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财政分权、户籍管制与基本公共服务供给——基于公共服务分类视角的动态空间计量检验 被引量:51
1
作者 李拓 李斌 余曼 《统计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80-88,共9页
本文分别从财政和户籍视角对基本公共服务进行分类,构建理论框架探讨财政分权与户籍管制对各类公共服务供给的影响,测算了我国30个省2001—2013年各类公共服务供给水平,并运用动态空间自回归及面板门限模型对理论假设进行实证检验。研... 本文分别从财政和户籍视角对基本公共服务进行分类,构建理论框架探讨财政分权与户籍管制对各类公共服务供给的影响,测算了我国30个省2001—2013年各类公共服务供给水平,并运用动态空间自回归及面板门限模型对理论假设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财政分权对基本公共服务供给的促进作用主要表现在"经营性"公共服务层面;放松户籍管制有利于公共服务供给但对发达地区起反作用,严格的户籍管制会刺激"软"公共服务供给并加剧户籍层面的公共服务非均等化;财政分权的户籍效应促使地方政府放松户籍管制提高公共服务水平,但对发达地区起反作用,从分类视角看则会抑制"软"公共服务供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财政分权 户籍管制 基本公共服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最优城市规模与特大城市户籍管制的自增强机制 被引量:7
2
作者 邹一南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52-60,共9页
人口500万以上的特大城市为了缓解其综合承载压力,倾向于通过严格的户籍管制政策控制人口规模,但在现实中,特大城市却存在着"落户越来越严、人口越控越多"的现象。基于最优城市规模理论,提出了特大城市户籍管制的自增强机制,... 人口500万以上的特大城市为了缓解其综合承载压力,倾向于通过严格的户籍管制政策控制人口规模,但在现实中,特大城市却存在着"落户越来越严、人口越控越多"的现象。基于最优城市规模理论,提出了特大城市户籍管制的自增强机制,并分析了其形成过程。研究发现,严格的户籍管制政策在降低特大城市排他性公共品拥挤成本的同时,并未改变城市人口增长带来的规模收益,这使得城市边际规模收益和边际拥挤成本相等时的最优规模理论值增大,城市人口倾向于进一步增多,最终导致户籍管制更加严格。利用286个地级市的数据对户籍管制的自增强机制进行实证分析发现:加强户籍管制不利于中小城市收入提高,有利于大城市和特大城市收入提高,人口规模越大的城市越具有加强户籍管制的倾向;户籍管制程度的提高使城市人均收入与人口规模之间倒U型曲线的顶点位置右移,因而提升了特大城市的最优人口规模水平,进一步促进了人口的流入。大多数特大城市在严格的户籍管制下,其实际人口规模仍未达到最优人口规模理论值,依然存在人口进一步增多的倾向。户籍管制的自增强机制的政策含义是:当前,中国的特大城市已经陷入了户籍管制增强与城市人口增多的恶性循环之中,通过严格的户籍管制控制城市人口规模的政策是无效的,进一步放开落户限制反而是特大城市疏解人口的有效途径;同时,应通过提高中小城市非排他性公共品供给水平引导新增非户籍人口有序转移,最终使特大城市退出户籍管制的自增强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最优城市规模 特大城市 户籍管制自增强 非排他性公共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大城市户籍管制的自增强机制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邹一南 《人口与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55-65,共11页
在外来人口较多的特大城市,严格的户籍管制政策形成了一个局部正反馈的自增强循环机制。城市户籍管制越严格,能够享受排他性公共品的外来人口越少,非排他性公共品供给水平就越高,由于外来人口向特大城市流动的原因主要在于追求更好的非... 在外来人口较多的特大城市,严格的户籍管制政策形成了一个局部正反馈的自增强循环机制。城市户籍管制越严格,能够享受排他性公共品的外来人口越少,非排他性公共品供给水平就越高,由于外来人口向特大城市流动的原因主要在于追求更好的非排他性公共品,而不在于排他性公共品,因而严格的户籍管制导致外来人口进一步向特大城市流动,这又促使特大城市政府为了控制排他性公共品享受范围而进一步加强户籍管制。户籍制度改革的关键在于使特大城市退出户籍管制的自增强机制,农民工保留效用的提高、农业转移人口结构的转变以及经济发展方式由投资驱动向消费驱动的转变为退出这一机制提供了契机,消化存量、引导增量的落户政策亦是必要举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大城市 户籍管制 自增强机制 非排他性公共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户籍管制的城市差异研究
4
作者 邹一南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42-148,共7页
