,品、式结合。"式",样也,一种制度的标准模式。魏晋时"品式"更加盛行,"常事",即一般事务,都有"品式"和"章程",品式与章程往往结合一起。西晋时,赋税被视为"常事",有"品式章程",留下了"品式"制的一个最宝贵的实例。"式"(样),用作"比","依样定户等上下",是西晋"户调式"的主要功能。
关键词
故事
品式
“品式章程”
户调式
Keywords
story
'Ping-Pattern'
'Ping-Pattern Rule'
'Hudiao Pattern'
分类号
K237 [历史地理—中国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说“九品混通”——附说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
4
作者
张尚谦
张萍
机构
云南师范大学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编辑部
出处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3期64-70,共7页
文摘
“九品混通”是西晋赋税的征收方法,与户分九等的户品制和《户调式》相互协调、配合。《户调式》,赋税的“标准样”,包括一个“一夫一妻占田百亩”的“户样”,即“标准户”,以及“标准户”交纳百亩之半的赋税额而构成的“赋税标准额样”:租四斛、绢三匹、绵三斤。“标准样”是划分户等时比照和折算的基样,“依样”定户上下为九等,每等税额各有差,但一等户和九等户(二等和八等、三等和七等、四等和六等)交纳税额相加再平均,仍然相当于“标准户”交纳的“标准赋税额”,这是“九品混通”的基本意思。“五斗米”,汉末魏晋时户等租差数额、赋税征收的最低租额、最低的加“俸”租额。不大的数额,却经常使用,十分流行并为人们所熟知。陶渊明借用“五斗米”这一广为流行的术语来比喻县令薪俸的不足道,“不为五斗米折腰”是说“不为当一个小小县令,拿那么一点薪俸而向乡里小人折腰”。
关键词
九品混通
户
品制
户调式
户
样和赋税额样
比
比照与折算
依样定
户
上下
混通
Keywords
Jiupinhuntong'
land and other taxes
tax difference
five dou of rice
分类号
K137.1 [历史地理—世界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西晋《户调式》校补
张萍
《云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0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论汉唐间赋税制度的变化——封建社会前期赋税制度中地、资、丁、户之间的关系研究
谷霽光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1964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故事、品式和西晋赋税的“品式章程”
张尚谦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5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说“九品混通”——附说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
张尚谦
张萍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