当前,各地维系户籍制度的主要目的在于保护就业和控制公共服务溢出,而行政级别不同、经济发展程度不同的城市所制定的户籍管制政策也有所不同。总体而言,就业形势越严峻、公共服务支出水平越高,则户籍管制越严格。具体而言,行政级别越... 当前,各地维系户籍制度的主要目的在于保护就业和控制公共服务溢出,而行政级别不同、经济发展程度不同的城市所制定的户籍管制政策也有所不同。总体而言,就业形势越严峻、公共服务支出水平越高,则户籍管制越严格。具体而言,行政级别越高的城市通过户籍管制来控制公共服务溢出的倾向越明显,但保护就业倾向则不明显;东部发达地区城市较中西部地区城市利用户籍管制来保护城镇就业和控制公共服务溢出的倾向更为显著。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关键在于缩小城市发展差异,引导人口的合理流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户籍管制 城市差异 就业 公共服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户籍管制与流动人口家庭化迁移——基于2016年流动人口监测数据的经验分析 被引量:17
5
作者 刘欢 席鹏辉 《经济与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82-95,共14页
在理论分析户籍管制对流动人口家庭迁移完整性影响的基础上,本文利用213个城市面板数据与2016年流动人口监测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结果显示,户籍管制抑制了低技能、流动时间较短与新生代流动人口的家庭完整迁移,这种负向影响在跨省迁移中... 在理论分析户籍管制对流动人口家庭迁移完整性影响的基础上,本文利用213个城市面板数据与2016年流动人口监测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结果显示,户籍管制抑制了低技能、流动时间较短与新生代流动人口的家庭完整迁移,这种负向影响在跨省迁移中表现得更为突出;而搭载在户籍制度上的教育、医疗等社会福利则是其抑制流动人口家庭迁移完整性的主要影响因素。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上述结论依然成立。基于实证发现,剥离依附于户籍制度上的"隐性"社会福利供给,有利于促进流动人口家庭迁移,增加城市劳动力的供给规模;而破除户籍制度约束的关键举措仍是深化财政体制改革,即建立"以人为主体"的转移支付制度与社会福利供给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户籍管制 流动人口 完整迁移 异质性 城市劳动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户籍管制、信贷约束与农村留守子女教育投资 被引量:6
6
作者 余艳炯 《南方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33-44,62,共13页
本文从户籍管制对农村留守子女教育投资入手,将户籍管制放松对家庭经济现状与决策的影响分解为两部分:一部分为户籍管制放松促使家庭成员调整时间分配,同时增加了家庭收入;另一部分为管制放松,导致农户对教育投资的预期收益发生了变动,... 本文从户籍管制对农村留守子女教育投资入手,将户籍管制放松对家庭经济现状与决策的影响分解为两部分:一部分为户籍管制放松促使家庭成员调整时间分配,同时增加了家庭收入;另一部分为管制放松,导致农户对教育投资的预期收益发生了变动,从而改变教育投资额;之后,在建立家庭两期生产—消费模型的基础上,以家庭效用最大化为目标,结合不同的信贷条件,讨论这两种变动对农户教育投资行为的影响,得出了一组关于教育投资总额和农户家庭福利变化的结论,并建议了继续研究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户籍管制 信贷约束 教育型人力资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户籍管制、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与城市化——基于城市特征与流动人口监测数据的经验分析 被引量:30
7
作者 刘欢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60-74,共15页
本文在理论分析户籍管制、基本公共服务供给对城市化影响的基础上,利用2015年240个城市特征数据与2016年流动人口监测微观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结果显示,户籍管制抑制了流动人口迁移的稳定性与完整性,是城市选择性吸纳高禀赋人口的... 本文在理论分析户籍管制、基本公共服务供给对城市化影响的基础上,利用2015年240个城市特征数据与2016年流动人口监测微观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结果显示,户籍管制抑制了流动人口迁移的稳定性与完整性,是城市选择性吸纳高禀赋人口的重要制度工具。提高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有助于促进流动人口自身稳定与家庭完整迁移,但基本公共服务的正向作用不足以抵消户籍管制的负向影响。研究结果还发现户籍管制、基本公共服务供给对流动人口迁移稳定性与完整性的影响存在个体差异。户籍管制制约了新生代流动人口迁移的稳定性与完整性,增加基本公共服务供给则有利于新生代流动人口与高禀赋人口的稳定与完整迁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户籍管制 基本公共服务 城市化 新生代流动人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